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1.开放经济的改革:1979~1992 1
1—1 背景 1
1—2 改革与开放 3
1—3 外贸与外汇领域 5
1—4 外商投资领域 23
1—5 经济特区 34
附录:中国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法律体系的发展 48
2—1 引言 50
2.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角色 50
2—2 经济区的经济逻辑 55
2—3 政策激励 57
2—4 市场体制的实验 60
2—5 结论 67
3.出口加工区的性质、机制、作用及其对中国的特别含义 70
3—1 引言 70
3—2 出口加工区的性质 71
3—3 出口加工区的机制 78
3—4 出口加工区的角色:以中国为例的分析 83
3—5 结论 89
4—1 引言 94
4.中国经济特区:行政和法规模式 94
4—2 经济区域的政治经济背景 95
4—3 经济特区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 98
4—4 管理结构 102
4—5 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106
4—6 结论 130
5.中国的经济特区政策:一个评价 134
5—1 引言 134
5—2 改革尝试 137
5—3 改革的成就 158
5—4 相关数据分析 162
5—5 结论和政策建议 170
6.中国的经济区:分类学研究 175
6—1 各种经济区 175
6—2 经济区内的经济区 180
6—3 一揽子政策 181
6—4 结论 183
7.中国的资本流出 185
7—1 引言 185
7—2 案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194
7—3 中国对外非贸易性投资的地缘分布与部门分布 207
7—4 案例研究: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 226
7—5 结论 239
附录一:关于统计的几点说明 244
附录二:非法的资本外流 247
8.中国的海外投资 254
8—1 引言 254
8—2 总体数据 262
8—3 微观数据: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 265
8—4 结论 267
9.技术进步与出口业绩:关于中国技术发展模式的讨论 271
9—1 引言 271
9—2 技术革新进程回顾 274
9—3 高科技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77
9—4 出口业绩 280
9—5 高科技计划国际化的效果 289
9—6 结论 295
附录一:深圳经济特区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 297
附录二:上海浦东新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 300
10.中国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非国有企业的出现 304
10—1 引言 304
10—2 中国改革的速度 305
10—3 超越国有部门:中国工业中的非国有部门 310
11—1 引言 317
11.中国的货币市场 317
11—2 初始阶段 318
11—3 债券形式 321
11—4 发行市场 326
11—5 二级市场 329
11—6 债券市场与宏观管理 331
11—7 结论 336
12.中国的期货市场 338
12—1 引言 338
12—2 远期与期货的定义 340
12—3 远期与期货交易的作用 344
12—4 效率评价标准 348
12—5 中国的期货与远期市场 352
12-6 中国期货市场的效率与实效性 363
12—7 结论 385
13.中国是市场经济吗 389
13—1 引言 389
13—2 什么是市场经济 392
13—3 价格形成 396
13—4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特征 405
13—5 结论 428
后记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