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正义秉性的诸因素 11
1. 反应性态度与正义的相互性 11
2. 非个人性规范与个人间的相互性关系 15
3. 正义与仁爱、与利己主义的区别 19
4. 正义的条件性 20
5. 自律、他律、正义秉性: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与康德的不同 25
6. 正义的动机与法律的作用 33
7. 正义秉性的无条件侧面 36
8. 合理规范下的相互性 39
9. 相互性与公道 43
第二章 正义的主观条件 47
1. 正义的主客观条件 48
2. 利益冲突与善观念冲突 49
3. 利他主义与正义 54
第三章 正义的客观条件 66
1. 休谟论正义的作用 67
2. 以主体为中心的正义观(Ⅰ):布坎南 70
3. 以主体为中心的正义观(Ⅱ):罗尔斯 76
4. 以主体为中心的正义观(Ⅲ):哈贝马斯 82
5. 哈贝马斯与正义的主观条件 89
第四章 叔本华论志愿正义 99
1. 积极正义与消极正义 100
2. 正义与仁爱的区别:恻隐之心的不同程度? 105
第五章 理性利己主义的道德限度 110
1. 理性利己主义与正义的距离 111
2. 理性利己主义的悖论 116
3. 休谟论正义的两个阶段 119
第六章 公道与证明 126
1. 公道的证明与公道的动机 127
2. 拜瑞论公道的经验性条件(Ⅰ):或,公道的必要性 136
3. 拜瑞论公道的经验性条件(Ⅱ):或,公道的偶然性 141
4. 良心在公道证明中的作用 144
5. 以他人为中心的公道概念 146
第七章 相互性的发展 150
1. 以相互善意为特征的相互性关系 151
2. 相互性的条件 157
3. 罗尔斯理论中的相互性 162
4. 从相互利益到相互善意 167
5. 相互利益与正义的条件性 171
第八章 达到无条件正义的两条途径 177
1. 由社会维持的相互性 178
2. 相互性与惩罚 181
3. 正义的升华 185
4. 无条件性的幻觉 189
第九章 遗忘与愤恨 195
1. 遗忘正义原初动机的两种方式 196
2. 愤恨与交换 202
3. 愤恨与惩罚 208
第十章 个人的宽恕与社会的愤恨 212
1. 宽恕的逻辑 213
2. 无条件的宽恕 218
3. 有条件的宽恕 221
4. 宽恕与正义的条件 226
5. 愤恨的正义性 230
第十一章 正义与同情心的道德化 234
1. 何谓克服正义的条件性 235
2. 正义与友谊 238
3. 前道德的同情:认知功能与意动功能 244
4. 道德化的同情:良心与自爱 250
5. 良心的范围 256
1. 威廉姆斯论有意识的德行 260
第十二章 正义德行的自我意识性 260
2. 自我克服 264
3. 自我克服及其报偿 269
4. 以正义的名义 272
5. 正义动机的多样性与可变性 274
引用书目 281
索引 289
后记 297
出版后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