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1
著者序 1
第一章 小引 1
第一节 剧场 1
(一)古代的阿拉伯 1
(二)四大哈里发,默底纳,十叶派 2
(三)伍曼亚人,大马士革,巴士拉,库法 3
(四)阿拔斯人 4
(五)群雄的割据与回教帝国的灭亡 5
(一)塞姆族的思想 9
第二节 东方的智慧 9
(二)波斯的宗教 10
(三)印度的智慧 11
第三节 希腊的科学 14
(一)叙利亚人 14
(二)基督教的各教派 14
(三)以得撒与尼绥宾 15
(四)哈兰 16
(五)公特撒卜尔 17
(六)叙利亚人的翻译运动 17
(七)叙利亚人的哲学 18
(八)阿拉伯文的译本 19
(九)翻译家的哲学 22
(一○)阿拉伯人对於希腊文化的认识 23
(一一)新柏拉图派的继续 24
(一二)苹果书 26
(一三)亚里士多德的神学 28
(一四)阿拉伯人对於亚里士多德的了解 29
(一五)回教哲学 31
(一)学问的种类 33
(二)阿拉伯文与古兰经 33
第一节 文法学 33
第二章 哲学与阿拉伯的学问 33
(三)巴士拉与库法的文法学家 35
(四)曾受论理学之影响的文法学与?律学 36
(五)文法学与哲学 37
第二节 法律学家的派别 37
(一)圣行,圣训,主张 37
(二)比论与佥议 39
(三)法律学的主旨及其地位 40
(四)论理与政治 41
第三节 回教教义学的体系 42
(一)基督教的信条学 43
(三)穆尔太齐赖派及其劲敌 44
(二)回教的教义学 44
(四)人类的行为和真主的行为 45
(五)真主的责任 47
(六)天启与理性 49
(七)艾卜·胡戴理 50
(八)南萨姆 52
(九)查希慈 54
(一○)穆尔迈尔与艾卜·哈什姆 54
(一一)艾施尔里 56
(一二)辩证学中的原子的问题 58
(一三)苏非派哲学 62
(一)文学 76
第四节 文学与历史 76
(二)艾卜·阿塔希亚,穆特南比,艾卜·阿拉,哈利列 77
(三)历史的遗产 80
(四)麦斯俄迭与麦格迭西 81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派哲学 86
第一节 自然哲学 86
(一)自然哲学的起源 86
(二)算学 87
(三)自然科学 88
(四)医学 89
(五)拉齐 90
(六)光阴派 92
第二节 精诚同志社 98
(一)改拉密特 98
(二)精诚同志社及其哲学的百科全书 99
(三)折衷的态度 101
(四)知识 102
(五)算学 103
(六)论理学 105
(七)真主与世界 106
(八)人类的灵魂 107
(九)宗教哲学 109
(一○)伦理学 110
(一一)精诚同志社论文集的影响 110
第四章 受新柏拉图派影响的亚里士多德派哲学家 119
第一节 铿迭 119
(一)铿迭的生活 119
(二)铿迭对於辩证学的态度 121
(三)算学 121
(四)真主宇宙灵魂 122
(五)关於精神的学说 122
(六)亚里士多德派的铿迭 125
(七)铿迭的门弟子 126
第二节 法拉比 132
(一)论理学派 132
(二)法拉比的生活 133
(三)他对於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态度 134
(四)法拉比的哲学 135
(五)法拉比的论理学 136
(六)法拉比的形而上学实在与真主 139
(七)上界 140
(八)下界 142
(一○)人类的精神 143
(九)人类的灵魂 143
(一一)法拉比的伦理学 145
(一二)法拉比的政治学 147
(一三)后世的生活 147
(一四)法拉比哲学概观 148
(一五)法拉比哲学的影响,西吉斯塔尼 150
第三节 迈斯凯维 158
(一)迈氏的地位 158
(二)灵魂的本质 158
(三)他的伦理学原理 159
第四节 伊本·西那 165
(一)伊本·西那的生活 165
(二)伊本·西那的成绩 166
(三)哲学的学科,论理学 167
(四)形而上学与物理学 169
(五)人类与人类的灵魂 171
(六)理性 173
(七)理性主义的象徵 174
(八)秘教 176
(九)伊本·西那的时代,白鲁尼 176
(一○)白海明雅 178
(一一)伊本·西那死后的影响 179
(一)学术运动的转向西方 187
第五节 伊本·海赛姆 187
(二)伊本·海赛姆的生活与著作 188
(三)知觉与判断 189
(四)伊本·海赛姆的成绩 191
第五章 哲学在东方的结果 194
第一节 安萨里 194
(一)辩证学与玄秘哲学 194
(二)安萨里的生活 195
(三)他对於当代文化的态度 197
(四)世界乃真主的意志与独力的产品 199
(五)真主与天佑 201
(七)安萨里在辩证学上的主义 203
(六)人类的复活 203
(八)实验与启示 205
(九)安萨里主义的评价 207
第二节 要略的作家 243
(一)安萨里后哲学在东方的地位 243
(二)哲学的文化 244
第六章 西方的哲学 248
第一节 哲学的起原 248
(一)伍曼亚人时代 248
(二)回历第五世纪(西历第十一世纪) 250
(一)藩伯政府 251
第二节 伊本·巴哲 251
(二)伊本·巴哲的生活 252
(三)其遗著的特色 253
(四)他的论理学与形而上学 253
(五)他关於灵魂与精神的主张 253
(六)个人 255
第三节 伊本·图斐利 258
(一)统一王朝 259
(二)伊本·图斐利的生活 259
(三)哈义 260
(四)哈义与人类的进化 262
(五)哈义的伦理 263
第四节 伊本·鲁世德 267
(一)伊本·鲁世德的生活 267
(二)伊本·鲁世德与亚里士多德 268
(三)论理学与真理的认识 269
(四)世界与真主 271
(五)物体与精? 273
(六)理性与精? 273
(七)思想家伊本·鲁世德评价 275
(八)伊本·鲁世德的实用哲学 276
(一)伊本·赫勒敦的时代背景 281
第一节 伊本·赫勒敦 281
第七章 结论 281
(二)伊本·赫勒敦的生活 282
(三)哲学与经验 282
(四)历史哲学与历史方法 284
(五)史学的对象 285
(六)伊本·赫勒敦学说的特色 286
第二节 阿拉伯人与经院哲学 291
(一)政治地位,犹太人 291
(二)巴勒摩与托利多 292
(三)巴黎的阿拉伯人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