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引言 1
初版序言 3
再版小序 5
40.习惯行为模式·规则行为模式·被迫行为模式 10
第一章 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 16
一、法律是一种命令 17
1.命令、义务和制裁 18
2.历史中的法律 20
3.法律的连续性 23
4.对立法者的法律约束·法律制裁 25
5.法律的自愿内容 27
6.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29
7.主权者和强暴者 32
二、区分实然法律和应然法律 35
8.法律的存在与功过 36
9.实证观念 37
10.自然法观念 38
11.实证法律观念的实践理由 40
三、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 46
12.法律科学 47
13.经验分析 48
14.如何确定“法律制度” 49
15.法律结构、特征和概念的一般分析的实践意义 50
四、小结 53
第二章 行动中的法律 56
一、疑难案件 57
16.疑难案件的特征及原因 58
17.疑难案件中的法律推论 62
18.法院判决的最终性 64
二、法律与法律的渊源 66
19.法律适用者的解释即为法律 67
20.法律的渊源 68
21.法律适用者解释的效力 68
22.法律规则和法律的具体判决 69
三、法律是一种预测 70
23.“律师”的预测 70
24.坏人的视角 72
25.预测的约束作用 72
26.好人·法官·预测 73
四、行动中的法律 75
27.虚构的法律规则 76
28.作为具体判决的法律 77
29.行动中的法律及其不确定性 79
30.疑难案件与法律适用者的复杂推论 79
31.法律适用者的姿态 81
32.法律适用者的推论与法律规则 82
33.具体判决·强制·法律规则 83
34.法律具体判决的最终性 84
35.法律的阅读与理解 87
五、实用主义精神 89
36.法律与社会的需要 90
37.实用主义和法律的正当性 91
六、作为一种没有“规则”内容的社会现象的法律 93
38.实然与应然·法律社会学 93
39.内容不确定的法律知识 94
七、小结 96
第三章 官员统一实践中的法律 97
一、规则的“内在方面” 100
41.规则的内在方面和规则的存在 102
42.内在方面·法律权利·积极义务·法律规则 103
43.对待规则态度的种类 105
44.内在方面与义务 106
45.义务与规则 107
二、次要规则 110
46.法律规则的种类 110
47.三种次要授权规则 111
48.承认规则的作用及其存在方式 112
49.次要规则的法理学意义 113
50.承认规则与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 115
51.区别法律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要素 116
52.法律适用者的实路与承认规则 119
53.制定法及判例中蕴含的原则、政策及政治道德准则的形成机制及运用·承认规则 122
54.法律的存在与官员 125
二、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127
55.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 128
56.规则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128
57.“意思中心”·规则的存在·法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29
58.“意思中心”与法律适用者的争议 130
四、法律与道德的分野 132
59.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 133
60.广义的法律观念和狭义的法律观念 134
61.法律与道德在事实上和观念上的联系 135
62.道德选择的困境与两种法律观念 137
63.法律理论的研究 139
五、法学是一种客观的法律知识 141
64.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 142
65.“出处”、“形式”、“结构”与“目的” 144
六、小结 146
第四章 解释性质的法律 149
一、“理论争论” 150
66.法官的不同意见 151
67.“理论争论” 153
68.“理论争论”的法理学问题 154
69.“理论争论”存在的实践前提 155
70.“理论争论”·识别功能的标准·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 156
71.“隐含法律”的特点及理论渊源 158
72.“隐含法律”概念的功效 159
73.隐含法律·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160
74.隐含法律·法治·正当性 161
75.隐含法律·法律的矛质·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162
76.隐含法律存在的理论根据 163
77.隐含法律存在的现实根据 164
78.“理论争论”表现的是“实然”还是“应然”? 166
79.“理论争论”与疑难案件 169
二、法律的解释性质 171
80.解释的微观形态——“建构性的解释” 172
81.解释的宏观形态——解释的“树形结构” 173
82.解释的历史形态——解释的链条 175
83.法律的解释性质 175
84.“解释”概念的作用 176
85.解释·法官的义务·法律性质(或效力)的来源 178
136.一般约束的思考和具体需求的语境思考 180
86.前解释阶段·法律的一般性质和结构 180
87.解释的确证·恶法 181
88.解释的概念·法律的概念 183
89.法律·解释者 184
三、内在参与者的观点 186
90.实践中的一般理论和理论中的一般理论的同一性 187
91.一般法律概念理论的“描述性”(descriptive)与规范性(normative) 188
92.内在参与者的观点 189
93.内在参与者观点的意义及理由 190
94.内在参与者的观点·外在观察者的观点 192
四、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195
95.外在观察者与内在参与者眼睛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96
96.能否获得唯一正确的法律答案 201
五、小结 203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中的法律 206
一、法律形式的内在矛盾 207
97.两种形式的内在矛盾 208
98.分析法律形式内在矛盾的目的 211
99.观察法律的姿态 213
100.原则的冲突 215
二、法律原则的内在矛盾 215
101.法律原则的矛盾·法律原则的统一·法律原则的互补 218
三、法律外在观察者的“解构阅读” 221
102.法律本文本身无意义 222
五、法律与意识形态 223
103.外在“解构阅读”的目的·开放结构 224
104.解构语言学·交流的意义·解释共同体 224
四、法律内在参与者的“解构阅读” 227
105.“法理迷津” 228
106.内在解构阅读·法官的责任姿态 231
108.意识形态的概念 233
107.法律政治学 233
109.意识形态·法律的多元化 235
110.意识形态·统治者意志 236
111.意识形态与边缘话语 238
112.法律的多元化·法治 239
113.意识形态·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视角·法律与政治 241
六、小结 244
第六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 246
一、法律实践主体的“消亡” 247
114.法律实践者所说的“我们” 247
115.“主体”(如“我”、“我们”)观念的实际构成 248
116.主体“消亡”论的理论来源 249
117.主体提出的“理论”的实质 251
118.知识进步·知识异同·主体存在 253
119.道德判断·主体存在 255
二、法律知识的“地方性” 256
120.法律知识的“地方性”(local) 256
121.后现代社会·权力知识·话语·逻辑中心的解构 257
122.法律的地方性·法律的不确定性 260
123.“地方性”法律知识·法律的权威·自我解构 261
124.后现代认同·姿态的选择 263
125.法律政治学·统治阶层的“霸权” 264
三、小结 265
第七章 需求对话中的法律 267
一、对话中的法律客观性 268
126.主体性的信念 269
127.对话的客观性 270
128.对话客观性的获得 271
129.相互对话的法律实践者和自我确证的法律实践者 272
130.科学中的标准与政治中的标准 273
131.对话客观性的可能性 273
二、效果中的法律 274
132.普遍原则指导·效果探索尝试 275
133.法律实践效果的思考·工具主义 276
134.实际效果·道德是非 278
135.语境中的衡量 279
三、需求语境中的法律 279
137.知识的语境与价值的语境 282
138.需求语境论的实用主义和基础中心论的实用主义 283
139.需求语境论和原则统一论 284
140.需求语境的“理性”·绝对怀疑论与相对怀疑论·法治 286
141.需求语境中的法律知识·“邪恶要求”和“恶法”·法律简明适用过程 290
四、小结 291
结语 293
注释书目 305
附录 315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