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实践 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前 5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 5
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初步实践 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 18
把社会主义看作短暂阶段的时期 18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提出 24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深化 29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客观依据 37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7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的首先胜利 37
可以越过的和不可越过的 43
特殊的过渡时期 50
第二节 我国经历了一个不长的过渡时期而进入了社会主义 50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52
带着繁重的建设任务和调整生产关系的任务进入社会主义 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国情再认识的产物 5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 56
基本的经验教训 57
我国现时的基本国情 6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和主要矛盾 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 68
从特殊出发 68
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 70
中国国情的本质概括 72
第二节 起点和终点 77
关于起点和终点的标准 77
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83
全民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85
第三节 与过渡时期和更高阶段的区别 87
经济结构的区别 87
阶级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区别 91
第四节 主要矛盾 93
认清主要矛盾的极端重要性 93
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 95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96
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02
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10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09
第一节 基本路线的形成 10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探索 10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 111
十二大制定的奋斗目标 113
第二节 奋斗目标 113
十三大的进一步完善 114
第三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6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16
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 121
第四节 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131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31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142
第五节 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150
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150
缺一不可 153
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157
排除僵化和自由化的干扰和影响 161
结束语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