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中国哲学发展的脉胳和特点 3
第三节 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 9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哲学思想 13
第一节 概述 13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宗教神学思想 18
第三节 商周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2
一、《易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22
二、“五行”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6
三、西周末期无神论思潮的兴起 28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上) 31
第一节 概述 31
第二节 孔子的哲学思想 37
一、“天命”论和“鬼神”观 37
二、“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的认识论 41
三、“中庸之道”的形而上学倾向 45
四、孔子思想的演变及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 47
第三节 墨子的哲学思想 48
一、“非命”论与“天志”、“明鬼”说 49
二、经验论的认识论 55
第四节 孟子的哲学思想 58
一、“天人合一”的天道观 59
二、唯心主义的“良知”说 61
三、“性善”论的人性论 63
第五节 《管子》的哲学思想 66
一、“水者万物之本原”的唯物主义思想 67
二、唯物主义的“精气”说 69
三、“静因之道”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71
一、天道自然无为的宇宙观 75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下) 75
第六节 《老子》的哲学思想 75
二、“反者道之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79
三、“不行而知”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81
第七节 庄子的哲学思想 83
一、唯心主义的天道观 83
二、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85
第八节 惠施和公孙龙的哲学思想 89
一、关于名家学派 89
二、惠施《历物》“十事”的相对主义倾向 90
三、公孙龙“离坚白”的哲学理论 94
第九节 《易传》的哲学思想 98
一、关于《易传》其书 98
二、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和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99
三、朴素辩证法思想 103
第十节 荀子的哲学思想 107
一、唯物主义的天道观 107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11
三、“性恶论”的人性论 114
一、唯物主义的天道观 116
第十一节 韩非的哲学思想 116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18
三、朴素辩证法思想 120
四、“好利”、“自为”的人性论 122
五、厚今薄古的历史观 123
第五章 两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126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二节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132
一、唯心主义的神学目的论 132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 137
三、“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138
四、“性三品”的人性论 140
五、“三统”、“三正”的循环论历史观 141
第三节 王充的哲学思想 142
一、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论 143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49
三、进化的历史观和命定论思想 151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 155
第一节 概述 155
第二节 王弼的哲学思想 163
一、“以无为本”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 164
二、“得意忘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167
三、“名教出于自然”的社会政治思想 169
第三节 郭象的哲学思想 171
一、“独化”论的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72
二、“冥而忘迹”的不可知论 175
三、“名教即自然”的社会政治思想 177
第四节 范缜的哲学思想 181
一、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与范缜的反佛斗争 181
二、《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证 184
三、《神灭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188
第一节 概述 191
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191
第二节 隋唐佛教哲学思想(上)——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197
一、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 197
二、唯识宗的“万法唯识”和“转识成智” 201
三、华严宗的“四法界”和“六相圆融” 204
第三节 隋唐佛教哲学思想(下)——禅宗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209
一、禅宗的创立及其对佛教的改革 210
二、“自心即佛”的主观唯心主义本体论 211
三、“顿悟成佛”的认识论 213
四、禅宗在历史上的影响 215
第四节 韩愈的哲学思想 216
一、反佛斗争和“道统”论 217
二、天命论和圣人史观 219
三、“性三品”和人性论 221
第五节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222
一、柳宗元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进步的历史观 223
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 226
三、柳、刘对佛教的妥协和好佛的原因 230
第八章 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第二节 张载的哲学思想 239
一、“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240
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 243
三、“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的认识论 244
四、二元论的人性论和“泛爱”论的伦理观 246
第三节 程颢程颐的哲学思想 248
一、唯心主义的“理”本体论 248
二、“格物知和”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251
三、“性善”“才恶”的人性论和“存理去欲”的伦理观 253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理”本体论 255
第四节 朱熹的哲学思想 255
二、“格物致和”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262
三、唯心主义的人性论 265
四、唯心主义的“天理”史观 267
五、朱熹的历史地位 269
第五节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 271
一、“心即理”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271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274
第六节 陈亮的哲学思想 275
一、“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世界 276
二、“明于事物之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78
三、陈朱“义利”、“王霸”之辨 282
第七节 王守仁的哲学思想 284
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唯心主义宇宙观 284
二、“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289
第八节 王廷相的哲学思想 293
一、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 293
二、注重“实践”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96
第九章 明清之际至鸦片战争前的哲学思想 300
第一节 概述 300
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07
第二节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307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312
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17
四、“理”“欲”统一的道德观和“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320
第三节 颜元的哲学思想 323
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23
二、注重“习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325
第四节 戴震的哲学思想 327
一、“气化流行”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328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330
三、“理”“欲”统一的伦理观 332
第十章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哲学思想 336
第一节 概述 336
第二节 洪秀全的哲学思想 344
一、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和“天启说”认识论 345
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348
第三节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349
一、世界观上的唯物主义因素和唯心主义倾向 350
二、进化论中的辩证法因素和形而上学倾向 353
第四节 严复的哲学思想 358
一、“质力相推”的机械唯物论 359
二、“物竞天择”的社会进化论 361
三、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64
第五节 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368
一、早期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370
二、晚期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377
第六节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379
一、进化论的唯物主义 380
二、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383
三、民生史观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