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人格概念的提出 1
1.人格的真正含义 4
2.个体人格与众趋人格 11
3.人格形成的复杂性 17
4.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22
二、改革时代的人格趋向 28
1.社会转型与全面改革 30
2.改革时代人的觉醒 40
3.人的觉醒的负面 49
4.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 54
三、婚姻、家庭与个体人格 62
1.温情脉脉的罩衣 64
2.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冲击波 79
3.畸形家庭对人格的影响 88
4.现代社会与传统家庭 93
四、集体环境与个体人格 98
1.单位在社会中的强化 100
2.单位负责人与理想人格 104
3.人身依附关系的再生 110
4.防止主人与公仆关系的转化 115
五、关系网络与个体人格 120
1.关系网络的新特点 122
2.关系网络对个体人格的作用 126
3.关系网络中的不正之风 132
4.净化社会风气的关键环节 136
六、社会交往与个体人格 142
1.空间的缩小和凝聚 143
2.交往造就了人才 146
3.人与鬼的同台表演 152
4.廉政、法及其他 158
七、阶层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163
1.新的阶层的异军突起 166
2.知识的再贬值 171
3.成功与金钱 177
4.价值观念的导向 182
八、自由竞争与道德良心 188
1.江山代有才人出 189
2.道德良心的失落 194
3.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199
4.道德的自律和他律 204
九、遵从意识与首创精神 210
1.人格发展中的两极 211
2.首创精神与胡作非为 216
3.遵从意识与奴才哲学 220
4.过犹不及与取其中和 227
十、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234
1.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的失误 235
2.快乐原则被大大强化了 240
3.艺术不只是为了快乐 245
4.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统一 249
十一、宗教冲击中的人格弱化 254
1.精神的迷惘与宗教的抬头 255
2.持久的宗教热 260
3.与宗教相关的现象种种 264
4.宗教并不能拯救人的灵魂 269
十二、心理变态中的人格扭曲 275
1.社会变革对人的精神的冲击 276
2.心理变态种种 281
3.心理变态的主观疗救 286
4.社会对心理变态者的责任 291
十三、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 296
1.自我与自我意识 297
2.自我评价中的偏颇 302
3.认知范型的选择 307
4.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 312
十四、文化选择与人格再造 317
1.人格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选择的问题 318
2.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323
3.中西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329
4.文化选择的基点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