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工程设计手册 移动通信》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邮电部北京设计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5050163
  • 页数:77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述 1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应用 1

1.1.1 移动通信的定义 1

1.1.2 移动通信的发展 1

目录 1

1.1.3 移动通信的应用 6

1.2 移动通信系统 7

1.2.1 蜂窝式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7

1.2.2 中小容量自动拨号无线电话系统 7

1.2.3 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系统 8

1.2.5 无绳电话系统 9

1.2.4 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 9

1.2.6 无线寻呼系统 10

1.2.7 数字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 11

1.2.8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11

1.3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14

1.3.1 单工制 14

1.3.2 双工制 14

1.3.3 半双工制 15

1.4 移动通信工程设计 15

1.4.1 移动通信工程设计的特点 15

1.4.2 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的任务及程序 16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询价书及技术规范书 19

2.1 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2.1.1 概述 19

2.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9

2.2 询价书 44

2.2.1 概述 44

2.2.2 询价书的主要内容 44

2.3 技术规范书 46

2.3.1 引言 46

2.3.2 技术规范书内容 47

2.3.3 专用移动通信网工程引进设备技术规范书 67

第三章 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内容 76

3.1 工程勘察 76

3.1.1 概述 76

3.1.2 工程勘察的任务 76

3.1.3 工程勘察的内容及要求 77

3.1.4 工程勘察报告 80

3.2 初步设计 81

3.2.1 对初步设计的要求及编制原则 81

3.2.2 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格式 81

3.2.3 单项工程划分及设计文件组成 89

3.3.2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 90

3.3 施工图设计 90

3.3.1 对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90

第四章 公用移动电话网的网路设计 94

4.1 公用移动电话网的特殊性 94

4.2 网路设计的一般要求 94

4.3 网路结构 95

4.3.1 制订网路结构的原则 95

4.3.2 网路等级结构 95

4.3.3 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的本地网结构 96

4.3.4 小容量移动电话网的本地网结构 103

4.3.5 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区域网的网路结构 104

4.3.6 区域间联网 109

4.3.7 路由的分类、定义及设置原则 113

4.4 业务量预测 114

4.4.1 用户预测 114

4.4.2 话务量预测 117

4.5 区域组成 118

4.5.1 服务区(或称业务区)的组成 118

4.5.2 系统区的组成 119

4.5.3 区域定义 119

4.6 移动电话局设计 120

4.6.1 交换机容量计算 120

4.6.2 交换机选型 122

4.6.3 移动电话局的设置原则及局址选择 125

4.7 基站容量计算 126

4.7.1 话音频道需要量的计算 126

4.7.2 频道利用率 135

4.7.3 控制信道容量计算 136

4.8 中继线路、信令、接口及传输损耗 136

4.8.1 中继线路 136

4.8.2 信令方式 147

4.8.3 接口要求 149

4.8.4 传输损耗及分配 149

4.9.1 公用移动电话网编号方式的基本要求 152

4.9 编号方式 152

4.9.2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编号方式 153

4.9.3 我国编号方式的选择 153

4.9.4 编号原则 155

4.9.5 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网的编号方式——采用全国统一端局号 155

90(R) 155

4.9.6 移动编号区包括一个长途编号区的编号方式与拨号程序 155

4.9.7 移动编号区包含多个长途编号区的编号方式及拨号程序 156

4.9.8 长途编号区及移动编号区区号表、国家号码表 157

4.9.10 移动用户识别号码 163

4.9.9 其他拨号程序 163

4.10 计费 164

4.10.1 计费方式 164

4.10.2 话单主要内容 164

4.9.11 移动电话局内人工台号码 164

4.10.3 双向计费 165

4.10.4 对计费设备的其他要求 168

第五章 无线覆盖区设计 169

5.1 概述 169

5.2.1 设计原则 170

5.2.2 基本设计程序 170

5.2 覆盖区设计的原则及其基本程序 170

5.3 基站区结构 174

5.3.1 大区与小区的选择 174

5.3.2 全向区与扇形区的选择 176

5.3.3 可供选择的基站区结构 182

5.4 无线区域结构 182

5.4.1 大区制结构 182

5.4.2 带状结构 182

5.4.3 相邻二个基站区的交叠深度 183

5.4.4 蜂窝结构 185

5.5 基站设计 198

5.5.1 基站设置 199

5.5.2 站址选择 200

5.5.3 基站设计参数的取定 203

5.5.4 设备选型及设备配置原则 204

5.6 覆盖区预测 205

5.6.1 服务质量指标 206

5.6.2 接收点最低可用场强及接收机输入端最低可用信号功率 210

5.6.3 覆盖区预测 220

5.6.4 覆盖区预测结果的调整 230

5.6.5 蜂窝同频中继站设计 232

5.7.2 测试数据及处理 239

5.7.1 场强测试目的 239

5.7 场强测试 239

5.7.3 测试系统 240

第六章 专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 244

6.1 业务要求及建网条件 244

6.1.1 使用的业务 244

6.1.2 使用部门要求 244

6.1.3 服务区要求 245

6.1.4 用户数及其分布要求 245

6.1.5 与公用网的关系 245

6.2.1 单信道自动拨号无线电话系统的网路结构 246

6.1.6 维护条件 246

6.2 网路结构 246

6.2.2 中小容量自动拨号无线电话系统的网路结构 248

6.2.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网路结构 249

6.3 专用移动通信网设计 251

6.3.1 业务需求预测 251

6.3.2 服务区的确定 252

6.3.3 网路组织 252

6.3.4 专用移动电话系统进有线网的入网方式 256

6.3.5 局间信号及接口要求 260

6.3.6 编号 261

6.4 无线覆盖区设计 262

6.4.1 基站设置 262

6.4.2 基站容量计算 263

6.4.3 覆盖区预测 295

6.5 局间信号方式及接口要求的有关国标 296

第七章 无线电寻呼网设计 297

7.1 概述 297

7.1.1 无线电寻呼通信的特点 297

7.1.2 寻呼机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向 297

7.2.2 无线电寻呼通信系统组成举例 298

7.2.1 无线电寻呼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 298

7.2 无线电寻呼通信系统的组成 298

7.3 频段选择及频率配置 302

7.3.1 CCIR449—3号报告 302

7.3.2 频率配置 303

7.4 无线电寻呼通信中采用的主流信号规范——国际一号码(POCSAG码) 305

的应用 305

7.4.1 四种寻呼系统编码的比较 305

7.4.2 国际一号码的规范要点 305

7.5 数码寻呼机和汉字寻呼机占用资源的比较 310

7.6.2 地址号码的分配 311

7.6.1 寻呼控制中心的专用拨号号码 311

7.6 编号 311

7.7 数码寻呼机代码的编制设计 312

7.8 无线寻呼网的设计 313

7.8.1 用户预测 313

7.8.2 传输速率的选择 313

7.8.3 人工接续方式与全自动接续方式的选择及自动寻呼处理方式 314

7.8.4 电话交换机——排队机及坐席配置 316

7.8.5 计算机网络的选配 317

7.8.6 汉字寻呼业务常用汉字词组库的设置 318

7.8.7 公用无线寻呼网的网路结构 318

7.8.8 无线寻呼网与市话网的连接 321

7.8.10 无线覆盖区设计 323

7.8.9 计费方式 323

7.8.11 环境要求及配套设备 324

7.8.12 仪表及工器具配置 324

7.8.13 无线寻呼设备性能要求及寻呼接收机的选配 324

第八章 频率分配与无线电干扰 328

8.1 移动通信的频率配置 328

8.1.1 工作频段 328

8.1.2 频道间隔 328

8.1.3 双工收发间隔 328

8.2.1 900MHz公用移动电话网的频道配置 329

8.1.4 必要的发射带宽 329

8.2 频道配置 329

8.2.2 800MHz集群系统频道配置 334

8.2.3 150MHz、450MHz频段的频道配置 342

8.3 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措施 349

8.4 无线电干扰 351

8.4.1 无线电干扰的类型 351

8.4.2 同频道干扰保护比标准与协调 351

8.5 人为噪声 353

8.5.1 人为噪声数据 353

8.5.2 人为噪声及多径传播引起的恶化量 354

8.6 防止干扰的措施 356

第九章 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设计 358

9.1 移动交换机的安装设计 358

9.1.1 移动电话局的房屋设计要求 358

9.1.2 移动交换机设备组成及机房平面布置 360

9.2 无线基站设备安装设计 364

9.2.1 无线基站的房屋设计要求 364

9.2.2 基站通信系统及设备平面布置 367

9.2.3 基站天馈线安装 369

9.3 电源设备的安装设计 372

9.4 接地与防雷 380

第十章 移动通信塔桅 383

10.1 概述 383

10.1.1 概述 383

10.1.2 移动通信用塔桅的特点 387

10.1.3 塔桅结构的设计原则 387

10.2 塔桅结构设计的基础资料 388

10.2.1 自然条件资料 388

10.2.2 工艺设计资料 389

10.2.3 屋顶塔桅设计时须了解的资料 389

10.3.2 结构自重和设备重量 390

10.3.1 荷载分类 390

10.3 荷载 390

10.3.3 风荷载 391

10.3.4 裹冰荷载与积雪荷载 403

10.3.5 温度作用 405

10.3.6 地震作用 405

10.3.7 作用于抛物面天线上的风荷载 413

10.3.8 移动通信用天线的荷载 415

10.3.9 活荷载 416

10.3.10 荷载效应组合 416

10.4.1 自立塔的选型和材料 418

10.4 地上自立塔 418

10.4.2 自立塔的计算方法概述 422

10.4.3 平面桁架法 423

10.4.4 分层空间桁架法 425

10.4.5 简化空间桁架法 427

10.4.6 层单元矩阵位移法 429

10.4.7 整体空间桁架法 430

10.4.8 塔柱连续空间桁架法 432

10.4.9 K型斜杆塔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杆件内力 432

10.4.10 扭力和竖向力作用下杆件内力 433

10.4.11 塔架位移计算 434

10.4.12 横膈的设置与计算 435

10.4.13 塔架结构的构造 437

10.4.14 平台、爬梯的设置 443

10.4.15 结构尺寸和构件的统一 443

10.5 屋顶塔 447

10.5.1 概述 447

10.5.2 设计屋顶塔应考虑的问题 449

10.5.3 屋顶塔的受力性能及状态 451

10.5.4 屋顶铁塔的地震力计算 464

10.5.5 铁塔柱脚力的简化计算 467

10.5.6 屋顶塔基座 470

10.6.1 构件计算 471

10.6 构件及连接计算 471

10.6.2 构件连接计算 480

10.7 钢塔桅结构的构造要求 488

10.7.1 一般规定 488

10.7.2 焊缝连接 489

10.7.3 螺栓连接 489

10.7.4 法兰盘连接 490

10.8 塔桅结构的地基及基础 490

10.8.1 地基 490

10.8.2 基础分类 496

10.8.3 基础的抗拔稳定和抗滑稳定 499

10.8.4 基础的构造要求 505

第十一章 移动通信环境中的电波传播 508

11.1 移动无线电环境 508

11.2 移动无线电环境中的电波传播 513

11.2.1 电波传播模式 513

11.2.2 信号的表示方法 514

11.2.3 长期衰落的统计特性 515

11.2.4 短期衰落的统计特性 517

11.2.5 衰落电平交叉率和衰落平均持续时间及其分布 518

11.2.6 时延展宽、相关带宽及码间干扰 521

11.3.1 传输损耗的定义 522

11.3 传输损耗和接收点场强的预测 522

11.3.2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524

11.3.3 绕射损耗 525

11.3.4 反射损耗及反射点位置 534

11.3.5 建筑物的损耗 536

11.3.6 其它损耗 538

11.3.7 接收点场强预测 539

11.3.8 平地面上传播的场强预测 540

11.3.9 光滑球形地面上传播的场强预测 541

11.3.10 城市环境中传播的场强预测—Okumura方法 542

11.3.11 MASAHARU HATA方法 565

11.3.12 乡村环境中传播的场强预测 568

11.3.13 两种以上环境混合传播路径的场强预测 569

11.4 减小衰落的措施 570

11.4.1 宏观分集 571

11.4.2 微观分集 571

11.4.3 空间分集 571

第十二章 设计参考资料 577

12.1 全入网移动通信系统(TACS)规范摘要 577

12.2 公用移动电话系统设备基本进网要求 593

12.2.1 无线设备的基本进网要求 593

12.2.2 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交换机的基本进网要求 596

12.3 中、小容量自动拨号无线电话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 597

12.3.1 系统功能要求 597

12.3.2 基站设备的基本要求 598

12.4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 599

12.4.1 集群无线设备的基本要求 599

12.4.2 控制设备的基本要求 601

12.5 无线电寻呼系统设备基本进网要求 602

12.5.1 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 602

12.5.2 寻呼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 603

12.6.1 MOTOROL的900MHz TACS无线电话系统 604

12.6 900MHz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参考资料 604

12.5.3 全自动寻呼控制中心系统应具备的性能 604

12.6.2 ERICSSON的900MHz CMS8810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 630

第十三章 微蜂窝无线覆盖区设计 647

13.1 定义 647

13.2 特性 647

13.3 工程设计的新概念 648

13.4 覆盖区控制性设计 649

13.4.1 设计依据及要求 649

13.4.2 设计内容 650

13.4.3 设计程序及方法 650

13.4.4 设计举例 653

13.5 覆盖区预测 659

13.5.1 预测模式 660

13.5.2 预测与实测值的比较 662

13.6 解决同频干扰的措施 663

13.6.1 同频道复用保护距离系数 663

13.6.2 天线方向去耦 664

13.6.3 “Downtilt” 664

13.7 小区设计数据(CDD) 666

13.7.1 共用(基)站数据 666

13.7.2 小区数据(Cell Data) 667

13.7.3 建议选用的CDD参数 671

13.7.4 例 672

13.8 微蜂窝中继设备(microcell)的应用 673

13.8.1 MC—900微波微蜂窝中继设备 673

13.8.2 设站要求 675

13.9 板形定向天线的应用 675

13.9.1 技术指标 675

13.9.2 天线方向图 677

附录 679

附录1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 679

附录2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 690

附录3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 707

附录4 25~1000MHz陆地移动通信网通过用户线接入公用通信网的 719

接口参数 719

附录5 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 722

附录6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727

附录7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 760

附录8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 763

附录9 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 768

附录10 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 771

附录11 基站用同轴传输线(50Ω传输线) 774

附录12 电平换算表(用于50Ω负载) 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