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1
ABSTRACT 1
导论 1
第一章 刑事认证的基本范畴 4
一、认证与刑事认证 4
二、刑事认证的主体 7
三、刑事认证的客体 12
四、刑事认证的内容 14
(一)证据能力 14
(二)证明力 15
五、刑事认证的方式 17
六、刑事认证的程序 21
第二章 刑事认证的一般原理 25
一、认识论原理 25
(一)近代认识论的西方视角 25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31
(三)证据认识的特殊性 35
二、心理学原理 40
(一)法官的认证心理 40
(二)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心理 49
(三)被害人陈述心理 54
(四)证人的作证心理 56
三、概率论原理 60
(一)概率论原理简述 60
(二)概率论原理在刑事认证中的应用 67
(三)概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70
第三章 刑事认证的模式定位 74
一、刑事认证模式的历史演进——以大陆法系为主体的分析 74
(一)神示认证 74
(二)法定认证 77
(三)自由认证 82
二、自由心证及其客观化 85
(一)自由心证的涵义和本质 85
(二)自由心证的客观化 87
三、严格规则主义与自由裁量主义 91
(一)英美法系认证模式的特点及成因 92
(二)两种认证模式的比较与前瞻 95
四、我国刑事认证模式的选择 99
(一)为自由心证正名 99
(二)为法定证据辩护 104
(三)结论:在严格规则和自由裁量之间 106
第四章 刑事认证的内在依据 108
一、逻辑法则 108
(一)逻辑法则概论 108
(二)形式逻辑 111
(三)辩证逻辑 120
二、经验法则 123
(一)经验法则的内涵与特质 123
(二)经验法则在刑事认证中的作用 127
(三)经验法则的局限性 130
三、利益衡量原则 133
(一)利益衡量的必要性 134
(二)利益衡量的标准 137
(三)刑事认证上的利益衡量 139
第五章 刑事认证的外部规制 146
一、传闻证据规则 147
(一)传闻与传闻证据 147
(二)传闻证据规则及其例外 149
(三)传闻证据规则发展的历史轨迹 153
(四)传闻证据规则新发展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157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63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法考察 164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取向 169
(三)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几点思考 173
三、意见证据规则 179
(一)意见证据规则概述 179
(二)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 181
(三)英美意见证据规则的借鉴意义 186
四、最佳证据规则 189
(一)最佳证据规则探源 189
(二)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及例外 192
(三)我国的最佳证据规则 194
第六章 刑事认证的标准与方法 196
一、刑事认证的标准 196
(一)单个证据的认证标准 196
(二)全案证据的认证标准——证明标准 205
二、刑事认证的主要方法 214
(一)直觉与推理 214
(二)分析、比较与综合 222
(三)调查与验证 227
第七章 刑事认证的实证分析 230
一、实物证据的认证 230
(一)物证、书证 230
(二)勘验检查笔录 233
(三)视听资料 235
(四)电子证据 237
二、言词证据的认证 239
(一)证人证言 239
(二)被害人陈述 243
(三)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245
(四)鉴定结论 249
三、全案证据的综合认证 252
第八章 刑事认证的保障机制 268
一、司法体制 268
(一)司法独立 268
(二)法官中立 278
(三)审判公开 283
二、诉讼机制 288
(一)审判中心主义 288
(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292
(三)交叉询问机制 299
三、法官制度 305
(一)法官遴选制度 306
(二)法官责任制度 311
(三)法官保障制度 315
结语 320
参考文献 322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