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儒家的沿革 1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产生 1
一、“儒”的缘起 2
二、儒学的特征 5
三、儒家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 9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 14
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14
二、思孟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1
三、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7
第三节 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 30
一、汉代儒学定于一尊和儒学的神秘化 31
二、儒佛道的对立与综合和宋明儒学的理学化 34
三、明清之际的社会批判思潮和儒学的蜕变 39
第二章 儒家伦理体系的总体构建 47
第一节 天人合德的伦理理论基石 47
一、天人合德 48
二、天为德本 51
三、法天立道 55
一、忠恕之道 62
第二节 推已及人的道德思维方法 62
二、致良知 66
三、以情絜情 68
第三节 乐群贵和的基本价值取向 72
一、乐群利群 72
二、礼之用和为贵 75
三、和而不同 78
第四节 修齐治平的实践操作程序 82
一、修身为本 83
二、经世致用 86
第三章 儒家伦理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 89
第一节 人性善恶的双重设计 89
一、性善论和性恶论 90
二、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 94
三、成性与成人 98
第二节 希贤希圣的人格理想 103
一、君子德润 104
二、豪杰气象 106
三、圣人境界 109
四、希贤希圣 112
第三节 明辨义利的价值模式 114
一、义利之辨公私之别 114
二、重义轻利以义制利 117
三、义利并举以义导利 121
第四节 尊德重行的实践理性 126
一、行重于知 126
二、修身成人 129
三、经邦济世 132
一、崇道尚德的思想素质 135
第四章 儒家伦理和中华精神 135
第一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持质 135
二、明义重公的价值取向 139
三、乐群贵和的心理定势 144
第二节 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 147
一、志存高远仁为己任 148
二、弘毅坚韧自尊自强 151
三、刚健进取与天争胜 154
一、宽人严己与人为善 158
第三节 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 158
二、民胞物与泛爱万物 161
三中庸无我天人合一 164
第五章 “五常之目”——儒家关于做人的基本德目 164
第一节 仁——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 168
一、仁者爱人 168
二、为仁之方 171
三、为仁由己 174
一、义者宜于理 176
第二节 义——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 176
二、好善而恶恶 178
三、人所由之路 181
第三节 礼——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84
一、礼乃仁义节文 184
二、礼为立人之本 186
三、礼之用和为贵 189
第四节 智——处理人际关系的知性原则 192
一、明辨是非善恶 192
二、克制情欲泛滥 194
三、促进人性完善 198
第五节 信——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 201
一、真实无妄 201
二、人己不欺 203
三、义理为宗 206
第六章 “齐家之道”——儒家的家庭道德观念 209
第一节 勤俭持家 209
一、谨身节用 210
二、勤劳致富 212
三、勤俭益德 213
第二节 父慈子孝 217
一、严以辅慈 218
二、敬以致孝 220
三、承教继志 223
第三节 夫义妇顺 226
一、伉俪和谐 226
二、同甘共苦 228
三、相敬如宾 230
第四节 兄友弟恭 233
一、同居共财 234
二、长爱幼敬 236
三、团结御侮 238
第七章 “为政之要”——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 243
第一节 公忠体国 243
一、胸怀天下 244
二、报国忘身 246
三、济世图强 249
一、为政以德 252
第二节 仁民爱物 252
二、民为邦本 255
三、惠民利民 257
第三节 秉公执法 261
一、刚正不阿 261
二、公正无私 263
三、赏罚得当 265
第四节 尊贤惜才 268
一、礼贤下士 269
二、选贤举才 271
三、使贤任能 275
第五节 廉节自守 278
一、尚廉奉公 278
二、俭以养廉 282
三、反贪拒贿 284
第八章 “处世之德”——儒家的社会公德观念 290
第一节 尊老爱幼 290
一、敬老养老 291
二、抚幼教幼 294
第二节 敬业乐业 298
一、忠于职守 299
二、诚信无欺 302
三、精益求精 304
第三节 尊师重道 308
一、以教兴国 308
二、尊师敬傅 310
三、正风敦俗 312
第四节 以德交友 315
一、同志为友 316
二、道义相规 318
三甘苦与共 321
第五节 严已宽人 325
一、严于律己 326
二、宽以待人 328
三、宽不容恶 331
第六节 谦恭礼让 333
一、谦逊戒盈 333
二、恭敬持身 336
三、礼让为先 339
余论:冲突·契合·互补优化——儒家伦理和现代市场经济 343
附录 儒家伦理道德粹言 379
道德精神 379
家庭道德 394
政治道德 401
社会公德 413
道德修养 433
道德人格 468
参考文献 487
后记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