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生物多样性与天然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3
第一章 概论 3
一、高通量筛选产生的背景 3
二、高通量筛选系统及其特点 4
三、高通量筛选的基础 5
(一)生物多样性 5
(二)化学多样性 9
四、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前景 12
一、我国植物多样性简介 14
第二章 陆地植物多样性与高通量筛选 14
二、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17
三、西方国家植物药利用概况 21
(一)美国 21
(二)加拿大 23
(三)德国 25
四、植物样品的采集 26
(一)常规采集技术 26
(二)微量采集技术 28
五、植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31
七、样品的提取 32
六、新鲜与干燥植物样品的处理 32
八、高通量筛选前的处理 35
九、天然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6
(一)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36
(二)若干保护措施 36
第三章 微生物多样性与高通量筛选 40
一、我国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简介 40
(一)微生物的范围 40
(二)原核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40
(五)真核微生物 41
(三)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41
(四)病毒 41
(六)中国真菌的特有性和高度多样性地区 43
二、寻找微生物药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44
三、影响微生物合成的主要因素 48
(一)微生物 48
(二)酶及底物 49
(三)其他培养条件 51
(一)微生物发酵法 53
四、微生物合成的常用方法 53
(二)微生物固定法 55
(三)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 58
五、利用微生物合成各类化合物 61
(一)多糖类等聚合物 61
(二)抗生素 62
(三)氨基酸 63
(四)香料 63
(五)蛋白质类 65
(六)类固醇类 66
(七)手性化合物 68
(八)免疫调节剂 69
(九)酶抑制剂 70
(十)受体拮抗剂 72
(十一)其他活性化合物 72
六、微生物、酶合成的应用前景 73
第四章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高通量筛选 76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 77
(一)生物多样性 77
(二)化学多样性 84
二、海洋生药学的发展与高通量筛选 87
(一)概况 87
(二)国内海洋药物研究现状 87
(三)各类海洋生药简介 89
(四)高通量筛选技术对海洋生药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93
三、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93
(一)发展回顾 93
(二)海洋生物化合物库和样品库的建立 95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高通量筛选流程 104
(四)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全方位筛选 105
(五)与海洋活性物质研究相关的生物技术 107
四、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112
(一)HTS对海洋生物资源及环境的影响 112
(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113
第二篇 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 119
第五章 组合化学 119
一、概述 119
(一)传统的药物发现过程 123
二、组合化学产生的背景及先导物发现途径 123
(三)合理药物设计 125
(四)组合化学和组合合成 125
(二)历史库筛选 125
第六章 固相化合物库的合成 127
一、固相化学 127
二、固相载体 127
(一)交联聚苯乙烯 128
(二)聚酰胺树脂 129
(三)可控孔度玻璃 129
三、连接分子 130
(四)TentaGel树脂 130
(五)磁性树脂珠 130
(一)羧酸连接分子 131
(二)酰胺连接分子 133
(三)醇连接分子 135
(四)胺连接分子 136
(五)无痕迹连接分子 137
(六)可光切割的连接分子 138
(一)“混-分”法 139
四、组合库的合成 139
(三)光导向平行合成 141
(二)茶袋法 141
(四)纤维素载体法 146
(五)层状高聚物上的合成 148
(六)在多针上合成的化合物库 150
(七)在圆片上合成的化合物库 154
(八)位置扫描库 155
(九)正交组合库 159
二、寡核苷酸库 163
第七章 肽以外的化合物库 163
一、非肽化合物库的发展 163
三、寡糖库 164
四、非天然肽 167
五、从化合物库到化合物库 168
六、寡聚氨基甲酸酯库 169
七、其他酰胺库 170
八、小分子化合物库 172
一、平行液相合成 176
第八章 液相化合物库的合成 176
二、索引组合化合物库 178
三、以模板为基础的化合物库 182
四、液相组合合成 183
五、树枝状载体的组合化学 184
六、液-液纯化的液相化合物库 185
七、氟溶液的化学 186
八、应用固相试剂的液相化学 188
九、用树脂捕获的液相化学 189
十、应用高聚物试剂的液相化学 191
第九章 编码的组合合成 194
一、标签化合物实例 195
(一)寡核苷酸标签 195
(二)多肽标签 196
(三)卤代芳烃标签 198
(四)二级胺标签 201
(五)核素标签 202
二、射频标签 203
三、激光光学编码 204
四、荧光团编码 205
第三篇 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209
第十章 生物检测方法的设计和操作 209
一、先导化合物的选择 209
(一)检测技术的发展 209
(二)药物研究的理想先导化合物 210
(三)染色体组撞击 210
(一)生物化学检测法 212
二、筛选检测法的类型和特征 212
(二)细胞检测法 215
三、选择最优化检测方法 220
四、生物检测技术与高通量筛选 221
(一)发展新技术以降低筛选中的损耗 221
(二)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多样性 222
(三)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发展方向 222
第十一章 亲和闪烁检测法 223
一、检测的自动化 223
三、检测的总数据点 224
四、检测中的干扰和淬灭校正 224
二、检测的通量 224
五、信噪比 225
六、废物处理 225
七、闪烁计数器类型及化合物库类型 226
第十二章 闪烁板技术 227
一、闪烁板闪烁计数的原理和特征 227
(一)微板表面闪烁作用理论 227
(二)计数器的计数特征 227
三、闪烁板活细胞检测法 228
二、闪烁板受体结合检测 228
四、闪烁板酶检测法 229
(一)蛋白激酶检测法 229
(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检测法 229
(三)逆转录酶检测法 230
五、闪烁板的放射免疫检测法 230
第十三章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小分子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检测法 232
(一)材料和方法 233
(二)检测法特征 233
一、受体结合检测法 233
二、受体活性检测法 234
(一)材料和方法 234
(二)检测法特征 235
三、检测自动化 235
第十四章 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 237
一、HTRF的原理 237
(一)镧系稀土元素螯合物的荧光特性 237
(二)均相模式理论 238
二、HTRF检测仪及其自动化 239
(一)时间分辨荧光检测仪 239
(三)结合标记的选择性测定及内部滤光效应的校正 239
(四)标记方法 239
(二)荧光发射光谱的检测 240
(三)双波长时间分辨微量板荧光检测仪 241
(四)仪器的自动化 241
三、HTRF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241
(一)免疫检测 242
(二)用镧系元素螯合物标记蛋白 242
(五)细胞毒性检测 243
(四)受体结合检测和酶检测 243
(三)DNA杂交检测 243
四、HTRF在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 244
(一)实验试剂的预处理 244
(二)实验样品的预处理 244
(三)放射性筛选方案和数据处理 245
(四)结果和讨论 245
五、HTRF的优点和前景 246
(一)原理 247
一、原理、仪器设备和检测特征 247
第十五章 荧光极化法 247
(二)荧光极化检测仪 248
(三)检测特征 248
二、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248
(一)高通量筛选和荧光极化检测 248
(二)检测数据分析 249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249
三、展望 250
(二)β-半乳糖苷酶 252
(一)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252
一、报告基因及其产物 252
第十六章 报告基因检测方法 252
(三)人生长激素 253
(四)荧光素酶 253
(五)发光蛋白质和绿色荧光蛋白 253
(六)β-葡糖醛酸酶 253
(七)碱基磷酸酯酶和分泌性碱基磷酸酯酶 253
(八)其他酶 254
二、检测技术及改进 254
三、展望 255
第十七章 基于基因表达筛选的PCR定量方法 257
一、基因治疗的两条途径 257
二、GEBS的发展 257
(一)靶向mRNA、引物和探针的选择 258
(二)细胞株的选择 258
(三)RNA的分离 258
(四)PCR产物的检测和定量 258
(五)GEBS的效价分析 260
(六)GEBS的通量 260
(一)酸化速率的测定 262
二、方法的原理 262
第十八章 高效微生理功能检测方法 262
一、方法的特点 262
(二)特异性检测的方法策略 263
(三)克隆受体在筛选中的作用 263
(四)孤稀受体和配体的微生理功能检测 264
三、高效微生理功能检测仪 264
(一)传感器的显微机械加工和细胞排列 264
(二)高效微生理功能检测系统 265
四、展望 266
(三)示范实验 266
第十九章 光学传感器BIAcore在生物活性筛选中的应用 267
一、系统的设计 267
(一)光学传感器 267
(二)传感芯片 267
(三)传感图 268
二、应用 268
(一)抗体的选择 268
(五)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分析 269
(四)抗体的标记 269
(三)实时监控 269
(二)结合的特征 269
第四篇 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实验室的自动化与数据管理 273
第二十章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在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 273
一、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现状与期望 273
(一)对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客观评价 273
(二)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未来 274
(三)在生物科学实验室中的自动化设备 274
(一)化合物准备 275
二、高通量筛选的进程 275
(四)HTS中自动化的探讨 275
(二)分析装配 276
(三)信号检测 277
(四)实施一个自动化项目 277
(五)HTS自动化展望 279
三、条形码技术和中心数据库的建立 280
(一)概述 280
(二)方法 280
(一)概述 283
四、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机器人和计算机软件的优化组合 283
(三)讨论 283
(二)明确筛选的目标 284
(三)高通量筛选基础设备的发展 284
(四)程序调度 292
五、利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加速筛选进程 298
(一)概述 298
(二)背景 298
(三)成功的主要因素 299
(四)范例 300
第二十一章 高通量筛选实验室的数据管理与利用 302
一、建立数据库和客户服务检索系统 302
(一)概述 302
(二)数据库系统 302
二、化学结构数据库的设计与运作 308
三、天然产物高通量筛选数据的检索、处理和综合 308
(一)概述 308
(二)用户需要 311
(一)概述 315
四、系统整合 315
(二)高通量筛选的数据管理 316
第二十二章 生物活性高通量筛选实验室的设计和运作 321
一、筹建一个高通量筛选实验室 321
(一)概述 321
(二)高通量筛选项目的设计 321
二、如何装备高通量筛选实验室 329
(一)设备 330
(二)人员 331
(四)管理因素 333
(三)供给和试剂 333
三、在创业生物技术公司中建立高通量筛选规划 334
(一)概述 334
(二)规划HTS项目 335
(三)筛选样品 336
(四)装备HTS实验室 337
(五)HTS的发展 338
(六)试剂的供应 339
(七)数据管理 339
(八)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