《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崇富,赵甲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302027110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3

前言……………………………………………………………Ⅰ导 论第一章走向现代唯物主义 3

第一节真正的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3

一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3

二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 8

三哲学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1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 22

二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6

三工人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工具 3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3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9

三学好哲学,学以致用 44

上篇现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3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53

第一节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53

一旧物质观及其历史局限性 54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57

三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及其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61

第二节意识是物质世界的最高产物 69

一意识的起源 69

二意识的本质 74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80

四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 83

一世界物质统一性科学证明的过程性 88

第三节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 88

二现代科学与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92

三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96

第三章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01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01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101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 107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114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118

一矛盾即是事物、运动、过程 118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21

三具体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矛盾 127

第三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32

一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133

二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39

三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 146

第四章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和思维方法 149

第一节实践和认识的本质 149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49

二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 152

三现代认识的发展趋势 155

第二节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57

一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57

二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161

三认识和实践的具体与历史的统一 163

第三节认识的真理性及其验证和发展 165

一客观真理 165

二真理的辩证性质 167

三真理的实践检验及其发展 170

四真理与价值 175

第四节科学与科学的思维方法 177

一科学与思维方法 177

二辩证的思维方法 178

三现代科学方法 183

中篇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91

第五章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191

第一节从自然向人和社会的发展 191

一人是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的产物 192

二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改造 197

三人同自然对立的关系与和谐发展 201

第二节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05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05

二唯心史观的主要缺点及其根源 210

三唯物史观是观察社会的科学方法 213

第三节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社会活动的主体性 216

一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 216

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特殊性 220

三社会活动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24

第六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28

第一节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28

一社会发展是生产方式发展和更替的历史 228

二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32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236

第二节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241

一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41

状况的规律 243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 243

三社会形态演进的普遍性(统一性)和特殊性 246

(多样性) 246

第三节阶级、国家、社会革命 249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历史地位 249

二国家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254

三社会革命 259

第四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体制改革 26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264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65

三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67

第七章社会意识理论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271

第一节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271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271

二精神生产的历史发展类型 275

三信息的生产和信息的产业化 283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287

一社会意识的结构 287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290

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 292

第三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98

一社会主义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应协调发展 298

二思想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303

三精神生活的多样性与弘扬主旋律 310

下篇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317

第八章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理论 317

第一节人类自我认识的曲折过程 317

一哲学史上抽象的人性论 317

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326

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330

第二节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332

一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333

二社会属性是人性的本质特征 339

三人性的形成与历史发展 343

第三节人的本质的理论 346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揭示 346

二认识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 349

一人类创价活动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理论的历史 353

演变 353

第九章人的价值和价值观 353

第一节人类的创价活动与人的价值 353

二人的价值的构成和性质取决于其实践活动的 360

性质 360

三从个人价值本位走向集体价值本位 370

第二节人的社会作用与历史评价 375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价值主体 375

二普通个人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其评价 381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 386

第三节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 389

一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实现 389

二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 393

第十章科学的人生观和人的全面发展 398

第一节人生观的历史性、阶级性和层次性 398

一人生观产生和演变的现实基础 398

二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401

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 405

第二节科学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410

一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理想与信念 410

二正确的生死观、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 41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429

第三节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434

一社会和人由必然向自由的发展 435

二社会进步与人的素质的提高 438

三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的发展 442

主要参考书目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