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宪政篇 张楚勇 1
第二章 法律体制 戴逸华(Edward Tyler) 13
一月上旬法律年开始的隆重的游行队伍 14
图片 14
去年4月,鲁平在香港出席筹委会会议时,与陈方安生进行了私人会晤 26
第三章 中港关系 秦家聪 27
民主建港联盟的成员(横额左至右)陈婉娴、郑耀棠及程介南在新华社内示威 44
第四章 政党 杨健兴 45
第五章 公务员 黄丽君 63
政府公务员忧虑他们所熟悉的政府制度和官僚架构内的管理文化会否逐渐变质 64
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带来不少疑虑,其中有关贪污会否泛滥和廉政公署能否秉公执行职务的问题,广受市民关注 90
第六章 廉政公署与反贪工作 陈健民 91
第七章 人权法——1996年里带来的挑战 张锦泉 109
前往新华社示威的学生企图突破警方的封锁线,这类游行在九七后是否会被禁止? 110
第八章 在转朝换代之际展望香港特区的人权保障 陈文敏 123
国际特赦组织在立法局门外示威,要求对人权有多些保障 124
三千名示威人士游行前往跑马地新华社总部 154
第九章 政治文化与民意 Michael E.DeGolyer 155
九七前夕的香港新中产阶级,是「左右摇摆、犹豫迷惘、缺乏一份政治热情……」 192
第十章 九七前夕的香港新中产阶级 吕大乐 193
香港有意以各种形式庆祝香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210
第十一章 经济 冼柏坚 211
少数族裔人士在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之后是否可以享有居留权 230
第十二章 香港居民的国籍与民留权 李正仪 231
第十三章 公共财政的管理 刘佩琼 243
香港的公共财政状况在九七主权回归之际是极好的 244
在大部分制造业活动已迁往中国的情况下,港府应否作出支援? 258
第十四章 工业与科技发展 邝启新 259
香港人口约为全世界的0.1%,但贸易额却占了全球的3.5% 276
第十五章 贸易与服务业 陈伟群 277
随著本港经济逐渐复苏,银行业在1996年普遍好景 296
第十六章 货币与银行 郭国全 297
第十七章 劳功与就业 王锐添 311
由於近年某些行业的失业上升与劳工过剩,政府实施多年的输入外劳计划被公众批评 312
香港的620万人口中有一半住在公屋或居屋 324
第十八章 1996年香港住宅市场与房屋政策 雷鼎鸣 325
第十九章 运输及基建的扩展 熊永达 341
香港在过往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之所以成功,全赖市民和政府的智慧和果敢 342
第二十章 医疗与卫生 阮博文 357
公立医院的护士继续对医管局的护理人员政策表示不满 358
第二十一章 社会福利 颜文雄 373
儿童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政府有责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374
老人义工计划成员在沙田大会堂接受社会福利主席所颁的奖项 392
第二十二章 老人、长者与高龄市民 关锐煊 393
香港报业的生态一直都有变化,其中一个主要指标是政治过渡期开始后报张的升降浮沉 414
第二十三章 回到未来:香港大众传媒的回顾与前瞻 陈韬文、马杰伟、苏?机 415
第二十四章 环境 吴祖南、吴庭亮 439
工人正在清理防鲨网上所积聚的油污,据渔民说这些油污造成鱼类死亡,令渔民损失惨重 440
香港的主权国由一个基督宗教背景转变为无神论背景,教会无可避免地要调整与未来主权国的关系 458
第二十五章 政治过渡中的天主教会 阮美贤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