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知识简介 1
目 录 1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
一、心理现象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二、心理的实质 6
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10
第二节心理学学科性质及简史 11
一、心理学学科性质 11
二、心理学简史 11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步骤与 14
基本研究方法 14
一、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步骤 14
二、心理学研究基本方法 16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20
一、什么是管理 20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20
二、管理需要心理学 22
三、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23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8
任务与方法 28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28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0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31
四、管理心理学学科性质 36
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38
第一节人性观与管理心理学 38
一、什么是人性观 38
二、人性观与管理心理学 39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40
一、“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 40
二、“社会人”假设与人群关系理论 42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 44
四、“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 47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管理 51
第一节社会知觉概述 51
一、何谓社会知觉 51
二、社会知觉类型 52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61
第二节企业管理要预防社会知觉偏差 63
一、第一印象的作用 63
二、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64
三、晕轮效应 66
四、定势效应 67
五、社会刻板印象 69
第三节归因与归因偏差 72
一、归因与归因理论 72
二、归因偏差及其防止 78
第四节社会知觉测量 80
相似程度的知觉准确性的测量 81
一、对他人知觉准确性以及对自己与他人之间 81
二、自我意识测量S·D法 83
第五章个性差异与管理 86
第一节个性概述 86
一、个性与个性特点 86
二、个性结构 88
三、个性形成 88
二、气质类型及其表现特点 90
一、什么是气质 90
第二节气质与管理 90
三、气质的管理意义 92
四、气质测量 94
第三节性格与管理 100
一、性格及其在个性中的地位 100
二、性格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102
三、性格的形成 104
四、性格类型 106
五、性格与管理 110
六、性格测量 112
第四节能力与管理 125
一、能力概述 125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 127
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128
四、能力差异 131
五、能力与管理 134
六、能力测验 136
第六章需要、动机、激励 143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143
一、何谓需要 143
二、什么是动机 145
三、人类行为的特征 146
四、需要、动机、行为间的关系 147
第二节激励与激励进行 148
一、何谓激励 148
二、激励的进行 150
第三节激励理论 152
一、需要层次理论 152
二、双因素理论 157
三、期望理论 160
四、公平理论 164
第四节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68
一、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68
二、企业管理中的奖惩问题 170
三、双因素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71
第七章情绪、情感与管理 175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175
一、何谓情绪、情感 175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76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作用 177
四、情绪的两极性 178
五、情绪、情感分类 180
第二节情绪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85
一、赫布曲线 186
二、叶克斯——杜德森法则 187
三、企业管理者应重视情绪对工作效率 188
的影响 188
第三节情绪与身心健康 188
一、情绪失调与身心疾病 189
二、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192
第八章挫折与管理 197
第一节挫折及其成因 197
一、什么是挫折 197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98
第二节受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201
一、攻击 201
二、防御 202
三、自我逃避 204
一、消除挫折产生的原因 207
第三节加强对挫折的管理 207
二、做好受挫折后的处理工作 209
第九章态度与管理 211
第一节态度概述 211
一、态度概念 211
二、态度特征 213
三、态度的功能作用 214
二、态度形成与改变的三个阶段 217
一、态度形成、改变与人的社会化同步 217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17
三、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219
第三节改变职工态度的若干方法 227
一、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 227
二、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227
三、引导职工参与活动 228
四、逐步提出要求 228
七、利用团体规定 229
六、让职工相互多接触了解 229
五、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229
第四节态度测量 230
一、量表法 230
二、行为观察法 231
三、自由反应法 231
四、情境法 232
第十章职工培训与学习心理 234
第一节职工培训简述 234
一、何谓职工培训 234
二、职工培训的目标任务 236
三、职工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237
四、职工培训方法 238
第二节职工培训中的学习心理问题 239
一、培训职工的心理特点 239
二、培训中的学习心理规律 240
一、什么是技能 243
第三节技能培训 243
二、技能形成过程与形成标志 244
三、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 245
四、技能形成练习应注意的事项 248
第十一章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253
第一节心理卫生概述 253
一、何谓心理卫生 253
二、心理卫生的由来和发展 256
三、心理卫生与管理 261
第二节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 263
一、几种主要的心理疾病 263
二、心理疾病产生原因 266
三、心理健康标准 268
四、心理健康的保持 272
第三节不同年龄段职工的心理卫生 275
一、青年人的心理卫生 275
二、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277
三、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279
第十二章群体心理与管理 283
第一节群体概述 283
一、什么是群体 283
二、群体作用 284
三、群体分类 286
第二节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287
一、群体规范 288
二、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289
三、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干扰作用 292
第三节群体凝聚力及其管理意义 294
一、群体凝聚力 294
二、高凝聚力群体的特征 294
三、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294
四、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296
五、对管理的启示 297
一、士气概念 298
第四节群体士气及其管理意义 298
六、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298
二、影响群体士气的主要因素 299
三、群体士气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300
四、群体士气测量 301
第五节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 303
一、非正式群体类型 304
二、非正式群体特点 304
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305
四、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306
第十三章群体人际关系与管理 310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310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310
二、人际关系类型 311
三、人际关系形成发展过程 311
四、群体内人际关系的管理意义 313
一、接近且相互接纳 314
第二节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314
二、相似或互补 315
三、能力与品格 316
四、仪表 319
第三节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持原则 320
及其平衡与改变理论 320
一、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持原则 320
二、纽科姆的人际关系平衡与改变理论 321
第四节人际关系测量 324
一、社会测量法 324
二、对社会测量法的评价 327
附录:人际关系自我测评 328
第十四章群体冲突与沟通 332
第一节群体冲突 332
一、冲突的含义及其研究意义 332
二、群体成员间的冲突 334
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335
四、解决冲突的方式 336
第二节群体信息沟通 337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及作用 337
二、信息沟通分类 339
三、信息沟通网络 341
四、信息沟通障碍 343
五、信息沟通十诫 344
第十五章领导心理与管理 347
第一节领导概述 347
一、领导概念 347
二、领导功能 348
三、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 350
第二节领导影响力及其心理效应 352
一、什么是领导影响力 352
二、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及其心理效应 353
三、如何提高领导影响力 357
素质结构 358
第三节领导者素质与领导集体的 358
一、领导者素质 359
二、领导集体的素质结构 360
第四节对企业领导者的管理 363
一、企业领导者的选拔 363
二、企业领导者的测评与考核 364
三、企业领导者的培训 367
第五节领导理论 369
一、领导作风理论 370
二、领导行为理论 371
三、应变理论(权变理论) 373
第十六章组织心理 377
第一节组织概述 377
一、组织的一般概念 377
二、组织构成要素 378
三、组织结构及其模式 380
四、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385
第二节组织效率 388
一、什么是组织效率 388
二、影响组织效率的因素 388
三、提高组织效率的措施 389
第三节组织变革 391
一、组织变革过程 391
二、组织变革动力 392
三、组织变革阻力及其克服办法 393
四、组织变革方法 396
第四节组织发展 398
一、组织发展概念 398
二、组织发展特点 399
三、组织发展内容 399
四、组织发展的一般形式 401
五、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402
六、组织发展标准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