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通信与协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振军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2102302
  • 页数:52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况 3

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9

1.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9

1.3.2 计算机网络分类 10

1.4 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概念 15

1.4.1 软件资源共享 16

1.4.2 数据资源共享 17

1.4.3 硬件资源共享 18

第二章 数据通信原理 19

2.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19

2.1.1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19

2.1.2 电信 20

2.1.3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2

2.2 信号波形分析 23

2.2.1 确定性信号分析 23

2.2.2 随机性信号分析 30

2.3 信道 35

2.3.1 信道类型 35

2.3.2 信道的特性 45

2.3.3 信道容量 50

2.4 通信编码与通信方式 54

2.4.1 传输方式 54

2.4.2 编码方式 57

2.4.3 通信方式 61

3.1.1 基带传输 67

第三章 数据传输 67

3.1 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 67

3.1.2 调制传输 71

3.2 调制解调器 87

3.2.1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87

3.2.2 DTE和DCE之间的接口线(V·24建议介绍) 88

3.2.3 调制解调器举例 102

3.3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11

3.3.1 抽样定理 113

3.3.2 数字传输系统 115

3.3.3 脉冲编码调制原理 116

3.3.4 PCM传输速率 117

3.4 多路复用 117

3.4.1 时分复用帧结构 119

3.4.2 帧同步 121

3.4.3 非同步输入与码速调整 133

3.4.4 复用系列 134

3.4.5 实际复用结构 136

3.4.6 频分多路复用 138

3.5 线路共享技术 140

3.5.1 多用复用器与计算机的连接 140

3.5.2 群集器 143

3.5.3 信息传输转接 145

第四章 通信的可靠性与安全措施 153

4.1 差错类型与差错控制 153

4.2 差错控制方式 153

4.3 抗干扰码 155

4.4 线性分组码 163

4.4.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 163

4.4.2 伴随式 168

4.4.3 海明码校验 172

4.5 循环码 174

4.5.1 循环码与生成多项式 175

4.5.2 缩短循环码 177

4.5.3 伴随式的计算 178

4.6 纠正突发错误码 179

4.7 差错控制和纠错码的选择 181

4.8 通信保护的需要 183

4.9 单键密码术和数据加密标准 185

4.10 密码系统在不同通信层上的应用及键的分布 190

4.11 公共键密码系统 193

4.11.1 离散指数函数 194

4.11.2 幂函数及其在加密中的应用 195

4.11.3 RSA公共键密码 196

4.11.4 数字签署的需要 198

4.11.5 公共键登记 199

4.11.6 其他公共键密码和签署 200

4.12 访问控制 201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结构及低两层协议 209

5.1 计算机网络概况 210

5.1.1 最终用户之间的访问通路 210

5.1.2 提供访问通路的商业性网络 214

5.1.3 通信业提供访问通路的网络 218

5.1.4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219

5.2.1 概况 223

5.2 标准分层模型 223

5.2.2 分层的一般原则 224

5.2.3 识别符 227

5.2.4 连接操作 228

5.2.5 管理 230

5.2.6 OSI体系结构的七个层级 232

5.2.7 OSI协议的开发情况 235

5.3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236

5.3.1 概述 236

5.3.2 物理层特征 236

5.3.3 物理层举例 240

5.3.4 现在与未来的状况 247

5.4.1 概述 250

5.4 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 250

5.4.2 面向字符键路控制概况 251

5.4.3 几种面向字符的协议 252

5.4.4 协议特征 253

5.4.5 协议操作 258

5.5 面向位的数据链路控制 268

5.5.1 概述 268

5.5.2 配置模式和站的类型 269

5.5.3 面向位规程的组成 271

5.5.4 典型操作举例 276

5.5.5 有关标准的活动 283

5.5.6 与专有协议的高级兼容性 285

5.6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285

5.6.1 窗口方法 286

5.6.2 站、命令与响应 289

5.6.3 操作模式 292

5.6.4 帧拒绝 293

5.6.5 其他非编号帧 294

5.6.6 规程分类 295

5.6.7 信息传送与差错补救 295

5.6.8 双向数据流 300

第六章 网络层 302

6.1 线路交换网络层 302

6.1.1 概述 302

6.1.2 CCITT的X21建议 303

6.1.3 未来的演变 313

6.2.1 概述 314

6.2 X25接口 314

6.2.2 X25结构 316

6.2.3 报文分组级协议 318

6.2.4 呼叫的建立与清除 322

6.2.5 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 326

6.2.6 复原规程与重启动规程 328

6.2.7 用户可选功能 328

6.2.8 链路级 329

6.2.9 物理级接口 330

6.3 协议综合设计观点 332

6.3.1 数据报功能 332

6.3.2 协议检验 333

6.3.3 证实技术数据报 334

6.3.4 有限状态描述 336

6.4.1 概述 339

6.4.2 SNA结构 339

6.4 路径控制 339

6.4.3 网络环境 340

6.4.4 路径控制功能 341

6.4.5 传送路组 345

6.4.6 分级服务 348

6.4.7 虚路由 349

6.4.8 显路由 350

6.4.9 路由选择 350

6.4.10 显路由活化 351

6.4.11 会晤路径活化 352

6.4.12 流量控制 353

6.5.1 概述 356

6.5 路由选择协议 356

6.5.2 报文分组交换网络中的路由选择规程结构 359

6.5.3 实际使用的路由选择规程举例 365

6.5.4 结论 377

6.6 流量控制协议 377

6.6.1 概述 377

6.6.2 流量控制、功能及度量法 379

6.6.3 中继级流量控制 386

6.6.4 入口到出口流量控制 393

6.6.5 网络访问的流量控制 399

6.6.6 会晤级流量控制 403

6.6.7 结论与研究方向 405

7.1.1 概述 408

7.1 DCNA高层协议 408

第七章 高层协议 408

7.1.2 DCNA模型 409

7.1.3 基本模型 409

7.1.4 逻辑网络及其协议 414

7.1.5 虚拟网络及其协议 417

7.1.6 报文传送协议 419

7.1.7 虚拟终端协议 420

7.1.8 虚拟文件系统协议 422

7.1.9 结论 422

7.2 终端支持协议 424

7.2.1 概述 424

7.2.2 终端对网络的访问 424

7.2.4 参量终端协议 425

7.2.3 终端协议目的 425

7.2.5 虚拟终端协议 428

7.2.6 结论 435

7.3 SNA高层协议 436

7.3.1 概述 436

7.3.2 通用功能和协议 438

7.3.3 LU类型 442

7.3.4 功能管理(FM)数据 443

7.4 终端处理及有关协议 450

7.4.1 终端处理 450

7.4.2 公共网络终端及有关建议 455

7.4.3 电子技术发展的影响 464

第八章 网络互连 465

8.1.1 几个基本概念 466

8.1 网间协议实现方法 466

8.1.2 X25网络的互连 469

8.1.3 ARPA提出的网络互连 472

8.2 网络互连专用结构(Pup) 476

8.3 Pup的实现 481

8.3.1 第0级分组传输级 481

8.3.2 第1级互连网络数据报级 484

8.3.3 第2级进程间通信级 487

8.3.4 第3级应用级 488

8.4 对Pup体系结构的评价 488

8.4.1 Pup的演变 488

8.4.2 评价 489

8.5.1 用X25实现SNA的互连 491

8.5 网络连接举例 491

8.5.2 联邦德国的LDS网络 497

8.6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502

8.6.1 回顾 502

8.6.2 参考模型与专有网络 503

8.6.3 基本传输技术的发展 504

8.6.4 结论 509

附录 510

附录A 常用代码表 510

附录B 几种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的分层比较 514

附录C 参考模型(草案)规定的服务与功能 514

附录D CCITT X系列建议 518

附录E CCITT V系列建议 519

参考文献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