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物结构设计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金汉,郑佩芳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0805116
  • 页数:231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4

一、机织物切片及其显微检测 4

(一)织物切片 4

目录 4

(二)织物切片的观测 7

二、机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及其测定方法 9

(一)机织物内纱线的截面形态 9

(二)机织物内纱线直径系数的测定方法 10

(三)结论 15

三、机织物的几何结构概念 16

(一)机织物几何结构的几个概念 16

(二)规则组织紧密结构织物各结构相的经向、纬向紧度值(ε?、ε?) 19

(三)单向紧密结构织物结构相的概算方法 23

(四)织物经、纬纱号的配合 25

(五)结论 26

(一)引言 27

四、几何结构方法与经验回归方法研究密结构机织物的比较 27

(二)两种方法的比较 29

(三)结论 33

五、紧密结构织物经、纬向紧度值(ε?、ε?)的工艺意义 34

(一)引言 34

(二)ε?与ε?值的工艺意义 35

(三)结论 40

六、关于织物组织松紧程度的探讨 41

(一)引言 41

(二)组织系数φ 42

(三)结论 43

七、关于织物松紧指标的探讨 48

(一)表达织物紧密程度的现有指标 48

(二)织物的紧密指数ψZ 51

(三)结论 52

(一)织物结构区域——同类品种织物规格的集合 54

八、本色棉布的结构区域 54

(二)GB-78存在的某些问题 57

(三)拟议本色棉布的结构区域 59

(四)结论 65

九、本色棉布几何结构相的切片检查 68

(一)引言 68

(二)试验方法 69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69

十、织物结构的设计方法 77

(一)引言 77

(二)满足织物厚度要求的设计方法 78

(三)满足织物重量要求的设计方法 80

(四)相似织物的设计方法 83

(五)满足织物厚度和强力要求的设计方法 88

(六)满足织物具有特定弹性伸长的设计方法 89

(二)织物的在机和成品经、纬密度之间的基本关系 92

十一、流线图在织物结构设计时的运用 92

(一)引言 92

(三)结论 96

十二、精纺毛织物的结构区域和设计方法 97

(一)引言 97

(二)精纺毛织物的结构区域 98

(三)不同组织织物之间的结构参数换算 101

(四)根据精纺毛织物结构区域设计上机规格 103

(五)染整工序中纱线轴向收缩率的计算 105

(六)结论 107

十三、平纹织物经、纬织缩率的概算 109

(一)引言 109

(二)织缩率的概算 109

(三)经(纬)纱屈曲波高hj(hw)的概算 112

(四)实例 114

(一)引言 119

十四、斜纹、卡其类织物经、纬织缩率的概算 119

(二)经(纬)织缩率aj(aw)的概算 120

(三)实例 125

十五、组织设计中经纬交织的配合 129

(一)经、纬交织的“松”与“紧” 129

(二)组织设计中经、纬交织的配合 130

(三)结论 136

十六、机织物边部设计原理 138

(一)布边与布身结构配合的基本原则 138

(二)结论 145

十七、关于配色模纹潜力的探讨 146

(一)配色模纹的实现 146

(二)色纱排列要点 148

(三)配色模纹潜力的探讨 148

(四)结论 150

(一)引言 151

十八、织物结构对织物机械物理性能的影响 151

(二)织物的机械物理性能 152

(三)结论 162

十九、织物设计的数量化方法 163

(一)引言 163

(二)织物结构参数的数量化 163

(三)数据分析 165

(四)结论 167

二十、42s/2×34s提花府绸纹部比例的计算 168

(一)引言 168

(二)42s/2×34s提花府绸的几何结构 169

(三)纹部比例c(%) 170

(四)结论 172

二十一、联合组织的松紧配合 173

(一)透孔组织 173

(二)凸条组织 174

(三)蜂巢组织 176

二十二、绉组织的构作与发展 179

(一)绉织物及其外观特征 179

(二)绉组织的构作方法 182

(三)省综法绉组织的发展 184

(四)结论 185

二十三、网目组织效应探讨 186

(一)网目组织的外观效应 186

(二)网目组织效应差的原因 188

(三)网目组织的构作要点 190

(四)增强网目组织效应的措施 192

(五)结论 193

二十四、涤纶长丝织物的设计 194

(一)涤纶长丝直径系数的确定 194

(二)涤纶低弹长丝仿毛织物设计 195

(三)结论 200

(一)涤纶长丝仿毛织物的现状 201

二十五、提高涤纶仿毛织物的风格 201

(二)提高仿毛织物毛型感的途径 202

(三)结论 205

二十六、上机图及配色效应图内部转换的数学模型 207

(一)引言 207

(二)上机图、配色效应图的矩阵表示 208

(三)上机图内部转换的数学关系 210

(四)配色效应图内部转换的数学关系 215

(五)结论 220

二十七、机织物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222

(一)引言 222

(二)织物组织设计及其CAD技术 222

(三)织物规格与其几何结构的关系 224

(四)织物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 225

(五)结论 225

附录:织物切片照片图 227

参考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