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第一节 哲学 2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2
(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2
(二)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
(三)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
二、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
(一)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4
(二)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4
(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5
(三)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5
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5
(二) 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辩证关系 6
四、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7
(一) 唯物主义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 7
(二)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9
(三) 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形态 10
(四) 哲学的党性 11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12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前提 13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14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14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16
(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16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18
(三) 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意义 2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2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22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学说 22
(二) 发展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统一 23
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4
(一)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4
(二) 掌握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 26
(三) 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8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30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30
(二) 树立正确的学风 31
(三)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32
本章小结 34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36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36
一、物质 36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36
(二)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8
(三) 物质和物质形态、结构 39
二、运动 41
(一)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41
(二)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3
三、时间和空间 45
(一)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45
(二)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46
(三)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46
(四) 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48
(一)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9
一、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9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49
(二)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1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53
(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3
(二) 意识的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 55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58
(一)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 58
(二) 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 59
(一) 世界统一于物质 60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60
第三节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60
(二)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和论证 62
(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64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65
(一) 意识的能动性 65
(二)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 66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8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 68
(二) 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69
本章小结 71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73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73
一、两种发展观 73
(一)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73
(二)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和关于发展的学说 74
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75
(一) 辩证联系 75
(二) 联系的普遍性 75
(三) 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 76
(四) 辩证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的关系 77
三、运动、变化、发展 78
(一) 联系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78
(二) 运动和变化 79
(三) 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前进的变化 80
四、新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81
(一) 新事物是符合前进方向的事物 81
(二)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82
(二)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83
(一) 原因、结果 83
一、原因和结果 83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83
(三)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85
(四)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86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87
(一) 必然性、偶然性 87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88
(三)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90
(一) 可能性、现实性 91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91
(二)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94
(三) 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95
四、内容和形式 96
(一) 内容、形式 96
(二)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98
(三)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99
五、现象和本质 101
(一) 现象、本质 101
(二)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01
(三) 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03
本章小结 104
第四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06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106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
(一) 矛盾、同一性、斗争性 106
(二)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09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10
(一) 矛盾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110
(二)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12
(二) 矛盾的特殊性 114
(一) 矛盾的普遍性 114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4
(三)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15
(四) 解决矛盾形式的多样性 116
(五)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18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120
一、质、量、度 120
(一) 质 120
(二) 量 121
(三) 度 122
(二)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24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24
(一) 量变和质变 124
(三) 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 125
三、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26
(一)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126
(二) 量变和质变的多样性 127
(三)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29
一、肯定和否定 131
(一) 事物自身运动中的肯定和否定 131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131
(二) 辩证的否定 132
(三)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133
二、否定之否定 135
(一)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135
(二)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35
(三)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观点的意义 137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38
(一)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138
(二)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 139
本章小结 140
第五章 实践 认识 真理 142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 142
一、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142
(一) 认识的本质 142
(二)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146
(三)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48
二、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51
(一) 实践及其特点 151
(二) 实践的基本形式 152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153
(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53
(二)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56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57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57
(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57
(二)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60
(三)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62
(一)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重要性 163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163
(二)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164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65
(一)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165
(二) 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 166
第三节 真理 169
一、客观真理 169
(一)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169
(二) 真理和谬误 170
(一) 绝对真理、相对真理 173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73
(二)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74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76
(一)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 176
(二)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77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178
(一)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178
(二)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79
本章小结 181
(一)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 183
一、社会存在是一个自然历史发展过程 183
第一节 社会存在 183
第六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83
(二)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统一的 184
(三) 社会存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85
二、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5
(一) 地理环境 185
(二)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6
(三) 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87
(二)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89
(一) 人口因素 189
三、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89
(三) 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90
四、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92
(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92
(二)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92
(三) 认识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意义 194
第二节 社会意识 194
一、社会意识构成 194
(一)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 194
(二) 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及其关系 195
(三)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及其关系 197
(四)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199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200
(一) 艺术的特点及其作用 200
(二) 道德的特点及其作用 201
(三) 宗教的特点及其作用 203
(四) 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作用 204
第三节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205
一、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205
(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5
(三) 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206
(二) 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06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07
(一) 社会意识是相对独立的 207
(二)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207
(三)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意义 211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12
(一) 社会意识和社会精神文明 212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13
本章小结 215
(一) 生产力及其构成 217
一、生产力 217
第七章 社会基本矛盾 217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17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9
二、生产关系 222
(一) 生产关系及其构成 222
(二) 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224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25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25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过程 227
(三) 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228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31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31
(一) 经济基础 231
(二) 上层建筑及其构成 232
(三) 社会形态的含义及其意义 234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36
(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236
(二)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238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39
(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 240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41
(一) 社会基本矛盾 241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 241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4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改革 247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247
(二)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48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改革 249
本章小结 251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53
(一)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53
第八章 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253
第一节 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 253
(二)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56
(三) 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现状 258
(四)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59
二、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262
(一)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262
(二) 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 264
(三) 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265
(一) 改革和改革的任务 266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266
(二) 改革的直接对象 267
(三) 改革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两种不同途径 267
(四) 改革的意义 268
第二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69
一、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269
(一) 英雄史观 269
(一) 人民群众 270
(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70
(二) 群众史观 270
二、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 270
(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272
三、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74
(一) 历史人物 274
(二) 历史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74
(三) 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 275
(一) 无产阶级领袖 276
四、无产阶级领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276
(四)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276
(二) 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277
(三) 无产阶级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278
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79
(一) 党的群众观点 279
(二) 党的群众路线 280
(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280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281
(一) 社会进步 281
第三节 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 281
(二) 社会进步的趋势和原因 282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283
(一) 必然王国 283
(二) 自由王国 284
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 285
(一)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使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285
(二) 共产主义 286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础 287
本章小结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