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思维方式研究的历史考察 14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5
一、“问题”提出的理论背景简析 15
二、康德“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与“先验图式” 19
1.考察“人类理性”——为“未来形而上学”奠基 19
2.“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20
3.“先验图式”的本质及功能 23
第二节 思维方式研究史的建构 27
一、近代以前哲学家对思维方式的研究 28
1.恩培多克里的“流射”说 28
2.普罗泰戈那的“尺度” 29
3.亚里士多德对“思维逻辑”的分析 30
4.R·培根的“障碍”意识 31
二、近代哲学家对思维方式的研究 33
(一)F·培根的“假象说”与“归纳法” 33
1.“假象说” 33
2.“归纳法” 39
(二)霍布斯的“加减法则” 41
(三)笛卡儿的“方法谈” 43
三、黑格尔对思维方式的研究 47
1.思维方式研究的前提:黑格尔哲学观简析 48
2.思维方式研究的必要性说明 51
3.思维方式的本质与类型 52
4.“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58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的研究 59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研究必要性的说明 59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思维方式的理论前提 60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本质的揭示 66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思维方式的分类 68
五、经典案例剖析: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69
第二章 思维方式研究的不同范例 73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解释学与科学哲学审视 73
一、海德格尔追问“理解何以可能?” 75
1.“理解前结构”的逻辑 75
2.“理解前结构”学说的启示 78
二、伽达默尔的“传统”与“成见”何所指?何所能? 82
1.伽达默尔重申“传统”、“成见”之缘由简析 82
2.伽达默尔“系统”、“成见”的含义及作用 83
三、对“理解前结构”和“成见”学说的几点看法 87
四、库恩“范式”论 89
1.“范式”的本质 89
2.“范式”的功能 91
3.“范式”的转换 92
第二节 思维方式研究的心理学视角 95
一、精神分析学 95
1.弗洛伊德对“心理结构”的揭示 96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99
3.无意识对思维、思维方式的作用 102
二、皮亚杰的“图式”论 106
1.“图式”的本质及其形成 108
2.“图式”的作用 116
3.对思维方式的类型分析 118
4.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分析 122
5.对“图式”论的评价 126
第三章 思维方式的本质、因素与特征 128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本质 128
1.思维方式的实践根源 129
一、思维方式的实践本质 129
2.思维方式差异的实践根据 134
二、思维方式的文化本质 137
三、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本质 145
(一)思维方式的语词分析 145
(二)思维方式的认识论界定 146
1.思维结构 148
2.思维方法 153
1.观念 155
(三)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155
3.思维程序 155
2.知识 156
3.方法 156
4.情感与意志 156
5.语言 157
第二节 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 158
一、影响思维方式的内在、直接因素 159
1.观念 160
2.知识 166
3.思维工具 169
4.语言系统 172
5.情感 183
二、影响思维方式的外在、间接因素 187
1.社会制度与社会关系 187
2.思维传统 193
3.文化氛围 196
第三节 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200
1.时代性 200
2.相对稳定性 201
3.群体性 203
第四章 思维方式的基本类型 205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分类 205
一、思维方式的区分 205
1.思维方式的层次 205
2.思维方式“种”与“类”的区分及其必要性 211
二、我国理论界对思维方式的划分状况 212
1.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划分 212
2.综合评价 214
2.以思维方法与原则为标准 215
1.以思维结构为根据 215
三、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标准 215
3.以思维目的为标准 216
4.以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在思维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为标准 217
四、思维方式的基本类型 217
五、思维方式划分的目的与意义 218
第二节 直观类、想象类和逻辑类思维方式 220
一、直观类思维方式 220
1.直观动作思维 220
2.情感思维 222
3.经验思维 225
二、想象类思维方式 226
1.形象思维 228
2.艺术思维 230
三、逻辑类思维方式 236
第三节 求“真”、求“善”和求“美”三种思维方式 247
一、求“真”的思维方式 247
二、求“善”的思维方式 253
三、求“美”的思维方式 257
第四节 宗教思维方式 263
第五节 非理性主义思维方式 274
第五章 思维方式的功能与演变 286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功能 286
一、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 286
1.选择功能 287
2.整合功能 291
3.解释功能 294
4.操作功能 298
二、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 301
1.转换-构造功能 301
2.评价功能 305
3.调控功能 308
第二节 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 309
一、思维方式与人的现代化 311
1.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312
2.人的现代化之实质 314
3.促进思维方式现代化的途径 318
二、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 320
1.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观的关系简说 320
2.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 321
3.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可持续发展观 329
4.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道德关系吗? 333
三、思维方式与科学的发展——从思维传统看近代中西科学发展状况之差异 336
四、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之典型案例——从思维方式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51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思维方式自觉转变的积极成果 352
2.“邓小平理论”的思维逻辑 362
第三节 思维方式的演变 369
一、思维方式演变的条件 370
1.客观条件 370
2.主观条件 371
二、思维方式演变的方式 374
三、思维方式演变的规律 376
1.渐进演化律 377
2.“图式”拓深律 378
3.与“世界图景”相关律 380
4.与文化心理相互转化律 382
5.相异互补律 383
6.个体与群体转化律 386
参考文献 390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