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 现代西方哲学及其形成和发展 1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9
第三节 评介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 13
第二章实证主义 16
第一节 实证主义概况 16
一、实证主义及其形成和发展 16
第二节 奥古斯特·孔德 18
二、实证主义的基本思想 18
一、实证哲学 19
二、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论 22
三、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24
第三节 赫伯特·斯宾塞 26
一、力的一元论 27
二、庸俗进化论 28
三、社会有机论 30
第四节 恩斯特·马赫 31
一、世界要素论 31
二、用函数概念代替因果概念 33
三、思维经济原则 34
第五节 理查·阿芬那留斯 36
一、原则同格论 37
二、嵌入说 38
第三章唯意志主义 40
第一节 唯意志主义概况 40
一、唯意志主义及其基本思想 40
二、唯意志主义在我国的影响 42
第二节 阿尔都尔·叔本华 43
一、生活意志论 44
二、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47
三、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49
第三节 弗里德里希·尼采 50
一、权力意志论 52
二、对理性主义的攻击 54
三、超人哲学 56
第四章实用主义 60
第一节 实用主义概况 60
一、实用主义及其基本思想 60
二、实用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61
第二节 查理·山德尔斯·皮尔士 63
一、 “皮尔士原则” 64
二、确定信念的方法论 65
第三节 威廉·詹姆士 68
一、“彻底经验主义” 69
二、折中调和的方法论 71
三 “有用就是真理”论 72
第四节 约翰·杜威 74
一、经验自然主义 75
二、工具主义 77
三、唯心主义历史观 79
一、新托马斯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82
第一节 新托马斯主义概况 82
第五章新托马斯主义 82
二、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特征 86
第二节 马利坦 88
一、世界的本质是“有” 89
二、认识来源于“理智之光” 90
三、理性服从信仰,科学服从宗教 92
四、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94
第三节 波亨斯基 96
一、以经验为基础论证上帝的存在 96
三、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 98
二、对上帝的认识是最高级的认识 98
第六章逻辑实证主义 101
第一节 逻辑实证主义概况 101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 101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演化 103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 106
第二节伯特隆·罗素 106
一、语言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107
二、哲学的本质是逻辑 108
三、知识来源于“感觉材料”的事实 109
四、命题的意义在于经验和逻辑的可证实性 110
五、逻辑原子主义和命题形式 112
第三节路特维希·维特根斯坦 114
一、命题是实在的图画 115
二、哲学的功用在于对语言的批判 116
三,世界就是我的世界 117
四、命题之真伪在于它的可证实性 118
第四节鲁道夫·卡尔纳普 119
一、拒斥形而上学 120
二、可证实性原则 121
三、两重真理论 121
一、语言分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122
第五节阿佛列·塔斯基 122
二、真理在于形式正确 123
第七章存在主义 127
第一节 存在主义概况 127
一、存在主义及其形成和发展 127
二、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 128
第二节索伦·基尔凯郭尔 130
一、存在就是面对他人和上帝的个人 131
二、上帝是人生的目的 132
第三节马丁·海德格尔 133
一、本体论存在主义 134
二、原始伦理学 137
第四节卡尔·雅斯贝尔斯 141
一、存在论 141
二、现实论 142
三、自由观 143
四、新人道主义 144
第五节让·保罗·萨特 145
一、从反省(思)前的我思出发 147
二、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148
三、人的自由问题 149
四、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54
第八章结构主义 160
第一节 结构主义概况 160
一、什么是结构主义 160
二、结构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渊源 161
三、结构主义的主要特征 163
第二节 费迪南·德·索绪尔 168
一、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168
二、语言是自在自为的 169
三、 “语言”和“言语”有区别 170
四、共时态的语言研究法 171
第三节 列维—斯特劳斯 172
一、 “原型结构论” 172
二、结构主义人类学 173
三、结构主义神话学 177
第四节路易·阿尔都塞 181
一、 “对症解读法” 182
二、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的对立 183
三、理论与实践的混淆 185
四、多元决定论 187
五、唯心主义历史观 188
第五节 乔姆斯基 190
一、语言能力 191
二、语言生成 191
三、语言转换 193
第九章法兰克福学派 196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概况 196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197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渊源 201
第二节 麦·霍克海默尔 203
一、什么是社会批判理论 203
二、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 205
第三节 赫·马尔库塞 206
一、 “发达工业社会”理论 207
二、 “富裕社会”论 210
三、爱欲解放论 213
第四节 泰维·阿多尔诺 215
一、 “启蒙的辩证法” 216
二、 “否定的辩证法” 218
第五节埃·弗洛姆 220
一、关于人的理论 221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目标 224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227
第十章弗洛伊德主义 227
一、心理结构理论 230
第二节 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理论 230
二、生死本能论 237
三、泛性论 239
四、压抑论 241
第三节 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和对它的评价 246
一、弗洛伊德主义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 246
影响 246
二、对弗洛伊德主义的评价 248
第一节 归纳主义 251
第十一章科学哲学 251
第二节证伪主义 255
一、证伪原则 255
二、试错法 257
三、 “逼真性”概念 260
四、世界1、2、3理论 261
第三节 历史主义 264
一、科学发展是渐进和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 264
二、范式理论 266
三、科学发展图式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