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粳稻的起源与分布 1
一、粳稻的起源 1
二、中国粳稻品种产地生态条件 2
三、粳稻主产国的种植区域分布 3
(一)中国粳稻种植区域分布 3
(二)日本粳稻种植区域分布 4
(三)美国种植区域分布图 5
第二章 粳稻的生产与消费 7
一、世界粳稻生产与消费 7
二、中国粳稻生产与消费 10
(一)2001—2007年中国稻谷生产、消费及库存情况 11
(二)中国分地区粳稻生产情况 12
第三章 粳稻品质分类 13
一、商品大米分类 13
二、粳稻的生物学分类 14
第四章 粳稻品质数据 15
一、品种来源 15
(一)收录原则 15
(二)品种来源 15
(三)遗传背景 15
二、碾米品质 16
(一)糙米白度 16
(二)精米白度 16
(三)整精米率 17
(四)糙米千粒重 17
三、外观品质 17
(一)糙米粒长 17
(二)糙米粒宽 18
(三)糙米粒厚 18
(四)稻米长宽比 18
(五)胚芽残留率 18
(六)垩白米率 19
(七)垩白度 19
四、理化品质 19
(一)蛋白质含量 19
(二)直链淀粉含量 19
(三)胶稠度 20
(四)米粒延伸率 20
(五)大米吸水率 21
(六)大米加热吸水率 21
(七)淀粉的黏度谱参数特征值 21
(八)米饭质地谱参数特征值 23
五、蒸煮食味品质 24
(一)米饭感官食味评价 24
(二)米饭食味计食味值 24
第五章 粳稻品种图鉴 25
一、品种彩图描述内容的说明 25
(一)关于品种特性 25
(二)关于品质特性 26
(三)米粒及其他图片 27
二、黑龙江省29个粳稻品种图鉴 28
三、吉林省20个粳稻品种图鉴 86
四、辽宁省5个粳稻品种图鉴 126
五、宁夏回族自治区2个粳稻品种图鉴 136
六、江苏省1个粳稻品种图鉴 140
七、日本3个粳稻品种图鉴 142
第六章 品质参数及测定方法 149
一、碾米品质 149
(一)原理 149
(二)仪器设备 149
(三)碾磨试验 149
二、外观品质 151
(一)糙米和精米的粒长、粒宽和粒厚测定 151
(二)糙米和精米的白度测定 151
(三)胚芽残留率 152
三、理化品质 152
(一)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52
(二)直链淀粉测定 153
(三)胶稠度测定 153
(四)淀粉黏度谱试验 154
(五)TPA质构仪试验 154
(六)大米吸水率 155
(七)大米加热吸水率 156
(八)米粒延伸率 156
四、食味品质 156
(一)米饭感官试验 156
(二)米饭食味计试验 158
第七章 术语汇编 159
(一)基本信息 159
(二)品种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159
(三)品质特性 161
参考文献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