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纤维 1
一、纤维的分类 1
(一)天然纤维 1
(二)化学纤维 1
(三)改性纤维 2
(四)日本主要化学纤维商品名称 4
二、纤维形状 17
三、天然纤维的品质 26
(一)羊毛的品质 26
(二)羊毛的品质支数和可纺支数 27
(三)羊毛的强力 28
(四)兽毛纤维的品质 28
(五)丝的品质 29
(六)麻纤维的品质 29
(八)棉纤维的粗细及天然扭曲 30
(七)主要原棉特性 30
(九)棉纤维长度和可纺支数 31
四、纤维性能表 32
(一)各种纤维性能表 32
(二)主要纤维强伸度曲线 41
(三)主要纤维的回潮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 41
五、纤维的鉴别 41
(一)用燃烧法进行鉴别 41
(二)试剂显色反应鉴别法 43
(三)按溶解性能进行鉴别 44
第二章 纱 47
一、支数 47
(一)定重制支数 47
(二)定长制支数 47
(三)支数计算方法 47
(四)棉纱打包 48
(六)支数换算表 49
(五)支数换算公式 49
二、捻系数 58
三、股线的支数计算 59
(一)定重制股线支数 59
(二)定长制股线支数 60
四、捻缩率 60
(一)精梳毛纱股线的捻缩率 60
(一)精梳毛纱单纱 60
(二)精梳毛纱花式线的捻缩率 62
(三)棉双股纱的捻缩率 66
(四)绉绸用单纱的捻缩率 66
(五)锦纶纱的捻缩率 66
五、精梳毛纱捻度变化率 68
(一)单纱(Z捻) 68
(二)股线(初捻Z、复捻S) 69
六、纱的强力、伸长率参考表 69
(三)精梳毛纱股线 70
(二)粗梳毛纱单纱 70
(四)棉纱 71
(五)棉/聚酯纤维(35/65)混纺纱 72
(六)聚丙烯腈纱 72
七、纱的不匀率 72
(一)精梳毛纱 73
(二)羊毛/聚酯纤维(45/55)、羊毛/聚丙烯腈纤维(45/55)混纺纱 73
(三)精梳棉纱 73
(四)梳棉纱 74
(五)棉/聚酯纤维(50/50、35/65)混纺纱 74
八、膨体纱的种类 74
九、花式线的种类 76
十、纱的结头方法 77
(三)织物表里的识别 78
(二)织物分析用的工具及仪器 78
(一)主要项目 78
一、织物分析 78
第三章 织物 78
(四)经纬纱的识别 79
二、织物设计 79
(一)毛织物的设计计算 80
(二)棉织物的设计计算 82
(三)棉织物用纱量的简易计算法 83
(四)长丝织物用纱量的计算 84
三、织物单位重量的换算 84
四、密度换算…………………………………………(?) 85
五、织物的理论密度 85
(一)阿申赫斯特(Ashenhurst)公式 85
(二)勃里尔莱(Brierley)公式 87
(三)直径数表 89
(四)织物理论密度速算表 92
(五)织物理论密度速算表 105
六、织缩及染整缩率参考表 106
(一)毛织物的织缩、染整缩、染整重耗 106
(二)棉织物的织缩 108
七、织机的机构和种类 111
(一)织机的主运动 111
(二)织机的副运动 112
(三)织机的辅助装置 113
八、织机的附件 113
(一)筘 113
(二)综丝 114
(三)停经片 115
九、提花机附件 115
十、经纱上浆 115
(一)上浆方法 117
(四)合成浆料/淀粉比例最合适的上浆量 118
(三)油剂和适用的纤维 118
(二)浆料和适用的纤维 118
(五)机械上浆技术 119
(六)调浆 121
十一、织造准备技术 125
(一)络筒时管纱的退绕张力 125
(二)络纱张力和硬度 127
(三)定捻测试方法 128
(四)整经、倒轴时纱线的张力及硬度 130
(五)分条整经机定幅筘的确定 132
(六)卷纬时纱线的张力及硬度 132
(七)卷纬机的卷绕数 135
十二、织造技术 135
(一)长丝与普通纱线织造参变数的区别 135
(二)织造时最合适的经纱张力 136
(三)纱线与长丝的交织问题 137
(五)吊紧纱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 138
(四)打纬时产生张力过大的原因 138
(六)从梭子内抽出纬纱时纱线张力的变化 139
(七)织造车间的温湿度 140
(八)各车间的照明 141
十三、织物的主要疵点 141
(一)经向疵点 142
(二)纬向疵点 144
(三)其他疵点 146
第四章 针织 149
一、纬编 149
(一)针织密度 149
(二)布面覆盖系数 150
(三)用纱量 151
(四)线圈、悬弧、浮线的关系 151
(五)基本组织 152
(七)组成提花针织物的纱线重量比率 153
(八)机号及其相适应的支数 153
(六)提花分类 153
(九)针织物疵点的产生及原因 156
二、经编 158
(一)拉舍尔经编针织物和特里科经编针织物 158
(二)各梳栉之间原纱消耗量比率(送纱量比率) 158
(三)基本组织 159
(四)经编织物疵点 160
(五)机号及相适应的支数 161
三、针织机种类 161
第五章 染色 164
一、纤维和染料 164
(一)染料种类及其性质 164
(二)各种纤维的染色性能 165
(三)染色助剂 165
(一)浸染 168
二、染色技术 168
(二)印花 171
(三)连续染色 172
(四)其他染色法 172
三、漂白 173
(一)氧化还原漂白 173
(二)荧光增白 174
(一)分类 175
四、染色机械的种类 175
(二)主要染色机 177
第六章 织物整理 181
一、羊毛及合纤混纺织物的整理 181
(一)整理方法的分类 181
(二)整理工艺举例 181
(三)整理工程和整理机械 182
(四)修补 187
(二)整理工程和机械 188
二、棉、化纤混纺织物的整理 188
(一)整理工艺举例 188
(三)树脂整理 189
(四)免烫整理 190
(五)耐久整理 190
三、合纤织物的整理 191
(一)锦纶及聚酯长丝织物 191
(二)短纤维织物 192
(三)变形纱织物 192
四、针织物的整理 193
(一)整理工艺举例 193
(二)整理工程和整理机械 194
五、特种整理 196
(一)防缩整理 196
(二)树脂整理 197
(三)免烫整理及耐久定型 198
(五)涂层整理 199
(四)植绒加工 199
(六)粘合层压整理 200
(七)层压整理 200
(八)丝光整理 200
(九)烂花整理 201
(十)疏水、防水、疏油整理 201
(十一)柔软整理 202
(十二)抗静电、吸湿整理 202
(十三)防污、易去污整理 203
(十四)防蛀、防霉、卫生整理 203
(十五)防燃整理 204
(十六)防熔整理 205
(十七)褶裥定型整理 206
(十八)轧花整理 207
(十九)减量整理 207
(二十一)防紫外线整理 208
(二十)防起球整理 208
(二十二)防烟气退色整理 209
(二十三)防臭整理 209
(二十四)消光整理 210
第七章 服装缝制 212
一、服装制造工程 212
(一)计划、缝制准备工程 213
(二)缝制工程 213
(一)验布项目 215
二、缝制前的验布 215
(二)布料的尺寸变化 216
三、缝纫针 218
(一)缝纫针的规格和用途 218
(二)缝纫针号和适用的缝纫线及适宜加工的布料 219
(三)圆头刺针 219
四、缝纫线强伸度曲线 220
(一)底线断头主要因素图 221
五、针织物缝制技术 221
(二)伸缩性 222
(三)缝迹偏移和缝迹收缩 222
六、衬布粘接 222
(一)粘接用的树脂种类 222
(二)衣料和粘接工艺条件 223
七、与主要服装缝制有关的日本工业标准 223
第八章 纺织品设计 225
一、纺织品设计的地位 225
二、设计目标的确定 226
三、感性因素分析方法 228
四、色彩设计 229
(一)拟定色彩设计计划的论证内容 230
(二)审定商品色彩设计的内容 230
五、设计方法 232
(一)JIS试验法概述 233
第九章 试验方法及检验标准 233
一、日本工业标准(JIS)试验方法及品质标准 233
(二)日本工业标准(JIS)品质标准概述 242
二、检验标准 244
(一)毛纱 244
(二)毛织物 246
(三)出口棉织物 248
(四)出口合成纤维织物 250
(五)羊毛标志及品质标准 250
第十章 纺织品的有关法规 269
一、纺织品品质法规的概况 269
(一)法规的内容和原则 269
(二)特殊的表示方法 276
(三)允许范围 279
二、有害物质的规定 280
三、关于纺织品的防火 282
(三)防火性能基本标准 283
(一)防火纺织品使用的场所 283
(二)防火对象使用的物品 283
(四)防火标记 284
四、原产国标记 284
第十一章 防止公害规则 286
一、防止公害措施基本法 286
二、大气 286
(一)环境基本标准 287
(二)大气污染防止措施 287
三、水质 294
(一)水质环境基本标准 294
(二)水质污浊防止法 297
(三)水质总量限制标准 303
(四)提取地下水的规定 305
四、噪音 306
五、振动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