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淦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040107511
  • 页数:590 页
图书介绍:《中国新闻事业史》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之一,是教育部教学大纲《中国新闻事业史》的配套教。《中国新闻事业史》详细阐述了我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尤其对20世纪我国新闻事业作了全面介绍。《中国新闻事业史》观点新颖,内容翔实,视野开阔,可作为高校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学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适合新闻与传播学者。新闻从业人员以及一切有志于新闻事业的人士阅读使用。

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3

第一节 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3

一、 远古时期的口头传播 3

二、 文字传播的出现及其初步发展 4

三、 多种形式的传播 7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报纸的出现 8

一、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8

二、 中国古代报纸的特征 10

第三节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11

一、 唐代的“报”与“状” 11

二、 相当发达的宋代报纸 13

三、 元代报纸存疑 16

四、 明代报纸 18

五、 清代报纸 23

一、 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 28

第四节 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 28

二、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行 30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33

第一节 外报在华的出现 33

一、 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首批中文近代报刊 33

二、 外国人在华创办的首批外文近代报刊 39

第二节 外报在华的扩展 42

一、 外报在中国境内迅速发展 42

二、 中文宗教报刊的变化与《万国公报》 44

三、 外资中文日报的兴起和《申报》 50

四、 外资外文报刊的发展和外国通讯社在华发搞 54

第三节 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57

一、 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同时存在 57

二、 外报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 62

三、 外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66

第四节 国人办报的主张与构想 68

一、 国人办报的主张 68

二、 太平天国设置新闻馆的构想 72

第五节 国人办报的开端 74

一、 国人地外报的利用 74

二、 首批国人自办的报纸 77

三、 王韬和《循环日报》 80

第三章 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 86

第一节 办报是维新派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 86

一、 康有为倡议办报 86

二、 最早的三家维新派报刊 88

第二节 国人办报热潮的出现 91

一、 维新派掀起了国人男人报热潮 91

二、 《时务报》——梁启超、汪康年的合作与争论 93

三、 维新派的其他著名报刊与报人 98

四、 “百日维新”期间的维新派报刊与报人 104

五、 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与意义 106

第三节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108

一、 作为超人的梁启超 108

二、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 110

三、 梁启超倡导的“新文体” 112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114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114

一、 兴中会的革命宣传和《中国日报》的创办 114

二、 留日学生的革命宣传活动 118

三、 沪杭地区的革命报刊和“苏报案” 120

第二节 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 125

一、《清议报》与《新民丛报》 125

二、改良派在海外办的报刊 127

三、改良派在国内办的报刊 128

四、立宪运动中的保皇派报刊 133

第三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和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 133

一、 《民报》的创刊 133

二、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136

三、 革命派报刊在国内外的发展 139

一、 迫害报刊和报人 148

第四节 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 148

二、 制定报刊法规 150

三、 出版官报 151

第五节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152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152

二、 报刊宣传的特点 153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157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157

一、 民国临时政府的新闻政策 157

二、 新闻事业的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 158

第二节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161

一、 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统治和反袁宣传 161

二、 袁世凯加强对新闻事业控制 163

三、 军阀专制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166

第三节 著名记者和新闻业务 168

一、 黄远生 168

二、 邵飘萍 171

三、 其他著名记者 172

四、 新闻业务的变化 174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178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178

一、 《新青年》的创办及其主编陈独秀 178

二、 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181

三、 李大钊揭开《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187

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新闻事业的发展 189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及其对五四运动的宣传 189

二、宣传新思潮的报刊蓬勃发展 195

第三节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199

一、 《新青年》改组和《共产党》创刊 199

二、 第一批工人报刊的创办 204

三、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205

一、 提倡自由平等地讨论问题 207

二、 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207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 207

三、 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208

四、 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 209

五、 报纸副刊的革新 210

六、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213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21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215

一、 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215

二、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219

三、 工人报刊 222

四、 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223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225

一、 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225

二、 共产党、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227

三、 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229

四、 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231

五、 军队报刊的出现 236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237

一、 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与大报的动向 237

二、 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241

三、 报纸副刊的变化 243

四、 群飘萍、林白水遇害 244

五、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进展 247

第四节 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 249

一、 革命报刊对于北伐战争的宣传 249

二、 国民党右派对革命报刊的抵制 251

三、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期间的革命报刊 252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255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255

一、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建立 255

二、 共产党地下报刊的创办 259

三、 左翼文化运动中的报刊和鲁迅的报刊活动 264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267

一、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267

二、 其他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报刊 273

三、 军队报刊 274

四、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274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276

一、 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276

二、 国统区新闻界的变化 277

三、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282

四、 范长江、斯诺、史沫特莱等人的西北采访活动 293

第四节 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298

一、 新闻学研究 298

二、 新闻教育事业 299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301

第一节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301

一、 延安的新闻事业 301

二、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308

三、 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310

一、 抗战初期沪、汉等地的新闻事业 321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321

二、 相持阶段重庆等地的新闻事业 325

三、 在复杂环境中坚持斗争的《新华日报》 326

第三节 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侨的华文抗日报刊 333

一、 香港、澳门的抗日报刊 333

二、 海外华侨与华人的华文抗日报刊 336

第四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338

一、 敌伪新闻事业 338

二、 秘密出版的进步报刊 340

三、 上海“孤岛”时期报界的奋斗 341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346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制的重建与国统区新闻界的抗争 346

一、 国统区新闻事业中心的转移 346

二、 “拒检运动”与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 353

三、 国民党新闻统制在内战中强化 363

第二节 解放枢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370

一、 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收缩与再发展 370

二、 新华社作用的加强与军事宣传 373

三、 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377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381

一、 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的全面崩溃 381

二、 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 383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3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389

一、 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389

二、 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4

三、 新闻政策法规的颁布与新闻总署的成立 3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 400

一、 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00

二、 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 405

三、 新闻业务建设与新闻教育的发展 407

第三节 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失误 410

一、 经济生产宣传报道 410

二、 政治外交宣传报道 413

三、 思想文化宣传报道 418

第四节 1956年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423

一、 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 423

二、 《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 425

三、 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428

四、 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藏与意义 432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435

第一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的新闻事业 435

一、 从宣传“双百方针”到报道整风运动 435

二、 “鸣放”中的新闻界 437

三、 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 439

第二节 “大跃进”与“反右倾”中的新闻事业 442

一、 “大跃进”宣传报道的开始 442

二、 “大跃进”宣传报道的特征和问题 443

三、 “反右倾”和“继续跃进”的宣传报道 445

四、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的改进 447

一、 新闻事业的调整 450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调整与改进 450

二、 总结经验教训,学习理论与政策 452

三、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453

四、 知识性加强,杂文兴旺 454

五、 新闻队伍建设 457

第四节 革命化宣传与学术文化批判 458

一、 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458

二、 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与新道德新风尚宣传 460

三、 学术文化批判 461

四、 围绕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斗争 462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46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新闻宣传 466

一、 鼓动“造反”,宣传俱崇拜 466

二、 新闻界“夺权”与“夺权”报道 468

三、 小报泛滥 470

四、 批判的矛头指向刘少奇 471

一、“斗、批、改”宣传 473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期的新闻宣传 473

二、对于林彪:从颂扬到批判 474

三、批极“左”思潮的不同声音 475

四、新闻教育的厄运 477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新闻宣传 478

一、 “批林批孔”中的影射宣传 478

二、 “反复辟”的典型宣传 480

三、 “批邓”宣传 482

四、 “四五”运动前后的新闻舆论斗争 48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488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 488

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88

二、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49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中的新闻工作 494

一、 加强改革开放的新闻报道 494

二、 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 500

三、 新闻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 504

四、 新时期的新闻改革 509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闻事业 513

一、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新闻宣传报道 513

二、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516

三、深化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520

四、新闻事业的集团化发展 524

五、 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525

六、 我国新闻事业20年改革成就 530

一、1949年前的新闻事业 534

第十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534

第一节 台湾的新闻事业 534

二、 蒋介石集团迁台后的新闻事业 538

三、 “报禁”解除后的报业 547

第二节 香港的新闻事业 549

一、 报刊 549

二、 广播电视、通讯社等 555

一、 报刊 560

第三节 澳门的新闻事业 560

二、 广播电视、通讯社等 563

第十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 566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 566

一、 早期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 566

二、 少数民族现代报刊的出现 569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570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初步发展阶段 570

二、 20世纪50、6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574

三、 十年动乱的特殊阶段 577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 578

一、 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578

二、 日新月异的少数民族广播电视 582

三、 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的兴起 585

四、 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和新闻队伍建设 586

后记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