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文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040070812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对法律规范的内部问题进行学理探讨和系统论证的“专著型”教材。全书通过对法律概念、法律渊源、法律体系、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判例规则、法律实体、法律程序、法律事实、法律调整、法律关系、法律效力、法律实效、法律职业、法律思维、法律发现、法律解释、法律论证、法律推理等十九个法律的“内部性”问题的讨论,把法理学教学和研究的侧重点放到法律内部。对以往法理学中过多关注法律外部问题,如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政治、法律与经济、法律与科技等等做了大面积删除,从而为建立法学的“专业槽”奠定法理学的基础。不仅如此,本书中相关问题的论述,是两位作者在近二十年的学习研究中认真探索的结果,因此,尽管大多数章节标题与一些教材近似,但两位作者在通说的基础上,尽量地把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独特研究成果和结论融入教材,从而使该教材在知识的梳理和学术的创见两方面都有所建树,特别对两者的较好结合更显示出该教材的特色。由于主要关注法律内部问题的论证,因此,该教材把以往过分关注立法领域中的问题较好地转向了关注司法领域中的问题,从而使习法者通过对法律方法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法律理念。

目录 1

第一编 法学导论 1

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1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法学与相邻学科 2

第三节 法学教育 7

第二章 法学的历史 12

第一节 西方法学的历史 12

第二节 中国法学的历史 1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17

第三章 法学的体系 22

第一节 法学的体系与分科 22

第二节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23

第三节 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体系 26

第四章 法学的研究方法 34

第一节 法学方法论 34

第二节 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6

第一节 法的定义 43

第五章 法的概念 43

第二编 法的本体 43

第二节 法的特征 46

第三节 法的本质 50

第四节 法的分类 54

第六章 法的形式与效力 58

第一节 法的形式 58

第二节 法的效力 64

第七章 法的要素 68

第一节 法的要素释义 68

第二节 法律规则 70

第三节 法律原则 74

第四节 法律概念 76

第八章 法律体系 78

第一节 法律体系释义 78

第二节 法律部门的划分 80

第九章 权利和义务 85

第一节 权利和义务释义 85

第二节 法与权利和义务 86

第三节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88

第四节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89

第五节 权利界限与权利滥用 93

第六节 人权 96

第十章 法律行为 100

第一节 法律行为释义 100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103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107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 109

第节 法律关系释义 109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分类 112

第三节 法律关系主体 113

第四节 法律关系客体 116

第五节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118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120

第一节 法律责任释义 120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构成 124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126

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128

第十三章 法的起源 133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调控机制 133

第三编 法的起源与发展 133

第二节 法的产生 135

第十四章 法的历史类型 140

第一节 法的历史类型释义 140

第二节 古代法律制度 141

第三节 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145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149

第十五章 法律发展 154

第一节 法律发展释义 154

第二节 法的继承 156

第三节 法的移植 160

第四节 法制改革 164

第十六章 法制现代化 168

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释义 168

第二节 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172

第三节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 177

第十七章 法治与法治国家 181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国家释义 181

第二节 法治的精神要件 186

第三节 法治的实体要件 189

第四节 法治的形式要件 192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5

第四编 法的作用和价值 197

第十八章 法的作用 197

第一节 法的作用释义 197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 200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 203

第四节 法的局限性 206

第十九章 法的价值 208

第一节 法的价值释义 208

第二节 法的价值体系 210

第二十章 法与利益 215

第一节 利益的释义 215

第二节 法对利益的调整作用 218

第二十一章 法与秩序 224

第一节 秩序的释义 224

第二节 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227

第二十二章 法与自由 233

第一节 自由的释义 233

第二节 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237

第一节 效率的释义 243

第二十三章 法与效率 243

第二节 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247

第二十四章 法与正义 251

第一节 正义的释义 251

第二十六章 立法 269

第三节 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276

第四节 立法过程与立法程序 277

第二十七章 守法 282

第一节 守法的概念 282

第二节 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285

第四节 普法教育与法治 291

第二十八章 执法 295

第一节 执法的概念 295

第二节 执法的种类 297

第三节 执法体系 300

第四节 执法的原则 303

第二十九章 司法 306

第一节 司法的概念 306

第二节 司法体系 307

第三节 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310

第三十章 法制监督 314

第一节 法制监督的概念 314

第二节 法制监督的功能 316

第三节 法制监督的体系 318

第四节 法制监督的原则 323

第三十一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325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概念 325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原则 328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方法 330

第四节 法律推理 332

第三十二章 法律程序 336

第一节 法律程序释义 336

第二节 法律程序的价值 340

第三节 诉讼程序 345

第六编 法与社会 350

第三十三章 法与文化 350

第一节 法与传统 350

第二节 法与道德 353

第三节 法与宗教 356

第四节 法与法律文化 359

第一节 科教兴国战略 364

第三十四章 法与科技和教育 364

第二节 法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67

第三节 法与教育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71

第三十五章 法与政治 376

第一节 法与国家 376

第二节 法与政党和政策 378

第三节 法治与民主政治 383

第四节 法与政治体制改革 387

第一节 法与生产方式 390

第三十六章 法与经济 390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 395

第三节 法与知识经济 400

第三十七章 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40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释义 403

第二节 法与环境 406

第三节 法与人口 409

第四节 法与自然资源 410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