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山石经概述 1
一 房山石经的发掘与拓印 2
二 作者与石经山全景 2
一 现今修复中的云居寺全景 2
图版 2
图 3
二 石经山藏经洞分布图 3
一 云居寺遗址与石经山藏经洞之地理位置图 3
三 作者与石经山上的藏经洞(第五、六、七洞前) 4
三 云居寺及其南塔地穴位置图 4
四 云居寺南塔前瘗藏石经之地穴遗址 5
五 雷音洞漫漶的经版 6
表一 石经山各洞贮藏经版数量表 7
六 石经馆 8
二 静琬刻经 9
七 大业十二年雷音洞舍利函铭记 10
八 雷音洞千佛柱与四壁经版 11
九 武德八年静琬题刻(碑阳) 13
十 武德八年静琬题刻(碑阴) 14
十一 静琬涅槃经堂题刻 17
十二 贞观二年静琬题刻 18
十三 重修华严堂经本记 19
十四 贞观八年静琬题刻 20
三 静琬弟子刻经 22
十五 唐总章二年玄导刻经题记 22
十六 唐金仙公主塔题刻 24
十七 大唐云居寺石经堂碑 25
四 中晚唐刻经 26
十八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并序 26
五 辽代刻经 27
十九 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 28
二十 涿州白带山云居寺东峰续镌成四大部经记 29
六 金代刻经 31
七 元明清刻经 32
贰 通理大师其人 37
一 通理大师生卒年代 38
廿一 大辽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 39
廿二 通理大师法号拓片影本 41
二 通理大师法号 41
廿三 琬公塔 42
三 通理大师为静琬祖师建塔 42
廿四 琬公大师塔铭 43
1 先师通理三制律 44
四 通理大师的宗教思想与信仰 44
廿五 先师通理三制律 45
2 通理大师集金刚礼一本 47
廿六 通理大师集金刚礼一本 48
表二 通理大师集金刚礼用字差异表 50
叁 通理大师刻经背景 53
廿七 华手经 56
表三 通理大师之前所刻房山石经一览表 58
表四 通理大师之前已刻就的二十六帙隋唐刻经 98
表五 云居寺地穴瘗藏辽道宗年代镌造石经大碑表 102
肆 通理大师刻经 107
一 通理大师镌刻石经一览 108
表六 通理大师镌刻石经一览表 109
表七 通理大师镌刻石经统计表 163
二 通理大师刻经目录与他本目录之比对 165
表八 通理大师刻经目录与他本相关目录比对表 166
表九 开宝藏与开元大藏经相差之两个帙号 174
伍 通理大师刻经三藏具足 177
陆 云居寺穿地为穴瘗藏经版 199
廿八 天庆八年石塔 201
廿九 大辽燕京涿州白带山石经云居寺释迦佛舍利塔记 202
三十 地穴石函内藏物无存 203
卅一 地穴瘗藏的辽金刻经 204
柒 房山石经事业史上的一大变革 205
捌 校勘《楞严经》 209
卅二 房山石经本《楞严经》卷首 210
卅三 赵城金藏本《楞严经》卷首 211
表十 《楞严经》校勘表 212
玖 校勘《楞严咒》 255
表十一 《楞严咒》校勘表 257
表十二 《楞严咒》各本用字相异表(一) 290
表十三 《楞严咒》各本用字相同表 292
表十四 《楞严咒》各本用字相异表(二) 293
拾 校勘《成唯识论卷第一并序》 303
卅四 房山石经本《成唯识论卷第一并序》 304
卅五 山西应县木塔辽代写经《成唯识论卷第一并序》 305
表十五 《成唯识论》卷第一并序校勘表 306
拾壹 校勘《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311
卅六 房山石经本《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312
表十六 《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校勘表 314
拾贰 校勘《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15
卅七 房山石经本《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16
表十七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校勘表 319
拾叁 校勘《大唐新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 321
表十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校勘表 324
拾肆 校勘《释摩诃衍论》 327
卅八 房山石经本《释摩诃衍论》卷首 328
表十九 《释摩诃衍论》校勘表 329
拾伍 结语 355
拾陆 重要碑文选录 357
一 山顶石浮图後记 358
二 涿州白带山云居寺东峰续镌成四大部经记 359
三 云居寺释迦佛舍利塔记 361
四 大辽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 362
五 崇昱大师坟塔记 365
六 千字文字号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