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条文及释义】 3
一、贪污罪 3
(一)“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3
(二)“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的认定 5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 6
(四)“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认定 6
(五)贪污罪的犯罪对象的认定 6
(六)贪污罪共犯的认定及处理 7
二、贪污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9
(一)“个人贪污数额”的认定 10
(二)“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数额计算 10
三、挪用公款罪 11
(一)挪用公款罪主体的认定 12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 12
(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认定 13
(四)“挪用公款数额”的认定 15
(五)“公款”的认定 15
(六)“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认定及处理 16
(七)挪用公款罪共犯的认定 17
(八)挪用公款罪转化为贪污罪的认定及处理 18
四、受贿罪 19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认定 20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 21
(三)贿赂的认定 21
(四)“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手续费”的认定 22
(五)受贿罪的牵连犯的认定及处理 22
(六)共同受贿的认定及处理 22
(七)以借款为名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行为的认定 23
(八)涉及股票受贿案件的认定 23
五、受贿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24
六、单位受贿罪 26
“情节严重”的认定 26
七、斡旋受贿行为 27
“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认定 27
八、行贿罪 28
(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28
(二)行贿罪罪与非罪界限的认定 29
九、行贿罪的定罪处刑标准 30
(一)“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 30
(二)“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处理 30
十、对单位行贿罪 31
对单位行贿罪罪与非罪界限的认定 31
十一、介绍贿赂罪 32
(一)“介绍贿赂”的认定 32
(二)“情节严重”的认定 32
(三)“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处理 33
十二、单位行贿罪 34
单位行贿的认定 34
十三、公务活动中收礼不交公的处理 35
十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 36
(一)“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的认定 36
(二)“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认定 36
(三)非法所得如何计算 37
(四)隐瞒境外存款行为的认定 37
十五、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 38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主体的认定 38
(二)私分国有资产行为的认定 38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39
【刑事司法规范及其理解与适用】 4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4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黄太云 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 48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的背景说明及具体理解&黄太云 48
关于对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立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节录)&王尚新 王宁 53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节录)(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法〔2003〕167号印发) 55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理解与适用(节录)&郭清国 6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节录)(1999年9月16日 高检发释字〔1999〕2号) 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从业人员犯罪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0年5月8日 法释〔2000〕10号) 78
《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从业人员犯罪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祝二军 78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兼职从事管理工作如何认定身份问题的答复(2000年6月29日 法(研)明传〔2000〕12号) 81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中国证监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2000年4月30日 高检发法字〔2000〕7号) 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30日 法释〔2000〕15号) 83
《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 8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1年5月23日 法释〔2001〕17号) 86
《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祝二军 86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4年3月30日 法研〔2004〕38号) 90
《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的理解与适用&祝二军 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29日 法释〔1998〕9号) 93
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问题 9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0年2月16日 法释〔2000〕5号) 99
《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 9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2001年10月17日 法释〔2001〕29号) 101
《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 1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计算追诉期限问题的批复(2003年9月22日 法释〔2003〕16号) 105
《关于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计算追诉期限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马东 10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国库券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7年10月13日 高检发释字〔1997〕5号) 10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挪用非特定公物能否定罪的请示的批复(2000年3月15日 高检发释字〔2000〕1号) 10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2000年3月14日 高检发研字〔2000〕7号) 11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失业保险基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3年1月28日 高检发释字〔2003〕1号) 1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2000年7月13日 法释〔2000〕21号) 112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的理解与适用&孙军工 112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7年7月8日 法发〔2007〕22号印发) 114
《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刘为波 116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或者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2003年1月13日 〔2003高检研发第2号) 131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集体性质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3年4月2日 〔2003〕高检研发第9号) 132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节录)(1998年5月8日 公通字〔1998〕31号印发) 133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1999年3月4日 高检会〔1999〕1号) 134
《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的理解与适用&敬大力 王洪祥 韩耀元 135
【刑事判例】 143
不动产能否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于继红贪污案 143
已办理退休手续依然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仍构成挪用公款罪主体——王铮贪污、挪用公款案 148
租赁国有企业的人员盗卖国有资产的行为如何处理——朱洪岩贪污案 153
贪污罪犯罪对象的理解与认定——江仲生、何允明等贪污案 156
私分国有资产与共同贪污的区分——杨代芳贪污、受贿案 163
对贪污、挪用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李平贪污、挪用公款案 168
如何正确认定“受委派从事公务”——严先贪污案 174
定额承包者占有或支配本人上缴定额利润后的营利部分是否构成贪污罪——肖元华贪污、挪用公款案 180
挪用公款用于炒股败露后,低价抛售股票予以隐匿并携款潜逃的行为如何处理——张育平贪污、挪用公款案 184
律师事务所主任将名为国有实为个体的律师事务所的财产据为己有不构成贪污罪——陆建中被控贪污案 188
非法占有挪用的公款构成贪污——陈新贪污、挪用公款案 192
归案后提供重要破案线索视为重大立功——林卫平贪污、挪用公款案 197
学校违规收取的“点招费”能否视为公共财产——尚荣多、李域明贪污案 200
截留并非法占有本单位利润款的贪污行为与收受回扣的受贿行为的区分——胡启能贪污案 205
贪污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推定——胡滋玮贪污案 215
在国有企业改制中隐瞒资产真实情况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如何处理——徐华、罗永德贪污案 222
如何认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成员为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宾四春、郭利、戴自立贪污案 227
由国有公司负责人口头提名、非国有公司聘任的管理人员能否以国家工作人员论——顾荣忠挪用公款、贪污案 231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单位的名义向有关单位索要“赞助款”并占为己有的行为是索贿还是贪污——阎怀民、钱玉芳贪污、受贿案 236
如何认定以挪用公款手段实施的贪污犯罪——彭国军贪污、挪用公款案 243
国有企业管理使用中的职工私人筹集资金应视为公款——马腾霄挪用公款案 249
工商营业执照上标明的企业性质与企业的实际性质不一致时如何确定企业性质——歹进学被控挪用公款案 253
正确区分挪用公款罪与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发放贷款罪——朱玉平挪用公款案 262
单位负责人将公款借给自己参股的企业使用如何处理——杨均常挪用公款案 267
公款挪用人和使用人之外的第三人介绍挪用公款的能否成立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余家俊、郑锦萍等挪用公款案 271
多次挪用公款的如何计算犯罪数额——冯安华、张高祥挪用公款案 278
内外勾结挪用银行资金属于挪用共犯——徐成义、张继来等挪用公款案 282
如何通过客观行为判断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梁某挪用公款案,张某挪用公款、盗窃案 286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借用下级单位公款进行营利活动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万国英受贿、挪用公款案 291
受国有公司委派担任非国有公司诉讼代理人过程中收受他人财物能否构成受贿罪——王海峰受贿、伪造证据案 296
单位领导研究决定收受回扣款、并为少数领导私分行为的定性——左佳、邓活超等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案 300
索要正当合伙承包经营的分成不构成受贿罪——刘群祥被控受贿案 309
利用与其他单位共同开发房地产的职务便利要求合作单位为其亲属提供低价住房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李葳受贿案 313
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犯罪应如何掌握具体处刑——余永恒受贿案 318
对受贿犯罪分子应如何适用刑罚——张德元受贿案 322
事后收受财物能否构成受贿罪——陈晓受贿案 326
玩忽职守罪适用法律时效应如何理解——林世元、张基碧等受贿、玩忽职守案 332
利用上级机关临时所授之权的便利属于利用职务之便——周明受贿、挪用公款案 339
国有公司经理在公司职工承包的下属经营部中“搭干股并分红”的行为如何定性——项云福受贿案 342
逢年过节收受下级单位“慰问金”的行为如何定性——姜杰受贿案 345
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应以自首论——谭宏受贿案 348
银行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行为如何定罪——翟鲁光受贿、玩忽职守案 352
不正当利益的归属决定行贿主体——银兴公司、周坤行贿案 355
如何区分变相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犯罪与违反财经纪律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奖金、福利等行为的界限——张金康、夏琴私分国有资产案 358
如何区分变相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犯罪与违反财经纪律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奖金、福利等行为的界限——张金康、夏琴私分国有资产案 358
王昭文贪污、诈骗、私藏枪支、弹药、脱逃案 365
【裁判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365
【裁判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365
肖徽荣贪污、受贿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370
陈伟南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陆俏华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389
陈伟南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陆俏华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389
褚时健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401
王怀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408
——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408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4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436
成克杰受贿案 440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440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4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458
朱小华受贿案 46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462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470
刘方仁受贿案 477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477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490
刘克田受贿案 502
——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502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10
李纪周受贿、玩忽职守案 518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518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28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29
李信受贿案 532
——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532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78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78
胡长清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91
胡长清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91
徐炳松受贿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597
慕绥新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603
——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603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 641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6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 651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1988年9月13日国务院令第13号发布) 663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1989年9月8日监察部发布) 665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令第258号发布) 670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1999年4月3日国务院令第262号发布 根据2002年3月24日国务院令第350号修订) 673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令第259号发布) 679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2002年8月2日国务院令第357号公布) 682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1988年12月1日国务院令第20号发布) 68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摘要)(1993年4月27日 中办发〔1993〕5号) 685
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1993年12月5日国务院令第133号发布) 686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1996年1月25日国务院令第192号发布) 687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0年4月6日财政部财管字〔2000〕116号印发) 689
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暂行规定(1991年3月26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资综〔1991〕23号印发) 697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1993年12月21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法规发〔1993〕68号印发) 699
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1994年11月25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令第2号发布) 704
财政部关于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无偿划转手续的规定(1999年9月27日 财管字〔1999〕301号印发) 707
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办法(1986年12月31日财政部〈86〉财预字第228号印发) 709
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1997年11月17日国务院令第235号发布) 712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01年7月9日国务院令第310号公布) 7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节录)(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通过) 717
【附录】 7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修订) 7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1979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5号公布) 8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 8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1988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公布) 8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公布) 818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正确执行两个“补充规定”的通知(1988年1月27日 高法明电〔1988〕7号) 820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1989年11月6日 法(研)发〔1989〕35号) 8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年12月25日 法发〔1995〕23号) 8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贪污挪用公款所生利息应否计入贪污挪用公款犯罪数额问题的批复(1993年12月15日 法复〔1993〕11号) 8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1996年6月26日 法发〔1996〕21号) 82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偷支储蓄户存款行为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请示的批复(1989年4月12日 高检研发字〔1989〕第2号) 8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邮政工作人员窃取汇款通知单伪造取款凭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问题的答复(1996年4月2日 法函〔1996〕55号) 82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案件有关问题的批复(1993年11月10日 高检发研字〔1993〕10号)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