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百科全书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3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允主编;《汽车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111027299
  • 页数:1295 页
图书介绍:

8·6·1前桥 65 1

第一篇汽车工业 1

1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1

1·1汽车的定义 1

1·2汽车的分类 1

1·2·1按用途和整车结构分类 1

4·7·2惯性同步器的计算 57 1

目 录 1

4·6汽车制动力的调节 87 1

4·3·2制动时间 85 1

21·2·1当量直径 40 3

4·5·2理论的制动力分配 86 3

2·5·3 PPT32型五联调节器 114 5

1·2·2按主要总成及布置形式分类 6

4·5·1 ISO齿轮强度计算基本公式 56 7

2·5·7戴姆勒-奔驰(Daim1er—Benz)公司 5 7

1·2·3按法规分类 7

1·3中国汽车产品编号规则 7

1·3·1 1959年标准 7

1·3·2 1988年标准 8

5·7·1稳态转向特性试验…………………5·7·2瞬态转向特性试验……………………5·7·3回正性能试验 9

2·1·1汽车工业发展的准备阶段 11

2汽车工业发展简况 11

2·1汽车工业发展简史 11

2·1·2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一阶段 13

2·1·3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 14

2·1·4汽车工业发展的第三阶段 16

2·2汽车工业的展望 18

2·2·1汽车保有量及需求量预测 18

2·2·2汽车交通安全展望 19

2·2·3汽车排气净化展望 21

2·2·4汽车内燃机用燃料展望 23

2·3·2世界汽车保有量 35

2·3·1世界汽车年产量 35

2·3世界汽车年产量和保有量 35

6·2·2路面谱与路面激励谱 9 37

简况 44

2·4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汽车工业 44

2·4·1美国汽车工业概述 44

14·2·2循环应力 7 45

2·4·2日本汽车工业 46

2·4·3联邦德国汽车工业 47

2·4·4法国汽车工业 48

2·4·5意大利汽车工业 50

2·4·6苏联汽车工业 51

2·4·7南朝鲜汽车工业 52

2·4·8巴西汽车工业 53

2·5·1通用(GM)汽车公司 54

2·5世界主要汽车制造企业简况 54

4·3·4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 8 54

2·5·2福特(Ford)汽车公司 55

2·5·3克莱斯勒(Chrys1er)公司 55

2·5·5标致(PSA)汽车集团 56

2·5·6大众(VW)汽车公司 56

2·5·4雷诺(Renau1t)汽车集团 56

2·5·8菲亚特(Fiat)汽车集团 57

2·5·11丰田(Toyota)汽车公司 58

2·5·10沃尔沃(Vo1vo)汽车集团 58

2·5·9英国利兰(BL)公司 58

2·5·1 3三菱(Mitsubishi)汽车公司 59

2·5·12日产(Nissan)汽车公司 59

2·5·14本田技研(Honda)公司 60

3·1·1 1949年前的汽车配件制造业 61

3·1 1949年前的中国汽车工业 61

3 中国汽车工业 61

3·1·2 1949年前的客车改装业 62

泡影 62

3·1·3 1949年前的汽车工业终成 62

3·2·1第一阶段(1949年~1956年) 63

3·2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63

3·2·2第二阶段(1957年~1966年) 64

3·2·3第三阶段(1967年~1 978年) 65

3·2·4第四阶段(1979年~1988年) 66

3·3·1汽车工业将成为重要支柱 67

产业 67

3·3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67

3·3·3实现发展设想需要的政策措施 68

3·3·2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设想 68

3·4·1中国汽车年产量 69

3·4中国汽车年产量及保有量 69

3·4·2中国汽车保有量 70

3·5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和中国主要汽车企业简介 73

3·5·1一汽集团 76

3·5·2二汽集团 77

3·5·3重汽集团 78

2·4汽车用锁 1 79

3·5·5上海汽车拖拉机工业总 80

公司 80

3·5·4南京汽车制造厂 80

3·5·6北京市汽车工业总公司 81

3·5·7天津市汽车工业公司 82

3·5·8沈阳金杯汽车工业公司 83

3·5·9部分地方汽车制造厂 83

2·4·4后门锁 1 85

企业 85

3·5·10军工系统的主要汽车制造 85

3·5·11部分客车、专用车生产企业 87

3·5·12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89

3·6中国台湾省的汽车工业 91

3·6·1 台湾省汽车工业发展简况 91

5·7·4蛇行试验 92

3·6·2台湾省主要汽车企业简介 93

3·6·3台湾省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向 94

3·7 中国汽车工业科研单位简介 95

3·7·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98

3·7·2长春汽车研究所 98

中心 99

3·7·6北京市汽车工业技术开发 99

3·7·5第二汽车制造厂技术中心 99

3·7·4重庆汽车研究所 99

3·7·3汽车设计研究院 99

3·7·10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 100

3·7·9南京汽车研究所 100

3·7·8上海市汽车研究所 100

3·7·7天津市汽车研究所 100

3·7·11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101

4·1·2中国汽车标准的分类 102

程序 102

4·1·1中国汽车标准的制(修)订 102

4·1中国汽车标准 102

4与汽车有关的标准与法规 102

4·1·3强制性标准 103

4·1·4企业标准 107

4·2中国车辆管理法规 108

4·3·1美国汽车标准化工作 110

4·3世界汽车标准 110

4·3·2日本汽车标准化工作 111

4·3·3欧洲汽车法规 115

年12月底) 116

12月底) 137

附录二ISO标准目录(截止1 988年 137

附录三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法 146

规目录 146

第二篇汽车发动机 149

1汽车发动机概述 149

1·1汽车发动机的种类 149

1·1·1点燃式发动机与压燃式发动 149

机 149

1·1·2定容燃烧式发动机与定压燃 149

烧式发动机 149

动机 150

1·1·3四行程发动机与二行程发 150

1·2·2配气机构 150

1·2·1曲柄连杆机构 150

原理 150

1·2往复式发动机的主要机构工作 150

1·1·7其他的发动机分类 150

发动机 150

1·1·6汽油机、柴油机与多种燃料 150

1·1·5 自然进气式发动机与增压式发动机 150

动机 150

1·1·4化油器式发动机与喷射式发 150

1·2·3燃料供给系 151

1·2·5冷却系 152

1·2·4润滑系 152

2·1空气理论循环的评价指标 154

2发动机的空气理论循环 154

2·2·1混合加热循环 155

2·2空气理论循环的分析 155

2·2·2等容加热理论循环 157

2·2·3等压加热理论循环 157

2·2·4各种加热理论循环的比较 158

2·2·5空气理论循环与发动机实际 159

循环的比较 159

3发动机的燃料-空气理论循环 161

3·1燃料-空气循环的工质性质 161

3·1·1燃料-空气循环与空气循环 162

的比较 162

3·2燃料-空气循环性能分析 163

3·2·1等容混气循环 163

3·2·2混合混气循环(限压混气 164

循环) 164

4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166

4·2·1进气过程 166

计值 166

4·2实际循环分析及各点参数的统 166

4·1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 166

4·2·2压缩过程 167

4·2·3燃烧过程 168

4·2·5排气过程 169

4·2·4膨胀过程 169

4·3实际循环的能量损失 170

5·1·2指示功率 171

5·1发动机性能指示指标 171

5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71

5·1·1平均指示压力 171

5·2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172

5·2·1机械损失的表示方式 172

5·1·4指示热效率 172

5·1·3指示比燃料消耗量 172

5·2·2机械损失的组成 173

5·3发动机的有效指标 173

5·3·1有效功率 173

5·3·2平均有效压力 173

5·3·4升功率 174

5·3·3扭矩 174

5·3·6有效热效率 175

5·3·5有效比燃料消耗量 175

5·5·1热平衡方程式及其组成 176

5·4提高性能指标的途径 176

5·5发动机的热平衡 176

5·5·2热平衡图 178

6·1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180

6四行程发动机的充量更换 180

6·1·1 自由排气时期 180

6·1·4吸气阶段 181

6·1·3气门叠开阶段 181

6·1·2强制排气阶段 181

6·2·2吸气损失 182

6·1·5过后充气时期 182

6·2换气过程的损失 182

6·2·1排气损失 182

6·2·3泵气损失 183

6·3发动机的充气系数 183

6·3·1充气系数的测定 183

6·3·2充气系数的参数关系式 184

6·3·3残余废气系数 185

6·4提高充气系数的途径 185

6·4·1影响充气系数的参数分析 185

6·4·2气门定时对充气系数的影响 187

6·5发动机进气道的设计原则 188

6·5·1进气道的流通能力分析 188

6·5·2阀隙处流动情况分析 189

6·5·3化油器式发动机进气系统 190

设计的特殊问题 190

6·5·4气道流动试验 191

6·6·2波的传播 192

6·6·1实际换气过程的低压示功图 192

6·6换气过程中的气体动态效应 192

利用 194

6·6·3进、排气管内动态效应的 194

6·6·4多缸发动机的进气干涉现象 196

7·1·1横流式扫气 198

7·1二行程发动机的换气类型 198

7二行程发动机的换气 198

7·1·2回流式扫气 199

7·1·3直流式扫气 199

气比 200

7·2 二行程发动机的扫气效率和扫 200

7·2·1完全层状扫气 200

7·2·2完全混合扫气 200

7·2·3空气短路扫气 201

7·3换气品质的确定 201

7·3·1模型试验 201

7·3·3实机运转试验 202

7·3·2拖动模拟试验 202

7·4影响扫气效率的因素 203

7·4·1扫气方式 203

7·4·2扫气压力 203

7·4·3行程、缸径比 203

7·4·4发动机转速 203

7·4·5扫气、排气管系 203

8燃烧的基本概念 205

8·1·1燃烧的化学计算方程 205

8·1燃烧热力学 205

8·1·2燃烧前后工质的变化 206

8·1·3燃料和混合气的发热量 209

8·1·4理论燃烧温度 210

8·2·1热着火理论 211

8·2燃料的着火理论 211

8·2·2链着火理论 212

8·2·3链、热着火理论 213

8·2·5烃的氧化反应机理 214

8·2·4烃的氧化和着火现象 214

8·3·1火焰传播 215

8·3燃料的燃烧现象 215

8·3·2扩散火焰 218

8·4燃烧生成的有害排放物 219

8·4·1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219

8·4·3未燃碳氢化合物的生成机理 220

8·4·2一氧化碳的生成机理 220

9·1·1正常燃烧过程的三个时期 221

9·1点燃式发动机的正常燃烧 221

9点燃式发动机的燃烧 221

变化 223

9·1·3定容燃烧的火焰传播与压力 223

9·1·2火花点火 223

9·1·4各种运转工况下的燃烧过程 225

影响 227

9·2·1燃烧变动对发动机性能的 227

9·2点燃式发动机的燃烧变动现象 227

9·2·2燃烧变动的原因 228

9·2·3不同条件下的燃烧变动 229

9·3点燃式发动机的不正常燃烧现象 230

9·3·1不正常燃烧的形式 230

9·3·2爆震 231

9·3·3表面点火 235

9·4汽油机燃烧室 237

9·4·1汽油机燃烧室的性能 237

9·4·2几种典型燃烧室 239

10·1·1着火延迟期 241

10·1·3缓燃期 241

10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 241

10·1压燃式发动机中的燃烧过程 241

10·1·2速燃期 241

10·1·4补燃期 242

10·2·3柴油机燃烧的主要问题 242

10·2·2不同转速下的燃烧过程 242

10·2·1不同负荷下的燃烧过程 242

10·2各工况下的燃烧过程 242

10·3·2防止敲缸的措施 243

10·3·1敲缸的原因 243

10·3柴油机的敲缸(爆震现象) 243

10·4柴油机的冒烟 245

的比较 245

10·3·3柴油机敲缸与汽油机爆震 245

10·4·2白烟和蓝烟 246

10·4·1碳烟的生成与防止 246

11 发动机燃烧的模化与应用 247

11·1燃烧模型的分类 247

11·1·1按模型使用所需试验资料的程度分类 247

11·1·2按模型对缸内工质温度、成分、压力分布的假设分类 247

11·1·3按数学模型的结构分类 248

11·2燃烧模型的应用 248

设计 248

11·2·1燃烧模型用于发动机结构 248

11·2·2燃烧模型用于发动机流动系统设计 249

11·2·3燃烧模型用于发动机燃烧系统设计 249

11·2·4燃烧模型用于诊断 249

11·2·5燃烧模型用于预测 250

11·2·6燃烧模型用于综合分析 250

12汽油机混合气的制备和形成 251

12·1·1混合比的表示 251

12·1 车用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对混合比的要求 251

12·1·3最佳混合比 252

的影响 252

12·1·2混合比对功率、油耗和排污 252

的要求 253

12·1·4理想情况下发动机对混合气 253

的要求 255

12·1·5实际情况下发动机对混合气 255

12·2·1化油器中空气的流动 256

12·2简单化油器理论 256

性 257

12·2·3简单化油器的混合比变化特 257

12·2·2喷口的燃油流出量 257

12·3·1主要配剂装置 259

12·3化油器的主要补偿装置 259

12·3·2省油装置 260

制动系统 1 261

9·3·2雷达防撞报警系统和自动 261

12·3·3加速装置 261

12·3·4怠速装置 262

12·3·5起动装置 263

12·4化油器的其他装置 264

12·4·1海拔高度校正器 264

12·4·2热怠速补偿装置 265

12·4·3快怠速装置 266

12·5现代化油器 266

12·5·1双腔并动化油器 267

12·5·2分动化油器 267

12·6化油器设计 269

12·6·1浮子室的设计 269

12·6·2主腔和副腔的流通截面设计 270

12·6·4空气阀设计 270

12·6·3节气门的控制 270

12·7汽油喷射系统 271

12·7·1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 272

12·7·2 电子式汽油喷射系统 273

13·1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类型 275

形成 275

13柴油机的燃料系统与混合气 275

13·2·1柱塞泵 276

13·2柴油机的燃油喷射装置 276

13·2·2柱塞泵的供油特性 277

13·2·3分配式油泵 278

13·2·5泵喷嘴 279

13·2·4喷油嘴 279

1 3 3·1不考虑压力波和压缩率 282

13·3柴油机燃油的喷射过程 282

13·2·6输油阀 282

1 3·3·2考虑燃油压缩性而不考虑压 283

力波 283

13·3 3考虑压力波 284

图解法 286

13·3 4考虑压力波时,喷油过程的 286

1 3·4·1喷油泵 287

设计 287

13·4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特性及 287

13·4·2喷油嘴 289

13·5·1柴油机燃烧室分类 291

13·5柴油机燃烧室 291

1 3·5·2开式燃烧室 292

13·5·3半分开式燃烧室 294

13·5·5涡流室式燃烧室 296

13·5·4 M-燃烧系统 296

13·5·6预燃室式燃烧室 298

13·5·7各种燃烧系统的性能比较 301

14·1发动机性能指标 303

14发动机的特性与调节 303

14·1·1动力性指标 303

14·1·2经济性指标 303

14·2汽油机的调整特性 303

14·2·1点火调整特性 303

14·2·2燃料调整特性 305

14·3速度特性 306

14·3·1汽油机的速度特性 306

14·3·2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308

14·3·3汽、柴油机速度特性的适应 309

性比较 309

14·4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310

14·4·1 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310

14·4·2柴油机的负荷特性 311

14·4·3汽车发动机对负荷特性的要 312

求 312

14·5·2全特性曲线分析 313

14·5·1全特性曲线的制取 313

14·5全特性曲线 313

14·6·1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分析 314

14·6柴油机的工作稳定性 314

14·6·2柴油机的两极调速器 315

14·6·3柴油机的全程式调速器 316

14·6·4两极调速器和全程调速器的 317

比较 317

14·6·5调速器的有关特性 318

14·7 发动机的排污和冒烟特性 319

14·7·1排污特性 319

14·7·2柴油机冒烟特性 319

15增压发动机 321

15·1发动机增压方法 321

15·1·1机械式增压 321

15·1·2废气涡轮增压 322

15·2废气涡轮增压器 322

15·1·3气波增压 322

15·2·1离心式压气机(增压器) 323

15·2·2压气机特性 324

15·2·3径流式涡轮机 327

15·3·1废气的最大可用能量 328

15·3废气的能量 328

15·2·4涡轮特性 328

15·3·2废气能量的利用 329

匹配特性 331

15·4·2车用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 331

的基本要求 331

15·4·1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 331

15·4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 331

15·4·3匹配特性的调整 332

15·5·1增压器布置方案 333

15·5汽油机增压的一些特殊问题 333

15·5·2爆震及排气温度 334

16·1 分层充气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335

16分层充气发动机 335

ASC) 336

16·2各类分层充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36

16·2·3德士古可控燃烧系统(TexacoTccs) 336

16·2·2福特循环燃烧过程(Ford 336

Proco) 336

16·2·1福特轴向分层充气(Ford 336

(IFP) 336

16·2·5法国石油研究院的方法 336

(MAN FM) 336

16·2·4联邦德国外源点火M过程 336

系统(Honda CVCC) 337

16·2·8日本本田复合涡流控制燃烧 337

16·2·7英国雷卡多方式(Ricardo) 337

16·2·6联邦德国大众预燃室喷射系统(VW PCI) 337

发展 338

16·3分层充气发动机的基本特征及 338

17·1燃气轮机 339

17汽车用其它动力装置 339

17·2自由活塞燃气轮机 340

17·3·1 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341

17·3 转子发动机 341

17·3·2库尔兹转子发动机 343

17·4斯特林发动机 345

18·1·1基础、底板与支架 346

18·1发动机试验台 346

18发动机试验 346

18·1·3进、排气系统 347

18·1·2供水系统和冷却系统 347

18·2·1水力测功机 348

18·2功率的测量 348

18·1·4燃料供给系统 348

18·2·2平衡式直流电力测功机 350

18·2·3 电涡流测功机 351

18·2·4扭矩仪 352

18·2·5各种测功装置的比较 354

18·3·1机械式转速表 354

18·3转速的测量 354

18·3·3电子式转速表 355

18·3·2电动式转速表 355

18·4燃料消耗量的测量 356

18·4·1称量法 356

18·4·2容积法 357

18·4·3油耗的自动测量 358

18·4·4油耗连续测量装置 358

18·5气体流量和流速的测量 358

18·5·1节流式流量计 358

18·5·2层流流量计 360

18·5·3皮托管测定气体流速 360

18·5·4热线风速仪 361

18·5·5激光测速仪 362

18·6压力测量 363

18·6·3弹簧管压力计 364

18·6·1 U型管压力计 364

18·6·2倾斜微压计 364

18·6·4 电压力测量仪 364

18·7·2气电示功器 365

18·7·1机械式示功器 365

18·7示功器 365

的测定 366

18·7·4上止点位置及曲轴转角讯号 366

18·7·3电子示功器 366

18·8温度测量 367

18·8·3电阻温度计 368

18·8·2热电偶温度计 368

18·8·1液体温度计 368

18·9·1废气中碳烟的测量 369

18·9废气成分测量 369

18·9·2一氧化碳浓度的测量 370

18·9·3碳氢化合物浓度的测量 370

18·9·4氮氧化合物浓度的测量 371

18·9·5空燃比的测量 371

18·10·2仪表、传感器的静态精度 373

18·10 测量误差分析 373

18·10·1测量误差及其类别 373

指标 373

18·10·3系统误差及其消除 374

18·10·4随机误差 374

18·10·5有限次的测量结果与随机 375

误差的计算 375

18·10·6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误差 376

传递) 376

18·11试验数据的处理 377

18·11·3试验数据的方程表示法(回归分析) 377

18·11·2试验数据的图示方法 377

18·11·1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确定 377

19·1·1活塞随曲柄转角的位移 379

19·1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379

分析 379

19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和动力 379

19·1·2活塞速度随曲柄转角的变化 380

19·1·3活塞加速度 381

19·2·1 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 383

19·2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力分析 383

传递 386

19·2·2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力及其 386

19·3·1单缸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388

19·3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388

19·3·2多缸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389

19·3·3扭矩不均匀性 389

20发动机的平衡 391

20·1离心惯性力和力矩的平衡 391

20·1·1单缸发动机的离心力及平衡 391

20·1·2直列多缸发动机的离心力和 391

力矩及其平衡 391

20·2往复惯性力和力矩的平衡 392

20·2·1单缸往复惯性力的平衡 392

20·2·2多缸往复惯性力及力矩的 394

平衡 394

20·3 四行程发动机各惯性力及力矩向量图 396

20·4 二行程发动机各惯性力及力矩向量图 398

20·5内力矩的平衡 402

21·1 曲轴扭转振动的基本概念 403

21·2·2当量长度 403

21 曲轴的扭转振动 403

21·2实际曲轴扭转振动系统的简化 403

21·2·3当量转动惯量 406

21·2·4当量系统的组成 407

21·3·1单质量扭振系统 408

21·3扭转自振频率的计算 408

21·3·3三质量扭振系统 409

21·3·2双质量扭振系统 409

21·3·4多质量扭振系统 410

21·4·1干扰扭矩分析 411

21·4强迫振动计算 411

21·4·2临界转速(共振转速) 412

21·4·3共振振幅及应力计算 413

21·4·4扭转振动的消减 414

22·1 曲轴的工作条件与设计要求 416

22·1·1曲轴的结构 416

22 发动机的曲轴飞轮组 416

22·1·2曲轴的材料 417

22·1·3曲轴的设计 417

23·1·3发动机连杆的设计 421

22·2·1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426

22·2飞轮的作用 426

22·2·2飞轮的设计 427

23·1·1发动机连杆的结构形式 428

23·1发动机连杆的工作条件和要求 428

23发动机的连杆组 428

23·1·2发动机连杆的材料 429

23·2·1结?形式和受力分析 437

23·2发动机连杆螺栓设计 437

23·2·3提高强度的措施 438

23·2·2强度校核和疲劳计算 438

24·1·2滑动轴承的材料 439

24·1·1滑动轴承的构造形式 439

24·1 滑动轴承的工作条件和要求 439

24发动机的滑动轴承 439

24·1·3滑动轴承的设计 440

24·2发动机滑动轴承的分析 444

25发动机活塞组 446

25·1 活塞组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 446

25·1·1活塞的结构形式 446

25·1·2活塞用材料 447

25·1·3活塞的设计 447

25·2·1活塞销的结构、材料和工艺 452

25·2发动机活塞销 452

25·2·2活塞销的计算 453

25·2·3活塞销的耐磨性 454

25·3发动机活塞环 455

25·3·1 活塞环的结构分析 456

25·3·2活塞环的材料和复面层 457

25·3·3活塞环的计算 457

26发动机机体和缸盖 459

26·1·1发动机机体构造 459

26·1发动机机体 459

性 460

26·1·4发动机机体结构刚度和工艺 460

26·1·3发动机机体材料 460

26·1·2发动机机体基本尺寸的确定 460

26·2发动机气缸和缸套 462

26·1·5发动机机体的支承 462

26·2·1缸套的结构设计 463

26·2·2缸套的材料 464

26·2·3气缸磨损规律和分析 464

26·2·4湿缸套穴蚀和防止措施 465

26·3发动机缸盖 466

26·3·1缸盖的材料 466

26·3·2缸盖的结构 466

26·3·3缸盖上的进、排气道布置 467

26·3·4缸盖螺栓的布置 468

26·3·5缸盖的冷却 468

26·3·6缸垫设计 470

27发动机的配气机构 472

27·1 发动机气门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布置 472

27·1·1气门的布置 472

27·1·2凸轮轴的布置和驱动 473

27·2发动机气门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和 476

动力学 476

动规律 476

27·2·1凸轮几何形状与从动件的运 476

27·2·2凸轮工作段和缓冲段设计 480

27·2·3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482

27·2·4影响配气机构振动的因素 483

27·2·5凸轮型线动力修正 484

确定 485

27·3·1整体式凸轮轴基本尺寸的 485

27·3发动机凸轮轴和气门驱动件设计 485

27·3·2凸轮设计和挺柱间的关系 486

27·3·3气门驱动件的结构计算 487

27·4·1气门设计 489

27·4发动机气门组 489

27·4·2气门座设计 490

27·4·3气门导管设计 491

27·4·4气门弹簧设计 491

28·1 1机油泵的构造与设计 494

28·1 发动机润滑系的类型及润滑方式 494

28发动机的润滑系 494

28·1·2机油滤清器 496

28·1·3机油冷却器 498

28·1·4降低发动机机油消耗的途径 500

29·1·1起动装置的原始参数 501

29·1发动机起动装置的总体方案 501

29发动机的起动装置 501

29·1·3改善发动机低温起动性的途 502

29·1·2起动装置的形式 502

径 502

30发动机的冷却 505

30·1·1散热器 505

30·1发动机水冷却系统 505

30·1·2水泵 508

30·1·3风扇 510

30·1·4水冷却系统的调节 511

30·2发动机风冷却系统 512

30·2·1风冷系总体布置方案 513

30·2·2风扇设计 513

30·2·3散热片的计算 518

30·2·4导风罩 521

30·2·5风冷系统的调节 521

31发动机防污染系统 523

31·1·2触媒转换器 523

31·1发动机排气净化系统 523

31·1·1空气喷射 523

31·2·1防止蒸发污染的措施 524

31·2发动机燃料系防污染措施 524

31·1·4排气再循环(EGR) 524

31·1·3热反应器 524

31·2·2化油器的改进措施 525

31·3发动机曲轴箱防污染装置 526

1·2发动机燃料消耗率 527

1·1发动机功率 527

1汽车发动机选配 527

第三篇汽车底盘 527

1·4发动机振动 528

1·3汽车燃料消耗率 528

1·4·2往复质量惯性力不平衡引起的发动机振动 529

1·4·1扭矩不稳定引起的发动机振动 529

1·5发动机在车架上的支承 529

1·5·1支承设计和隔离效果 529

1·5·2支承的弹性元件 532

2汽车传动系 534

2·1汽车传动系的组成 534

2·2有级和无级传动 534

2·2·2静液压传动 535

2·2·1动液力传动 535

2·2·3电力传动 536

2·2·4滚轮式机械无级传动 536

2·3·1 冲击载荷 537

2·2·5三角带无级传动 537

2·3传动系的载荷 537

2·3·2振动载荷 537

3·1·1摩擦式离舍器的一般结构 539

3·1离合器的结构 539

3离合器 539

3·1·2从动盘 541

3·1·4离合器通风 543

3·1·3分离轴承 543

3·2摩擦离合器的扭矩容量和热负荷 546

3·4压力弹簧设计 547

3·3离合器的基本计算公式及设计参数 547

3·4·1圆柱螺旋弹簧计算 548

3·4·3膜片弹簧 549

3·4·2圆锥螺旋弹簧计算 549

3·5扭转减振器 551

3·6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553

3·7自动离合器 555

3·7·1离心真空式自动离合器 555

3·7·2电磁式自动离合器 556

3·7·3磁粉离合器 556

3·7·4 电子控制自动操纵机构 558

4·2汽车齿轮变速器的基本构造 559

4齿轮变速器 559

4·1对汽车齿轮变速器的要求 559

4·3汽车齿轮变速器的传动比 563

4·4·1 齿轮模数 564

4·4·5齿轮啮合重合度 565

4·4·4 中心距 565

4·4·2齿轮压力角 565

4·4·3斜齿轮螺旋角 565

4·4齿轮变速器参数 566

4 ·4·6齿轮齿形修正 566

4·5齿轮强度计算 567

4·5·2常用的齿轮强度计算公式 568

4·7·1同步器结构 569

4·7同步器 569

4·6轴承选择 569

4·7·3同步器材料 572

5·1动液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573

5汽车液力传动 573

5·2·2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574

5·2·1 液力偶合器的结构 574

5·2液力偶合器 574

5·2·4液力减速器 575

5·2·3换档偶合器 575

5·3液力变矩器 576

5·3·1 液力变矩器的构造和工作 577

原理 577

5·3·2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577

5·3·3液力变矩器的补偿压力及 578

5·3·4液力变矩器的形式 578

冷却 578

5·3·6液力变矩器的透过性 582

5·3·5液力机械分流传动 582

的匹配 583

5·3·7 液力变矩器与汽车发动机 583

5·4液力变矩器辅助变速器与操纵 584

5·5静液压传动 588

5·5·1静液压传动的类型 589

5·5·2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类型 589

参数 591

5· 5·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主要 591

6·1十字轴万向节 593

6万向节传动 593

6·2球叉式等速万向节 595

6·3球笼式等速万向节 595

6·4挠性万向节 596

6·5传动轴 597

驱动桥 599

7·1驱动桥的结构形式 599

7·1·1非独立悬挂式驱动桥 599

7·2主减速器 600

7·1·2独立悬挂式驱动桥 600

7·2·1单级主减速器 601

7·2·2双级主减速器 601

7·2·3双速主减速器 604

7·2·4轮边减速器 605

7·3差速器 605

7·3·2防滑差速器 606

差速器 606

7·3·1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 606

7·4半轴 609

7·4·1半轴扭矩计算 610

7·4·3半轴材料 611

7·4·2半浮式半轴的弯矩 611

7·5·1桥壳形式 612

5驱动桥桥壳 612

7·5·2桥壳强度计算 613

6驱动桥圆锥齿轮传动 615

7·6·1圆锥齿轮概述 615

7驱动桥双曲面齿轮传动 619

7·6·2圆锥齿轮的修正 619

的设计计算 620

7·8·1主减速比in的确定 620

7·8·2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 620

确定 620

7·8驱动桥圆锥齿轮与双曲面齿轮 620

几何尺寸计算 621

7·8·3主减速器齿轮基本参数选择及 621

几何尺寸计算 624

7·8·4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与 624

7·8·5驱动桥圆锥齿轮与双曲面齿轮 626

强度计算 626

7·8·6驱动桥齿轮材料 629

7·9主减速器齿轮的支承设计 629

7·9·1主减速器轴承的当量载荷 629

7·9·2圆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上的 629

力 629

7·9 3主减速器轴承的支承反力 630

7·10主减速器齿轮的安装调整 631

8转向系与转向桥 632

8·1 转向系的构成与要求 632

8·2·1转向器的形式 633

8·2转向器 633

8·2·2转向器的主要性能 634

8·2·4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设计 636

8·2·3转向器载荷的确定 636

设计 638

8·2·5变速比循环球式转向器的 638

8·2·6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 639

的设计 640

8·2·7变速比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640

8·3·1梯形拉杆的设计 641

8·3转向拉杆装置的设计 641

8·3·2传动拉杆的设计 643

8·3·3双桥转向的转向拉杆 645

8·4汽车的转弯半径 645

8·5动力转向 646

8·5·1动力转向的工作原理 646

8·5·3滑阀式控制阀的设计 647

8·5·2动力转向的静特性 647

8·5·6转向油泵的设计 649

8·5·5液压缸的设计 649

8·5·4转阀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649

8·6 转向桥 650

8·6·2前轮定位 651

8·7汽车转向车轮的摆振 652

8·7·1 转向车轮的自激振动与强迫振动 652

8·7·3转向车轮摆振的控制 653

8·7·2转向车轮摆振的影响因素 653

9·1·1平顺性对悬架的要求 654

9·1 汽车性能对悬架的要求 654

9 悬架 654

9·1·2操纵稳定性对悬架的要求 656

9·2·1独立悬架 659

9·2悬架导向机构的形式 659

9·2·3双轴平衡式悬架 660

9·2·2非独立悬架 660

9·3悬架弹性元件的设计 662

9·3·1钢板弹簧 662

9·3·3扭杆弹簧 667

9·3·4空气弹簧 667

9·3·2螺旋弹簧 667

9·3·5气液弹簧 668

9·4·1减振器的特性 669

9·4减振器的特性和主要参数选择 669

9·5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670

9·4·2减振器主要参数选择 670

10·1·4脊梁式车架 672

10·1·3平台式车架 672

10·1·2边梁式车架 672

10·1·1纵梁式(框架式)车架 672

10·1车架结构形式 672

10车架 672

10·2车架的弯曲强度 673

10·3车架的扭转刚度 674

10·4车架的振动 674

10·5驾驶室悬置 676

11 车轮 678

11·1车轮的类型与尺寸标示 678

11·1·1车轮的类型 678

11·1·2车轮的尺寸标示 680

11·2轮辋 680

11·2·1轮辋的结构形式 681

11·2·2轮辋各部分术语 682

11·2·3轮辋的规格代号表示方法 683

11·2·4轮辋的直径及其测量 683

11·3轮辐 686

11·4车轮定心方式 688

11·5车轮连接螺栓 689

11·4·1按螺栓孔座定心 689

11·4·2按中心孔定心 689

11·4·3两种定心方式的比较 689

11·5·2单式车轮连接螺栓 690

11·5·1双式车轮连接螺栓 690

11·6·2垂直载荷在印迹内的分布 691

11·6车轮的受力分析与设计 691

11·5·3车轮连接螺栓松动原因分析 691

11·6·1车轮所受的载荷 691

11·6·3载荷的传递 693

11·6·4车轮的结构设计 697

11·7铝合金车轮 701

11·7·2铝车轮的效益 701

11·7·1铝车轮的发展过程 701

11·7·4铝车轮的试验 702

11·7·3铝车轮的结构、工艺与材料 702

12·1对制动系的要求 704

12制动系 704

12·3·1鼓式制动器 705

12·3制动器结构 705

12·2制动系的组成 705

12·3·2盘式制动器 708

12·4·2制动器制动力矩 709

12·4制动器的计算 709

12·3·3制动器的材料 709

12·4·1 汽车应具有的制动力矩 709

12·5制动系驱动装置 711

12·5·1液压驱动装置 711

12·5·2气压驱动装置 713

12·5·3气液综合式驱动装置 715

12·5·4全液压动力制动 718

12·6驱动系计算 718

12·6·1液压驱动系计算 718

12·6·2气压驱动系计算 719

12·7停车制动器 720

12·8辅助制动器 720

12·8·3液力缓速器 721

12·8·1排气制动 721

12·8·2电涡流制动 721

12·9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 721

12·9·1射线阀 721

12·9·2载荷控制比例阀 722

12·10车轮防抱装置 724

13·1 车型级别和整车性能指标的选择 726

13汽车总体布置 726

13·2·1轿车整车布置形式 728

13·2整车布置的选择 728

13·2·2载货车整车布置形式 729

13·3·1轿车 730

13·3整车主要参数选择 730

13·3·2载货车 731

13·4悬架形式及其性能参数的选择 733

13·5汽车总布置的基本方法 734

13·5·1人体标准模型 735

13·5·2驾驶员的布置 735

13·5·4发动机的布置 736

13·5·3顶盖轮廓线 736

的布置 737

13·5·6万向传动的布置 737

13·5·5轮轴的布置 737

13·5·7具有双胎后轮的载货车后桥 737

13·5·8方向盘,脚踏板和仪表盘的 738

布置 738

13·5·10油箱、备胎和行李箱的布置 739

确定 739

13·5·9车架和承载式车身基础梁的 739

14·1·2计算步骤 740

14·1·1功用 740

14·1有限元分析 740

14汽车设计的分析 740

14·1·3对称性的利用 743

14·1·4子结构分析法 744

14·1·5动力分析 744

14·2·1疲劳破坏 745

14·2疲劳分析 745

14·2·3材料的疲劳曲线 746

14·2·4随机过程 747

14·2·8线性累积损伤假说(Palmgren-Miner假说) 748

14·2·5功率谱 748

14·2·7雨流计数法 749

14·2·8疲劳寿命估算 750

14·2·9疲劳试验 751

14·3实验模态分析 753

14·3·1模态分析 753

14·3·2模态分析试验 753

14·3·3模态参数识别 754

14·3·4模态分析结果的显示 755

14·3·5模态分析技术的新发展 755

14·4摩擦学分析 756

14·4·1磨损的后果 756

14·4·2磨损的机理 756

14·4·3磨损的影响因素 757

14·4·4磨损的控制 757

14·4·5磨损的预测 758

14·4·6磨损的监测 759

14·5可靠性分析 759

14·5·1可靠性的定义 759

14·5·2可靠性的意义 759

14·5·3可靠性的基本内容 759

14·5·4可靠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760

14·5·5失效分布的类型 762

14·5·6汽车的可靠性试验 763

14·5·7可靠性设计概念 765

1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767

第四篇汽车行驶性能 767

1·1·1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767

1·1汽车的驱动力 767

1·1·2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770

1·1·4汽车的驱动力特性图 771

1·1·3车轮的半径 771

1·2·1车轮滚动和滚动阻力 772

1·2汽车的行驶阻力 772

1·2·2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和空气 780

阻力 780

1·2·3上坡阻力 789

1·2·4加速阻力 790

1·2·5汽车行驶方程式 791

1·2·6汽车列车的行驶阻力 792

1·3汽车行驶条件 793

1·4附着系数和滑动率(滑移率) 794

1·5汽车的轴荷及其极限值 797

2·1·1最高车速 800

2汽车动力性 800

2·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800

2·1·2汽车的加速能力 800

2·2汽车驱动力平衡图 803

2·1·3汽车的爬坡能力 803

2·3动力特性图 806

2·4汽车功率平衡图 810

2·5·1 理想发动机的特性及其汽车的动力性 812

2·5装有液力传动汽车的动力性 812

2·5·2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及装有液 813

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813

2·6汽车动力性的试验 817

2·6·1道路试验 817

2·6·2室内试验 819

3汽车燃料经济性 821

3·1·1燃料经济性指标的表示法 821

3·1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821

3·1·2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式 822

3·3·1 根据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或负荷特性计算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823

3·3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计算 823

3·2汽车的燃料经济特性图 823

3·3·2根据汽车道路试验绘制汽车的燃料经济特性图 825

3·3·3利用发动机万有特性计算汽车的燃料经济特性图 826

法 827

3·3·4汽车的行驶特性图及其绘制 827

3·3·5汽车行驶工况燃料经济性的 828

计算 828

3·3·6装有液力传动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计算 829

3·4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 830

3·4·1发动机对汽车燃料经济性 830

的影响 830

3·4·2汽车传动系对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832

的影响 834

3·4·3汽车外形对汽车燃料经济性 834

经济性的影响 835

3·4·6汽车的技术状况对汽车燃料 835

影响 835

3·4·4 汽车总质量对汽车燃料经济 835

3·4·5轮胎对汽车燃料经济性的 835

性的影响 835

3·4·7 驾驶技术对汽车燃料经济性 837

的影响 837

3·4·8汽车拖挂运输对汽车燃料经济 839

性的影响 839

3·5·2控制的道路试验 840

3·5·3道路循环试验 840

3·5·1不控制的道路试验 840

3·5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试验方法 840

3·5·4底盘测功器循环试验 843

3·5·5汽车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846

4·1 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847

4汽车制动性 847

4·2·1制动器的制动力 848

4·2制动车轮的制动力及其极限值 848

4·3汽车制动效能的评价 849

4·2·2制动力的极限值 849

4·3·1制动减速度、制动强度(减 850

速率) 850

4·3·3制动距离 852

4·4·1 汽车的制动跑偏 857

4·4汽车制动的稳定性 857

4·4·2汽车制动时后轮的侧滑 859

4·4·3汽车制动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861

4·5汽车制动力的轴间分配 862

反作用力的变化 862

4·5·1汽车制动时,前、后轴法向 862

4·5·3车轮滑移界线 864

4·5·4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及同步附着系数 866

4·5·5 汽车制动过程分析 867

4·5·6附着利用率的计算 867

制动法规 869

4·5·7制动器的制动力轴间分配与 869

4·6·2比例阀 872

4·6·1限压阀 872

4·6·3惯性阀 873

4·6·4感载阀 874

4·7汽车的防抱死制动 876

4·7·1车轮防抱死制动的力学过程 876

4·7·2防抱死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877

4·8汽车制动性能的试验 878

方法 880

5·1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与研究 880

汽车操纵稳定性 880

学 882

5·2·1等速圆周行驶运动学与动力 882

5·2汽车转向运动动力学分析 882

与动力学 884

5·2·2变速变半径曲线行驶运动学 884

5·3车身侧倾 885

5·3·1侧倾中心的图解法 886

5·3·2悬架的线刚度 889

5·3·3悬架侧倾角刚度 891

5·3·4侧倾力矩 891

5·3·6侧倾时轴转向现象 892

5·3·5侧倾时车轮法向力的再分配 892

5·4操纵轮的稳定效应 894

5·4·1道路反力对主销轴线之力矩 894

5·4·3倾斜弹性轮胎上的道路反力 895

5·4·2道路反力矩的稳定效应 895

5·4·4弹性轮胎的侧偏向离 897

5·4·5作用在弹性车轮上的总力矩 898

5·4·6弹性轮胎的机械特性 899

5·5·1 引起摆动的因素 903

5·5操纵轮摆振简介 903

5·5·2摆振形态 904

5·6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906

5·6·1稳态转向的三类行迹特征 907

5·6·3曲线行驶的数学模型 908

5·6·2稳态转向特性对方向性的 908

影响 908

5·6·4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 913

5·6·5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916

5 6·6汽车的频率特性 919

5·7操纵稳定性试验 920

6汽车行驶平顺性 927

6·1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 927

6·1·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927

6·1·2随机振动参数的描述 928

6·1·3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929

6·1·4平顺性的主观(感觉)评价 929

6·1·5平顺性的客观(物理量)评价 931

6·2 汽车振动 935

6·2·1汽车振动系统简化的原则 936

6·3·1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 940

6·3汽车的自由振动 940

6·3·2汽车振动的固有参数 942

6·4·1振动微分方程 945

6·4汽车随机振动的简化分析 945

6·4·2系统传递特性 946

6·4·3随机激励下的汽车振动响应 947

6·4·4结构参数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948

6·5双轴汽车的随机振动分析 952

6·5·1振动微分方程 952

6·5·3车体加速度响应 953

6·5·2双轴汽车的路面激励谱 953

6·6“车-座椅-人体”系统的随机振动简化分析 956

6·7·1悬架系统参数测定 958

6·7汽车行驶平顺性试验 958

6·7·2主观(感觉)评价试验 960

6·7·3客观(物理量)评价试验 960

6·7·4平顺性试验的测量系统 963

6·7·5试验数据处理简述 965

7汽车通过性 967

7·1载荷与下陷的关系 967

7·2·1土壤压实阻力 969

7·2车轮在松软土壤上的滚动阻力 969

7·2·2推土阻力 970

7·2·3充气车轮的滚动阻力 971

7·2·4 车轮重复通过时的土壤压实 974

阻力 974

7·3土壤剪切变形与推力 975

7·3·1土壤的剪切变形 975

7·3·2土壤推力 978

7·3·3车轮的滑转与滑转阻力 979

7·4挂钩牵引力 980

7·5车轮与松软地面的接触面应力 981

分布规律 981

7·6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 983

7·6·1越野汽车的运输生产率 983

7·7·1地面障碍 984

7·7汽车越障能力 984

7·6·2牵引效率 984

7·7·2汽车失去通过性的类型 987

7·7·3汽车越障能力的计算 989

附录一 中国汽车标准目录(截止1 990

7·8影响汽车通过性的结构因素及提高 993

汽车通过性的途径 993

7·8·1汽车总体型式 994

7·8·2发动机功率 994

7·8·3汽车轮胎 994

7·8·4车轮布置与轴间载荷分配 996

7·8·5传动系结构 996

7·8·6汽车悬架 998

7·9汽车通过性的试验 999

7·10汽车通过性的快速判断方法 999

7·10·2车辆圆锥指数(VCI) 1000

7·10·1圆锥指数(CI) 1000

7·11汽车的功率循环 1003

7·10·3用VCI和RCI判断汽车 1003

通过性 1003

第五篇汽车车身与附件 1007

1汽车车身 1007

1·1车身形式的发展 1007

1·2·1舒适性 1007

1·2车身设计的要求 1007

1·2·3可靠性 1009

1·2·2安全性 1009

1·2·4视野性 1009

1·2·5耐用性 1009

1·2·7维修、保养与拆装方便性 1010

1·2·6乘用方便性 1010

1·3·1车身造型的特点 1011

1·3·2车身造型的形成与发展 1011

1·3车身造型 1011

1·3·3车身造型的工作方法 1013

的应用 1013

1·3·4车身造型对空气动力学 1013

1·4·3半承载式车身 1017

1·5车身结构的组成 1017

1·4·2承载式车身 1017

1·4·1非承载式车身 1017

1·4车身结构及其类型 1017

1·5·1发动机罩 1017

1·5·2顶盖 1018

1·5·3行李箱及盖 1018

1·5·4前、后翼板 1018

1·5·8底板 1019

1·5·10仪表板 1019

1·5·5车窗 1019

1·5·6中隔墙 1019

1·5·7挡泥板 1019

1·5·0发动机挡板 1019

1·5·1 1副仪表板 1020

1·5·16保险杠 1020

1·5·15车门 1020

1·5·14门槛 1020

1·5·13侧梁 1020

1·5·12支柱 1020

1·5·17散热器面罩 1021

1·5·18车轮装饰罩 1021

1·5·19车灯 1021

1·5·21车身内装饰件 1022

1·6大客车车身 1022

1·5·20车身外装饰件 1022

1·6·1大客车车身的分类 1023

1·6·2大客车车身的承载型式 1024

1·6·3大客车车身结构 1026

趋势 1028

1·6·4大客车车身造型及其发展 1028

1·6·5大客车的安全性 1031

1·6·6大客车车身的防锈 1032

1·7·1造型设计 1034

1·7车身设计程序 1034

1·6·7大客车车身的标准 1034

1·7·2车身结构设计 1037

1·8车身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039

1·7·3样车的试制、试验及鉴定 1039

1·9车身的计算 1040

1·10车身试验 1041

1·10·2车身试验大纲的编制 1041

1·10·1车身试验所需的设备 1041

1·10·5试验报告的编写 1042

1·10·4正式试验 1042

1·10·3预备性试验 1042

2车身附件 1043

2·1汽车空调系统 1043

2·1·1舒适环境的概念 1043

2·1·2车厢的热负荷与空调能力 1045

2·1·3汽车空调系统的种类及组合 1047

2·1·4汽车通风装置 1048

2·1·5汽车暖风装置 1050

2·1·6汽车冷气装置 1055

2·1·7汽车空调装置的控制 1064

2·1·8空调装置性能的测定 1066

2·1·9汽车空调的发展动向 1067

2·2汽车风窗刮水器 1068

2·2·1刮水器的类型 1068

2·2·2刮水器的联动机构 1069

2·2·3刮臂与刮片 1071

2·2·4刮水器电机 1073

2·2·5试验方法 1076

2·3汽车风窗洗涤器 1077

2·3·1风窗洗涤器的构造与特性 1078

2·3·2风窗洗涤器的喷嘴与洗涤液 1078

2·3·3风窗洗涤器的试验方法与 1079

法规 1079

2·4·1汽车侧门锁 1080

2·4·2发动机罩锁 1084

2·4·3行李仓盖锁 1084

2·4·5安全防盗锁 1086

2·5·1玻璃升降器的主要技术性能 1087

2·5汽车玻璃升降器 1087

2·5·2手动式玻璃升降器 1088

2·5·3电动式玻璃升降器 1090

2·6汽车后视镜 1092

位置 1093

2·6·1后视镜的视界、映像和安装 1093

2·6·2内后视镜 1094

2·6·3外后视镜 1096

2·6·5特殊后视镜 1097

2·6·4下视镜 1097

2·7汽车座椅 1099

2·7·1座椅的种类 1100

2·7·2座椅的构造 1100

2·7·3座椅的调节装置 1102

2·7·4座椅的静态乘坐感 1105

2·7·5座椅的动态乘坐感 1106

2·7·6座椅的评价 1107

2·8乘员保护装置 1108

2·8·1座椅安全带装置 1109

2·8·2安全气囊装置 1113

1蓄电池 1115

1·1蓄电池的发展简史及趋向 1115

第六篇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 1115

1·2铝蓄电池的构造 1116

1·2·1铅蓄电池的极板 1116

1·2·2铅蓄电池的隔板 1117

1·2·3铅蓄电池的电解液 1117

1·2·5铅蓄电池的型号 1118

1·2·4铅蓄电池的容器及零部件 1118

1·3·1铅蓄电池的端电压 1120

1·3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120

1·3·2铅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1121

1·3·3铅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1121

因素 1122

1·3·4铅蓄电池的容量及其影响 1122

1·4铅蓄电池的充电 1123

1·4·1铅蓄电池的初充电 1124

1·4·2铅蓄电池的补充充电 1124

1·4·3铅蓄电池的去硫化充电 1124

1·4·4铅蓄电池的定流充电法 1124

1·4·6铅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法 1124

1·4·5铅蓄电池的定压充电法 1124

1·5铅蓄电池的故障 1125

1·5·1铅蓄电池的自放电 1125

1·5·2铅蓄电池的极板硫酸化 1125

1·5·3铅蓄电池的正板栅腐蚀 1125

脱落 1126

1·6干荷电铅蓄电池 1126

1·5·5铅蓄电池的极板活性物质 1126

1·5·6铅蓄电池的内部短路 1126

1·5·4铅蓄电池的极板弯曲 1126

1·8·2无需维护铅蓄电池的优点 1127

1·7湿荷电铅蓄电池 1127

1·8·1无需维护铅蓄电池的结构 1127

1·8无需维护铅蓄电池 1127

特点 1127

1·9铅蓄电池的使用 1128

1·9·1铅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1128

和配制 1129

1·9·2铅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选择 1129

1·9·3铅蓄电池冬季使用特点 1130

1·9·4铅蓄电池的贮存 1130

1·10碱性蓄电池 1130

1·10·1 镉镍蓄电池 1130

1·10·2铁镍蓄电池 1131

1·11新型电源 1133

1·11·1燃料电池 1133

1·10·3银锌蓄电池 1133

1·11·2 锌-空气电池 1134

1·11·3钠硫电池 1134

2汽车直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1136

2·1直流发电机的构造 1136

2·1·1 直流发电机的搭铁方式 1138

2·2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138

2·1·2 汽车用直流发电机的型号 1138

表示法 1138

2·3直流发电机的特性 1139

2·3·1 直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 1139

2·3·2直流发电机的外特性 1139

2·4·1 直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 1140

2·4直流发电机的调节器 1140

2·4·2直流发电机的电流限制器 1141

2·4·3直流发电机的截流继电器 1142

2·4·4直流发电机调节器的型号 1142

表示法与主要技术数据 1142

2·5·1 FT81型三联调节器 1143

2·5汽车用直流发电机调节器实例 1143

2·5·2FT81T型三联调节器 1144

3汽车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1147

3·1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1147

3·1·1交流发电机的型号表示法 1150

3·1·2交流发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1150

3·2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151

3·2·1 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 1151

3·2·3交流发电机输出直流电压 1152

3·2·2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原理 1152

的平均值 1152

3·2·5交流发电机中二极管的型号 1153

3·2·4交流发电机的中性点电压 1153

与主要技术参数 1153

3·3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1154

3·3·1交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 1154

3·3·2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1154

3·4无刷交流发电机 1155

3·4·1感应子式无刷交流发电机 1155

3·3·3交流发电机的外特性 1155

3·4·2附加气隙式无刷交流发电机 1156

3·4·3具有励磁机的无刷交流 1156

发电机 1156

3·5交流发电机的测试 1157

3·6交流发电机的调节器 1158

3·6·1 交流发电机的电磁振动式 1158

调节器 1158

3·6·2交流发电机的晶体管电压 1162

调节器 1162

3·6·3交流发电机的集成电路调节 1165

器 1165

3·7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测试与调整 1167

技术参数 1167

3·6·4交流发电机调节器的主要 1167

事项 1168

3·7·1电磁振动式调节器的测试 1168

与调整 1168

3·8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使用注意 1168

与调整 1168

3·7·2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测试 1168

4汽车起动机 1169

4·1 起动机的发展简史及趋向 1169

4·1·1起动机的安装方式 1169

4·1·2起动机的组成 1170

4·2汽车起动机的特性 1173

4·2·3起动机的功率特性 1173

4·2·2起动机的转速特性 1173

4·2·1起动机的扭矩特性 1173

4·3起动机的离合器 1174

4·3·1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1175

4·3·2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 1175

4·3·3弹簧式单向离合器 1176

4·3·4棘轮式单向离合器 1177

4…3·5复合式传动装置 1177

4·4·1惯性啮合式起动机 1178

4·4起动机的分类 1178

4·4·2强制啮合式起动机 1179

4·4·3电枢移动式起动机 1179

4·4·4齿轮移动式起动机 1180

4·4·6起动机型号表示法与主要 1184

4·4·5减速起动机 1184

技术参数 1184

4·5起动机的保护电路 1185

4·5·1直流发电机的驱动保护电路 1185

4·5·2交流发电机的驱动保护电路 1186

4·6起动机基本数据的选定 1187

4·6·1起动机功率的选择 1187

4·6·2起动机传动比的选择 1187

4·6·3蓄电池的容量选定 1187

4·7起动机的试验 1188

4·7·2起动机的制动试验 1188

4·7·3起动机的特性试验 1188

4·7·1起动机的空载试验 1188

5点火系统 1189

5·1 汽油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1189

5…1·1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 1189

原理 1189

5·1·2传统式点火系统的缺点 1190

5·2·1点火线圈的型式 1191

5·2 点火线圈 1191

5·2·2典型点火线圈的参数 1192

5·2·3点火线圈的型号表示法 1192

5·2·4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 1193

5·2·5点火线圈的性能 1195

5·2·6点火线圈的附加电阻 1196

5·3 分电器 1196

5·3·1 分电器的结构 1197

5·3·2分电器的型号表示法 1200

5·4火花塞 1201

5·4·1火花塞的结构 1201

5·4·2火花塞的热特性 1202

5·4·3火花塞的型号表示法及其 1203

规格 1203

5·5·1 电子点火系统的分类 1204

5·5电子点火装置 1204

5·5·2半导体辅助点火系统 1205

5·5·3磁脉冲式无触点点火系统 1205

5·5·4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点火系统 1206

5·5·5光电式无触点点火系统 1208

5·5·6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系统 1209

5·6点火系统的测试 1210

6汽车的灯具 1213

6·1 汽车的照明灯 1213

6·1·1汽车的前照灯 1213

6·1·2雾灯 1219

6·1·5顶灯 1220

6·1·6阅读灯 1220

6·1·7低压直流日光灯 1220

6·1·4仪表灯 1220

6·1·3牌照灯 1220

7汽车信号装置与仪表 1222

7·3·1电流表 1225

7·2 声响信号 1226

7·3仪表 1227

7·3·2水温表 1228

7·3·3油压表 1230

7·3·4燃油表 1232

7·3·5车速里程表 1233

7·3·6发动机电子转速表 1234

7·3·7汽车组合式仪表 1235

7·4汽车用报警装置 1235

7·4·1倒车报警器 1235

7·4·2制动系统低气压报警灯 1236

7·4·5液面过低报警灯 1237

7·4·4燃油箱存油量过少报警灯 1237

7·4·3制动系统真空度过低报警灯 1237

7·4·6机油压力过低报警灯 1238

7·4·7冷却水温过高报警灯 1238

8·1汽车车窗刮水器、洗涤器及 1239

除霜器 1239

8·1·1刮水器 1239

8汽车用辅助电器 1239

8·1·2洗涤器及除霜器 1241

8·2柴油机起动辅助装置 1243

8·2·1 电热塞 1243

8·2·2热胀式电火焰预热器 1244

8·3·2灯光开关 1245

8·2·3电磁式电火焰预热器 1245

8·3汽车电器开关与保险装置 1245

8·3·1点火开关 1245

8·3·3电源总开关 1246

8·3·4制动信号灯开关 1247

8·3·5转向信号灯开关 1247

8·3·6保险装置 1247

8·4汽车电器对无线电的干扰及防止 1249

措施 1249

9·1·1空气流量传感器 1252

9·1汽车电子装置中的各种传感器 1252

9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1252

9·1·2 电子式温度传感器 1253

9·1·3压力传感器 1255

9·1·4车速、转速和曲轴位置 1255

传感器 1255

9·1·5氧传感器 1256

的构造 1257

9·2·2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 1257

9·2·1 电子控制汽油机燃油喷射装置的分类 1257

装置 1257

9·2电子控制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 1257

9·1·7爆燃传感器 1257

9·1·6液面传感器 1257

9·3雷达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1260

9·3·1雷达车速表 1260

9·4电子控制防抱制动装置 1262

9·4·1滑移率控制防抱制动原理 1263

9·4·2减速度控制防抱制动原理 1263

9·5电子控制汽车自动变速 1264

9·5·1 汽车自动变速电子控制器的一般结构 1264

9·6·1数字转速表 1265

9·6电子技术在汽车仪表中的应用 1265

9·6·2数字里程表 1266

9·6·3数字油耗计 1266

9·6·4数字温度计 1267

9·7晶体管电动汽油泵 1268

9·8汽车自动调平系统 1269

9·9微型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应用 1270

9·9·1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270

9·9·2微型计算机对点火正时和通电时间的控制 1272

9·9·3微型计算机控制汽车仪表 1273

系统 1273

9·9·4集中电子控制系统 1274

10汽车总线路 1284

10·1汽车电线 1284

10·1·1低压电线 1284

10·1·3高压点火线 1286

10·2汽车用电线接头 1286

10·2·1 蓄电池电线接头 1286

10·1·2蓄电池用多芯软线 1286

10·2·2高压点火线接头 1287

10·2·3低压电线接头 1287

索引 1288

参考文献 1293

7·1灯光信号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