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腐败的起源和本质 1
第一节 腐败的起源 1
一、原始公有制条件下没有滋生腐败的合适土壤 1
二、腐败的产生与私有制紧密相连,腐败与私有制权力相伴而来,权力非公共运作即生腐败 2
第二节 腐败的本质和危害性 4
一、腐败之要义 4
二、腐败的本质 5
三、腐败行为表象的种种类型 5
四、腐败的层次 6
五、腐败的危害性 6
第二章 腐败在世界各国 8
第一节 我国各历史时期的腐败现象 8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腐败状况 8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状况 9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腐败状况 18
四、新中国存在的腐败现象 19
第二节 腐败在世界其他国家 35
一、西方国家奴隶制时代的腐败状况 35
二、西方国家封建时代的腐败状况 36
三、当今资本主义各国的腐败状况 38
四、前苏联(及当今俄罗斯)、东欧国家的腐败状况 42
五、亚非一些国家的腐败情况 44
第三章 滋生腐败的原因 47
第一节 滋生腐败的历史原因 47
一、剥削制度是滋生腐败最主要的经济因素 47
二、封建特权是产生腐败最主要的政治因素 48
三、不少封建统治者对其幕僚要求主要是忠君而不是清廉,促使腐败生存 49
四、封建权力缺乏有效制约机制,为腐败滋生提供条件 50
五、几千年的愚民政策、奴化教育使得百姓对腐败的抵抗意识淡漠 51
第二节 滋生腐败的现实原因 51
一、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 52
二、政治体制不健全,社会监督环节多有失控 53
三、经济体制存在缺陷 54
四、法制不够健全 55
五、社会分配制度的缺陷及其影响 57
六、相当时间来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58
第三节 产生腐败的主观因素 59
一、腐败是行为主体的故意行为 59
二、人的畸形需要与腐败行为 59
三、腐败行为人的心理分析 61
第四章 廉政与腐败的对垒 63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廉政法制措施 63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廉政法制措施 63
二、西方奴隶社会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廉政法制建设 64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廉政法制建设 67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廉政法制建设 67
二、西方封建社会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廉政法制建设 71
三、封建社会廉政建设的经验 73
第三节 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反腐倡廉思想 80
一、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反腐倡廉思想 80
二、资产阶级先哲提出以法治制约腐败 86
第四节 资产阶级国家和地区的廉政法治建设 87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87
二、监督制度化 89
三、加强行政实体立法和程序立法 94
四、实行公务员制度 95
五、实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100
六、设立专门的反腐败机构 102
七、加强廉政立法,大力进行廉政法治教育与严惩不法双管齐下 104
第五节 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廉政措施的最初尝试——巴黎公社的廉政创举 106
一、对政权机关的公职人员采取普遍的选举制度 106
二、某些技术性管理职务实行公民报考选拔 107
三、人民群众对公职人员实行监督 107
四、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付给与其他工人基本相同的工资 108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廉政法制建设 10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109
一、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110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112
三、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廉政建设 115
第二节 新中国1949年~1976年的廉政建设 118
一、1949~1956年的廉政建设 118
二、1957~1966年的廉政建设 125
三、1966~1976年廉政建设的曲折发展 127
第三节 新中国廉政法制建设的新时期 128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廉政建设的新阶段 128
二、当前我国的廉政建设 134
第四节 新中国廉政建设的反思 140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个历史日时期对反腐败问题高度重视 140
二、党和政府为克服腐败作出了长期的探索和巨大的努力 142
三、新中国廉政建设的不足之处 144
第六章 廉政法治之路 151
第一节 廉政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51
一、廉政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151
二、社会主义廉政法治建设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廉政法治建设 152
第二节 廉政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153
一、我国市场经济与廉政法治建设 154
二、我国新旧经济体制转型期必须加强廉政法治建设 155
三、廉政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56
第三节 厉行廉政法治,遏制腐败现象 15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反腐倡廉必须厉行廉政法治 157
二、廉政法治概述 158
第四节 制定廉政法,全面规范廉洁从政行为 159
一、廉政法制定的法律依据 159
二、廉政法适用的对象 159
三、廉政法的内容 160
第五节 全面建立我国公职人员考试录用制度,从授权处把关步上廉政法治之路 161
一、制定《国家公职人员考试录用法》,在全国人大增设考试委员会 161
二、《国家公职人员考试录用法》的主要内容 162
第六节 制定《国家公职人员任职规定法》 164
一、全面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制 165
二、严格实行回避制度 166
三、全面建立公职人员职位轮换(轮岗)制度 168
四、严禁公职人员经商或营利性兼职 169
五、实行公务公开制度 171
六、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174
七、把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廉政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 175
第七节 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廉政立法规范 180
一、企事业单位加强反腐倡廉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80
二、当前企事业单位腐败现象的严重性 181
三、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反腐倡廉的调控 182
第八节 严格实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183
一、实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必要性 183
二、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183
第九节 健全我国的选举制度 186
一、健全我国选举制度的重要意义 187
二、我国现行选举制度的不足之处 187
三、健全选举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 189
第七章 强化廉政执法,遏制腐败 192
第一节 健全和完善各反腐败机构的职责 193
一、全面加强党的纪检工作,使党的各项廉政举措真正落实 193
二、监察机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195
三、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198
四、各反腐败机构要注意工作的协调 199
第二节 依法加强对腐败案件的立案、查处 200
一、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发现线索 200
二、建立线索初步审查制度,为立案打下良好基础 201
三、依法立案 201
四、加强对腐败案件的查处 205
第三节 对腐败分子依法严惩不贷 210
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对党员中的腐败分子严惩不贷 211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职人员中的腐败分子严惩不贷 217
三、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对腐败分子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218
四、我国庭审改制对检察官起诉和法官审判贪贿腐败犯罪案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220
五、审判贪贿腐败犯罪案件应当注意的问题 221
六、对贪贿腐败犯罪分子惩罚的几点立法建议 227
七、加强司法建议和回访工作 227
第八章 加强廉政守法,预防腐败 229
第一节 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遵守法制,以身作则,带头廉政 229
一、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守法,廉洁奉公,自觉接受监督 230
二、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才能自觉守法,廉法奉公 231
三、党政各级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家属和子女,共同守法 233
四、党政各级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促进他们守法 233
第二节 执法人员必须带头守法,带头廉政 234
一、执法人员不守法的极大危害性 234
二、必须大力加强执法人员的廉政守法意识 235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执法人员严守法律 236
第三节 强化全社会的廉政守法宣传教育 236
一、多方面开展廉政守法宣传 236
二、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推进廉政守法 237
第九章 全方位监督制约权力,严防腐败滋生 241
第一节 执政党应当接受党内外监督 242
一、加强党内监督 243
二、加强人民群众对党的监督 249
三、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党的监督 250
第二节 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252
一、国家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加强权力制约、保障“一府两院”及其组成人员依法办事、廉洁奉公 252
二、完善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确保监督到位 254
三、加强国家权力机关自身建设,提高人大整体素质,保障监督的胜利完成 255
第三节 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制度 256
一、上级行政机关认真履行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256
二、行使好上对下的行政监督关键在于深入下层,认真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依法监督 257
三、充分发挥和加强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 258
四、加强审计监督 260
第四节 加强司法监督 261
一、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261
二、人民法院的监督 261
三、加强司法监督 262
第五节 充分发挥政协与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 263
一、加强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的必要性 263
二、必须把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264
三、监督者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监督水平 265
第六节 加强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266
一、大力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直接监督权 266
二、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监督作用 267
三、依法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利 268
四、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强大威力 271
结束语 274
作者简介 275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