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一)人类的认识活动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存在着的东西 2
(二)认识对象对于人类认识的依赖 8
(三)人们对认识发展规律的错误看法 11
(四)应该怎样表述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15
(五)认识对象的发展与认识发展的关系 34
(六)哲学的最抽象的对象是什么 36
二、认识模型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及哲学模型的发展 38
(一)认识模型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38
(二)哲学模型的发展 42
(一)物质和意识不是哲学的最高范畴 51
三、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51
(二)哲学的最高范畴有哪些 54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57
第一章 物和属性 69
一、属性和物的定义 69
(一)属性的定义 69
(二)物的定义 71
二、物与物质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80
三、关于“世界要素说”以及唯心主义的错误 80
四、物和属性这一对范畴是物质和意识范畴的辩证发展 85
五、物与属性的相互作用 89
(一)物是属性的主体 89
(二)属性对物的规定 91
(三)属性通过物相互规定 93
(四)有限和无限 94
(五)原因和结果 97
(六)属性之间的联系——必然和偶然 100
六、一种特殊的物——人脑及其属性 101
七、理解物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所遇到的困难 102
八、物与属性的共名——“东西”以及绝对理念 105
第二章 存在 109
一、存在者和存在 109
(一)存在者 109
(二)存在 112
(三)“存在是物与属性的综合”不是唯心主义命题 119
(四)唯物论和唯象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各自的局限 120
二、抽象的存在者和具体的存在者以及抽的存在和具体的存在 132
(一)抽象的存在者和具体的存在者 132
(二)抽象的存在和具体的存在 133
三、不存在和不存在者 137
(一)不存在 137
(二)不存在者 139
(三)存在者和不存在者的关系——有无相异和有无相通 141
四、哲学史上对存在的认识及其根源 146
(一)哲学史上对存在的认识 146
(二)产生对存在范畴的抽象认识的根源 152
五、存在论和传统本体论的关系 154
第三章 物与物或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同一、差别、对立、对成和对待 157
一、同一和同一性 157
(一)同一 157
(二)同一性 160
(三)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 164
(四)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归纳推理之所以有效的客观基础 167
(五)统一 168
二、差异和对立 169
(一)差异 169
(二)对立 172
(一)对成 174
三、对成和对待 174
(二)对待 184
(三)对象 184
(四)相对和绝对 189
四、属性的主体与客体 191
第四章 潜在和实在 193
一、属性的潜在和实在 193
(一)一般属性的潜在和实在 193
(二)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潜在与实在 194
二、潜在属性和实在属性的关系 197
(一)同一属性的潜在状态和实在状态之间的关系 197
(二)同一物的潜在属性和实在属性的关系 205
(一)物为什么会分为潜在的和实在的 210
三、物的潜在与实在 210
(二)切近的潜在和疏远的潜在 211
(三)实体 212
四、认识对象的潜在与实在 218
(一)认识对象为什么会分为潜在的和实在的 218
(二)认识对象的实现 219
五、需要和价值 221
(一)需要 221
(二)价值 223
(三)在评价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229
(四)人对人的需要与价值 234
(一)物本身的定义 239
第五章 物本身和自在之物 239
一、什么是物本身 239
(二)肯定的物本身和否定的物本身 240
(三)一般的、特殊的以及个别的物本身 240
二、自在之物及其与物本身的区别 242
三、物本身的可知与不可知 243
四、自在之物的可知与不可知 244
五、物本身的实现 248
(一)什么是物本身的实现 248
(二)物本身实现的意义 249
(二)物本身的异化 250
(一)物本身的实现是物本身的外化 250
六、物本身的外化和异化 250
七、人本身及其实现 255
(一)人本身是与人的类本性有关的属性的总和 255
(二)人本身的实现 258
(三)人在实践过程中对他物的控制和实践异化 263
(四)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 268
第六章 物与物之间的和谐、矛盾与斗争 276
一、和谐 276
(一)和谐的定义 276
(二)外部和谐和内部和谐及其在物本身发展中的作用 278
(三)和谐对于物的限制 280
(四)协同和协调 281
二、矛盾和斗争 283
(一)矛盾 283
(二)斗争 284
(三)斗争在物本身实现中的作用 286
三、同一性和差异性在和谐、矛盾及斗争中的地位 286
(一)同一性和差异性在和谐中的地位 287
(二)同一性和差异性在矛盾和斗争中的地位 290
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和谐、矛盾和斗争 292
(一)无机界的和谐是实在的、矛盾是潜在的 292
(二)生物界及其与周围世界的和谐、矛盾和斗争 294
(三)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矛盾和斗争 295
五、人们认识中的和谐与矛盾 299
(一)认识中的和谐 299
(二)认识中的矛盾 303
(三)认识中的矛盾的克服或和谐的达成——兼论僵化的认识、折衷主义和辩证法 312
第七章 物与物在相互作用中的分析与综合以及有关问题 316
一、分析与综合 316
(一)分析与综合的一般形式——在物与物相互作用中的分析与综合 317
(二)人们认识中的分析与综合 324
二、简单属性和复杂属性 331
三、抽象与具体 332
(一)抽象与具体的定义 332
(二)原始综合形成的具体和分析后的综合形成的具体 333
(三)人们认识中的抽象与具体 334
(四)关于从抽象到具体发展规律的普遍适用性问题——逻辑和历史的一致 338
第八章 运动 342
一、运动的定义 342
二、运动的简单与复杂 344
三、运动的分类 345
四、一切状态的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空间位置移动 346
五、运动的相对与绝对 351
(一)什么是运动的相对与绝对 351
(二)物体空间位移运动的相对与绝对 352
(三)只有抽象的运动才是普遍存在的 354
(一)运动的根据和主体 355
六、运动的根据和主体、客体 355
(二)运动的客体 357
(三)自己运动还是外力推动 358
七、运动的规律 363
(一)什么是规律 363
(二)内在规律和外在的规律 364
(三)规律的客观性 367
(四)必然规律和偶然规律以及人们对它们的认识 368
(五)关于辩证规律 370
一、作为物的属性的空间和时间 374
(一)作为物的属性的空间是以运动为根据的 374
第九章 空间和时间 374
(二)时间也是以运动为根据的 376
(三)客观存在的空间和时间是具体的——有多少运动就有多少空间和时间 379
(四)空间和时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380
(五)空间和时间互为对成——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 382
(六)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维” 383
(七)实在的时间不是空间的第四维 385
(八)主体空间和客体空间及主体时间和客体时间 389
(九)关于同时性问题 390
(十)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逆性 392
(十一)场 398
(十二)关于“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以及人们对于空间和时间的认识 400
(一)绝对空间 401
二、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401
(二)绝对时间 406
第十章 质、量、度 408
一、质 408
(一)一般形态的质 408
(二)人们认识中的质 411
(三)质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413
(四)本质和现象 414
二、量 418
(一)什么是量 418
(二)量的有限和无限 421
(一)什么是度 430
三、度 430
(二)度的两种形态 431
(三)度在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度的认识的意义 436
第十一章 物质 439
一、人们对于物质认识的发展过程 439
(一)作为认识对象的物质范畴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 439
(二)物质概念从抽象到具体发展的诸阶段 444
二、恩格斯的物质概念是认识论的概念 453
三、应该如何给物质概念下定义 455
四、物质范畴不能概括认识以外的一切存在者 457
五、“认识本体论”和“认识对象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458
(一)关于“认识本体论”和“认识对象论” 458
(二)关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