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温锐,游海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0432194
  • 页数:419 页
图书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本书分五章,探讨了百年巨变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更新、劳动力的流动与乡村社区的市场化表征等问题。

第一章 选题与思路 1

一、学术回顾与课题选择 1

序言 1

二、赣闽粤三边区域研究的典型性 12

三、课题视角: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9

四、资料收集与典型调查 23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30

一、社会生态与环境变迁 36

(一)明清时期的开发 36

第二章 百年巨变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36

(二)资源、人口与生存竞争 44

(三)进出通道的展拓 50

(四)交通工具的兴替 58

(五)信息传递的变迁 69

二、清末民国年间的劳动力流动 76

(一)传统商道上的“苦力” 76

(二)转向工商业的富裕阶层 81

(三)区域内部的劳动力互动 84

(四)劳动力向沿海与海外流动 90

(一)战乱、天灾与劳动生产力 94

三、三边战乱与农村劳动生产力 94

(二)内战期间劳动力流动的量化分析 103

(三)抗战期间的从军与三边的难民 113

四、集体化运动与农民的迷惘 118

(一)袋装“马铃薯”:农村劳力的困缩 119

(二)下乡运动:农村劳力的再膨胀 124

(三)农村劳力“减压”的溪水与暗流 129

五、多元流动:市场经济与骚动的农民 135

(一)打工潮:走出山乡 135

(二)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城乡劳动力互动 146

(三)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量化分析 154

第三章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更新 159

一、传统种植业的延伸与拓展 159

(一)耕作制度与科技进步 159

(二)粮食生产与种植结构的变化 173

(三)经济作物种植的勃兴 181

(四)传统“耕山”到“山上再造” 191

二、从传统家庭养殖到专业化养殖 198

(一)传统家庭养殖的延续 198

(二)专业化养殖的兴起 205

(三)立体养殖与特种养殖 212

(一)家庭手工业与手工作坊的兴衰 216

三、传统手工业到现代乡村工业 216

(二)近代工业的降生与转制 226

(三)从社队工业到乡镇工业的新起 233

四、流动的“外来经济” 244

(一)落户山乡的外资企业 244

(二)无形有实的产业“打工经济” 249

五、传统商品交换到农村第三产业的崛起 252

(一)商品经济的递进式繁荣 252

(二)城镇服务产业:传承与发展 261

(三)要素市场:跌宕中复活 272

(一)清末民国:社会动荡与管理功能的易变 280

第四章 劳动力的流动与乡村社区的市场化表征 280

一、农村社区管理功能的社会化趋势 280

(二)集体化运动:管理一元化与政社合一 289

(三)市场化:体制转轨与宏观管理 291

二、农民生活的商品化发展 298

(一)衣饰时尚 301

(二)起居饮食 305

(三)娱乐生活 314

三、农民思想观念的市场化取向 321

(一)自我价值观 321

(二)经济规则观 327

(三)经济增长观 332

(四)生产经营观 337

(五)婚姻生育观 340

四、山乡城镇化进程 345

(一)小城镇的数量与布局 345

(二)人口布局变迁与向小城镇的聚集 348

第五章 回眸与反思 360

一、活水源头:农民家庭经营 360

二、经济转型:制度安排与劳动生产力的解放 371

三、三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道路 378

(一)离土又离乡:劳力输出与“打工经济”之路 379

(二)离土不离乡:农民造城与创新产业之路 380

(三)家庭庄园或农场:专业化种养与生态农业之路 382

(四)产业化发展之路:“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 384

(五)引进与承接外来先进产业(经济)的发展之路 385

四、突围: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 387

主要参考书目 395

后记 407

附图 409

英文目录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