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剂型 4
一、常用剂型品种 4
二、剂型分类 4
第三节 药物制剂 6
一、制剂命名 6
二、制剂处方 6
三、制剂工艺 7
四、制剂的质量标准 8
五、新制剂的研制与审批 8
六、制剂生产与质量管理的要求 11
第四节 药典与其它典籍 12
一、概述 12
二、我国的药典 12
三、外国药典 14
四、药品的药典外标准 17
五、药典注释出版物 18
第五节 药剂业与药剂学 18
一、药剂学的定义和内涵 19
二、我国古代和近代的药剂业 19
三、新中国的药剂业发展 20
四、国外药剂业发展 21
五、药剂学的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和分支学科 22
六、我国药剂学科研的任务和前景 25
第二章 溶液与溶解现象 28
第一节 溶解及溶解度 29
一、溶液的定义和类型 29
二、溶解过程 30
三、溶解度及其表示方法 30
四、溶解度的测定 31
五、溶解度计算经验公式 31
六、影响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因素 33
一、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38
二、弱电解质药物的溶解度 38
第二节 固-液溶液 38
第三节 液体在液体中的溶解 42
一、二元体系 42
二、三元体系 43
第四节 气体在液体里的溶解 44
第五节 固体溶液 45
第六节 溶解机制 46
第七节 复合溶剂 47
一、介电常数在溶剂选择中的应用 48
二、复合溶剂对非极性溶质的溶解 49
三、复合溶剂对极性和半极性溶质的溶解 49
四、复合溶剂对弱电解质的影响 49
第八节 复合物(助溶剂)及助溶、增溶 50
一、助溶机制 50
五、复合溶剂的实际应用 50
二、增溶机制 53
三、助溶剂的选用原则 53
四、增溶剂选用原则 54
五、增溶剂的分类 55
第三章 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57
第一节 表面现象 58
一、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58
二、液体的铺展与固体的润湿 60
(一)液体的铺展 60
(二)固体的润湿 61
一、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特点 63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63
(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64
(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68
(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70
(四)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71
二、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73
(一)表面活性与表面老化 73
(二)胶团形成理论和数学处理 74
(三)临界胶团浓度的测定 77
(四)影响胶团形成的因素 78
(五)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79
(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79
(七)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84
(一)同系物混合体系 86
(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86
(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86
三、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86
四、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87
(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87
(二)表面活性剂对生物膜通透性的影响 87
(三)表面活性剂对胃空速率的影响 87
(四)对剂型物理性质的影响 88
(五)其它 88
一、增溶剂 89
(一)增溶的机制 89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89
(二)表面活性剂结构因素对增溶的影响 90
(三)制剂因素对增溶的影响 90
(四)增溶相图 93
(五)增溶剂的应用 94
二、乳化剂 96
(一)乳化机制 96
(二)乳化剂的选择 97
三、润湿剂 99
(一)润湿作用 99
(二)接触角的应用及测定 99
(三)润湿机制 99
(一)分散作用 100
(四)润湿剂的应用 100
四、分散剂和絮凝剂 100
(二)离子表面活性剂对Zeta电位的改变 101
(三)絮凝作用 101
五、发泡剂与消泡剂 102
六、杀菌剂和抑菌剂 103
七、去垢剂 103
八、其它应用 103
第四章 流变学 105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05
一、一般概念 105
二、流体的流动性质 106
三、牛顿流体 107
四、非牛顿流体 111
第二节 流体流动性质的测定 113
一、牛顿流体的粘度与测定 114
二、非牛顿流体流动性质的测定 117
第三节 流变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120
一、混悬剂 120
二、乳剂 121
三、凝胶 122
三、软膏剂 122
五、栓剂 123
六、流变学在贮库制剂处方设计中的应用 124
七、流变学性质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124
第五章 吸附 125
第二节 吸附的类型与吸附等温式 126
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126
(一)物理吸附(physisorption) 126
第一节 概述 126
(二)化学吸附(chemisorption) 127
二、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127
三、吸附等温式 128
(一)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简称为费氏经验式) 128
(二)Langmuir吸附等温式 129
(三)BET吸附等温式 130
四、溶液中的吸附 132
(二)溶媒 136
(三)pH 136
五、影响吸附的因素 136
(一)比表面积 136
(四)温度 137
(五)溶解度 137
第三节 常用的吸附剂 138
一、活性炭 138
(一)粒状炭 139
(二)粉状炭 139
二、分子筛 139
一、吸附水分 142
第四节 吸附剂的应用 142
四、活性氧化铝 142
三、硅胶 142
二、脱色 143
三、吸附热原 143
四、提取、分离 143
五、治疗用 143
第六章 微粉学 145
第一节 概述 146
第二节 粒子的大小与分布 147
一、粒子大小 147
(一)粒径及统计参数(平均粒径和中间粒径) 147
(二)测定微粒大小的方法 150
二、微粉粒子大小的分布 154
(一)分布模型 155
(二)数目分布与重量分布 160
第三节 粒子形态和比表面 160
一、粒子的形态 160
(一)定性术语 160
(二)粒子的三个轴长 161
(三)形态因子(shape factor) 161
二、比表面 162
(一)吸附法 162
(二)透过法 163
(一)真密度(true density,ρ) 164
一、密度 164
第四节 微粉的其它特性 164
(二)粒密度(granule density,ρg) 165
(三)松密度(bulk density,ρb) 165
二、孔隙率 166
三、流动性 167
(一)流动性及其测定方法 167
(二)影响微粉流动性的因素 169
四、吸湿性 170
五、润湿性 172
第五节 微粉特性对制剂工艺和质量的影响 173
(二)对分剂量准确性的影响 174
(三)对可压性的影响 174
(一)对混合均匀性的影响 174
一、微粉特性对制剂工艺的影响 174
二、微粉特性对药物吸收和疗效的影响 175
三、微粉特性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75
四、微粉特性对制剂安全性的影响 176
第七章 蒸馏、蒸发与干燥 177
第一节 蒸馏 178
一、概述 178
二、蒸馏法的应用 178
(一)互不混溶液体混合物的蒸馏 178
(二)能任意混溶的混合液的蒸馏 178
(三)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蒸馏 180
(四)分子蒸馏 181
(一)简单蒸馏装置 182
三、蒸馏器械 182
(二)精馏装置 183
第二节 蒸发 184
一、概述 184
二、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 184
(一)传热温度差(△tm)的影响 184
(二)传统系数(K)的影响 185
三、蒸发器械 185
(一)常压蒸发与器械 185
(二)减压蒸发与器械 186
(三)薄膜蒸发与器械 187
(二)除沫器 190
四、蒸发设备的附件 190
(一)冷凝器 190
第三节 干燥 191
一、概述 191
二、干燥原理及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192
(一)干燥原理 192
(二)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192
(三)干燥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93
三、干燥及其设备 194
(一)膜式干燥及其设备 194
(二)气流干燥及其设备 195
(四)冷冻干燥 199
(三)减压干燥 199
(五)辐射干燥与红外干燥器 200
(六)介电加热干燥与微波干燥器 201
(七)吸湿干燥的应用 202
(八)干燥设备的选型 203
第八章 搅拌与固体、液体分离 204
第一节 搅拌 204
一、搅拌的意义和应用 205
二、常用搅拌器的种类 205
(一)平桨式搅拌器 206
(三)锚式搅拌器 207
(四)旋桨式搅拌器 207
(二)框式搅拌器 207
(五)涡轮式搅拌器 208
第二节 固体、液体的分离 208
一、沉降法及澄清法 208
(一)沉降法 208
(二)澄清法 209
二、过滤 210
(一)过滤原理 210
(二)过滤速度与影响因素 210
(三)过滤介质 212
(四)助滤剂 213
(五)滤器的种类及应用 213
第三节 离心分离 216
一、离心力和分离因数 217
二、离心机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217
三、常用离心机的构造与特点 218
第九章 粉碎与过筛 222
第一节 概述 223
第二节 粉碎的原理、方法及器械 223
一、粉碎的原理 223
二、粉碎的方法 225
(一)单独粉碎和混合粉碎 225
(二)干法粉碎和湿法粹碎 225
(三)低温粉碎 225
三、粉碎的器械 226
(一)以截切作用为主的粉碎器械 227
(二)以挤压作用为主的粉碎器械 227
(三)以撞击作用为主的粉碎器械 228
(四)以研磨作用为主的粉碎器械 230
(五)以锉削作用为主的粉碎器械 231
(六)低温粉碎机组 231
四、粉碎器械的使用和保养 232
五、其它方法 233
(一)微粒结晶法 233
(二)固体分散法 233
第三节 过筛 234
一、概述 234
(三)溶剂化物法 234
二、药筛及粉末的分等 235
(一)药筛种类 235
(二)粉末的分等 239
三、筛的应用 239
(一)药粉的运动方式与运动速度 239
(二)粉层厚度 240
(三)粉末干燥程度 240
四、过筛器械 240
(一)手摇筛 240
(二)悬挂式偏重筛粉机 240
一、概述 241
第四节 除尘 241
(三)簸动筛粉机 241
二、除尘的方法及设备 242
(一)沉降法 242
(二)过滤除尘法 242
(三)洗涤除尘法 242
(四)电力除尘法 242
第十章 灭菌法 244
第一节 概述 245
第二节 微生物死亡动力学的研究 247
一、D值 247
二、Z值 247
(二)F0值 248
三、F值与F0值 248
(一)F值 248
第三节 物理灭菌法 249
一、热力灭菌法 250
(一)热力灭菌的原理 250
(二)干热灭菌法 251
(三)湿热灭菌法 251
二、过滤灭菌法 258
(一)细菌的大小与过滤灭菌的关系 258
(二)过滤灭菌法的特点 258
(三)烧结滤器及过滤介质 259
(四)微孔滤膜及滤器 260
三、紫外线灭菌法 262
(三)紫外线灭菌的应用 263
(一)紫外线光源 263
(二)紫外线灭菌的机制 263
(四)影响紫外线灭菌效果的因素 266
(五)使用紫外线灭菌的注意事项 266
四、微波灭菌法 266
五、辐射灭菌法 267
(一)射线种类 268
(二)辐射灭菌的机制 268
(三)钴-60辐射装置 269
(四)辐射强度与辐射剂量 269
(五)影响辐射灭菌的因素 272
(八)成药、中成药、中药材辐照消毒灭菌研究 273
(六)可用辐射法灭菌的药品和材料 273
(七)不宜用辐射法灭菌的药品和材料 273
(九)对辐照灭菌法的评价 274
第四节 化学灭菌法 275
一、气体灭菌法 275
(一)环氧乙烷 276
(二)甲醛 278
(三)其它 279
二、表面消毒 279
(一)理想的表面消毒剂须具备的性质 279
(二)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279
(三)常用的消毒剂 279
一、空气洁净技术概况 280
第五节 空气洁净技术及其应用 280
(一)空气洁净技术中常用的术语 281
二、空气的质量及过滤 282
(一)空气的含尘状况 282
(二)空气的过滤 283
(三)空气的热湿处理 286
三、洁净室标准及净化措施 286
(一)洁净室 286
(二)洁净室标准 286
(三)洁净室净化措施 290
(一)生产工艺要求 291
(四)洁净室粒子计数 291
四、洁净室设计 291
(二)土建要求 292
五、洁净室的灭菌 295
六、洁净室的清洁和管理 296
第十一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298
第一节 概述 299
第二节 药物制剂的化学动力学 300
(一)反应速度与浓度的关系 300
(二)温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305
(三)固体制剂降解动力学理论 306
(一)酯类药物的水解反应 309
一、水解 309
第三节 药物制剂的降解途径 309
(二)酰胺的水解 310
(三)其它药物的水解 310
二、药物的氧化和光解 311
(一)氧化 311
(二)光解 313
三、异构化(Isomerization) 313
四、其它 313
第四节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措施 314
一、处方因素 314
(一)pH值 314
(三)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17
(二)广义酸碱催化(general acid-base catalysis) 317
(四)离子及离子强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 318
(五)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 318
(六)基质和赋形剂的影响 319
二、非处方因素 320
第五节 固体制剂的溶出度(释放度)稳定性 322
一、溶出度测定方法 322
二、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稳定性的因素 323
第六节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 325
一、稳定性加速试验 327
(一)药典规定的加速实验法(Accelerated tests) 327
(二)温度加速实验法 328
(三)湿度加速实验 332
二、留样观察法(长期试验) 333
三、药物制剂稳定性数据的统计分析 333
第十二章 液体药剂 337
第一节 概述 339
一、液体药剂的含义 339
二、液体药剂的分类 340
三、液体药剂的特点和要求 340
四、分散度与疗效 341
五、常用的分散媒 341
(一)极性溶媒 341
六、制备液体药剂的一般原则 343
(三)半极性溶媒 343
(二)非极性溶媒 343
第二节 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344
一、概述 344
二、溶液剂 345
(一)溶解法 346
(二)稀释法 346
(三)化学反应法 346
三、糖浆剂 349
(一)概述 349
(二)糖浆剂的制备 350
(三)糖浆剂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 351
(一)溶解法 352
(四)人工糖浆 352
四、芳香水剂 352
(二)蒸馏法 353
五、醑剂 353
六、酏剂 354
七、酊剂 355
八、甘油剂 356
第三节 胶体溶液型药剂 357
一、概述 357
(一)胶体溶液的特点 357
(二)胶体溶液的种类 358
(一)亲水胶体 359
二、胶体溶液的制备与稳定性 359
(二)疏液胶体 360
(三)胶体微粒形成动力学 360
三、水凝胶剂 362
(一)水凝胶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 362
(二)水凝胶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 362
(三)影响水凝胶剂中药物释放的因素 363
四、几种常见的水凝胶聚合物 364
五、胶浆剂(Mucilagines) 365
(一)阿拉伯胶浆(Mucilago Gummi Arbici) 365
第四节 混悬剂 366
一、概述 366
(二)西黄蓍胶浆(Mucilago Tragacanthae) 366
二、混悬液的物理稳定性 367
(一)混悬微粒的沉降与布朗运动 367
(二)润湿与表面现象 369
(三)晶型、晶癖与结晶长大 372
(四)微粒间的斥力和引力 372
(五)Zeta电位与絮凝、反絮凝 372
(六)温度对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373
(七)混悬剂的流变性 374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374
四、助悬剂(Suspending agents) 375
(一)助悬剂的选用原则 376
(二)助悬剂的分类及品种 376
(一)分散法 377
五、混悬液制备 377
(二)凝聚法 379
六、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研究方法 380
(一)微粒大小的测定 380
(二)微粒的沉降 381
(三)重新分散试验 381
(四)絮凝度的测定 381
(五)Zeta电位的测定 381
(六)粘度与流变参数的测定 382
第五节 乳剂 382
一、概述 382
(二)形成界面膜 384
(一)降低界面张力 384
二、乳剂的形成机制 384
(三)分散相液滴的电屏障 385
三、乳化剂 385
(一)乳化剂理想性质 385
(二)乳化剂的种类 386
(三)乳化剂对界面膜的影响 390
四、乳化剂的选择和使用 391
五、乳剂制备和影响因素 392
(一)乳剂制备 392
(二)乳剂生产设备 395
(三)乳剂的不稳定性 396
(五)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398
(四)乳剂稳定性的测定 398
七、复合乳剂 400
六、处方举例 400
(一)复乳的制备 401
(二)影响复乳形成和稳定性的因素 402
(三)复乳在医药中的一些应用 402
(四)举例 403
第六节 液体药剂的色、香、味 404
一、概述 404
二、矫味剂 405
(一)甜剂(Sweetening Agents) 405
(二)芳香剂(Spices) 406
三、着色剂 410
(一)天然染料 410
(三)胶浆剂 410
(五)矫味剂的应用 410
(四)泡腾剂 410
(二)合成染料 411
第十三章 注射剂 414
第一节 注射剂的概述 417
一、定义与分类 417
二、注射剂的特点 418
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418
一、概述 419
四、注射剂的发展趋势 419
第二节 注射剂的溶媒 419
二、注射用水 420
(一)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420
(二)热原 420
(三)原水处理 422
(四)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424
(五)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 427
(六)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 428
三、非水溶媒 428
(一)油性溶媒 429
(二)水溶性非水溶媒 430
二、注射剂的附加剂 431
(一)增加主药化学稳定性的附加剂 431
第三节 注射剂的原料和附加剂 431
一、注射剂的原料 431
(二)增加注射剂物理稳定性的附加剂 433
(三)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 433
(四)抑制微生物生长的附加剂 434
(五)增加机体适应性的附加剂 435
第四节 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与生产管理 435
一、注射剂车间的设计 435
(一)微粒污染与危害 436
(二)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 437
第五节 注射剂的制备 439
(三)生产记录 439
二、注射剂车间的生产管理 439
(二)工艺规程 439
(一)洁净室的管理 439
一、注射剂的容器及处理 440
(一)玻璃容器 440
(二)塑料容器 443
二、注射液的配制及滤过 444
(一)注射液的配制 444
(二)注射液的滤过 445
三、注射液的灌封 454
(一)手工灌封 454
(二)机械灌封 455
四、注射剂生产的联动化 456
五、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457
(一)注射剂的灭菌 457
(二)检漏 457
六、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458
(一)澄明度检查 458
(二)热原检查 458
(三)无菌检查 459
(四)降压物质检查 459
(五)其它 459
八、注射剂的举例 460
七、注射剂的印字和包装 460
第六节 特殊类型的注射剂 463
一、混悬液型注射剂 463
(一)混悬液型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463
(二)混悬液型注射剂的生产工艺及举例 463
(三)混悬液型注射剂的质量评定 465
二、乳浊液型注射剂 465
(一)乳浊液型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466
(二)乳化剂的选择 466
(一)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要求 467
(二)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467
(三)乳浊液型注射剂的生产工艺及举例 467
三、注射用无菌粉末 467
(三)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生产工艺及举例 468
(四)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控制 469
四、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470
(一)冷冻干燥原理 470
(二)冷冻干燥制品的生产工艺及举例 470
(三)冷冻干燥制品的质量控制 473
二、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474
(二)发展概况 474
(二)提取与精制 474
(一)中药材的预选与处理 474
(一)定义与特点 474
一、概述 474
第七节 中药注射剂 474
(三)中药注射剂的配液与滤过 477
三、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78
(一)澄明度与稳定性 478
(二)刺激性问题 479
(三)复方中药注射剂的制备问题 480
(四)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问题 480
(五)剂量与疗效问题 480
(六)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问题 480
四、中药注射剂的研制 481
(二)生脉注射液 483
(一)柴胡注射液 483
五、举例 483
(三)注射用双黄连 484
(四)喜树碱注射液 485
(五)清开灵注射液 486
第八节 注射剂的处方设计与新产品的试制 488
一、注射剂新产品研制的程序及范围 488
二、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488
(一)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488
(二)溶媒的选择 488
(三)药物的溶解性 488
(四)药物的稳定性 489
(五)注射剂的安全性与生理适应性 489
三、注射剂处方设计的Plackett-Burman法 490
四、典型产品研制分析 493
(一)溶液型注射剂 494
(二)混悬型注射剂 495
(三)乳浊型注射剂 496
第九节 国内外注射剂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498
第十四章 输液剂 503
第一节 概述 504
一、输液剂的质量要求 505
二、输液剂的种类与应用 505
第二节 输液剂的生产工艺 505
一、输液剂生产车间的基本要求 505
(一)原辅料与容器的质量要求及处理方法 506
二、输液剂的制备 506
(二)输液剂的配制 508
(三)输液剂的滤过 508
(四)输液剂的灌封 509
(五)输液剂的灭菌 510
(六)输液剂的质量检查 510
(七)输液剂的包装 511
三、输液剂举例 511
(一)盐类输液 511
(二)多元醇类输液 512
(三)糖类输液 513
(四)氨基酸输液 516
(五)脂肪输液 519
(六)代血浆输液 523
第三节 输液的配伍变化 527
一、输液与注射液配伍应用的特点 527
(一)血液与人血清白蛋白 527
(二)甘露醇注射液 528
(三)静脉脂肪乳注射液 528
二、输液与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529
(一)溶媒组成改变 529
(二)pH值的影响 529
(三)氧化作用与还原性物 530
(四)水解作用 531
(五)离子作用 532
(六)聚合作用 535
(七)差向异构化与消旋化 537
(八)光分解作用 538
(九)吸附作用 539
(十)其他因素 539
三、高营养静脉输液各成分间及其与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542
(一)葡萄糖与氨基酸的配伍变化 542
(二)葡萄糖与电解质的配伍变化 543
(三)脂肪乳与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的配伍变化 545
(四)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配伍变化 545
(五)抗生素 546
(六)抗癌药物 550
一、自然落下法滴注原理 552
第四节 输液的滴注高度与滴注速度的控制 552
二、输液导管及药剂附加剂对滴注速度的影响 553
三、不同滴注速度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553
四、各类输液剂通常进行的滴注速度及其控制限度 554
(一)单纯的电解质输液 554
(二)复方电解质输液 555
(三)渗透压输液 555
(四)胶质输液 555
(五)营养输液 556
(二)高营养电解质基础液 557
(一)复方电解质输液 557
一、电解质输液 557
第五节 输液剂的研究进展 557
二、氨基酸输液 560
(一)营养用氨基酸输液 560
(二)特殊用途氨基酸输液 562
三、微量元素注射液 567
四、维生素注射液 567
第十五章 眼用制剂 570
第一节 概述 571
第二节 眼的解剖、生理及相应的药物吸收 571
一、眼的解剖与生理 572
(一)眼球 572
(三)眼的附属器 573
(二)眼内容物的折光装置 573
二、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574
(一)吸收途径 574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575
(三)眼用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577
三、眼内药物测定法 578
(一)泪容及泪液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578
(二)玻璃体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578
(五)瞳孔大小测定 579
第三节 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 579
一、无菌 579
(四)血药浓度测定 579
(三)角膜内药物含量测定 579
二、毒性与刺激性 580
三、抑菌与抑菌剂 580
四、稳定性 582
五、制备要求 583
(一)环境 583
(二)原料与设备 583
第四节 眼用制剂分类 584
一、液体型眼用制剂 584
(一)液体型眼用制剂的种类 584
(二)液体型眼用制剂的附加剂 585
(三)制备与举例 597
(一)无菌要求 600
(二)制备与举例 600
二、半固体眼用制剂(眼膏) 600
三、眼用膜剂(Ophthalmic Inserts) 602
(一)非溶蚀性眼用膜剂 602
(二)溶蚀性眼用膜剂 603
四、软接触眼镜 603
五、接触眼镜附属制剂 604
(一)附属制剂种类 604
(二)附属制剂处方标准 604
(三)安全有效性的特殊要求 606
(四)物化性质的特殊要求 606
第一节 概述 608
第十六章 散剂 608
第二节 散剂的特点和分类 609
(一)按用途分类 609
(二)按组成分类 609
(三)按组成成分性质分类 609
(四)按剂量分类 609
第三节 散剂的一般制备过程 609
(一)粉碎与过筛 609
(二)混合 610
(三)分剂量 615
(四)质量检查 616
(五)散剂的包装和贮藏 617
第四节 散剂的制备与举例 619
第十七章 浸出药剂 623
第一节 概述 625
一、定义及发展 625
二、药材的成分与疗效及浸出的关系 625
三、浸出药剂的类型及特点 626
第二节 浸出溶剂 628
一、常用的浸出溶剂 628
二、浸出溶剂的要求及选用 630
三、浸出辅助剂 630
(一)药材的来源与品种鉴定 631
一、药材品质检查 631
第三节 药材的预处理 631
(二)总浸出物或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632
(三)含水量测定 632
二、药材的预处理 632
第四节 浸出原理 632
一、浸出过程 632
(一)动物性药材的浸出过程 633
(二)植物性药材的浸出过程 633
二、影响浸出的因素 635
(一)药材粒度 635
(五)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 636
(四)压力 636
(六)浸出成分与浸出的关系 636
(二)温度 636
(三)浓度差 636
(七)新技术的应用 637
第五节 浸出方法、工艺流程及器械 637
一、浸出方法 637
(一)煎煮法 637
(二)浸渍法 638
(三)渗漉法 639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640
二、浸出工艺流程及器械 641
(一)单级浸出工艺与间歇式提取器 641
(二)单级热回流浸出工艺及温渗法浸出工艺 642
(四)多级浸出工艺 644
(三)单级循环浸渍浸出工艺 644
(五)半逆流多级浸出工艺与罐组逆流浸出器 647
(六)连续逆流浸出工艺与连续浸出器 647
(七)加压浸出工艺 650
(八)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与设备 651
三、浸出过程的强化途径 651
(一)流化强化浸出 651
(二)电磁场强化浸出 652
(三)电磁振动强化浸出 652
(四)电场强化浸出 652
(五)脉冲强化浸出 652
(六)挤压强化浸出 652
五、浸出溶剂的回收 653
四、浸出过程的物料输送 653
一、汤剂与中药合剂(口服液) 654
第六节 常用浸出剂型 654
二、酒剂 662
三、酊剂 665
四、流浸膏剂 667
五、浸膏剂 669
六、煎膏剂 671
七、颗粒剂 673
八、油浸剂 674
二、制法规范 675
(一)含量测定 675
三、理化标准 675
一、药材的来源、品种与规格 675
第七节 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 675
(二)含醇量测定 676
(三)鉴别及检查 676
四、卫生学标准 676
第八节 浸出药剂的工艺设计 677
一、概述 677
二、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 677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677
(二)拟定浸出药剂类型,设计处方,试制确定生产工艺 677
(三)工艺设计及试制中注意事项 678
第十八章 片剂 681
(一)压制片 683
二、片剂的分类 683
第一节 概述 683
一、片剂的特点 683
(二)模型片 685
(三)片剂的质量要求 685
第二节 片剂赋形剂 685
一、稀释剂与吸收剂 685
二、润湿剂与粘合剂 688
三、崩解剂 691
四、润滑剂 698
五、助流剂 701
六、着色剂 701
七、矫味剂 703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704
一、湿颗粒法 704
(一)操作规程的拟定 704
(二)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 704
(三)称量与混合 704
(四)制颗料 705
二、流动床制粒 709
三、干法制粒 710
四、压片 710
五、直接压片 719
(一)裂片 722
(二)松片 722
六、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22
(三)粘冲 723
(四)崩解迟缓 723
(五)叠片 723
(六)片重差异 724
(七)变色或表面斑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724
第四节 中草药片剂的制备 724
一、辅料的选择 724
(一)润湿剂与粘合剂 724
二、制备过程 725
(一)原料处理的一般原则 725
(三)润滑剂 725
(二)崩解剂 725
(二)制颗粒 726
(三)压片 726
(四)包装 728
第五节 片剂处方设计 728
一、湿颗粒法压片处方设计 728
二、直接压片处方设计 732
三、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剂处方设计 734
(一)吸吮片 734
(二)咀嚼片 734
(三)泡腾片 735
第六节 压片工艺理论 737
一、粉末压片 737
二、水分的作用 741
三、润湿剂和粘合剂的作用 742
四、润滑剂的作用 742
五、结晶形状的关系 743
第七节 片剂包衣 743
一、概述 743
二、包衣方法与设备 744
(一)锅包衣法 744
(二)空气悬浮包衣法 751
(三)压制包衣法 751
(四)其它 752
(二)薄膜包衣材料 753
(一)糖衣材料 753
三、包衣材料 753
四、包衣工艺 757
(一)糖衣 757
(二)薄膜衣 758
(三)肠溶衣 758
五、有关包衣问题的讨论 759
第八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 761
一、概述 761
二、片剂质量检查的项目 762
(一)片剂 762
(二)包衣片剂 764
第九节 片剂处方实例 766
第十节 纸型片与纸膜剂 771
第十九章 胶囊剂 776
第一节 概述 777
一、分类 777
二、特点 777
第二节 胶囊剂的原料 778
一、明胶gelatin 778
(一)明胶的制法 778
(二)明胶的理化性质 778
(三)质量要求 780
(三)褐藻胶 781
(五)淀粉 781
(四)海洋生物胶 781
(二)羟烷基淀粉 781
(一)甲基纤维素 781
二、明胶代用品 781
第三节 胶囊剂的制备 782
一、硬胶囊剂 782
(一)空胶囊(胶壳)的制备 782
(二)硬胶囊的填充 784
二、软胶囊剂 787
(一)胶壳及药物处方的要求和性质 788
(二)制备方法 790
(一)缓释胶囊 792
四、其它胶囊 792
(一)甲醛与胶囊直接作用 792
(二)胶囊包衣法 792
三、肠溶胶囊剂 792
(二)植入胶囊 793
(三)气雾胶囊 793
(四)直肠和阴道胶囊 793
第四节 胶囊剂的质量评定、包装与贮藏 793
一、质量检查 793
二、胶囊剂中药物的溶出度检查 793
三、贮藏 794
第五节 举例 794
一、硝苯地平软胶囊 794
二、灰黄霉素胶囊 795
第二十章 丸剂 796
第一节 概述 797
一、丸剂的特点 798
二、丸剂的分类 798
(一)按赋形剂分类 798
(二)按制法分类 799
第二节 丸剂常用的赋形剂 799
一、润湿剂 799
(一)水 799
(二)酒 799
(一)蜂蜜 800
二、粘合剂 800
(四)水蜜 800
(三)醋 800
(五)药汁 800
(二)米糊或面糊 801
(三)植物性浸膏 801
三、稀释剂或吸收剂 801
四、促溶散剂 801
六、滴丸剂的基质 802
(二)脂肪性基质的冷却剂 802
(一)水溶性基质的冷却剂 802
七、滴丸剂的冷却剂 802
(二)常用的脂肪性基质 802
(一)常用的水溶性基质 802
(四)青黛衣 802
(五)百草霜衣 802
(三)雄黄衣 802
(二)黄柏衣 802
(一)朱砂衣 802
五、包衣材料 802
第三节 丸剂的制备 803
一、塑制法 803
(一)原辅料的准备 803
(二)制丸块 803
(四)制丸粒 804
(三)制丸条 804
(五)干燥 807
(六)塑制丸常发生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807
(七)举例 808
二、泛制法 809
(一)原辅料的粉碎与准备 810
(二)起模 810
(三)成型 811
(四)盖面 812
(五)干燥 813
(六)泛制丸常发生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813
(七)举例 814
三、滴制法 815
(一)概述 815
(二)制法 815
(三)举例 819
四、选丸和包衣 820
(一)选丸 820
(二)包衣 821
第四节 丸剂的质量检查 822
一、主药含量 823
二、外观检查 823
三、重量差异 823
六、卫生学检查 824
五、水分 824
四、溶散时限 824
第五节 丸剂的包装和贮存 825
第二十一章 软膏剂 827
第一节 概述 828
第二节 常用基质 828
一、油脂性基质 828
(一)烃类 829
(二)油脂类 829
(三)类脂 830
(四)硅酮 830
二、乳膏型基质 830
(一)肥皂类 831
(二)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833
(三)多元醇酯类 834
(四)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835
三、水溶性基质 837
四、基质对药物释放、穿透、吸收的影响 840
第三节 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841
一、基质的处理 841
二、药物加入的方法 841
三、制备方法及设备 841
(一)研合法 841
(二)熔合法 842
(四)中药软膏剂 843
四、举例 843
(三)乳化法 843
第四节 质量评定 846
一、主药含量测定 846
二、熔点与滴点 847
三、粘度和稠度 847
四、伸展性 847
五、酸碱度 847
六、稳定性 847
九、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 848
(一)体外法 848
八、刺激性 848
七、无菌检查 848
(二)体内试验法 849
第五节 软膏剂的包装与贮藏 849
一、包装材料 849
二、包装方法 849
三、软膏剂的贮存 849
第二十二章 硬膏剂 851
第一节 概述 851
第二节 硬膏剂的制备与举例 852
一、黑膏药 852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 853
(二)制法 853
(四)举例 857
(三)熬膏时的安全防护 857
二、白膏药 859
三、橡胶硬膏 859
(一)常用的原辅材料 859
(二)制备工艺 861
(三)质量要求 863
四、硬膏剂存在的问题及制剂工艺的发展 864
(一)黑膏药 864
(二)橡胶硬膏 864
第二十三章 栓剂 866
第一节 概述 867
二、全身作用 868
一、局部作用 868
第二节 栓剂的作用与吸收 868
(一)直肠与阴道的解剖生理与药物的吸收 869
(二)直肠吸收与其它给药途径的比较 870
(三)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 870
第三节 栓剂基质与附加剂 873
一、栓剂基质 873
(一)油脂性基质 874
(二)水溶性基质 875
二、附加剂 876
(一)药物吸收促进剂 877
一、栓剂的处方设计 878
第四节 栓剂的处方设计与制备工艺 878
(一)全身作用的栓剂 878
(二)抗氧剂 878
(四)硬化剂 878
(三)防腐剂 878
(五)乳化剂 878
(二)局部作用的栓剂 879
二、栓剂的制备在器械 879
(一)置换价的测定 879
(二)栓剂的制备 880
(三)特殊栓剂制备 882
(四)栓剂大量生产的机械 883
一、栓剂的质量评定 884
第五节 栓剂的质量评定与包装 884
(一)重量差异 885
(二)熔距 885
(三)固化点 885
(四)软化点 885
(五)液化时间测定 886
(六)硬度测定 886
(七)崩解试验 886
(八)释放度试验 886
第六节 栓剂实例 887
一、发挥局部作用的栓剂 887
(九)吸收试验 887
二、栓剂的包装 887
二、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 888
第二十四章 药用气雾剂 891
第一节 概述 892
第二节 呼吸系统对药物的吸收 894
一、药物在肺部的吸收 894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894
(一)呼吸道的气流 894
(二)吸入呼吸道的微粒沉积 894
(三)微粒的大小 894
第三节 气雾剂的组成 895
一、抛射剂 895
(四)药物的性质 895
三、药物在肺部吸收的评价方式 895
二、药物与附加剂 898
三、耐压容器 899
四、阀门系统 899
第四节 气雾剂的制备 900
一、处方设计 900
(一)溶液型气雾剂 901
(二)混悬型气雾剂 901
(三)乳剂型气雾剂 902
(一)容器与阀门系统 903
二、气雾剂的制备工艺 903
(二)药物的配制和分装 903
(四)喷雾剂 903
(五)吸入剂 903
(三)抛射剂的填充 904
三、常用气雾剂灌装设备 904
第五节 干粉吸入型气雾剂 905
一、干粉吸入型气雾剂的处方设计 905
(一)处方 905
(二)影响因素 906
二、干粉吸入型气雾剂装置 906
三、吸入方式及体外流速的评价 907
一、安全、泄气检查 908
二、非定量阀门气雾剂 908
第六节 气雾剂的质量检查 908
三、定量阀门气雾剂 909
四、粒度 910
第七节 气雾剂粒径测定法 910
一、冲击法 910
二、激光衍射法 910
三、显微镜法 911
四、Doppler角速法 911
第八节 举例 911
一、异丙乙基去甲肾上腺素喷雾剂 911
二、沙丁胺醇气雾剂 912
三、沙丁胺醇干粉吸入剂 912
四、甲酚唑啉盐酸长效鼻腔喷雾剂 913
第二十五章 经皮给药系统 914
第一节 概述 915
一、TDD系统的特点 915
二、TDD系统发展概况 916
第二节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916
一、皮肤的基本生理构造 916
二、药物经皮转运机制 918
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920
第三节 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 921
一、药物性质与经皮渗透的关系 921
二、TDD系统的释药参数设计 923
(一)药动学参数及其应用 923
(二)TDD系统参数及其在经皮渗透中的意义 925
三、TDD系统的基本类型 926
第四节 促进药物穿透皮肤的方法 929
一、渗透促进剂在TDD系统中的应用 930
(一)表面活性剂 930
(二)二甲基亚砜及其类似物 931
(三)吡咯酮衍生物 931
(四)氮酮类化合物 932
(五)醇类化合物和脂肪酸类化合物 932
(六)其它促进剂 933
二、离子导入技术在TDD系统中的应用 934
(一)离子导入技术的原理 934
(二)影响离子导入有效性的因素 935
一、渗透装置 936
第五节 经皮给药实验研究技术 936
三、皮肤样品实验技术 938
二、扩散池介质 938
四、在体透皮吸收试验 940
第六节 TDD系统的材料、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 940
一、概述 940
二、常用聚合物材料 940
(一)膜聚合物和骨架聚合物 940
(二)压敏胶 942
(三)其它材料 942
三、膜的加工、复合和成型 943
(一)膜材的加工方法 943
(二)膜材的复合和成型 943
(一)释放速率、经皮渗透速率和释放度 944
四、TDD系统的质量检查 944
(二)粘贴性能 946
(三)含量与生物利用度 946
第二十六章 缓释、控释制剂 948
第一节 概述 949
一、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类型 949
二、透皮给药系统制剂 950
三、腔道和粘膜用控释制剂 951
四、注射控释制剂 951
五、植入制剂 951
第二节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原理 952
(一)单剂量给药 953
一、一级释药的缓释、控释制剂 953
(二)多剂量给药 954
二、理想缓释、控释制剂 956
(一)单剂量给药 956
(二)多剂量给药 957
第三节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制备原理和工艺 958
一、缓释、控释方法 958
(一)控制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方法 958
(二)控制药物从剂型中扩散的方法 959
二、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实验方法 960
(一)体外试验法 961
(二)体内试验法 961
三、药物制剂体内外相关关系的研究 962
四、用计算机模拟体内血药浓度及预测缓释、控释制剂的剂量和释药速度 963
五、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举例 965
第四节 经皮吸收的缓释、控释制剂 969
一、概述 969
二、经皮吸收的过程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970
(一)经皮吸收过程 970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971
三、透皮吸收贴片剂的结构和材料 972
(一)结构 972
(二)材料 973
四、贴膜片剂举例 975
五、质量评定 977
(一)体外试验 978
(二)体内试验 978
(三)生物利用度试验 979
第五节 其它给药途径的缓释、控释制剂 979
一、眼用缓释控释制剂 979
(一)眼用控释膜剂 979
(二)控释眼丸 981
(三)胶乳和热敏性凝胶 981
二、注射用缓释、控释制剂 982
三、植入控释制剂 983
(一)植入小丸 983
(二)植入胶囊或胶棒 983
第二十七章 靶向给药制剂 986
第一节 概述 987
一、定义与分类 987
二、靶向给药制剂的发展 987
第二节 靶向给药剂型 989
一、乳剂 989
二、微球 990
(一)微球的分类与常用材料 991
(二)微球的制备及举例 992
(三)微球的质量评价 993
(四)微球的体内评价 994
三、毫微胶囊 994
(一)毫微囊常用材料 995
(二)毫微囊的制备及举例 995
四、磁性制剂 996
(四)固体脂质毫微粒 996
(三)包表面活性剂衣层的毫微囊 996
(一)磁性材料 997
(二)磁性制剂的制备及举例 997
(三)影响磁性制剂在靶区滞留和释药的因素 999
五、单克隆抗体结合制剂 999
六、肝靶向药物制剂 1000
(一)含糖基的大分子化合物通过肝实质细胞或非实质细胞中含有的受体介导途径 1000
(二)阴离子型聚合物 1000
(四)载体传输途径 1000
七、其他 1002
第二十八章 膜剂 1005
第一节 概述 1005
一、药物的选择 1006
二、成膜材料 1006
第二节 膜剂基本组成 1006
(一)纤维素衍生物 1007
(二)乙烯基类均聚物和共聚物 1008
(三)丙烯酸类均聚物和共聚物 1010
三、增塑剂 1011
第三节 膜剂的制备和生产工艺 1012
(一)溶剂法 1012
(三)压延法 1013
(四)挤出法 1013
(二)流延法 1013
(五)吹塑法 1014
第五节 常用膜剂举例 1015
一、眼用药膜 1015
第四节 膜剂的一般要求 1015
二、口腔用膜剂 1016
三、阴道用膜剂 1017
四、其它膜剂 1018
第二十九章 海绵剂 1019
第一节 概述 1019
第二节 海绵剂一般制备过程 1020
第三节 海绵剂质量要求 1020
一、明胶海绵 1021
(一)吸收性明胶海绵 1021
第四节 海绵剂制备与举例 1021
(二)大黄明胶海绵 1022
二、血浆海绵 1022
二、纤维蛋白海绵 1023
四、淀粉海绵 1023
五、其它 1024
第三十章 其它剂型 1025
第一节 微型胶囊 1026
一、概述 1026
二、囊心物、囊材的种类与选择 1027
三、微囊的制备 1028
(一)化学法 1028
(二)物理化学法 1030
(三)物理机械法 1037
四、微囊的特征 1038
(一)微囊的形态、粒子大小与分布 1038
(二)囊膜的厚度 1040
(三)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1042
(三)药物溶出速率的测定 1043
(二)主药的含量测定 1043
(四)微囊的生物利用度 1043
(一)囊形与粒径 1043
五、微囊的质量评定 1043
六、微囊在药物制剂上的应用 1044
七、微囊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举例 1046
第二节 脂质体 1051
一、概述 1051
二、脂质体的组成、性质 1052
(一)脂质的组成 1052
(二)脂质体的性质 1054
三、脂质体的制备及举例 1055
四、脂质体的质量评定 1058
(一)主药的含量测定 1058
(四)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1059
(三)包封率的测定 1059
(五)稳定性测定 1059
(二)大小和形态 1059
五、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1060
(一)包封率的测定 1060
(二)影响包封率的因素 1061
六、脂质体的体内行为 1063
(一)脂质体与细胞的作用方式 1063
(二)脂质体体内行为特征 1064
七、脂质体制剂的开发展望 1066
(一)抗癌药物载体 1066
(三)影响脂质体体内行为的因素 1066
(三)抗寄生虫药物载体 1067
(四)酶的载体 1067
(二)抗菌药物的载体 1067
(七)脂质体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1068
(六)激素类药物载体 1068
(八)其它 1068
(五)螯合剂载体 1068
第三十一章 制剂包装 1070
第一节 概述 1071
第二节 包装材料 1073
一、金属 1074
(一)玻璃的组成 1075
(二)玻璃的类型 1075
二、玻璃 1075
(三)有色玻璃 1076
三、塑料 1076
(一)常用塑料 1077
(二)附加剂及其作用 1079
(三)塑料容器的一些问题 1079
(一)橡胶的种类 1081
(二)橡胶在药剂包装中的应用 1081
四、橡胶 1081
五、容器的封闭 1083
第三节 软包装 1083
(一)按薄膜特性的分类 1084
(二)各种单层膜 1084
一、单层膜 1084
二、复合膜 1086
三、膜包装的应用 1090
一、包装设计 1091
(一)结构设计 1091
第四节 包装设计与评价 1091
二、包装评价 1092
(一)包装材料 1092
(二)装潢设计 1092
(二)包装成品 1093
第五节 药品包装有关法规 1094
第三十二章 药物吸收 1097
第一节 生理因素与药物吸收 1098
一、细胞膜的结构 1098
二、药物的吸收机制 1099
(一)被动扩散 1099
(二)特殊转运 1100
三、胃肠道生理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101
(一)胃肠道的构造 1101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1104
第二节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吸收 1107
一、脂溶性 1107
二、pH分配理论 1108
三、离子的吸收 1109
四、非搅拌水层 1109
五、溶出速率 1111
(一)溶液中总的溶解度与扩散层中的溶解度 1111
(二)盐型 1113
(三)粒径 1113
(四)晶型 1114
(一)溶液剂 1115
一、剂型的影响 1115
(二)混悬剂 1115
第三节 剂型因素与吸收 1115
(三)胶囊剂 1116
(四)片剂 1117
(五)缓控释制剂 1118
二、辅料的影响 1119
(一)稀释剂 1119
(二)润滑剂 1120
(三)崩解剂与润湿剂 1121
(四)其它 1122
第三十三章 药物分布 1124
第一节 概述 1125
第二节 表观分布容积 1126
一、药物的组织分布过程 1128
(一)药物从血液向组织液的转运 1128
第三节 药物向组织的分布 1128
(二)药物从组织液向组织细胞内的转运 1129
二、影响药物组织分布的因素 1130
(一)血液循环的影响 1131
(二)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组织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1131
(三)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 1132
(四)药物与组织细胞内成分结合的影响 1136
(五)组织液和组织细胞内液pH差异的影响 1137
(六)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1138
(七)组织蓄积的影响 1138
(八)其它因素的影响 1139
第四节 药物在淋巴系统的转运 1139
一、从血液向淋巴的转运 1140
二、从组织液向淋巴的转运 1140
三、从消化管向淋巴的转运 1141
第五节 药物向脑内转运 1142
一、血脑屏障的概念 1142
二、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 1143
三、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血液的排出 1144
第六节 药物向胎儿的转运 1145
一、胎盘中的药物转运 1145
二、胎儿内的药物分布 1146
第七节 药物在脂肪组织的分布 1146
第三十四章 药物代谢 1147
第一节 概述 1148
第二节 药物体内代谢的部位和意义 1149
一、药物代谢酶 1149
(一)肝微粒体混和功能氧化酶系统(微粒体药物代谢系统) 1149
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部位 1150
(一)药物在肝脏中代谢 1150
(二)药物在肝脏外代谢 1150
(三)肠道菌丛的酶系统 1150
(二)非微粒体酶系统 1150
三、研究药物代谢的意义 1153
(一)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1153
(四)在毒物检定上的应用 1154
(三)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1154
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类型 1154
(二)在临床中的应用 1154
一、氧化反应 1155
(一)羟化作用 1155
(三)醚解 1156
(四)氧化去烃反应 1156
(二)侧链氧化 1156
(六)S-氧化反应 1158
二、还原反应 1158
(五)N-氧化反应 1158
(一)硝基还原 1159
(二)偶氮还原 1159
(三)羰基还原 1160
三、水解反应 1160
四、结合反应 1161
(一)葡萄糖醛酸结合 1162
(二)硫酸结合 1164
(三)甘氨酸结合 1165
(四)谷胱甘肽或巯基尿酸结合 1166
(五)乙酰化结合 1166
(六)甲基化反应 1167
第四节 药物代谢与药效的关系 1168
一、代谢使药物失去或降低药理活性 1168
(七)置换反应 1168
二、代谢使药理活性增强的药物 1171
二、给药途径对代谢的影响 1174
一、实验对象的种族差异性 1174
三、毒性代谢产物的形成 1174
第五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174
四、给药剂量对代谢的影响 1176
五、药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1177
(一)酶的诱导 1177
(二)酶的抑制 1178
(三)药物对代谢的二相作用 1180
六、药物的对映体 1182
(一)对映体转变 1182
(二)立体选择性的首过代谢 1183
(三)代谢物的立体选择性 1183
七、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184
(一)年龄差异 1184
(二)性别差异 1186
(三)个体差异 1187
(四)饮食的影响 1187
第三十五章 药物排泄 1190
第一节 概述 1191
第二节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194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及生理功能 1194
二、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1195
第三节 肾功能试验方法 1196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1196
一、肾功能与肾血浆清除率 1196
(一)肾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196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196
(一)肾小球滤过 1196
(二)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 1198
(三)肾血流量、滤过分数及提取率的测定 1198
(四)对肾小管功能的推测 1199
二、肾功能测定方法 1203
(一)肾清除率试验法 1203
(三)截流分析法 1205
(四)微穿刺法 1205
(二)肾皮质切片蓄积法 1205
一、肾脏排泄药物的机制 1206
第四节 药物从肾脏的排泄 1206
(一)肾小球滤过 1206
(五)肾门循环法 1206
(二)肾小管分泌 1207
(三)肾小管重吸收 1209
二、药物代谢对药物肾排泄的影响 1209
三、药物从肾脏排泄的类型 1210
第五节 药物从肾外途径排泄 1210
一、药物从胆汁排泄 1211
二、药物从消化管排泄 1214
三、药物从乳腺排泄 1215
一、影响肾脏排泄的因素 1216
第六节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1216
(一)影响滤过的因素 1216
五、药物从肺排泄 1216
四、药物从汗腺排泄 1216
(二)影响分泌的因素 1217
(三)影响重吸收的因素 1219
(四)肾排泄与临床用药的关系 1220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 1221
(二)肠肝循环 1221
二、影响胆汁排泄的因素 1221
(三)种族差异 1222
(四)胆汁流量 1223
第三十六章 药物相互作用 1224
第一节 概述 1225
第二节 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228
一、吸收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228
(一)理化因素 1229
(二)生理、生化因素 1232
二、分布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235
三、代谢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238
(一)酶抑作用 1238
(三)酶促作用 1241
(四)首过效应及肝血流改变 1243
四、排泄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243
(一)尿液pH值的影响 1244
(二)肾小管竞争分泌的影响 1246
(三)近曲小管的直段部位有主动分泌有机酸和有机碱的作用 1247
第三节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1248
一、相加或协同相互作用 1248
二、拮抗相互作用 1249
三、药物输送机制改变的相互作用 1250
四、由体液和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相互作用 1250
第四节 药剂学相互作用 1251
一、药物配伍禁忌 1251
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改变 1253
一、抗生素的联用指征 1255
二、抗生素的联用原则 1255
第五节 抗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255
三、不同机体条件下抗生素联合应用的选择 1257
第六节 中西药间的相互作用 1257
第一节 概述 1260
一、一些基本概念 1260
第三十七章 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1260
二、研究意义 1261
三、生物样液中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1261
一、模型嵌合法 1263
二、wangner-Nelson法 1263
第二节 吸收速度 1263
三、Loo-Riegelman法(多室模型) 1267
四、脱卷积方法 1271
第三节 生物利用度(吸收程度) 1272
一、生物利用度测定的原理 1272
二、相对生物利用度 1273
三、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的试验设计 1273
四、生物利用度计算的校正方法 1277
第四节 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1278
一、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1278
二、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1279
三、药物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 1280
第三十八章 药动学基础 1282
第一节 概论 1283
一、药物体内运动的速度论特征 1283
二、药物体内过程的药动学观点 1284
三、配置 1287
四、经典的配置模型--隔室模型 1287
五、一种更符合机体状况及药物体内真实动态的模型--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1290
六、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1291
第二节 数学补充知识 1292
一、曲线下面积的近似计算方法 1292
二、拉普拉斯变换 1294
第三节 药物的生物半衰期 1299
第四节 一室模型 1301
一、静脉注射 1301
二、口服给药 1307
三、静脉输注 1316
第五节 二室模型 1320
一、静脉注射 1323
二、口服吸收 1328
三、静脉输注 1332
第六节 生理药动学模型 1339
一、概述 1339
二、生理药动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1342
第七节 统计矩解析 1348
一、统计矩 1349
二、生物利用度 1349
三、清除率 1350
四、半衰期 1350
六、表观分布容积 1351
七、代谢分数 1351
五、吸收动力学 1351
九、预估到达稳态的时间 1352
十、小结 1352
八、预估诸稳态浓度 1352
第八节 临床药动学 1353
一、概述 1353
二、多剂量给药及稳态血药浓度 1354
三、临床给药剂量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361
四、特殊生理和病理状况下给药剂量方案的调整 1364
五、临床病人的个体药动学参数的求取 1366
六、一些临床常用监测药物给药方案设计举例 1368
(三)阳离子型聚合物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