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茅于轼 1
一本写给官员们的书 樊纲 1
写在前面的话 1
第一部分 农业发展 3
中国人多地少,小农经济不需要规模经营吗 3
农业规模经营需要回到集体经济体制上去吗 7
土地不流转不可能实现规模经营 11
只承包牲畜、不长期承包土地的生态悲剧 15
“村村通”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21
粮食安全与要求粮食自给对农业发展的约束 26
农村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吗 36
传统扶贫的方式、成本、效率和后果 41
农业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 47
政府行政命令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7
大豆:用什么手段保护农民利益 60
第二部分 城市化 69
经济学家大师们的争论和中国反城市化的后果 69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经济学 72
“城乡一体化”的弊端 80
嫌弃外来人口与限制本地发展 85
要耕地,还是要企业、交通和城市 92
小城镇,会不会又成为一个“三线” 99
第三部分 工业化 107
资源丰富的经济劣势 107
“乡村工业化”的经济学错误和诸多问题 111
国有经济为什么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116
强求技术上档次与发展中地区的适度技术原则 121
企业规模的盲目扩张与中小企业的中坚作用 125
忽视中小企业与失业和社会不稳定 130
支柱产业与门类齐全陷阱 135
财政税收:地方盲目重复建设的一个硬道理 139
家族私人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乌托邦 144
西部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模式 148
第四部分 市场和融资 159
打击假冒伪劣与消灭城乡农贸市场 159
地方保护主义的收益和成本 164
提高集中度多走一步就是垄断经营 167
偏重借债融资的风险 175
到资本市场上去圈钱 179
被忽视的民间直接融资 182
引不起重视的企业信用 187
第五部分 政府体制和管理 197
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管了不少 197
政府的缺陷及其成本和低效率 201
组织落实与机构膨胀 205
基层政府扩张与借债欠账度日 211
农村需要多大的管理组织 216
加强政府管理与设置寻租机制 220
失业严重与政府管得“太多”和“太细”有关 225
政府也应注重行政信用问题 229
第六部分 发展战略与宏观调控 235
结构调整战略不能偏谈技术进步 235
控制物价,还是增加就业 239
财政政策与税负高低的争论 247
人口控制与发展和消费方式的反思 253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真实吗 259
中国究竟处于现代化的什么阶段 270
推进现代化要正确处理的一些重大战略关系 275
现代化的步骤、增长的动力和2050年时的格局 282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