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 初稿 第3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新,彭明,孙思白,蔡尚思,陈旭麓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1
  • ISBN:11001·189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9月) 1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两个战场的出现(1937年7月—1938年10月) 1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的国际形势 1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战争危机 1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和平外交政策 3

(三)日本法西斯军人专政及其对中国全面进攻的准备 6

第二节 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事变,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9

(一)七七事变和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抗战的宣言 9

(二)八一三事变,全国进入抗日战争 13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15

(四)英美帝国主义对中国抗战的两面态度,苏联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积极支援 18

第三节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战场上的大溃退 25

(一)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25

(二)华北各地和南京的沦陷 27

(三)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妥协投降活动 3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34

(一)洛川会议的召开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公布 34

(二)毛泽东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37

(三)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和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 43

第五节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48

第六节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继续发展和国民党战场的继续溃退 56

(一)“抗战建国纲领”的制定和“国民参政会”的设立 56

(二)国民党投降活动的发展和对人民抗日运动的继续限制 59

(三)广州、武汉的失守 62

(四)抗战初期中间集团的动向 64

(一)中国共产党内新投降主义的出现 66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内反对新投降主义的斗争 66

(二)毛泽东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70

第八节 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76

(一)全国抗战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的巩固 76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79

(三)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81

(四)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82

(五)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85

(六)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86

(一)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 89

第九节 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和抗战初期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89

(二)内蒙古人民的抗日斗争 92

(三)回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94

第十节 抗战初期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97

(一)抗战文学的任务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 97

(二)抗战初期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99

本章小结 102

(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新方针 105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新方针 105

第二章 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积极反共。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1938年10月—1940年12月) 105

(二)国民党汪精卫集团的投敌与南北傀儡政权的合流 107

第二节 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 110

(一)日寇对解放区进攻的加紧 110

(二)晋察冀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112

(三)晋绥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115

(四)晋冀鲁豫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116

(五)山东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118

(六)华中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根椐地的扩大 119

(七)广东东江和琼崖游击区的开辟 121

(八)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122

第三节 国民党的积极反共和消极抗战 125

(一)远东慕尼黑的阴谋活动 125

(二)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反动方针 130

(三)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华中华南国土的相继沦陷 133

(四)抗战初期四大家族经济垄断的加强 135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击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斗争 139

(一)欧战的爆发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反苏反共逆流 139

(二)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及其被击退 141

第五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145

第六节 毛泽东论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152

第七节 解放区的各项建设 157

(一)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157

(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 159

(三)解放区的文化教育建设 164

第八节 敌后少数民族抗日斗争的发展和甘肃回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67

(一)敌后少数民族抗日斗争的发展 167

(二)甘肃海固回民的第一、二次起义 174

(一)文艺战线上的思想斗争 175

第九节 文艺战线上的思想斗争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175

(二)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177

本章小结 181

第三章 解放区人民的艰苦斗争。国民党统治的更加反动和腐朽(1941年1月—1943年12月) 18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击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斗争 184

(一)国际法西斯势力的嚣张和德、意、日三国同盟的建立 184

(二)皖南事变的爆发 187

(三)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被击退 190

(四)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195

第二节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8

(一)苏德战争的爆发 198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00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斗争 202

(一)日寇在华北沦陷区推行的所谓“治安强化运动” 202

(二)日寇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204

(三)敌伪实行的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 208

(四)沦陷区人民的奴隶生活和斗争 210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敌后解放区的疯狂“扫荡” 214

第四节 敌后解放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214

(二)解放区全民动员,开展反“扫荡”斗争 216

(三)华北解放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220

(四)华中解放区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224

(五)华南抗日游击队的对敌斗争 225

第五节 国民党统治的更加反动和腐朽 226

(一)国民党战场上的继续溃败和国民党军队的大批投敌 226

(二)国民党法西斯专政的变本加厉及其统治的更加腐败 230

(三)四大家族经济垄断的加强和民族工业的破产 232

(四)四大家族垄断资本统治下农村经济的衰败 237

第六节 解放区为克服严重困难而斗争 241

(一)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241

(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249

(三)巩固解放区的其他各项政策 257

第七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62

第八节 解放区的恢复和发展。第三次反共高潮的被击退 269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根本转变 269

(二)解放区的恢复和发展 271

(三)第三次反共高潮的放击退 274

(四)对“中国之命运”的批判 278

第九节 抗战后期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281

(一)对蒋介石集团的反动哲学的批判 281

(二)封建传统哲学的复活运动及其被批判 284

(三)各派反动史学的破产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290

(四)国民党反动派对进步文化的摧残。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教育的危机 301

(五)解放区文艺界对王实味、丁玲等的反动文艺思想的批判 305

第十节 少数民族的斗争 308

(一)敌后少数民族艰苦的抗日斗争 308

(二)少数民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311

(三)热振的辞职和西藏上层反动分子背叛祖国的活动 315

(四)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反动统治的斗争 317

本章小结 319

第四章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4年1月—1945年9月) 322

第一节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322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 322

(二)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324

第二节 国民党战场的大溃败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327

(一)日寇对豫、湘、桂的进攻,国民党的大溃败 327

(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痛苦生活及其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 330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和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334

(四)新疆各族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 34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43

第四节 美蒋勾结的加紧,国民党对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准备 353

(一)美国侵略势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渗透 353

(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民主运动的干涉 357

(三)国民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阴谋 359

(一)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362

第五节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和苏联出兵东北 362

(二)苏联对日宣战和出兵东北 365

第六节 全面反攻的到来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368

(一)解放区军民大反攻 368

(二)蒋介石国民党对抗战胜利果实的抢夺 372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375

第七节 抗战后期文化阵线上的成就 377

(一)整风运动后解放区文艺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77

(二)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艺的成就 380

本章小结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