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混凝土大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3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乃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030089189
  • 页数:130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混凝土原材料 3

第一章 水泥 3

1.1 导言 3

1.2 硅酸盐水泥熟料 3

1.2.1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 4

1.2.2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5

1.2.3 熟料的率值与矿物组成计算 8

1.3 无机矿物质混合材 10

1.4 水泥水化与硬化 16

1.4.1 硅酸盐水泥熟料单矿物的水化 16

1.4.2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21

1.4.3 水化产物 24

1.4.4 外加物和温度对水化的影响 30

1.4.5 新拌水泥浆体微结构的形成 35

1.4.6 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性 38

1.4.7 水泥浆体的凝结与硬化 41

1.4.8 硬化水泥浆体的结构与性能 43

1.4.9 水泥浆体与骨料的黏结 44

1.5 硅酸盐系列品种水泥 47

1.5.1 硅酸盐水泥 48

1.5.2 普通硅酸盐水泥 51

1.5.3 矿渣硅酸盐水泥 54

1.5.4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58

1.5.5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61

1.5.6 复合硅酸盐水泥 64

1.6 特种水泥 68

1.6.1 快硬高强水泥系列 69

1.6.2 膨胀水泥系列 92

1.6.3 自应力水泥系列 96

1.6.4 水工水泥系列 100

1.6.5 油井水泥 107

1.6.6 装饰水泥 113

1.6.7 耐高温水泥及胶凝材料系列 117

1.6.8 其它特种水泥 121

1.7.1 引言 133

1.7 生态水泥 133

1.7.2 生态水泥的概念 134

1.7.3 生态水泥的性质 134

1.7.4 制造工艺 136

1.7.5 生态水泥用途的开发 138

1.7.6 结论 139

1.8 省资源、省能源的水泥 140

1.8.1 省资源、省能源水泥的类型 140

1.8.2 省资源、省能源水泥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 140

1.8.3 省资源、省能源水泥的性能 141

参考文献 143

2.2 化学外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145

2.2.1 概述 145

2.1 导言 145

第二章 混凝土化学外加剂 145

2.2.2 分类 146

2.2.3 命名与定义 146

2.3 普通减水剂 146

2.3.1 概述 146

2.3.2 种类 147

2.3.3 几种主要减水剂的制备 149

2.3.4 普通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50

2.3.5 减水剂的应用 155

2.4.1 概述 156

2.4 高效减水剂 156

2.4.2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157

2.4.3作用机理 160

2.4.4 萘系减水剂的性能与应用 161

2.4.5 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 162

2.5 早强剂 165

2.5.1 概述 165

2.5.2 品种 165

2.6 速凝剂 168

2.6.1 概述 168

2.6.2 速凝剂的品种 169

2.6.3 速凝剂的作用机理 170

2.6.4 影响速凝剂作用的因素 171

2.7.1 概述 173

2.7 防冻剂 173

2.7.2 防冻剂的种类 174

2.7.3 防冻剂的作用机理 175

2.7.4 防冻剂的应用 176

2.8 膨胀剂 177

2.8.1 概述 177

2.8.2 各类膨胀剂简介 178

2.9 防水剂(防湿剂) 187

2.9.1 概述 187

2.9.2 防水剂的种类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187

2.9.3 各种防水剂的防水效果 188

2.9.4 防水剂的规格及试验方法 191

2.9.5 对新拌砂浆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91

2.9.7 影响防水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192

2.9.6 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92

2.10 泵送剂 193

2.10.1 概述 193

2.10.2 泵送剂的种类 194

2.10.3 泵送剂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194

2.10.4 泵送剂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95

2.10.5 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97

2.10.6 影响泵送剂性能因素 197

2.10.7 其它外加剂在泵送混凝土中的作用 197

2.11 阻锈剂 198

2.11.1 概述 198

2.11.2 阻锈剂的种类 198

2.12.2 引气剂种类 200

2.12 引气剂/引气减水剂 200

2.12.1 概述 200

2.12.3 引气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201

2.12.4 对塑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03

2.12.5 引气剂对硬化混凝土的影响 203

2.12.6 影响引入空气量的因素 205

参考文献 207

第三章 矿物质超细粉 208

3.1 水泥-矿物质超细粉最密实填充 208

3.2 超细粉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 210

3.2.1 试验用原材料 210

3.2.2 试验方法 211

3.2.3 不同品种不同掺量超细粉浆体的稠度变化 212

3.2.4 超细粉与NE共同掺用时浆体流动度的变化 213

3.2.5 NF掺量对超细粉增塑效果的影响 214

3.2.6 NF添加方式对浆体流动度的影响 214

3.2.7 超细粉对水泥强度的增强效果 216

3.3 不同粉体对HPC耐久性的影响 218

3.3.1 掺硅粉(SF)混凝土 218

3.3.2 掺矿渣超细粉(SG)混凝土 219

3.3.3 掺粉煤灰(FA)混凝土 220

3.3 结论 223

参考文献 224

4.1.1 岩石分类 225

4.1 骨料的岩石与矿物 225

第四章 骨料 225

4.1.2 不同岩石骨料的性能 226

4.1.3 骨料中有害作用的矿物 227

4.2 骨料的化学性质 228

4.2.1 耐酸性及耐碱性 228

4.2.2 碱-骨料反应(详见耐久性部分) 228

4.3 骨料的物理性质 228

4.3.1 骨料的类型与物理性质 228

4.3.2 骨料的含水状态及其吸水率 229

4.3.3 骨料的强度 231

4.3.4 表观密度p、堆积密度p1 233

4.3.5 级配 234

4.3.6 级配理论 239

4.3.7 杂质含量及其控制 243

4.3.8 骨料的耐久性 244

4.4 普通骨料 246

4.4.1 天然普通骨料 246

4.4.2 人工普通骨料 246

4.5 轻骨料 247

4.5.1 人造轻骨料的历史 248

4.5.2 人造轻骨料的制造 248

4.5.3 人造轻骨料的性能 250

4.6 重骨料 253

参考文献 254

5.1 有机纤维 255

第五章 增强材料 255

5.1.1 天然有机纤维 256

5.1.2 有机合成纤维 258

5.2 无机纤维 264

5.2.1 石绵纤维 264

5.2.2 玻璃纤维 266

5.2.3 碳纤维 272

5.2.4 用于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其它陶瓷纤维 277

5.3 金属纤维 277

5.3.1 钢纤维 277

5.3.2 不锈钢纤维 282

5.3.3 非晶态金属纤维 283

5.4 钢筋 284

5.4.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284

5.4.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288

5.4.3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290

5.4.4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 291

5.4.5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293

5.4.6 冷轧带肋钢筋 294

5.4.7 混凝土制品用冷拔冷轧低碳螺纹钢丝 296

5.4.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297

5.4.9 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 299

5.4.1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301

5.4.11 钢绞线、钢丝束无黏结预应力筋 303

5.4.12 冷轧扭钢筋 305

5.4.13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307

5.4.1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309

参考文献 314

第六章 拌合用水 316

6.1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316

6.1.1 拌合用水的类型 316

6.1.2 技术要求 317

6.2 其它规范的技术要求 318

6.2.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318

6.2.2 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JTJ221-87)] 318

6.3 关于磁化水 319

参考文献 319

6.2.3 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海港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JTJ228-87)] 319

第二篇 混凝土的性能 325

第一章 新拌混凝土 325

1.1 新拌混凝土流变学 325

1.1.1 关于流变学问题 325

1.1.2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学研究 326

1.1.3 流变学模型 326

1.1.4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学参数 331

1.1.5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学试验 332

1.2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概念及涵义 334

1.3 工作性试验方法 336

1.3.1 流动性试验 336

1.3.2 贯入性试验 340

1.3.3 填充性试验 342

1.3.5 泵送性试验 347

1.3.4 组分分离性试验 347

1.4 组分分离性 349

1.4.1 粗骨料的分离 349

1.4.2 泌水 349

1.4.3 泌水量试验 349

参考文献 350

第二章 早期混凝土 351

2.1 离析 351

2.2.1 凝结试验 352

2.2.2 水化引起的温升 352

2.2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和放热 352

2.3 早期强度 353

2.3.1 早期抗压强度 353

2.3.2 早期压应变 354

2.3.3 早期抗拉强度 355

2.3.4 早期拉应变 356

2.4 早期冻害 357

2.5 早期收缩 357

2.5.1 混凝土的自收缩 357

2.5.2 早期收缩的影响因素 358

2.6 早期开裂 361

2.6.2 高强高流态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362

2.7 早期脱模后混凝土的养护及强度发展 362

2.6.1 影响早期开裂行为的因素 362

参考文献 364

第三章 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366

3.1 混凝土的组织结构 366

3.1.1 骨料相的结构 366

3.1.2 硬化水泥浆体的结构 368

3.1.3 水泥石与骨料间过渡区相的结构 371

3.2 强度 374

3.2.1 混凝土强度理论 374

3.2.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及强度发展 383

3.2.3 混凝土的其它强度 396

3.3.2 混凝土脆性研究的一些结论 405

3.3.1 脆性指标 405

3.3 脆性 405

3.3.3 脆性破坏机理的研究概况 406

3.3.4 影响脆性的外界因素 408

3.4 弹性模量、泊松比 408

3.4.1 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408

3.4.2 弹性模量 411

3.4.3 泊松比 413

3.5 干缩、徐变 414

3.5.1 混凝土的干缩 414

3.5.2 混凝土的徐变 422

3.6 体积稳定性 429

3.6.1 自生体积变化(收缩、膨胀) 429

3.6.2 温度变形 430

3.7 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431

3.8 含水率 431

3.9 热性能 432

3.9.1 导热系数 432

3.9.2 导温系数(热扩散系数) 432

3.9.3 比热 433

3.9.4 热膨胀系数 434

3.10 声学、电气、放射线屏蔽性能 435

3.10.1 声学性能 435

3.10.2 电学性能 436

3.10.3 防射线屏蔽性能 438

参考文献 439

第四章 混凝土的耐久性 440

4.1 抗渗性 440

4.1.1 渗透原理及影响因素 440

4.1.2 抗渗性的量测与表征 440

4.1.3 混凝土渗透性的控制 443

4.2 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及其防护 449

4.2.1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机理 449

4.2.2 混凝土中性化 449

4.2.3 氯离子侵蚀 455

4.2.4 提高混凝土护筋性能的措施 458

4.3 耐磨蚀性 470

4.3.1 混凝土磨蚀破坏的机理 470

4.3.2 混凝土磨蚀试验方法 472

4.3.3 影响混凝土耐磨蚀性能的因素 474

4.3.4 混凝土抗磨蚀性能的设计 476

4.4 化学侵蚀 478

4.4.1 侵蚀的过程与分类 478

4.4.2 侵蚀性环境介质 487

4.4.3 混凝土化学侵蚀举例 496

4.4.4 混凝土化学侵蚀的防护措施 500

4.5 混凝土在土壤中的腐蚀与强度发展规律 510

4.5.1 试验材料与编号 510

4.5.2 土壤腐蚀的一般规律 511

4.6.2 碱-骨料反应的类型及反应要素 518

4.6.1 概况 518

4.6 碱-骨料反应 518

4.6.3 碱-骨料反应引起膨胀的机理 519

4.6.4 碱-骨料反应的评价方法 521

4.6.5 AAR的抑制措施 524

4.7 抗冻性与耐低温性 525

4.7.1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525

4.7.2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 526

4.7.3 保证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措施 527

4.7.4 耐低温性 530

4.8 混凝土的表面劣化 530

4.8.1 冻融剥蚀破坏 530

4.8.4 环境化学侵蚀引起的剥蚀 531

4.8.3 由于钢筋锈蚀引起的剥蚀破坏 531

4.8.2 磨蚀引起的剥蚀 531

4.8.5 低强和风化引起的剥蚀 532

4.9 耐热性、耐火性 532

4.9.1 混凝土受热时的破坏 532

4.9.2 高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533

4.9.3 影响混凝土耐热性及耐火性的因素 535

4.9.4 提高混凝土耐热性、耐火性的措施 537

4.9.5 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耐热性、耐火性 537

4.10 电流对钢筋的腐蚀 537

参考文献 538

5.1.1 强度、流动性及耐久性配量原则 542

5.1 配合比的基本原理及配量公式 542

第五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42

5.1.2 配合比定量准则 545

5.2 配合比设计典型举例 546

5.2.1 绝对体积法 546

5.2.2 假设表观密度法 548

5.2.3 普通强度混凝土高性能化的配合比设计 550

参考文献 550

第三篇 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555

第一章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 555

1.1 现场制备 555

1.1.1 搅拌机 555

1.1.2 计量 560

1.1.3 搅拌方法 563

1.1.4 搅拌温度的调整 567

1.2 预拌混凝土 568

1.2.1 散装水泥 569

1.2.2 混凝土搅拌站(楼) 570

1.2.3 商品混凝土的制备 574

1.2.4 移动式混凝土搅拌机组 575

1.2.5 混凝土(砂浆)干拌料 575

参考文献 578

2.1 现场制备混凝土的常规运输 579

2.1.1 一般要求 579

第二章 混凝土的输送 579

2.1.2 手推车运输 580

2.1.3 机动翻斗车 580

2.1.4 混凝土吊斗 581

2.2 预拌混凝土的运输 581

2.2.1 一面卸料的混凝土运输车(自卸汽车)运输 581

2.2.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581

2.3 混凝土泵送和布料 584

2.3.1 泵送对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基本要求 584

2.3.2 泵送设备 585

2.3.3 布料设备 594

2.3.4 泵送混凝土施工要点 594

3.1 模板体系 600

3.1.1 模板类型 600

第三章 成型 600

3.1.2 模板配置及计算 609

3.1.3 脱模剂 615

3.2 振捣 616

3.2.1 振捣设备 616

3.2.2 振捣作业 616

3.3 浇注 620

3.3.1 浇注前的准备工作 620

3.3.2 分层浇注与浇注厚度、浇注路线的确定 621

3.3.3 连续浇注及浇注间歇允许时间 623

3.3.4 施工缝留置 623

3.3.5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 626

3.4.2 真空吸水表面处理 634

3.4 混凝土表面处理 634

3.4.1 新浇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634

3.5 预制构件与制品成型 635

3.5.1 现场预制 635

3.5.2 挤出法生产制品 649

3.5.3 离心法生产制品 650

第四章 混凝土特殊施工方法 651

4.1 喷射法 651

4.1.1 原材料及配合比 651

4.1.2 喷射施工工艺 656

4.1.3 喷射混凝土的特性 660

4.1.4 锚杆喷射混凝土 661

4.1.5 纤维喷射混凝土 663

4.2.1 概述 669

4.2.2 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 669

4.2 预填骨料法 669

4.2.3 预填骨料灌浆法施工要点 671

参考文献 676

第五章 养护 678

5.1 湿度、温度的影响 678

5.1.1 湿度的影响 678

5.1.2 温度的影响 679

5.2 标准养护 680

5.3 自然养护 681

5.3.1 潮湿养护 682

5.4 混凝土制品的养护 683

5.4.1 养护设备 683

5.3.2 保水养护 683

5.3.4 保温养护 683

5.3.3 空气中养护 683

5.4.2 养护加热方式 686

5.4.3 养护制度 692

参考文献 694

第六章 混凝土质量检验与控制 695

6.1 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体系 695

6.2 新拌混凝土质量检验与控制 697

6.2.1 新拌混凝土的质量指标 697

6.2.2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697

6.2.3 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698

6.3 硬化混凝土质量检验与控制 700

6.3.1 混凝土强度检验与控制 700

6.3.2 混凝土强度评定 701

6.3.3 混凝土外观检查及允许偏差 702

6.3.4 预制混凝土构件检验 703

6.4 混凝土强度统计检验与控制 707

6.4.1 混凝土强度的统计检验 707

6.4.2 混凝土强度控制 708

参考文献 711

1.1.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716

1.1.1 定义 716

1.1 普通混凝土 716

第一章 按密度及形状分类的混凝土 716

第四篇 各种混凝土 716

1.1.3 普通混凝土的配比设计 717

1.1.4 普通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 718

1.2 轻骨料混凝土 719

1.2.1 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719

1.2.2 轻骨料 720

1.2.3 轻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721

1.2.4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28

1.2.5 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731

1.3.1 概述 732

1.3.2 重混凝土的原材料 732

1.3 重混凝土 732

1.3.3 防辐射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33

1.3.4 重混凝土的应用及施工注意事项 736

1.4 多孔混凝土 736

1.4.1 概述 736

1.4.2 多孔混凝土的原料 737

1.4.3 多孔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737

1.4.4 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40

1.4.5 多孔混凝土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742

1.5.2 特细砂资源及使用情况 743

1.5.3 特细砂的含泥量 743

1.5.1 定义 743

1.5 特细砂混凝土 743

1.5.4 特细砂混凝土的配制原则 745

1.5.5 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47

1.6 轻骨料多孔混凝土 749

1.6.1 原材料及其技术要求 750

1.6.2 载气体多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强度与载气体掺量关系 750

1.6.3 轻骨料多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强度与轻骨料掺量关系 751

1.6.4 多孔混凝土与轻骨料多孔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752

参考文献 754

第二章 按流动性分类的混凝土 755

2.1 干硬、超干硬混凝土 755

2.1.1 概述 755

2.1.2 干硬、超干硬性混凝土的原材料 756

2.1.3 干硬、超干硬混凝土的压实机理 757

2.1.4 干硬、超干硬性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 759

2.1.5 干硬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63

2.2 塑性混凝土 764

2.3 流动性混凝土 764

2.3.1 概述 764

2.3.2 流动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64

2.4 流态混凝土 767

2.4.1 概述 767

2.4.2 流态化作用及其机理 767

2.4.3 流态混凝土的原材料 769

2.4.4 流态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 771

2.4.5 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772

2.5 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 776

2.5.1 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776

2.5.2 自流平材料配合比实例 777

2.5.3 自流平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 778

2.5.4 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的使用方法与应用注意事项 780

参考文献 781

第三章 按性能用途分类的混凝土 782

3.1 高强混凝土 782

3.1.1 概述 782

3.1.2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途径 784

3.1.3 高强混凝土的性能 786

3.1.4 高强混凝土施工 789

3.1.5 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790

3.2 高性能混凝土 791

3.2.1 概述 791

3.2.2 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796

3.2.3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797

3.2.4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 803

3.3 道路混凝土 804

3.3.1 常用道路混凝土简介 805

3.3.2 道路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基本要求 806

3.3.3 道路混凝土的工作性 808

3.3.4 道路混凝土抗折强度 810

3.3.5 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11

3.3.6 道路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防治 815

3.3.7 其它道路水泥混凝土 819

3.4 大体积混凝土 821

3.4.1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822

3.4.2 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823

3.4.3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827

3.4.4 高强及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 828

3.5 引气混凝土 829

3.5.1 混凝土引气量的影响因素 830

3.5.2 气泡分布状态 833

3.5.3 引气混凝土的性能 834

3.5.4 引气混凝土的应用 838

3.6 膨胀混凝土 838

3.6.1 补偿收缩混凝土 839

3.6.2 自应力混凝土 843

3.6.3 补偿收缩混凝土与自应力混凝土的区别 844

3.6.4 膨胀混凝土的应用 845

3.6.5 膨胀混凝土的发展 847

3.7 耐海水混凝土 847

3.7.1 海水对混凝土腐蚀的特点 848

3.7.2 耐海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848

3.7.3 耐海水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配合设计 850

3.8 耐酸混凝土 851

3.8.1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概述 852

3.8.2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及其技术性能 852

3.8.3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 855

3.8.4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857

3.8.5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施工及应用 859

3.9 耐磨耗混凝土 861

3.9.1 混凝土的耐磨性 861

3.9.2 各种耐磨耗混凝土 867

3.9.3 耐磨耗混凝土施工 868

3.10 耐热混凝土 869

3.10.1 概述 869

3.10.2 耐热混凝土的种类及原材料 869

3.10.3 耐热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 870

3.10.4 使用耐热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871

3.13 硫磺混凝土 873

3.11 屏蔽混凝土(参见重骨料混凝土) 873

3.12 修补混凝土(参见第五篇) 873

3.13.1 硫磺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技术要求 874

3.13.2 硫磺混凝土的配合比 878

3.13.3 硫磺混凝土的性能 878

3.13.4 硫磺混凝土的配制及施工 882

3.14 装饰混凝土 884

3.14.1 装饰混凝土的概念 884

3.14.2 装饰混凝土的成型工艺 887

3.14.3 装饰混凝土的耐久性 891

3.14.4 装饰混凝土及其制品的应用 893

3.15.1 研究应用背景及意义 894

3.15 透水性混凝土 894

3.15.2 透水性混凝土的种类及基本性能 895

3.15.3 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 896

3.15.4 透水性混凝土的用途 897

3.15.5 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898

3.15.6 物理力学性能 900

3.15.7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的施工 902

3.16 绿化混凝土 903

3.16.1 绿化混凝土的开发研究现状 903

3.16.2 绿化混凝土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904

3.16.3 绿化混凝土的性能 906

4.1 预拌混凝土 908

4.1.1 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908

第四章 按施工方法分类的混凝土 908

4.1.2 预拌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909

4.1.3 预拌混凝土现场施工方法 910

4.2 碾压混凝土 911

4.2.1 概述 911

4.2.2 碾压混凝土压实机理 912

4.2.3 碾压混凝土的性能 913

4.2.4 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 913

4.2.5 碾压混凝土施工 916

4.3 水下浇注混凝土 918

4.3.1 概述 918

4.3.2 水下浇注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919

4.3.3 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性能 921

4.3.4 水下浇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923

4.4 冬季施工混凝土 924

4.4.1 概述 924

4.4.2 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比选择 925

4.4.3 冬季条件对混凝土的影响 926

4.4.4 冬季条件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927

4.5 夏季施工混凝土 929

4.5.1 概述 929

4.5.2 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确定 930

4.5.3 夏季混凝土施工 930

4.7 真空脱水混凝土 932

4.7.1 概述 932

4.6 喷射混凝土(见第三篇第四章) 932

4.7.2 真空脱水原理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933

4.7.3 真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934

4.8 预填骨料混凝土 936

参考文献 936

第五章 特种增强混凝土 937

5.1 纤维增强混凝土 937

5.1.1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分类 937

5.1.2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938

5.1.3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行为特征 944

5.1.4 天然纤维增强混凝土 946

5.1.5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 947

5.1.6 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954

5.1.7 合成纤维增强混凝土 958

5.1.8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 961

5.1.9 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 976

5.1.10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 980

5.2 钢管混凝土 988

5.2.1 概述 988

5.2.2 钢管混凝土的分类 988

5.2.3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989

5.2.4 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设计 994

5.2.5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997

5.2.6 钢管混凝土的应用 998

参考文献 999

6.1.1 原材料 1005

6.1 纯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PC 1005

第六章 聚合物混凝土 1005

6.1.2 纯聚合物混凝土的常见种类 1007

6.1.3 纯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009

6.1.4 纯聚合物混凝土的化学和物理性能 1013

6.1.5 PC的应用 1017

6.1.6 纯聚合物混凝土(PC)的标准 1022

6.2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PMC) 1024

6.2.1 PMC和PMM用的聚合物及其改性机理 1024

6.2.2 PMM和PMC的性能 1029

6.2.3 聚合物改性砂浆和混凝土的应用 1035

6.2.4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标准和指南 1036

6.3.1 浸渍用的聚合物材料 1038

6.3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PIC) 1038

6.3.2 浸渍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1040

6.3.3 浸渍混凝土的性能 1042

6.4 沥青混凝土 1044

6.4.1 沥青混凝土的特性和分类 1044

6.4.2 沥青混凝土组成材料 1046

6.4.3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049

6.4.4 冷沥青混凝土(储存式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1051

参考文献 1054

第七章 水泥混凝土制品 1059

7.1 建筑砌块 1059

7.1.1 普通混凝土砌块 1060

7.1.2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1065

7.1.3 砌块成型机 1068

7.2 混凝土路面砖 1068

7.3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1071

7.3.1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发展 1071

7.3.2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并式梁板结构 1074

7.3.3 预应力混凝土梁 1076

7.3.4 预应力混凝土板 1078

7.4 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 1080

7.4.1 概述 1080

7.4.2 一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制作工艺 1080

7.4.3 离心成型的三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工艺 1083

7.4.4 三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的悬辊制作工艺 1084

7.4.5 钢筒芯预应力压力管的生产工艺 1086

7.5 自应力管 1087

7.5.1 概述 1087

7.5.2 自应力管用原材料 1087

7.5.3 自应力管生产工艺 1088

7.5.4 自应力管专用设备 1088

7.5.5 自应力管的应用 1088

7.6 电杆 1090

7.6.1 电杆种类和结构型式 1090

7.6.2 环型空心截面预应力电杆 1091

7.6.3 生产工艺 1095

7.7.2 我国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 1097

7.7.1 混凝土轨枕的类型 1097

7.7 轨枕 1097

7.7.3 混凝土轨枕用的材料 1100

7.7.4 混凝土轨枕外形尺寸的选择 1100

7.7.5 混凝土轨枕结构设计 1101

7.7.6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生产 1102

7.8 管桩 1102

7.8.1 预应力管桩结构设计 1103

7.8.2 预应力管桩制造工艺 1105

7.8.3 管桩的结构技术性能 1106

7.8.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海港码头中的应用 1106

7.9.1 概述 1108

7.9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 1108

7.9.2 原材料及制备 1109

7.9.3 生产工艺 1114

7.9.4 加气混凝土的特性 1119

7.10 建筑水磨石制品 1119

7.10.1 原材料 1120

7.10.2 预制水磨石的生产 1122

7.11 水泥船 1128

参考文献 1129

1.1.1 混凝土结构病害的表现特征 1133

1.1 混凝土结构病害的表现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1133

1.1.2 混凝土病害产生的原因 1133

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病害的诊断 1133

第五篇 混凝土结构的病害及修补加固 1133

1.2 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的检测 1136

1.2.1 混凝土构件外型尺寸的检测 1136

1.2.2 混凝土构件表面蜂窝面积和深度的检测 1136

1.2.3 混凝土结构表面孔洞和露筋缺陷的检测 1136

1.2.4 混凝土结构裂缝缺陷的检测 1137

1.3 结构混凝土中钢筋材质的检查 1138

1.3.1 钢筋材质的检验 1138

1.3.2 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的测定 1138

1.3.3 钢筋锈蚀程度的检验 1139

1.4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1140

1.4.1 ?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140

1.4.2 超声、?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1144

1.4.3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1146

1.4.4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1156

1.5 混凝土工程检测与评估 1159

1.5.1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 1159

1.5.2 静力检测混凝土基桩的方法 1167

1.5.3 动力检测混凝土基桩的方法 1169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维修与加固 1176

2.1 混凝土结构加固原则 1176

2.1.1 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原则 1176

2.1.2 加固施工的程序 1177

2.1.3 维修加固方法及其选择 1177

2.2 混凝土缺陷的修补 1180

2.2.1 混凝土浅层缺陷的修补 1180

2.2.2 混凝土裂缝注浆修补 1183

2.2.3 工程应用实例 1184

2.3 加大混凝土截面的修补 1185

2.3.1 加大截面的计算方法 1186

2.3.2 加固时的构造要求 1187

2.3.3 施工要求 1188

2.4 外包钢加固 1189

2.4.1 加大计算方法 1189

2.4.2 加固方式的规定 1191

2.4.3 加固施工要点 1191

2.5.1 加固特点及适用范围 1193

2.5.2 加固设计构造要求 1193

2.5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1193

2.5.3 预应力加固施工要求 1197

2.5.4 预应力加固的计算方法 1198

2.6 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 1204

2.6.1 特点及适用范围 1204

2.6.2 设计计算方法 1204

2.6.3 设计结构构造的规定 1205

2.6.4 加固施工要点 1206

2.7 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1208

2.7.1 喷射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208

2.7.2 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设计 1209

2.7.3 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 1209

2.7.6 喷射施工工艺 1210

2.7.5 喷射机具 1210

2.7.4 配合比 1210

2.7.7 工程应用实例 1212

2.8 混凝土工程的快速修复 1213

2.8.1 概述 1213

2.8.2 修补所用材料 1214

2.8.3 快速修补路面、桥面的施工 1216

2.8.4 工程应用实例 1217

参考文献 1218

第六篇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 1222

第一章 破碎与切断工程方法 1222

1.1 钻孔 1222

1.1.1 炮眼布设 1222

1.1.2 钻眼机具 1224

1.2 爆破与无声爆破 1225

1.2.1 爆破材料 1225

1.2.2 装药方式 1230

1.2.3 装药量 1231

1.2.4 防护覆盖 1232

1.2.5 起爆 1233

1.2.6 无声爆破 1233

1.3 拆除 1235

1.4 切断 1237

1.4.1 研削切割 1237

1.4.2 熔融切割 1238

1.5.3 筛分 1240

1.5.2 挤压破碎 1240

1.5 破碎 1240

1.5.1 冲击破碎 1240

1.5.4 破碎设备 1241

1.6 喷流、洗净 1243

参考文献 1244

第二章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 1245

2.1 搅拌站废料 1245

2.1.1 清洗水及清洗污渣废水 1245

2.1.2 退返混凝土 1245

2.2 解体混凝土块 1245

2.2.1 概述 1245

2.2.2 再生骨料特性 1246

2.2.3 再生骨料混凝土 1247

2.2.4 再生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应用 1252

2.2.5 再生骨料的制造 1253

2.2.6 混凝土微粉的再利用 1253

参考文献 1255

第七篇 混凝土的测试分析 1259

第一章 硬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1259

1.1 硬化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测试(密度、吸水率和孔隙率) 1259

1.2 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测试 1260

1.2.1 强度 1260

1.2.2 变形性能试验 1267

1.2.3 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 1274

1.3.1 抗冻性能试验 1275

1.3 硬化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1275

1.3.2 动弹性模量试验 1277

1.3.3 抗渗性能试验 1278

1.3.4 碳化试验 1279

1.3.5 抗硫酸盐腐蚀 1280

1.3.6 氯离子渗透性试验 1280

1.3.7 碱-骨料反应 1283

1.3.8 耐磨耗性能测试 1284

参考文献 1285

第二章 微观分析 1286

2.1 粒度分析 1286

2.1.1 勃氏法 1286

2.1.3 沉降法 1287

2.1.2 BET法 1287

2.1.4 激光粒度分析 1288

2.1.5 X射线小角度散射法 1289

2.2 组成与结构分析 1290

2.2.1 粉末X射线衍射 1290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 1295

2.2.3 热重分析与差热分析 1301

2.2.4 压汞法 1305

2.2.5 表面硬度 1306

2.2.6 核磁共振法(NMR) 1307

参考文献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