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煤成烃的含义与概念 1
二、煤成烃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2
三、国外煤成气勘探与煤成气地球化学研究概况 3
四、国外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概况 5
五、煤成烃地球化学在我国的发展 6
第一章 煤和煤岩组成概述 8
第一节 成煤物质和成煤作用 8
一、成煤物质 8
二、成煤环境 9
三、成煤作用的生物化学作用阶段 10
四、成煤作用的热演化阶段 12
第二节 煤岩组成和分类 14
一、煤岩的宏观组成 14
二、煤的显微组成划分方案 15
三、煤岩组分和亚组分 17
第三节 煤的成因类型 27
一、腐殖煤 28
二、残殖煤 29
三、腐泥煤 31
第四节 煤化作用中煤及煤岩组成、性质的变化规律 32
一、煤化作用中镜质组的变化 32
二、煤化作用中稳定组的变化 33
三、煤化作用中丝质组的变化 35
第二章 煤成烃的模拟实验 37
第一节 研究概况 37
第二节 煤成烃的热力学 38
第三节 煤成烃热模拟实验方法 40
一、煤成烃模拟实验主要方法 40
二、模拟实验常用设备 41
三、实验条件选择 43
第四节 煤成烃几种模拟实验体系和结果的讨论 46
一、煤成烃模拟实验的可行性 46
二、实验结果应用实例 48
第三章 煤成气的产率和组成特征 52
第一节 煤成气的产率 52
一、煤成气产率的表示法 52
二、不同煤岩组分的产气率 55
三、产气率与煤化作用阶段 60
第二节 煤成气的组分特征 65
一、煤成气组分测试项目和指标 65
二、母质类型与热成因气的气体组成 66
三、热解成因气体组成与煤化作用阶段 76
第三节 实验条件对热模拟结果的影响 81
一、实验体系的影响 81
二、压力的影响 82
三、温度的影响 83
四、时间的影响 83
五、矿物的催化作用 84
第四节 煤成气组成判识 86
一、气源岩判识 86
二、成熟度判识 87
三、热解气与天然气的差异 87
第四章 煤成烃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89
第一节 概述 89
第二节 天然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机理 90
一、同位素的基本概念 90
二、同位素丰度及其变化 90
三、同位素分馏机理 92
第三节 煤成烃的同位素测定 94
一、有机碳、氢同位素分析样制备方法 94
二、同位素分析样制备装置 95
三、煤中有机硫同位素分析 98
四、质谱同位素分析 101
第四节 煤成烃的稳定同位素组成 103
一、天然气全烃及甲烷的碳、氢同位素组成 103
二、煤和沥青中的碳、氢同位素组成 108
三、凝析油的碳、氢同位素组成 109
第五节 煤成烃的同位素鉴别模式 111
一、煤成烃的碳、氢同位素鉴别模式 111
二、煤成烃的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112
三、凝析油的碳、氢同位素组成 113
四、煤成烃的碳、氢同位素鉴别指标 113
第五章 含煤盆地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 114
第一节 概述 114
第二节 稀有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测试方法 114
一、常数、计算及换算因子 114
二、捕获、吸附、溶解及解离 115
三、测试方法 116
第三节 稀有气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性及判识指标 118
一、丰度 118
二、稀有气体的组成及同位素比值特征 120
三、火成岩、喷发岩、地幔中的氦、氩及同位素比值 121
第四节 含煤盆地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判别应用 122
一、水和沉积岩中氦、氩同位素组成 122
二、含煤(油、气)盆地中氦、氩同位素组成 126
三、盆地中氦、氩的聚集、扩散、积累效应特征 127
四、我国几个含煤(油、气)盆地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判别模式 129
第六章 煤中可溶有机质与生物标志物 138
第一节 概述 138
一、煤中可溶有机质 138
二、研究目的与现状 138
第二节 煤中可溶有机质分离分析方法 139
一、煤中可溶有机质分离分析流程 139
二、抽提物的分离技术 143
第三节 煤中可溶有机质丰度及族组成 146
一、煤中可溶有机质的丰度 146
二、煤中可溶有机质的组成 148
第四节 煤的生物标志物组成 149
一、生物标志物的确认技术与定量方法 149
二、烷烃与烯烃 153
三、芳烃 157
四、脂肪酸、醇和酮类 162
五、有机色素类 164
六、杂环化合物 165
七、煤中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166
第七章 特种煤的生物标志物 169
第一节 概述 169
第二节 抚顺煤树脂体 170
一、烷烃和芳烃组成的一般特征 171
二、二萜类 172
三、二萜类的类型与碳数分布 175
第三节 云南泥炭藓煤 176
一、云南泥炭藓煤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176
二、云南泥炭藓煤结构体、木质煤、碎屑煤和丝质煤的生物标志物组成对比 181
第四节 河北苏桥残殖煤 182
一、烷烃 184
二、芳烃 187
第五节 浙江长广和江西乐平树皮煤 190
第六节 贵州水城烛藻煤 191
一、烷烃 192
二、芳烃 193
三、未知化合物 193
第七节 几种富氢特种煤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195
第八章 煤的谱学性质与结构特征 197
第一节 概述 197
一、煤的谱学研究内容 197
二、煤的谱学研究概况 197
第二节 煤的核磁共振(NMR)谱 199
一、核磁共振原理和方法 199
二、固态核磁共振谱在煤成熟度中的应用 202
三、煤的固态13C-NMR化学结构研究 211
四、液体1H-,13C-NMR谱的应用 217
第三节 煤的电子顺磁共振 219
一、电子顺磁共振原理及参数 219
二、煤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与应用 222
三、沥青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与应用 224
第四节 煤的红外光谱 226
一、红外光谱原理与特征 226
二、红外光谱在煤母质类型判识中的应用 228
三、应用红外光谱法研究煤成熟度 231
第五节 煤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240
第六节 煤的结构特征和结构模型 243
一、概述 243
二、煤的基本结构单元 243
三、煤中间相产物的结构形态 247
四、煤的分子结构模型 247
第九章 煤成烃成因 253
第一节 概述 253
一、煤成烃成因研究 253
二、腐殖煤成烃母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254
三、腐殖煤的母质与生烃能力 256
第二节 煤及煤岩组分的演化与生烃性能 258
一、煤的热演化与生烃性能 258
二、煤岩显微组分的演化与生烃能力 260
三、镜质组亚显微组分的演化与生烃能力 262
第三节 煤成气类型与成因 266
一、煤成气组成性质与类型划分 266
二、煤成气母质类型 269
三、煤成气母质热演化与二次成气 271
第四节 煤成油类型与成因 274
一、煤成油性质与类型 274
二、煤成油生油层及其形成条件 277
三、煤成油母质热演化与未成熟油 281
第五节 煤成烃成因模式 283
第十章 煤成烃综合判识 287
第一节 概述 287
第二节 煤成气综合判识 290
一、煤成气判识指标 290
二、国外煤成气综合判识模式 291
三、我国煤成气判识与综合判识模式 297
四、煤成气综合判识的必要性 304
第三节 煤成油特征与判识 304
一、煤成油的成因特点与煤成油判识 304
二、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煤成油判识 304
三、煤成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与煤成油判识 314
第四节 影响煤成烃判识指标应用的因素 322
第十一章 煤成烃评价 326
第一节 煤成烃源岩评价的特点和方法 326
一、煤成烃源岩评价的特点 326
二、煤成烃源岩评价的方法 327
第二节 煤成烃产出和聚集条件 331
一、煤化作用与煤成烃 331
二、煤成烃的运、聚特点 334
三、煤成烃封盖条件 335
第三节 煤成烃储集的主要类型 336
一、煤层瓦斯和煤层油 336
二、煤成烃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实例 337
第四节 煤成烃资源量计算法 342
一、生-聚资源量计算法 342
二、储-聚资源量计算法 347
第五节 我国煤成烃的勘探前景 348
一、煤成烃的产出规模和条件分析 348
二、含煤盆地煤成烃勘探前景分析 352
三、煤成油前景分析 354
参考文献 356
图版说明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