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床学家及工程地质学家冯景兰院士传略(1898.3.9—1976.9.29) 2
山高水长大师风范 2
四、 投身祖国建设,院士风采 10
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组织者 10
五、 53年奋斗历程,功勋卓著 10
—— 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尹赞勋院士传略(1902.2.23—1984.1.27) 10
三、 川康滇找铜矿,支援抗战 10
二、 善教学重实践,大师风范 10
一、 立志献身地质,振兴中华 10
一、 苦难岁月,奋起抗争 16
二、 不畏辛劳,艰苦创业 16
三、 追求真理,奋斗不息 16
治学育人双肩挑开拓盐矿地质新事业 16
—— 矿床学家袁见齐院士传略(1907.9.22—1991.10.28) 16
—— 地层古生物学家杨遵仪院士传略(1908.10.7—) 24
学识渊博无私育人 24
四、 陆相成钾理论与高山深盆成盐模式的建立 24
三、 中国盐类矿床研究的开拓者 24
二、 地质教育家,精心育人 24
一、 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24
一、 艰苦的求学道路 34
二、 卓越的学术贡献 34
三、 广泛的学术交流 34
四、 高尚的道德情操 34
中国固体地球物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34
—— 地球物理学家及地震学家傅承义院士传略(1909.10.7—2000.1.8) 34
一、 幼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42
二、 为人师表,立言更立德 42
三、 公派留学深造,成绩卓著 42
四、 满怀爱国热忱,献身地球物理事业 42
业精于勤奋斗不息 42
—— 地震、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院士传略(1915.10.17—) 42
—— 地质学家王鸿祯院士传略(1916.11.17—) 52
拓宽追远综合创新 52
一、 真善美的洗礼 52
三、 为国为民奋斗不息 52
二、 血与火的锤炼 52
一、 广建基础,奋志向前 64
二、 扩展学识,献身科教 64
三、 综合创新,交叉渗透 64
四、 人生征程,垂范启示 64
精心育人锐意开拓 64
—— 岩石学家池际尚院士传略(1917.6.25—1994.1.1) 64
一、 自强不息 74
二、 献身祖国 74
三、 锐意开拓 74
四、 精心育人 74
辛勤耕耘惟奉献奋力探索六十载 74
—— 煤地质学家杨起院士传略(1919.5.17—) 74
老骥奋蹄志环球红杏出墙遍地春 82
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82
—— 构造地质学家及地震地质学家马杏垣院士传略(1919.5.25—2001.1.22) 82
二、 治学严谨,甘为人梯 82
三、 刻苦拼搏,成就卓越 82
一、 热爱祖国,情系地质 82
一、 多难的求学历程,热血投身革命 90
二、 献身地质事业,立志科学救国 90
三、 教书精心育人,培养数代地质英才 90
四、 亘古地壳索新解,构造解析立学派 90
五、 年近花甲逢转变,地震战线作贡献 90
六、 与世界同步,岩石圈动力学树丰碑 90
七、 春色满园,红杏出墙展本色 90
博识谦逊严以律己 90
—— 矿床学家张炳熹院士传略(1919.6.12—2000.7.17) 90
—— 矿床学家及地球化学家涂光炽院士传略(1920.2.14—) 98
钟情学科前沿矢志开拓创新 98
二、 在北京地质学院创业、育人 98
一、 在北京大学深造、任教 98
三、 在地质矿产部规划、谋略 98
一、 追求真理,自强不息 108
二、 学术创新,科学思维 108
三、 科教结合,培育新人 108
四、 学风民主,师者风范 108
胸怀世界严谨治学 108
—— 地层古生物学家郝诒纯院士传略(1920.7.19—2001.6.13) 108
五、 严谨治学,精心育人 118
学习思考锲而不舍探索创新攀登不息 118
六、 顾全大局,参政议政 118
—— 地球化学家於崇文院士传略(1924.2.15—) 118
三、 顽强奋斗 118
二、 有志者事竟成 118
一、 年轻的革命者 118
四、 面向经济建设,不断开拓前进 118
一、 奠定全面、坚实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基础,培养独立思考与自由探索的思想作风 134
二、 为基础自然科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而奋斗一生 134
三、 形成和发展唯物、辩证与务实、开拓的学术思想,促进地学向精确科学发展 134
执著追求开创地球深部构造研究新领域 134
—— 地球物理学家及地震学家曾融生院士传略(1924.8.16—) 134
拓宽学科领域群体精心育人 140
—— 地球化学家张本仁院士传略(1929.528—) 140
一、 情系祖国,勤奋精心育人开创伟业 140
二、 执著追求,献身地球物理科学事业 140
—— 海洋地质学家及地球物理学家刘光鼎院士传略(1929.12.29— ) 150
锐意创新开拓地球物理及海洋地质新领域 150
九、 面向21世纪,培养开创型人才(1997—) 150
三、 国家需要就是他的理想 158
二、 非凡的求学历程 158
一、 出身读书世家 158
寸草报春晖矢志攀高峰 158
四、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158
—— 矿床学家翟裕生院士传略(1930.2.6—) 158
一、 求学奠基 166
二、 探索创新 166
三、 奋斗不息 166
四、 永攀高峰 166
四十春秋山与水百万里程暑和寒 166
—— 区域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传略(1930.10.7—) 166
一、 他选择了地质 174
二、 几经请求,他迈出了机关大门 174
三、 探测兴安“处女地”,转战川西“老大难” 174
四、 把地质编图提高到新水平 174
五、 系统总结中国和亚洲区域地质 174
六、 探索青藏高原的隆升 174
七、 推进全球的南极地质研究 174
为盐湖事业无私奉献做艰苦奋斗无名英雄 174
—— 盐湖地球化学家张彭熹院士传略(1931.2.5—) 174
一、 艰辛的童年阅历 184
二、 三个相同志愿——投身柴达木盆地 184
三、 献身盐湖地质 184
四、 为我国盐湖地质事业作出特殊贡献 184
—— 水文地质学家及工程地质学家卢耀如院士传略(1931.5.22—) 184
九州圆月壮志明矢志地质永不悔 184
三、 淮河野外实习的重要一课 198
五、 难忘的毕业前夕 198
四、 进入地学殿堂——北京地质学院 198
六、 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几份答卷 198
七、 为长江三峡奉献青春 198
八、 50年来投身地质工作的几点体会 198
九、 卢耀如的遗憾 198
肩负办学育人重任开拓数字找矿新领域 198
—— 矿产普查及勘探、数学地质学家赵鹏大院士传略(1931.5.25—) 198
二、 在清华大学的岁月 198
一、 走上大学之路 198
六、 以科研指导和服务于生产实践 208
—— 沉积学家刘宝珺院士传略(1931.9.13—) 208
放怀於天地外得气在山水间 208
九、 教育为本,科教兴国 208
八、 国内外学术舞台上的耕耘 208
七、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208
一、 艰苦环境中磨炼,不断求索中成长 208
二、 确定人生理想,选准发展方向 208
三、 以知识报效祖国,用勤奋耕耘地苑 208
四、 定量研究是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08
五、 地质异常理论与威矿预测 208
二、 逆境磨炼信念 216
一、 名师指点人生 216
三、 实践、开拓、创新 216
四、 学术成就卓著 216
求实创新为国增辉 216
—— 第四纪地质学家及地震地质学家丁国瑜院士传略(1931.9.1—) 216
一、 科学探索,硕果累累 224
二、 甘为人梯,培养人才 224
三、 瞄准前沿,再创辉煌 224
热爱祖国献身事业 224
—— 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孙大中院士传略(1932.6.2—1997.5) 224
一、 三上中条山——报效祖国热忱始终不变 232
二、 汗洒冀东大地,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追求科学真谛矢志不移 232
三、 人格魅力——以坚强、勤奋、团结为处世立命之本 232
循李四光先生教诲谋经典地质学创新 232
—— 构造、地震地质学家及减灾专家马宗晋院士传略(1933.1.4—) 232
—— 海洋地质学家秦蕴珊院士传略(1933.6.1—) 242
情系海洋开拓我国海洋沉积学新领域 242
七、 面对21世纪(2000— 242
五、 提携后生为己任 248
奉献绚丽人生开创我国有机地球化学新领域 248
—— 有机地球化学家及沉积学家傅家谟院士传略(1933.7.14—) 248
四、 加强国际合作研究——为我国海洋科学跃居国际水平而奋斗 248
三、 开拓海洋沉积学研究新领域 248
二、 海洋情缘,忠诚奉献 248
一、 把握宏观,开拓视野 248
一、 苦难少年,磨炼坚强意志 258
二、 “黄埔一期”,奠定人生基石 258
三、 献身地质,攀登科学高峰 258
四、 进军“环境”,造福社会民众 258
五、 人格魅力,展现院士风采 258
执著的理想与追求 258
—— 石油地质学家胡见义院士传略(1934.3.25—) 258
一、 选择“松辽盆地”——陆相生油理论的实践 266
二、 转向渤海湾盆地——为发现并基本建成胜利、大港、辽河、任丘、中原五大油田作出贡献三、奉调北京——转向全国石油地质理论和油气勘探战略选择青春无悔献边陲金川镍都立丰碑——矿产勘查专家及矿床地质学家汤中立院士传略(1934.10.17—) 266
一、 少年壮志学地质 274
二、 青春无悔赴边陲 274
三、 慧眼“卵石”诞镍都 274
四、 甘冒风险见精神 274
六、 重视理论善总结 274
七、 剖析应用立学说 274
八、 展望未来再攀登 274
钟情青藏高原创建盐湖学研究新体系 274
—— 矿床地质学家及盐湖学家郑绵平院士传略(1934.11.17—) 274
五、 任总工部署全局 274
四、 从盐湖沉积研究古气候 282
二、 西藏盐湖研究及锂、硼矿的新发现 282
一、 青海盐湖考察与陆相钾盐矿床的发现 282
五、 建立盐湖学研究新体系 282
六、 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282
在科学创新道路上不懈奋斗的女科学家 282
—— 构造物理学家马瑾院士传略(1934.11.27—) 282
三、 盐湖生态环境资源研究与“盐湖农业”理论 282
胸怀祖国瀚海浮生存高远 288
一、 丰硕的科研成果,突出的学术贡献 288
—— 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学家金翔龙院士传略(1934.11.29—) 288
二、 坚定的专业志向,优秀的思想品质 288
一、 科学探险和发明创造的诱惑 296
二、 开拓海洋地质学的新领域 296
三、 创立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 296
四、 按新思路培养新人,为维护祖国尊严奋争 296
五、 辉煌的成就,崇高的荣誉 296
大山情未了追求无止境 296
—— 地质古生物学家殷鸿福院士传略(1935.3.15—) 296
一、 矢志报国,踏上地质之路 306
二、 奋斗数十年,科学成就显著 306
三、 执求实创新,铸科研灵魂 306
四、 精心育人,桃李芬芳 306
五、 团结拼搏,重视学科群体建设 306
六、 永攀高峰,奋进无止境 306
我国天体化学的开创者 306
——地球化学家及天体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传略(1935.10.9—) 306
一、 历史使命感——报考北京地质学院 314
二、 历史责任感——开创天体化学新学科 314
三、 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构筑“两非论”理论框架 314
四、 立人才与成果统一观——面向未来,培养优秀学术新军 314
五、 社会责任感——发挥参与科技组织与管理的作用 314
肩负地质“黄埔一期”的历史使命 314
—— 地热学家汪集旸院士传略(1935.10.11—) 314
一、 历经坎坷,战乱中度过童年 322
二、 进入地质“黄埔一期”,奠定人生基石 322
三、 留苏“读博”,名师传授 322
四、 重视实践,开始地热研究 322
五、 美国进修,开阔视野 322
六、 锲而不舍,开展应用和理论地热研究 322
七、 开拓创新,走中国地热学发展道路 322
一切回忆都是美好的 322
—— 古生物地层学家及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院士简历与回忆(1936.4.17—) 322
一、 简历及学术成就 328
二、 我是怎样上北京地质学院及在地院的经历 328
梅花香自苦寒来 328
—— 矿物学家叶大年院士传略(1939.7.21—) 328
一、 艰辛的少年时代,立志奋争 340
二、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340
三、 为向科学文化进军而学习 340
四、 名落孙山,知耻而后勇 340
五、 勤学奋进,志在为中国地质学作贡献 340
六、 院士的天职与风采 340
脚踏实地打基础循序渐进攀高峰 340
—— 地层古生物学家戎嘉余院士传略(1941.12.7—) 340
一、 少年壮志,做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 346
二、 寒窗苦读,立志做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 346
三、 春华秋实,再登地质科学新高峰 346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46
—— 冰川冻土学家程国栋院士传略(1943.7.11—) 346
一、 没有籽的向日葵(1933—) 1944
一、 不幸的少年时代(1929— 1948
二、 大学阶段的双重教育(1948— 1952
二、 进京赶考(1944—) 1955
三、 学习前苏联(1952— 1959
三、 李四光的教诲(1955—) 1965
四、 创建地球化学专业(1960— 1971
四、 在大地颤动的日子里(1966— 1976
五、 揭示地球化学学科的本质(1972— 1980
六、 区域基岩勘查地球化学的探索(1981— 1986
五、 踏出国门(1977—) 1988
七、 区域地球化学理论与实践的开拓(1987— 1991
八、 瞄向大陆动力学的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1992— 1996
六、 减灾,任重道远;地球,脑海翻腾(1989—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