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言 1
第一部 转换期的犯罪者处遇 1
第一章 犯罪者处遇的新观念 1
Ⅰ “犯罪者处遇”一词的含义 1
前言 1
Ⅱ 19世纪以后的发展 2
1 近代学派的主张 2
2 从受刑者处遇到犯罪者处遇 3
Ⅲ 三个阶段的处遇 4
1 “处遇”的含意 4
2 矫正处遇和司法处遇 5
3 保护性处遇 8
Ⅳ 对刑事法和刑事政策带来的变化 8
Ⅰ 序言 10
第二章 犯罪者的类型和处遇的类型 10
Ⅱ 从刑罚的个别化到处遇的个别化 11
1 “刑罚的个别化” 11
2 在20世纪的展开 12
Ⅲ 犯罪者分类和受刑者分类 14
1 犯罪者的分类 14
2 受刑者的分类 14
Ⅳ 从再犯的预测到类型论的分类 15
1 再犯预测和分类 15
2 犯罪者类型论的两种方法 17
Ⅴ 处遇的类型论 18
1 关于处遇类型的研究 18
2 应差性处遇的原则 19
1 处遇效果的比较研究 20
Ⅵ 判断处遇效果的标准 20
2 判断处遇效果的标准 21
Ⅶ 后记 22
第三章 适应于犯罪者差异的处遇 22
Ⅰ 序言 22
Ⅱ 司法处遇的类型 24
1 处遇形态的多样化 24
2 犯罪者的类型 26
Ⅲ 矫正处遇的类型 28
1 在设施中限制自由缓和主义 28
2 在设施中处遇的展开 29
Ⅳ 处遇的类型论 29
1 外国研究的情况 29
2 什么是外遇的效果性 31
第四章 犯罪者处遇个别化的技术——从第8次国际社会防卫会议的讨论来看—— 32
Ⅰ 历届国际社会防卫会议的经过 32
1 序言 32
2 从第1次会议到第7次会议 33
Ⅱ 何谓个别化 34
1 司法个别化的概念 34
2 围绕个别化的两种基本立场 36
3 社会防卫的意义 37
Ⅲ 在法律分会上的讨论 38
1 总结报告 38
2 最后提问 40
3 在分会上的讨论 42
1 总结报告的梗概 43
Ⅳ 在矫正分会上的讨论 43
2 在分会上讨论的及其他问题 44
V 汇总性的总结报告 45
1 鲁瓦瑟教授的汇总性总结报告 45
2 司法个别化的正当性 46
3 个别化的可能性 46
4 技术的容许性 48
5 其他争论 49
VI 后记 49
第五章 多次累犯者的处遇 50
Ⅰ 序言 50
Ⅱ “监狱之鸟” 51
2 在审判阶段 52
1 在检察阶段 52
Ⅲ 司法性处遇 52
Ⅳ 矫正处遇 54
V 对百濑建议的疑问 54
1 量刑的问题 55
2 假释的问题 56
VI 解决问题的途径 57
1 处遇效果问题 57
2 假释的期间 58
3 充实更生保护 60
第六章 成年犯罪者的短期处遇——最近欧洲的动向—— 61
Ⅰ 欧洲理事会的活动 61
Ⅱ 部长委员会的决议 62
2 短期受刑者的比例 64
1 “短期”的意义 64
Ⅲ 欧洲各国的短期自由刑 64
Ⅳ 短期自由刑的新处遇形态 67
1 立法例的动向 67
2 第3处遇形态 68
第七章 对少年的不定期刑的处遇结果 70
Ⅰ 序言 70
1 少年法的不定期刑 70
2 不定期刑的受刑者 71
Ⅱ 正木博士的主张及探讨 73
1 正木博士的主张 73
2 对正木说的探讨 75
Ⅲ 菊田和前野两教授的主张及探讨 79
1 菊田和前野两教授的主张 79
3 1959年出狱者的再入状况 81
2 对两位教授主张的批判 81
Ⅳ 少年监狱的现状 82
1 收容少年受刑者的状况 82
2 少年受刑者在减少 83
3 少年受刑者质的变化 87
V 关于不定期刑的运用 89
1 长期和短期不定期刑 89
2 不定期刑的假释 91
3 在比较重的不定期刑中的假释 94
4 在比较轻的不定期刑中的假释 95
5 对不定期刑假释的意见 97
VI 不定期刑的处遇效果 98
1 不定期刑出狱者的再入率 98
2 再入率的意义 99
3 不定期型受刑者的危险度 101
4 测定不定期刑处遇效果的方法 101
5 大致结论 102
VII 处遇的类型 103
1 应差性处遇的原则 103
2 奈良少年监狱出狱者的再入状况 104
后记 106
第二部 矫正法律化的诸问题 107
第八章 被拘禁人的选举权、市民权及社会权——欧洲理事会1962年决议—— 107
Ⅰ 序言 107
Ⅱ 决议 108
Ⅲ 解说 110
序言 113
第九章 被拘禁人的社会地位——欧洲理事会大会1981年的建议—— 113
Ⅳ 结论 113
1 基本的诸原理 115
2 与外界的关系 116
3 作业及职业训练 116
4 肉体上及精神上的健康 117
5 释放后的保护 118
6 社会保障 119
7 带幼儿的被拘禁人 121
8 外国被拘禁人 121
第十章 行刑的司法化 122
I 序言 122
1 法国1976年及1978年刑法草案 122
1 第3议题 124
II 第10次国际刑法会议 124
2 法国1983年刑法草案 124
2 对第3议题的决议 125
III 监督法官和刑罚适用法官 127
1 意大利的监督法官 127
2 意大利的监督事务所和监督部 128
3 葡萄牙的矫正法官 131
4 法国的刑罚适用法官 131
IV 东欧各国的制度 133
1 南斯拉夫等国的制度 133
V 后记 135
第十一章 被收容人的绝食问题 136
I 序言 136
1 英国的绝食 138
II 欧洲人权法院及人权委员会态度 138
2 奥地利的情况 139
3 原联邦德国恐怖主义分子的情况 139
4 欧洲理事会的回答 142
III 英国内务部的回答 142
1 1982年11月8日的回答 142
2 不存在强制性营养补充的义务 144
IV 法国的情况 144
V 原联邦德国的情况 145
1 行刑法第101条 145
2 妥协性规定的矛盾 146
VI 瑞士的情况 147
VII 后记 148
I 序言 149
第十二章 保护处分的事后变更和既判力——以法国法为中心—— 149
II 法国少年案件法院和保护处分 150
1 少年案件法院 150
2 少年案件的保护处分 151
III 法国保护处分的适用情况 153
IV 法国对保护处分的事后变更 155
1 保护处分的再审查 155
2 事后变更的实施状况 158
3 延长保护处分期限 160
V 保护处分的事后变更和既判力 161
VI 若干比较法的考察 161
1 比利时的少年保护法 161
2 意大利少年裁判所 162
3 原联邦德国少年法院法 163
第十三章 围绕非犯罪化的外国动向——第3次四个国际学会的联合国际会议的备忘录—— 164
I 序言 164
第三部 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 164
II 四个国际学会代表的报告 165
1 基贝斯教授的报告 165
2 可鲁尼鲁教授的报告 166
3 布鲁斯曼教授的报告 166
III 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 168
1 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界限 168
4 德布莱鲁教授的报告 168
2 非犯罪化的两种形态 169
IV 非犯罪化的一般性问题 171
1 有关非犯罪化应该考察的情况 171
3 围绕非刑罚化的若干争论 171
2 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代替对策 172
V 若干结论 173
VI 后记 174
I 非刑罚化的意义 175
1 “非刑罚化”一词的意义 175
第十四章 非刑罚化 175
2 同非犯罪化的区别 176
3 同其他类似概念的区别 177
4 广义的非刑罚化 179
2 缓刑 180
1 刑事思潮的趋势 180
3 向一元主义的转变 180
II 非刑罚化的各种学派 180
4 代替刑罚的保安处分 182
5 向一元面主义的经过 182
2 对犯罪少年的保护处分 184
1 违反交通规则罚款 184
3 辅导处分 184
III 日本的非刑罚化 184
IV 表现在立法例的非刑罚化 186
1 对于青年的教育处分 186
2 表现在狭义的保安处分中的非刑罚化 187
3 作为独立处分的保护观察 190
1 非刑罚化本来成为问题的场合 191
2 本来的非刑罚化的根据 191
V 非刑罚化的问题 191
VI 后记 193
2 波兰的制度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