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材料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栋高,蒋蕙钧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641029X
  • 页数:54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纤维结构的基本知识 17

第一节 纤维的结构层次 17

一、纤维大分子的链结构 17

二、纤维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19

第二节 纤维大分子的链结构 23

一、纤维大分子链结构的组成 23

二、纤维大分子链的支化、构型与构象 25

三、纤维大分子链的柔性和刚性 31

第三节 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33

一、纤维大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 33

二、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几种理论模型 38

三、描述纤维结构的状态参数 42

第四节 热塑性纤维的三种物理状态 49

一、蚕丝的品种 53

第一节 蚕丝的品种及其形成 53

第二章 天然丝 53

二、绢丝腺与蚕丝的形成 54

三、蚕丝的几何形态特征 57

第二节 蚕丝的组成 60

一、蚕丝的物质组成 60

二、蚕丝的化学组成 61

第三节 丝素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66

一、多肽长链分子的构象 66

二、成纤过程中分子形态的变化 68

三、结晶区与非结晶区 71

四、结晶区中的分子排列 78

五、晶胞 82

第四节 丝胶 84

一、丝胶的化学组成 84

二、丝胶的复合性特征 84

三、丝胶的分子形态 85

四、丝胶的结晶性 86

五、丝胶在水中的膨润和溶解 88

六、丝胶的变性 88

第五节 蚕茧的性状 90

一、蚕茧的外形质量 90

二、蚕茧的工艺性状 92

第六节 蚕丝的主要性能 95

第七节 蓖麻蚕丝 100

第三章 化学纤维 103

第一节 概述 103

一、化学纤维的分类与命名 103

二、化学纤维制造的基本过程 107

第二节 粘胶纤维 109

一、粘胶纤维制造概述 109

二、粘胶纤维的结构 113

三、粘胶纤维的性能 118

第三节 铜氨纤维 120

一、制造原理 121

二、铜氨纤维的结构 123

三、铜氨纤维的性能 123

第四节 醋酯纤维 124

一、醋酯长丝的制造过程 125

二、醋酯纤维的结构 127

三、醋酯纤维的性能 128

第五节 涤纶 132

一、涤纶纤维的制造过程 132

二、涤纶纤维的结构 135

三、涤纶纤维的性能 137

第六节 锦纶 141

一、锦纶纤维的生产 141

二、锦纶纤维的结构 143

三、锦纶纤维的性能 145

第七节 腈纶、维纶、丙纶 149

一、腈纶 149

二、维纶 155

三、丙纶 158

第八节 差别化纤维 161

一、功能型差别化纤维 161

二、仿真型差别化纤维 166

第四章 长丝纱线 171

第一节 长丝纱的构成 171

第二节 有捻长丝纱 173

一、加捻的基本概念 173

二、加捻方向 173

三、加捻程度 173

四、有捻长丝纱的结构 177

五、长丝纱在加捻中的形态变化 181

第三节 复捻丝线(股线) 191

一、复捻根数的合理选择 191

二、复捻丝线的捻幅 193

三、复捻丝线中单纤维线的状态特征 193

四、复捻丝线的捻缩 203

第四节 加捻对长丝纱强力和伸长的影响 205

一、加捻程度对断裂伸长的影响 205

二、加捻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208

第五节 网络长丝纱 210

第六节 桑蚕丝长丝纱 212

一、桑蚕丝长丝纱的成形过程 212

二、桑蚕丝长丝纱的形态结构特征 213

三、桑蚕丝长丝纱的力学性质 214

四、桑蚕丝长丝纱的品质评定 215

第七节 短纤化的长丝纱 224

一、短纤化的化纤长丝纱 224

二、短纤化的蚕丝长丝纱 234

三、短纤化长丝纱结构和效果的表征 237

第八节 金银线 242

一、金银线的制造 242

四、金银线的细度 243

三、金银线的染色 243

二、金银线特征 243

第九节 花式线 244

第五章 短纤维纱线 247

第一节 棉、毛、麻纤维 247

一、棉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特征 247

二、毛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特征 250

三、苎麻和亚麻纤维的初步加工与性能特征 254

第二节 短纤维纱 258

一、成纱过程 258

二、加捻在短纤维成纱中的作用 259

三、加捻对短纤维成纱强度的影响 261

四、纤维内外转移特征的表示方法 262

五、混纺纱 264

六、混纺纱中不同纤维组份的分布规律 266

第三节 绢纺纱 268

一、绢纺纱的原料 268

二、绢丝的成纱过程 270

三、丝的成纱过程 275

第四节 短纤维纱的品质评定 275

一、纱线的内在质量评定 275

二、纱线的品质评定 276

第六章 细度 279

第一节 细度指标 279

一、纤度 280

二、特克斯 280

三、公制支数 281

四、英制支数 281

五、细度各指标的相互关系 282

第二节 纤维与纱线的直径 283

一、纤维直径与截面积 283

二、异形度指标 285

三、纱线直径 288

四、复捻丝线(股线)的细度 289

一、细度不均匀性的成因及分析方法 291

第三节 纱线细度的不均匀性 291

二、表示不匀率的指标 292

第七章 丝绸材料的吸湿与润湿 296

第一节 吸湿指标 296

一、回潮率和含水率 296

二、标准回潮率 297

三、公定回潮率 298

四、公定重量 298

二、平衡回潮率与条件平衡回潮率 299

第二节 吸湿理论 299

一、吸着水分的种类 299

三、吸湿保守性 300

四、吸湿等温线 302

第三节 影响吸湿的因素 306

一、纤维内在因素 306

二、外界因素 308

一、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311

第四节 吸湿对纤维材料性能的影响 311

二、密度 313

三、吸湿热 316

四、电学性质 317

五、机械性质 318

第五节 纤维的润湿性 319

一、润湿方程与接触角 320

二、润湿过程 322

三、粘附润湿的三种粘附形式 325

四、润湿力 327

第八章 纤维和纱线的机械性质 330

第一节 纤维和纱线的拉伸特性 330

一、纺织纤维拉伸曲线的基本特征 330

二、不同纤维的拉伸特性分析 332

三、表征拉伸性能的指标 334

四、影响纺织纤维拉伸性质的因素 341

五、长丝纱拉伸曲线的基本特征 346

六、长丝纱的拉伸特性分析 349

第二节 纤维和纱线的变形与弹性 354

一、急弹性变形 354

二、缓弹性变形 354

三、塑性变形 355

第三节 纤维和纱线的蠕变、松弛与疲劳 359

一、蠕变及蠕变曲线 359

二、松弛及松弛曲线 360

三、模型理论 361

四、疲劳 369

第四节 纤维和纱线的摩擦与抱合 372

一、纤维和纱线的摩擦与抱合的指标 372

二、纤维和纱线摩擦与抱合的形成原理 373

三、影响切向阻抗系数的因素 376

四、纤维和纱线的磨损 380

一、纤维和纱线的弯曲 381

第五节 纤维和纱线的弯曲与扭转 381

二、纤维和纱线的扭转 388

第九章 丝绸材料的热学、电学、光学性质 394

第一节 热学性质 394

一、纤维的比热 394

二、纤维的导热性与保暖性 398

三、纤维的燃烧性能与抗熔性 401

四、纤维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406

五、纤维的物理状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408

六、热定形 409

七、加热对纤维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414

第三节 电学性质 418

一、纤维的介电性能 418

二、纤维的电导性能 421

三、纤维的静电 426

第四节 光学性质 430

一、纤维的颜色 430

二、纤维的光泽 432

三、耐光性 438

四、纤维的双折射性 439

第十章 织物的分类与结构 449

第一节 织物的分类 449

一、机织物 449

二、针织物 451

三、无纺织物 452

第二节 机织物的基本结构特征 453

一、织物组织 453

二、织物的长度、宽度、厚度 454

三、密度与紧度 455

四、结构相与支持面 457

第三节 针织物的基本结构特征 461

一、针织物的线圈结构与线圈长度 461

二、针织物的组织结构 463

三、常用的基本组织 464

四、针织物的密度与未充满系数 468

五、针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 470

第四节 织物结构的模型模拟 471

一、机织物的结构模型 471

二、针织物的结构模型 473

第十一章 织物的基本性能 475

第一节 织物的拉伸断裂、撕裂和顶裂 475

一、拉伸断裂 475

二、撕裂(撕破) 484

三、顶裂(顶破) 488

第二节 织物的刚柔性与抗皱性 490

一、织物的刚柔性 490

二、织物的抗皱性 493

第三节 织物的透通性 497

一、透气性和透汽性 497

二、透水性和防水性 499

第四节 织物的起毛、起球 500

一、织物的起毛、起球机理 500

二、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与评定 501

三、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502

第五节 织物的耐磨性 506

一、耐磨性的测试方法 506

二、织物的磨损过程 509

三、影响织物耐磨性的因素 511

第六节 针织物的特有性能 515

一、伸缩性 515

二、柔软性 516

三、多孔性 516

四、防皱性 516

五、成形的可能性 516

六、线圈歪斜 516

七、卷边性 517

八、脱散性 517

九、延伸度 517

十一、勾丝和起毛性 518

十、尺寸不稳定性 518

第十二章 丝绸的风格特征 519

第一节 风格的基本概念 519

一、风格的基本概念 519

二、风格的评价方法 521

第二节 风格的官感评价方法 521

一、风格的官感评价方法的意义 521

二、SD方法 522

一、评价方法的类型和评价基本过程 525

第三节 手感的客观评价方法 525

二、KHES系统的应用方法 527

三、其它评价系统 533

第四节 织物光泽和形态风格的客观评价方法 538

一、光泽感的客观评价方法 538

二、形态风格的客观评价方法 541

第五节 真丝绸的绉效应与丝鸣特征 543

一、真丝绸的绉效应 543

二、蚕丝的丝鸣及其对真丝绸风格的贡献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