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法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世雄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2021023
  • 页数:421 页
图书介绍:《损害赔偿法原理》在揭示民事责任与损害赔偿等基本相关观念的基础上,就财产上的损害赔偿与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分上、下两篇,各自就其主体、客体、构成要件及种类、性质、计算方法等加以解说,且整体行文均结合具体安例及各国相关情况的介绍以及比较,脉络分明,结构合理,使人不仅对损害赔偿问题有一全面的认识,且对各国法律就此问题的规定及立法趋势等问题也有一定了解。

上篇 3

第一章 民事责任之基本观念 3

第一节 民事责任之意义 3

第二节 民事责任之分类 4

第三节 民事责任之基础 5

第四节 民事责任之功能 7

第二章 损害赔偿之基本观念 9

第一节 损害赔偿之发生原因 9

第二节 损害赔偿发生原因之检讨 13

第三节 损害赔偿之最高指导原则 14

第四节 损害赔偿之制度设计 17

第一项 概说 17

第二项 制度之一般结构 18

第三项 赔偿全部损害之制度 25

第四项 赔偿普通损害之制度 26

第五节 损害赔偿之研究切入 29

第三章 损害赔偿之主体 30

第一节 赔偿关系人之结构 30

第二节 赔偿权利人 31

第三节 赔偿义务人 33

第四节 非终局之赔偿权义人 36

第四章 损害赔偿之客体 39

第一节 赔偿客体之要件 39

第二节 赔偿客体之分类 41

第三节 赔偿客体之问题 43

第一项 债权得否为侵权行为之赔偿客体 43

第一目 肯定否定二面事理 43

第二目 肯定得为赔偿客体 45

第二项 非财产上不利益得否为赔偿客体 48

第一目 非财产上不利益之内涵 48

第二目 肯定所衍生之问题 49

第一目 期待权、期待法益与单纯期待利益 50

第三项 预期性不利益得否为赔偿客体 50

第二目 肯定所衍生之问题 51

第四项 微额不利益得否为赔偿客体 53

第一目 否定微额不利益之事理 53

第二目 否定所衍生之问题 54

第五章 损害赔偿之构成要件 56

第一节 因自侵权行为之构成要件 56

第二节 因自违反契约之构成要件 58

第三节 因自法律规定之构成要件 60

第六章 肇事事实 62

第一节 肇事事实之意义 62

第二节 作为不作为 63

第三节 有无意识之行为 66

第四节 他人之行为 67

第五节 物之所有与占有 69

第一节 有关过失论说之现况 72

第七章 过失、可归责 72

第二节 比较法之启示 73

第一项 法国法之情形 74

第二项 德国法之情形 75

第三项 英国法之情形 77

第三节 过失之真谛 79

第四节 过失之类阶 82

第五节 举证责任之减轻 83

第八章 违法 85

第一节 有关违法论说之现况 85

第二节 违法之认识 86

第三节 阻却违法之事由 87

第一项 一般规定 87

第二项 自甘冒险行为 88

第一项 违法牵连 91

第四节 违法之关联问题 91

第二项 推定过失 93

第九章 因果关系 95

第一节 含义、地位与功能 95

第二节 各种学说 96

第一项 条件说 96

第二项 相当因果关系说 97

第三项 预见说 99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采用之学说 102

第四节 学说检讨 103

第一项 条件说之检讨 103

第二项 相当因果关系说之检讨 104

第三项 预见说之检讨 110

第五节 总评——法规目的说 112

第一节 损害之意义 118

第一项 利益说(差额说) 118

第十章 损害 118

第二项 利益说之弊端 120

第三项 组织说 124

第四项 组织说之弊病 128

第五项 损害观念之总评 129

第二节 损害之分类 131

第三节 损害分类中之特别问题 141

第十一章 损害赔偿之方法 146

第一节 法律规定梗概 146

第二节 相对完善之方法 147

第三节 回复原状 148

第一项 特色 148

第二项 回复原状之特殊问题 149

第四节 金钱赔偿 151

第五节 回复原状或金钱赔偿 153

第一节 范围界定 155

第十二章 损害赔偿之范围 155

第二节 所受损害 156

第三节 所失利益 157

第十三章 损害赔偿之计算—主观计算与客观计算 161

第一节 概说 161

第二节 损害之构成因素 161

第三节 主观、客观计算之一般例证 164

第四节 主观、客观计算之限制 168

第五节 台湾地区法上之计算方式 169

第一项 买卖 170

第二项 运送 173

第三项 保险 176

第四项 票据 176

第五项 利息 177

第六项 公法上之损失补偿 178

第一项 准许客观计算之理由 179

第六节 客观计算之论据 179

第二项 关于运送迟延与客观计算之检讨 182

第三项 总评—普遍性客观计算之理由是否存在之问题 183

第七节 客观计算扩充适用之可能性及其标准 185

第一项 扩张适用之可能性 185

第二项 扩张适用之标准 191

第十四章 修补因果关系 192

第一节 概说 192

第二节 涉及之法律问题 194

第三节 一般所接受之几个论点 195

第四节 历来学说(权威学说除外) 198

第五节 权威学说 200

第六节 问题之解决 202

第一项 概说 202

第三项 主观损害赔偿案件 203

第二项 客观损害赔偿案件 203

第四项 主观损害赔偿案件之例外情形 207

第五项 非法行为与想像上合法行为竞合之案件 210

第十五章 第三人损害之赔偿 212

第一节 问题之发生 212

第二节 第三人损害赔偿之特色 213

第一项 通说 213

第二项 特色 214

第三项 例证 215

第三节 赔偿可能性及解决方法 217

第四节 台湾地区法之情形 219

第五节 一般承认第三人损害应予赔偿之案件 220

第六节 解决方法之商榷(一) 224

第七节 解决方法之商榷(二)——第三人放弃请求权之例外情形 228

第八节 第三人损害赔偿之类似案件 229

第一项 概说 229

第二项 附有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被违反时之责任问题 230

第三项 货物制造者之责任问题 233

第十六章 损益相抵 236

第一节 概说 236

第二节 理论依据 237

第三节 损益相抵之限制 238

第四节 权威学说之演变 241

第五节 构成利益之因素 245

第六节 客观损害赔偿案件中损益相抵之限制 245

第七节 主观损害赔偿案件中之损益相抵 247

第一项 适用上无问题者 248

第二项 疑难问题 255

第八节 相抵之方法 257

第十七章 过失相抵 259

第一节 意久及理论根据 259

第二节 类似问题之分辨 260

第三节 适用范围 263

第四节 他人之与有过失 267

第五节 效力 269

第十八章 特殊问题之研究 270

第一节 损害事故发生前之费用 270

第二节 机会丧失 275

第三节 赦免与损害赔偿责任 280

第十九章 举证责任 281

第一节 举证责任之分配 281

第一项 分配之原则 281

第二项 初步证明 283

第三项 举证责任之转换 285

第二节 自由心证之原则 287

下篇 291

第一章 绪言 291

第一节 非财产上损害之用辞 292

第二章 非财产上损害之辞义 292

第二节 非财产上损害之含义 293

第三节 边际问题 295

第一目 边际问题之存在 295

第二目 边际问题之评论 299

第三章 非财产上损害之种类 301

第一节 非财产上损害之分类 301

第二节 非财产上损害分类之特殊性 304

第三节 非财产上损害分类所引发之一些问题 305

第四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性质 308

第一节 概说 308

第二节 作用之多元性 308

第三节 存在之独立性 312

第四节 存在之单一性 313

第五节 行使之专属性 314

第一节 概说 318

第五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制度 318

第二节 德国法之制度 319

第三节 瑞士法之制度 320

第四节 法国法之制度 321

第五节 日本法之制度 322

第六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制度之趋势 324

第一节 概说 324

第二节 列举主义渐被摒弃 324

第三节 概括主义难获共鸣 327

第四节 潮流之趋势 328

第七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主体 330

第一节 赔偿权利人 330

第一目 自然人 330

第二目 胎儿 332

第三目 法人 334

第二节 赔偿权利人与被害人 338

第三节 赔偿义务人 339

第四节 赔偿义务人与加害人 340

第八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主体之关联问题 342

第一节 第三人休克损害之问题 342

第二节 死后人格损害之问题 348

第三节 著作人格权保护之问题 350

第九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客体 354

第一节 人格权受侵害 354

第二节 身份权受侵害 356

第十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客体之关联问题 359

第一节 第184条第1项后段之适用问题 359

第二节 违反契约之问题 362

第一目 违反契约依法不得请求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商榷 363

第二目 违反契约依约定请求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可能性 365

第三目 违反契约依约定请求——非财产上损害赔偿性质——违约金之可能性 366

第三节 物之毁损问题 368

第十一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与危险责任 370

第一节 过失责任、无过失责任与危险责任 370

第二节 危险责任存在之理由 372

第四目 非法人之团体 373

第三节 危险责任存在之范围 374

第四节 危险责任下非财产上之损害赔偿 376

第一目 肯定之理由 376

第二目 否定之理由 378

第三目 检讨——结论 380

第十二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方法 383

第一节 概说 383

第二节 回复原状有无适用 383

第三节 回复原状或违法状态之排除 387

第四节 金钱赔偿 390

第六节 金钱赔偿之分期给付 392

第五节 违法状态之排除与金钱赔偿 392

第十三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请求权之特质问题 395

第一节 专属性 395

第二节 依契约承诺或起诉 396

第三节 行使专属相关之问题 398

第四节 附条件让与之可能性 402

第五节 抵消之可能性 404

第十四章 非财产上损害赔偿之计算 408

第一节 计算之基本原则 408

第二节 计算上之特色 409

第三节 计算之标准 411

第一目 时间之标准 411

第二目 地点之标准 412

第三目 依凭之标准 413

参考书目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