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改革——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1
理论篇 9
一、伟大的旗帜 9
(一)历史考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0
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 10
酝酿萌芽 13
形成主题 15
形成轮廓 17
形成体系 19
(二)结构分析: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22
邓小平理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22
哲学基础 29
基本理论 35
行动纲领 51
(三)价值评判: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60
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 61
实践价值: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 65
(一)改革依据论 68
二、社会主义改革论 68
理论依据 69
现实依据 71
(二)改革作用论 73
改革、革命与生产力发展 74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6
(三)改革性质论 79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79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2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3
(四)改革目标论 83
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8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4
(五)改革方法论 99
“试”与“看”相统一 99
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102
实践篇 107
三、中国命运的大转折 107
(一)冲破樊篱 108
“两个凡是”的迷误 109
真理标准大讨论 116
(二)历史转折 124
三十六天的中央工作会议 124
国家与民族命运的伟大转折 132
建立第二代领导集体 138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142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比较 142
实现伟大转折的历史原因 145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146
四、起步与试验 150
(一)改革探索的历史回溯 150
初露端倪:计划体制的弊端 150
浅尝辄止:体制改革的先导 154
(二)起步:农村改革 159
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159
“要吃米,找万里” 163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 166
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 170
(三)试验:城市改革 174
放权让利 175
城市综合改革 177
(四)探索:对外开放 179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79
建立经济特区与开放沿海城市 183
五、深化与拓展 188
(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188
十二届三中全会与改革重点的转移 188
改革企业经营制度 192
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195
培育城市市场体系 197
改革宏观管理机制 201
(二)农村改革的纵深发展 204
完善农村双层经营 205
繁荣农村商品经济 207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10
(三)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 213
“价格闯关”与抢购风潮 213
“压缩需求”与“启动市场” 216
实现经济与政治的稳定 219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平稳推进 223
酝酿提出 223
初步展开 226
(五)对外开放的梯度扩展 230
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开放 230
“计划”与“市场”的评说 230
建立海南特区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33
姓“社”与姓“资”的质疑 236
(一)东方风来满眼春 236
六、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236
(二)大潮再起 241
加快改革的新部署 242
目标模式的新定位 244
(三)重点突破 247
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47
全面攻坚: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探索 251
(四)整体推进 254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新举措 255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新步伐 258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新进展 261
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64
成就篇 271
七、国强民富 271
(一)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271
国民经济发展实现高增长低通胀 271
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增强 275
国际收支渐入佳境 277
(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79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79
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 282
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285
(三)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87
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变 287
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 291
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93
(一)物质与精神并重 295
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295
八、华夏遍吹文明风 295
民族腾飞的理性选择 297
精神文明建设新概念 302
(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307
塑造跨世纪的民族之魂 307
奉献是美丽的 311
文明在岗位上升华 313
军民共建结砚果 318
新闻出版日益繁荣 321
(三)教育科学文化全面进步 321
文学艺术百花争研 327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330
展望篇 339
九、二十年改革回眸 339
(一)中国二十年改革的基本经验 340
以理论突破、思想解放为先导 341
改革必须与发展和稳定相结合 344
走“渐进式”改革之路 347
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350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 352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方向 354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355
(二)中国二十年改革的历史定位 357
奠定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实践基石 357
奠定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理论基石 363
开辟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基本道路 365
创造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有利条件 366
十、十五大以后的中国 370
树起民族前行的理论旗帜 371
(一)高举伟大旗帜 推进宏伟事业 371
值得信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374
规划蓝图再谱新篇 376
(二)“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387
机遇与挑战 387
经济发展趋势 393
民主政治建设 397
文化建设 403
祖国统一:不可逆转的大势 408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