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第一章 中医预防医学的发展和成就 3
第一节 先秦时期:预防医学知识的积累 3
第二节 两汉时期:预防医学理论的建立 5
第三节 魏晋至唐宋时期:预防医学思想的贯彻和实施 7
第四节 金元明清时期:中医预防医学体系的建立 8
第二章 中医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11
第一节 中医预防医学的任务和目的 11
第二节 中医预防医学的基本原则 12
第三节 中医预防医学的基本内容 15
第四节 中医预防医学的基本特色 21
第三章 气候与预防 24
第一节 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 24
第二节 四时气候与养生保健 29
第三节 四时气候与疾病预防 35
第四章 情志与预防 42
第一节 情志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42
第二节 情志与养生保健 45
第三节 情志致病的预防 47
第五章 饮食与预防 54
第一节 饮食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54
第二节 饮食与养生保健 56
第三节 饮食与疾病预防 59
第四节 具有保健防病作用的常用食物 61
第六章 生活起居与预防 70
第一节 劳力过度致病的预防 70
第二节 劳心过度致病的预防 72
第三节 房劳过度致病的预防 74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与防病 79
第七章 地理与预防 83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88
第二节 地理环境与养生保健 89
第八章 体质与预防 94
第一节 中医体质分类 94
第二节 体质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95
第三节 体质与预防保健 98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特点及预防保健 102
第九章 中医药预防方法 109
第一节 气功预防方法 109
第二节 药物预防方法 115
第三节 针灸、推拿预防方法 120
附 人工免疫预防方法 125
第一章 常见传染病中医预防 129
第一节 时行感冒 129
各论 129
第二节 麻疹 131
第三节 水痘 134
第四节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136
第五节 春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38
第六节 暑温(流行性乙型脑炎) 140
第七节 湿温(伤寒) 143
第八节 黄疸(黄疸型肝炎) 146
第九节 胁痛(慢性病毒性肝炎) 150
第十节 疫疹(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153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155
第十二节 痢疾 159
第十三节 霍乱 161
第十四节 疟疾 164
第十五节 肺痨 167
第一节 咳嗽 171
第二章 常见内科病中医预防 171
第二节 哮病 175
第三节 肺胀 178
第四节 胃痛 182
第五节 泄泻 186
第六节 便秘 190
第七节 心悸 194
第八节 胸痹心痛 197
第九节 眩晕 200
第十节 中风 204
第十一节 痴呆 208
第十二节 水肿 212
第十三节 淋证 216
第十四节 消渴 220
第一节 感冒 224
第三章 常见儿科病中医预防 224
第二节 肺炎喘嗽 228
第三节 积滞 232
第四节 疳证 234
第五节 肠道虫证 237
第六节 泄泻 240
第七节 遗尿 244
第八节 惊风 246
第九节 五迟 五软 251
第四章 常见妇科病中医预防 256
第一节 月经失调 256
第二节 崩漏 260
第三节 闭经 263
第四节 痛经 266
第五节 绝经前后诸症 268
第六节 带下病 271
第七节 妊娠恶阻 274
第八节 自然流产 276
第九节 异位妊娠 281
第十节 产后发热 285
第十一节 产后缺乳 289
第十二节 子宫脱垂 292
第十三节 不孕症 294
第五章 常见肿瘤中医预防 302
第一节 鼻咽癌 302
第二节 肺癌 307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 312
第四节 乳腺癌 318
第五节 食管癌 323
第六节 胃癌 330
第七节 大肠癌 338
第八节 宫颈癌 345
第六章 常见性传播疾病中医预防 353
第一节 淋病 353
第二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354
第三节 生殖器疱疹 356
第四节 梅毒 357
第五节 艾滋病 359
第六节 疥疮 361
第七节 尖锐湿疣 362
第七章 常见骨科病中医预防 364
第一节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364
第二节 颈椎病 367
第三节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372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376
第五节 骨性关节炎 378
附 中医预防医学研究综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