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1
一、教育管理与管理心理 1
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第二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指导思想 5
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5
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指导思想 8
第三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科学基础与性质 10
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科学基础 10
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性质 13
第四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意义与任务 15
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5
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16
三、学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方法 18
第二章 教育管理的心理基础 21
第一节 教育管理的认识基础 21
一、认识的意义 21
二、认识的内容 23
三、认识的过程与层次 37
四、认识的障碍与克服 39
一、情感的意义 42
第二节 教育管理的情感基础 42
二、情感的指向 43
三、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46
第三节 教育管理的意志基础 49
一、意志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49
二、意志的品质 50
三、意志力的培养 53
第四节 教育管理的个性基础 55
一、气质与教育管理 55
二、性格与教育管理 56
三、能力与教育管理 57
第三章 教育管理与组织心理 61
第一节 教育管理与个体心理 61
一、教育管理与个体 61
二、个体的需要与动机 64
三、态度 68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与群体心理 72
一、群体心理与群体动力 72
二、群体心理整合 76
三、群体心理分化 79
第三节 教育管理与人际关系 81
一、人际关系的表现 81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87
三、人际关系的沟通与改变 90
第四节 教育管理与组织心理 94
一、组织心理功能 94
二、组织心理的结构 97
三、组织心理的运用 99
第四章 教育管理的心理制约机制 105
第一节 心理制约机制概述 105
一、心理制约机制的概念和意义 105
二、心理制约机制的结构及构成条件 107
三、心理制约机制的分类和类型 110
四、心理制约机制的层次 114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制约因素 115
一、教育思想与教育管理思想 115
二、各种关系制约因素 116
三、各种制约机制的作用 118
四、校风 120
五、角色制约 121
六、认知制约因素 121
七、情感制约 122
八、意志制约 125
九、个性因素 125
一、教育管理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126
第三节 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制约效应 126
二、教育管理中的“晕轮效应” 128
三、教育管理中的宣传效应 130
四、教育管理中的从众效应 131
五、教育管理中的权威效应 133
六、教育管理中的“自己人效应” 135
七、教育管理中的定势效应 137
八、教育管理中的规律效应 139
第五章 教育管理心理的基本原理 141
第一节 教育管理的角色个性积极性理论 141
一、教育管理的角色个性积极性理论概述 141
二、角色原理 146
第二节 激励理论 151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52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156
三、“强化”激励理论 159
四、综合型激励理论 160
第三节 心理环境设计理论 161
一、心理环境设计理论概述 161
二、心理环境的设计与建设 162
第六章 教育管理工作心理 174
第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心理 174
一、人事管理心理 175
二、奖惩心理 178
三、协调心理 179
四、计划心理 183
第二节 教学管理心理 185
一、教育评价心理 185
二、教学中教师非智力因素的调整 188
三、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调整 192
第三节 思想管理心理 195
一、思想的含义 195
二、思想的特性 196
三、思想形成的类型 199
四、思想形成的层次 201
五、心理动员 203
六、防止精神污染 206
第四节 生活管理心理 207
一、校园净化与美化的心理作用 207
二、教学环境心理卫生 208
三、学习心理卫生 208
四、习惯的养成与改变 209
五、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 210
六、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213
第一节 领导心态与领导意识 218
第七章 教育管理与领导心理 218
一、领导意识 219
二、领导心态 223
三、领导者成就欲望的提高 226
第二节 领导作用的实现 228
一、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228
二、理解与原则 231
三、信任与情感 235
四、威信与影响力 238
第三节 领导者的心理品质与修养 245
一、领导者的智能品质 246
二、领导者的情感品质 252
三、领导者的意志品质 255
四、领导者的修养 257
第八章 教育管理与心理状态 263
第一节 教育管理心理状态概述 263
一、目标状态体系 263
二、个体心理状态 269
三、群体心理状态 273
四、组织心理状态 275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中的态度 278
一、管理态度 279
二、工作态度 281
三、教育态度 287
四、学习态度 288
第三节 教育管理行为与绩效 290
一、行为与绩效概述 290
二、工作行为与绩效 294
三、教育行为与绩效 297
四、学习行为与绩效 299
第九章 教育管理中的心理测评 303
第一节 教育管理心理测评概述 303
一、教育管理心理测评的意义 303
二、教育管理心理测评系统的要素 305
三、教育管理心理测评的评价标准 307
四、教育管理心理测评的一般过程 311
第二节 学生能力素质测评 316
一、学生智力测评 316
二、学生专业能力测评 317
三、学生创造力测评 318
四、学生能力素质综合测评 319
第三节 教师职业素质测评 321
一、测评的内容 322
二、测评的方法 325
第四节 态度测评 331
一、自编问卷法 332
二、评定量表法 333
第五节 人际关系的测评 335
一、人际关系测评的概念 335
二、社会测量法 335
三、参照测量法 338
四、人物推定法 338
第六节 品德测评 340
一、品德测评的涵义 340
二、品德测评的意义 340
三、品德测评的几种主要方法 341
第十章 教育管理中的心理调控 349
第一节 教育管理中的心理调整 350
一、教育管理中心理调整的意义 350
二、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失衡现象 354
三、教育管理中心理调整的原则 364
四、教育管理中心理调整的方法 371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中的心理控制 375
一、教育管理中心理控制的意义 376
二、教育管理中心理控制的机制 377
三、教育管理中心理控制的原则 381
四、教育管理中心理控制的方法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