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发展调查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月星,柴克俭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5062630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关于对民族地区的基本干部整体素质发展的调查研究。包括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调查等等。

第一章 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1

一、地县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 2

(一)地县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 3

(二)地县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特点 5

二、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基本评价 7

(一)对邓小平领导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7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讲团结,讲奉献,顾大局,政治原则、立场比较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比较强 8

(三)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廉洁自律意识有所增强 9

三、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一)思想理论修养欠缺 11

(二)政治态度倾向比较模糊 12

(三)信念、理想失落、动摇 16

(四)群众观点淡薄 17

(五)违法违纪现象严重 19

四、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20

(一)传统“官本位”对人生观的侵蚀 20

(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下价值观的扭曲 23

(三)理论学习形式主义的浮躁效应 24

(四)监督管理不到位,功能弱化的娇纵 25

(五)违法乱纪得为查处不力,处理不严,养痈遗患 26

(六)职业道德强调不够,自我教育压力不足,动力不强 27

(七)知人、识人不全,选贤任能难免疏漏 28

(八)腐败之风蔓延,不能激浊扬清 29

五、提高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路与对策 30

(一)深化理论学习,丰富理论素养 31

(二)讲究职业道德,净化从政心理 33

(三)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决策水平 36

(四)坚持用人标准,严格执行《条例》 37

(五)严肃政纪法纪,树立廉政风范 38

(六)加强监督管理,疏通监督渠道 40

(七)注重实绩考核,贯彻群众公认 42

(八)健全激励机制,能上能下 43

(九)发挥整体功能,增强团结意识 44

(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工作作风 46

第二章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48

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表现特征分析 50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理论修养水平调查分析 57

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调查分析 64

四、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思路与对策 74

(一)影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提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74

(二)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政治业务素思路和对策 81

第三章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务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87

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决策谋略观念调查分析 88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质量、信息观念调查分析 91

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竞争、效益观念调查分析 94

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市场、人才观念调查分析 98

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法律意识调查分析 101

第四章 不同经济条件基层干部素质特征调查分析 105

一、富裕与贫困地区的科学界定 105

(一)贫困地区的界定 107

(二)富裕地区的界定 110

二、富裕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素质发展的共通性 111

(一)富裕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共通性表现 112

(二)富裕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在个性倾向性上的共通性表现 114

(三)能力结构大体相似 115

三、富裕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素质发展的差异性 116

(一)富裕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性 117

(二)富裕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在作风素质上的差异性 120

(三)富裕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在性格特征上和差异性 121

四、素质差异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23

(一)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二)基层干部的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27

(三)基层干部领导风格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28

第五章 不同年龄区间基层干部素质发展的调查研究 130

一、年龄差异与素质发展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130

(一)社会心理学对人的素质发展的阐述角度 130

(二)年龄差异与人格素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33

二、不同年龄区间基层干部素质发展特征分析 136

(一)不同年龄区间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特征分析 137

(二)不同年龄区间基层干部领导素质特征分析 140

(三)不同年龄区间基层干部个性心理素质的特征分析 143

三、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干部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146

(一)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前各个时期进入干部队伍的年轻干部的素质状况 146

(二)在基层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战略重点 148

(三)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有利于改善干部队伍的结构,增强整个干部群体活力 149

(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在于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基层干部 150

(五)解放思想,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有计划地大胆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基层干部 151

第六章 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公认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54

一、群众公认的一般原理 154

(一)群众及群众公认的基本内涵 154

(二)群众公认的基本特征 155

(三)群众公认原则与党的群众路线、党管干部原则党之间的关系 156

(四)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160

二、影响群众公认程度因素的综合分析 164

(一)确定影响群众公认程度因素的依据 164

(二)群众公认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165

三、影响群众公认程度主观因素分析 166

(一)干部政治素质 168

(二)干部业务素质 174

(三)干部的知识结构 176

(四)干部个性品质 179

(五)干部观念倾向 184

(六)干部精神状态 185

四、影响群众公认程度的客观因素分析 186

(一)政策保障 188

(二)经济环境 189

(三)班子状况 190

(四)群众基础 191

(五)地域条件 192

(六)社会风气 194

五、影响群众公认程度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196

(一)影响群众公认程度的主要心理因素 197

(二)影响群众公认程度的社会心理综合分析 201

第七章 不同群体层次对群众公认原则的认知水平差异比较研究 205

一、不同群体层次对群众公认原则认知水平的差异比较分析 205

(一)不同干部层次对群众公认内涵理解的比较分析 206

(二)不同年龄层次对群众公认内涵理解的比较分析 208

(三)不同文化程度对群众公认内涵理解的比较分析 210

(四)不同政治背景对群众公认内涵理解的比较分析 212

二、干部工作中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主要方法措施 214

(一)扩大民主测评 214

(二)注重实绩考核 217

(三)规范选举行为 220

(四)强化监督机制 222

(五)实行能上能下 224

(六)完善制度体系 228

(七)提高自身素质 231

第八章 宁夏民族地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状况专题调研报告 237

一、宁夏民族地区专业技术队伍的基本状况 237

二、民族地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38

三、民族地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44

四、加强民族地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249

第九章 西北地区民族经济行为发展取向专题调研报告 256

一、西北地区民族经济发展诸因素分析 257

二、关于民族经济行为取向调查研究的问卷设计 264

三、西北地区民族经济行为发展取向表现特征分析 266

(一)在强烈关心外部世界变革的同时,以经济行为的信息态度取向上发展不平衡 266

(二)渴望积极参与,但极然比较拘谨,自信心不足的退缩心理依然存在 268

(三)成就动机富有利他性,注重个人内心体验也是部分人的共识 271

(四)金钱意识提高,时间观念增强,生活节奏加快 274

(五)商业伦理注重实际,公平交易讲究诚信 278

(六)商业交往中传统人的“馈赠倾向”明显,而现代人的“交易倾向”薄弱 280

(七)安全,稳定的需要过过于集中,高层次成就需要发展不足 282

(八)创新、风险意识有所增强,但保守依赖心理仍未消除 285

四、西北地区民族经济行为发展取向调查研究的思考 288

第十章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291

一、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92

(一)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偏少 292

(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293

(三)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偏低 294

二、关于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98

(一)平衡照顾与公平竞争的关系 298

(二)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299

(三)自然成长与重点培养的关系 300

(四)政治信仰与宗教活动之间的关系 301

(五)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关系 302

(六)土生土长与交流回避的关系 303

(七)民族区域倾向与五湖四海的关系 304

(八)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 305

三、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306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培养选拔力度,在数量上求突破 306

(二)大胆选拔,在程序上求严谨 309

(三)充分信任,在实践中求发展 311

(四)放手使用,在素质上求提高 313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