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沉管隧道的发展历史 1
1.2 沉管隧道的技术发展 5
1.3 选择沉管隧道的原则 10
1.4 圆形钢壳管节沉管隧道简介 15
第二章 基础资料 20
2.1 气象资料 20
2.2 水文和水质资料 21
2.3 工程地质及地震资料 23
2.4 地形与测量 24
2.5 沿线地面、地下构筑物资料 25
2.6 环境资料 25
2.7 交通调查 27
2.8 基础资料调查小结 28
第三章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35
3.1 概述 35
3.2 建设必要性及建设规模的论证 36
3.3 工程技术可行性论证 43
3.4 工程经济可行性论证 48
3.5 附录:道路沉管隧道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 56
第四章 沉管隧道的几何设计 59
4.1 道路沉管隧道的几何设计 59
4.2 地下铁道沉管隧道的几何设计 74
4.3 铁路或高速铁路沉管隧道的几何设计 87
5.1 结构设计荷载和组合 89
第五章 沉管隧道的结构与防水设计 89
5.2 结构静力计算 92
5.3 柔性接头的结构设计 123
5.4 柔性接头处剪切键设计 131
5.5 最终接头的处理 134
5.6 管节之间采用水力压接实现初始水密封的刚性接头 137
5.7 结构防水 138
5.8 端钢壳、钢底板、外防水层和施工缝防水设计 139
5.9 端钢壳与防水底钢板的防护 143
第六章 抗震设计 145
6.l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依据 145
6.2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主要步骤及理论基础 153
6.3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实例之一——日本东京港沉管隧道抗震设计 157
6.4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实例之二——广州黄沙至芳村珠江水下隧道地震应力研究 165
第七章 管节预制 188
7.l 管节预制场地之一——干坞 188
7.2 管节预制场地之二——船台 192
7.3 浮力设计 193
7.4 管节预制技术要求 196
7.5 管节预制场地(干坞)施工平面布置 200
7.6 管节预制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 205
7.7 管节预制施工主要设备和工序 208
7.8 金属构件及预埋件安装 217
7.9 安装GINA橡胶止水带 221
7.10 混凝土防锚层的构造 227
7.11 工厂化生产管节的实例 228
8.l 沉管段基槽开挖方案设计 229
第八章 沉管段基槽开挖 229
8.2 基槽开挖需考虑的问题 232
8.3 基槽开挖船舶选择 234
8.4 基槽开挖施工 236
8.5 管节沉放对接临时支座的放置施工 239
第九章 管节浮运、沉放及水下对接 241
9.l 概述 241
9.2 管节浮运、沉放各工况的结构安全性检算 243
9.3 管节浮运沉放试验研究 248
9.4 管节浮运、沉放、对接施工 265
l0.l 概述 278
第十章 基础设计及处理 278
10.2 基础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 279
l0.3 沉管隧道沉管段的基础设计 290
l0.4 回填处理 312
第十一章 岸上段、口部附属建筑及内部装修 313
11.1 岸上段 313
ll.2 道路沉管隧道的口部建筑 326
Il.3 洞内结构处理 328
ll.4 道路沉管隧道内部装修 330
第十二章 道路沉管隧道照明系统 332
l2.l 概述 332
l2.2 道路沉管隧道照明系统设计 333
13.1 概述 361
第十三章 沉管隧道通风系统 361
l3.2 道路沉管隧道通风设计的基础资料调查 363
I3.3 道路沉管隧道通风系统设计 363
l3.4 通风量的计算 365
l3.5 通风方式选择 371
l3.6 道路沉管隧道口部及通风竖井周围环境控制 397
l3.7 快速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沉管隧道的通风系统简介 403
第十四章 道路沉管隧道的交通与设备监控系统 406
14.1 概述 406
l4.2 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 408
l4.3 交通设备监控系统 412
14.4 收费管理系统 415
l4.5 通风、照明、供电、排水等设备监控系统 417
14.6 火灾报警系统 419
14.7 通讯系统 420
14.8 CCTV系统 421
I4.9 中控室 423
第十五章 道路沉管隧道的给排水、消防及供电系统 426
15.1 给、排水系统 426
15.2 消防系统 427
15.3 供电系统 428
15.4 动力和照明系统 431
15.5 电缆敷设与接地 432
15.6 电力监控俗CADA)系统 433
15.7 供电主要设备与要求 435
参考文献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