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信用、利率与金融市场 1
第一章 信用与现代经济 3
第一节 信用的特征与种类 3
一 信用的定义与特征 3
二 信用的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3
三 信用的种类 5
第二节 高利贷信用 5
一 高利贷产生的环境 5
二 高利贷的作用 7
第三节 商业信用 7
一 商业信用的定义与形式 7
二 商业信用的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8
三 商业信用的作用 8
四 商业信用的中介工具 9
五 贴现 11
第四节 银行信用 12
第五节 国家信用 13
一 国家信用的定义和种类 13
二 国家信用的作用 17
三 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 18
四 国债的交易 24
第六节 消费信用 25
一 消费信用的定义与形式 25
二 消费信用的中介工具——信用卡 25
三 消费者贷款 28
四 消费信用的作用 29
第七节 其他信用形式 30
一 资本信用 30
二 合作信用 30
三 国际信用 30
第二章 利率 31
第一节 利息的实质与利率的种类 31
一 利息的实质 31
二 利率的种类 32
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 36
一 单利与复利 36
二 复得反映利息的本质 37
三 零存整取与整存零取 38
四 现值与终值 40
五 连续复利 40
六 平均利率的计算 42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42
一 古典的利率理论 42
二 新古典的利率理论 44
三 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45
四 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 46
五 其他的利率理论 49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50
一 利率的基本作用 50
二 我国的利率制度 51
三 我国利率作用的实证分析 52
四 我国利率的市场化 58
第五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60
一 利率的风险结构 60
二 利率的期限结构 63
第三章 金融市场 68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68
一 金融市场定义 68
二 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69
三 金融市场分类 69
第二节 短期金融工具 70
一 短期金融工具的特征 70
二 商业票据 71
三 银行票据 71
四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72
五 支票 73
六 信用证 73
七 信用卡 74
八 短期债券 74
第三节 债券收益和风险 75
一 债券的种类 75
二 债券的收益指标 80
三 债券的风险指标 81
第四节 股票价值与价格 84
一 股票的种类 84
二 股票内在价值的确定 86
三 股票价格 89
四 股票收益指标 93
第五节 投资基金 95
一 投资基金的特征 95
二 基金的类别 96
三 基金业发展的意义 96
第六节 证券发行与交易 98
一 证券发行方式 98
二 证券交易市场结构 101
三 证券交易方式 104
第二编 金融体系与银行 109
第四章 金融体系与管理 111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111
一 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 111
二 银行体系 111
三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体系 114
四 美、日、英三国的金融体系 116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19
一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 119
二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 120
第三节 金融机构管理 131
一 金融机构管理目标 131
二 金融监管内容 132
三 金融监管体制 137
四 VA与监管手段的创新 139
第四节 加入WTO与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提升 141
一 我国的承诺 141
二 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 143
三 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冲击 144
四 给我国金融机构带来的机遇 145
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职能 146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职能 146
一 商业银行的产生 146
二 商业银行的发展 147
三 商业银行的职能 147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信用创造 148
一 金属货币流通与信用创造 148
二 纸币流通与信用创造 150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154
一 商业银行制度 154
二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159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 163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163
一 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163
二 银行资本内容 165
第二节 银行资本比率的计量 169
一 银行资本与记账标准 169
二 市场价值与银行资本 169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与银行资本 171
一 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资本构成 171
二 风险权重 174
第四节 银行资本最佳规模与银行价值 178
一 税收盾牌与破产成本 178
二 存款保险与银行价值 180
第五节 银行适度资本分析 182
一 银行资产增长与适度资本 182
二 财务杜杆与银行资本 183
三 银行规模与资本 184
四 资本的内部积累 185
第七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188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的种类 188
一 支票存款(demand deposit or checking account) 188
二 定期存款(tine deposit) 191
三 储蓄存款 193
四 非存款性借款 194
第二节 负债成本 197
一 利息成本 197
二 经营成本 198
三 准备金比率与可动用资金成本 199
四 负债成本分析 200
第三节 商业银行信贷种类 204
一 按贷款对象来划分的商业银行贷款 204
二 按贷款偿还的保证程度划分的商业银行贷款 209
第四节 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析 210
一 信用风险函数 210
二 信用风险与借款人的信誉 212
三 贷款偿还来源与现金流量 213
四 工商企业的信用分析 215
第五节 信用定价 216
一 银行贷款与风险溢价 216
二 信用配置模型(credit-rationing approach) 218
三 浮动利率定价 219
四 优惠利率与贷款定价 219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221
一 流动性的作用 221
二 流动性的内在来源 222
三 流动性的外在来源 223
四 保持流动性的方法 224
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225
一 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 225
二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 226
三 利率敏感性与缺口管理 228
第八节 融资租赁 231
一 融资租赁的特征 231
二 融资租赁的类别 231
三 融资租赁的功能 233
第九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234
一 信用证业务 234
二 信托业务 237
三 汇兑业务 239
四 担保业务 240
五 现金管理 241
六 代理融通 242
七 银行卡与银行业务电子化 242
第十节 网上银行业务 243
一 网上银行业务产生的条件 244
二 网上银行业务的主要内容 244
三 网上银行业务的优势 245
四 网上银行业务的相关问题 246
第八章 中央银行 247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47
一 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247
二 第一家中央银行的形成 248
三 中央银行行成立的三次商潮 249
四 中央银行职能完善的三个阶段 250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 252
一 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体制 252
二 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体制 254
三 中央银行的隶属体制 255
第三节 中央银行职能 256
一 发行的银行 256
二 银行的银行 256
三 政府的银行 258
四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职能发挥 260
第四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 264
一 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 264
二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国家信贷收支 265
第五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267
一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演变 267
二 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 268
三 人民币的发行管理 268
四 我国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269
第三编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271
第九章 货币供给 273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供给层次 273
一 货币的职能 273
二 货币的种类与信用货币 275
三 凯恩斯的货币观 276
四 关于货币内容的争论 281
五 货币供给层次 282
第二节 货币供给模型 284
一 基础货币 284
二 货币乘数 287
三 货币供给模型 290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292
一 财政赤字与赤字的弥补 292
二 内债来源与货币供给 294
三 内债的偿还与货币供给 296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 297
一 贸易收支与货币供给 298
二 资本收支与货币供给 299
三 外债对货币供给的间接影响 299
第十章 货币需求 301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概念 301
一 货币需求的概念 301
二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学说 301
三 甘末尔的现金交易数量学说 303
四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学说 304
第二节 微观货币需求理论 306
一 现金余额数量学说 307
二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308
三 现代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310
四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318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323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 323
一 货币政策的内容 323
二 货币政策的目标 323
三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325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327
一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27
二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28
三 货币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29
四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331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 332
一 经济手段 332
二 行政手段 337
三 道义劝告与窗口指导 339
第四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政策选择 340
一 金融发展指标 340
二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341
三 金融压抑 342
四 金融深化 343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344
一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阶段划分 344
二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344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347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概述 347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 347
二 通货膨胀的类型 348
三 通货膨胀的衡量尺度 349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350
一 需求拉上学说 350
二 成本推动学说 352
三 货币供给推动学说 354
四 结构转换学说 355
第三节 通货膨胀效应 358
一 通货膨胀促进论 358
二 通货膨胀促退论 362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364
一 抑制需求 364
二 刺激供给 365
三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365
四 推行指数化政策 366
五 改革货币制度 366
第五节 我国的通货膨胀 367
一 我国通货膨胀的过程分析 367
二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368
三 我国通货膨胀的效应分析 370
四 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分析 372
第六节 我国的通货紧缩 374
一 通货紧缩的定义 374
二 通货紧缩的原因 375
三 通货紧缩与治理 376
第四编 涉外金融 377
第十三章 外汇与汇率 379
第一节 外汇 379
一 外汇的特征与种类 379
二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380
第二节 汇率 383
一 汇率的定义 383
二 汇率的种类 384
三 汇率制度 386
四 汇率决定理论 387
第三节 汇率的作用 393
一 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393
二 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395
三 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96
第四节 我国的汇率制度 396
一 双轨制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396
二 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398
三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400
四 我国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401
第十四章 国际收支与利用外资 403
第一节 国际收支 403
一 国际收支的定义 403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 404
三 记账规则 407
四 国际收支差额 408
五 国际储备 410
六 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简要分析 412
第二节 利用外资 415
一 直接投资 415
二 借用外债 417
三 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分析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