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篇 3
第一章 城市革命 3
第一节 历史的进程 3
第二节 深刻的动因 5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5
二、数字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张与发展 6
三、人类生活已进入到了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发展阶段 8
四、老龄文化、休闲文化、消费文化和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崛起 9
五、经济自由化倾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构造中不断得到强化 10
第三节 革命的方向 11
一、城市机体数字化 11
二、城市发展个性化 11
三、城市生活社区化 12
四、主导产业服务化 13
五、城市布局分散化 13
六、城市与乡村和环境关系的共生化和协调化 14
一、对城市发展决策的基点的挑战 15
七、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程序化和民主化 15
第四节 严峻的挑战 15
二、对分析城市、认识城市的方法论的大挑战 16
三、对原有城市建设发展的原则的挑战 16
四、对现有城市建设与管理方法的挑战 17
五、对政策和策略的挑战 17
第五节 稳健的对策 17
第二章 新经济 21
第一节 新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21
一、新经济的概念 22
二、新经济的基本特征 22
第二节 新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6
一、时空观念的变化 27
二、产业结构的提升 28
三、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 30
四、经济效率的提高 32
五、城市功能的改变 33
六、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34
七、城市管理方式的变化 35
八、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变化 36
第三节 新经济与城市经济创新 36
一、城市经济创新 36
二、研究城市经济创新的意义 38
第三章 时序经济 42
第一节 农业社会的城市和城市经济 42
一、农业社会城市和城市经济的生产力基础 43
二、农业社会的城市 44
三、农业社会的城市经济特征 46
第二节 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城市经济 47
一、工业社会城市和城市经济的生产力基础 47
二、工业社会的城市 48
三、工业社会的城市经济特征 49
第三节 信息社会的城市和城市经济 51
一、信息社会的生产力基础 51
二、信息社会的城市 52
三、信息社会的城市经济 54
第四节 新中国的城市和城市经济 57
一、改革开放前城市和城市经济 58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和城市经济 62
第四章 空间经济 71
第一节 传统空间经济及问题 71
一、狭义性 72
二、短视性 73
三、私利性 73
第二节 空间概念创新 74
第三节 空间价值演变 75
一、价值构成 75
二、价值构成的演变 77
第三节 城市空间价值分异 81
一、影响城市空间价值差异的因素 81
二、城市空间功能及其价值的分化 83
三、城市空间功能及其价值的分化规律 86
第四节 空间价值的分配 88
二、城市空间价值的二次分配 89
一、城市空间价值的初次分配 89
三、城市空间价值的三次分配 90
第五章 资源经济 92
第一节 资源的特性及其作用 93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性 93
二、自然资源与城市经济 94
三、自然资源的供给、利用与平衡 95
一、我国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98
第二节 资源的产业化 98
二、我国现行的资源管理体制及其缺陷 100
三、资源价值观的新变化 102
四、资源产业的基本理论 104
第三节 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106
一、城市选址对资源的依赖性,并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 106
二、城市经济发展壮大后对资源利用的变化 108
第四节 中国城市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0
一、客观因素 112
第一节 决定城市规模的因素 112
第六章 规模经济 112
二、主观因素 114
第二节 城市规模的形成机制 115
一、城市规模扩张的动力机制 115
二、城市规模扩张的约束因子 116
三、城市规模的形成过程 118
第二节 城市最佳规模问题 119
一、国际经验 119
二、理论推导 120
三、理性认识 122
第三节 中国各种规模城市的评价 123
一、空间分布评价 123
二、产业结构评价 125
三、经济效益评价 126
四、居民生活质量评价 128
五、对我国城市规模问题的讨论 130
一、公共经济 133
第一节 公共经济概论 133
第七章 公共经济与公共财政 133
二、城市公共经济 135
三、城市公共经济与其他部门经济的关系 137
第二节 城市公共财政问题 138
一、中国财政体制改革 138
二、中国现行财政体制总体特征 139
三、城市财政体制与收支特征 140
四、现存的问题 144
第三节 发展公共经济的对策 146
一、完善税收制度 148
二、拓宽政府收入 148
三、转变城市财政职能 149
四、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 149
五、多渠道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50
六、通过廉政建设节约财政支出 150
第一节 知识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51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 151
第八章 知识经济 151
二、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 153
三、知识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57
第二节 城市知识经济结构特征 159
一、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 159
二、制造业内部也正在发生着分化 161
三、采掘与冶炼等原材料生产与供应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正在降低 162
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整个制造业的知识含量都在提高 163
五、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城市知识经济中具有中心地位 164
一、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166
第三节 我国城市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66
二、人口素质差,教育落后 167
三、职能转轨落后,政府有心无力 168
第四节 我国城市知识经济发展策略 169
一、切实强化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对知识经济的引导和支持 169
二、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 170
三、加快科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两个积极性 171
四、各城市要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实现城市知识经济的稳健发展 172
一、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管理 174
第九章 管理经济 174
第一节 城市管理的性质 174
二、城市管理的特殊性 177
第二节 城市管理的内容 179
一、城市管理软件系统 179
二、城市管理硬件系统 183
第三节 城市管理新理念 183
一、为什么要经营城市 184
二、经营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 185
第四节 城市管理新方式 187
一、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188
二、管理模式的变革 188
三、政府组织非政府化 189
第十章 社区经济 190
第一节 社区经济概述 190
一、什么是社区 190
二、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 192
四、社区经济及其地位与作用 194
三、城市社区与城市街道组织的关系 194
第二节 社区经济的资源分析和发展原则 200
一、社区经济的资源分析 200
二、社区经济发展原则及方向 201
三、社区经济的管理 205
第三节 城市社区问题与社区建设 206
一、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206
二、社区建设策略 207
三、加强社区组织机构的建设 208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 210
第一节 什么是城市环境经济 210
一、环境资源的商品性与环境经济的发展 210
二、环境经济发展的崭新领域——环保产业 211
第二节 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213
一、我国对环保产业的认识 213
二、环保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3
三、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217
一、创新的必要性 220
第三节 我国环保产业与城市环境经济创新 220
二、创新的可能性 222
三、创新的领域与方向 223
四、推进我国环保产业和城市环境经济 224
第十二章 形象经济 227
第一节 城市形象概述 227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与体系 227
二、城市形象的性质 231
第二节 城市形象与城市经济 232
一、城市形象的作用与功能 232
二、城市形象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 233
第三节 城市形象的设计与经营 236
一、城市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 236
二、城市形象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238
三、城市形象的经营 240
第一章 半个世纪城市经济发展成就 245
第一节 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体系 245
下篇 实践篇 245
一、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46
二、各类城市得到明显的发展 247
三、城镇得到迅速发展 248
四、初步建立了合理的城镇体系 249
第二节 城市经济实力增强,经济中心作用加强 250
一、城市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250
二、城市的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251
四、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通道 253
三、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加大 253
五、城市发挥着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作用 254
六、城市支持了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 254
第三节 城市经济走向国际化,城市的国际地位加强 255
一、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 256
二、形成城市对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257
三、为建设国际性大城市奠定了基础 258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 259
一、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259
二、住宅建设取得瞩目的成就 260
第五节 初步建立城市市场体系框架,实现了市场化 263
第六节 城市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得到治理 265
第七节 城市居民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 266
一、居民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66
二、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67
三、城镇居民生活达到小康并向富裕型过渡 269
四、社会提供保障 270
第八节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270
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71
二、建设社区,推进民主化进程 273
三、提高居民的素质 273
四、加强形象建设,提高居民的凝聚力 273
第二章 中国城市经济的特点 275
第一节 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 276
第二节 改革开放建立新城市 277
第三节 政府引导型的城市 278
第四节 城市与农村相互推动和相互促进 279
第六节 城市差别明显,城市的多样性 281
第五节 城市改造与新建同时推进 281
第三章 中国城市经济的问题和误区 283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83
一、城市化滞后 283
二、就业问题严峻 283
三、产业结构类同 284
四、公共经济薄弱 284
五、城市建设无序 284
六、生态环境不佳 285
七、文明建设落后 285
八、文化内涵不足 285
九、生活质不高 285
第二节 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某些误区 286
一、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但同时存在某种片面性 287
二、新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旧城改造,但同时忽视了历史文化名城和特色旧城区的保护 289
三、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时经济发展出现不正确倾向 291
四、城市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特征,但城市现代化建设仅仅流于形式 293
第四章 中国城市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97
第一节 城市面临的挑战和变化 298
一、城市发展动力的变化 298
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299
三、城市中心作用的变化 299
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299
五、城市经济载体的变化 299
一、水资源短缺,管理欠佳 300
第二节 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 300
七、城市管理模式的变化 300
六、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300
二、土地有限,城乡争地 305
三、城市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加重 309
四、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310
五、道路拥堵,交通紧张 314
六、地区差异明显,贫富分化严重 319
七、城市人口素质堪忧,老龄社会问题多 324
八、新旧矛盾,体制交叉 326
二、大城市化 331
一、世界城市人口增加 331
第五章 中国城市经济21世纪初发展的战略思考 331
第一节 21世纪将是城市化的时代 331
三、城市经济的高度集中,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 332
四、超级城市的产生 332
五、城市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333
第二节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迈向21世纪 333
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334
二、解决好关键问题,加速小城镇发展 338
三、积极促进国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345
四、建立和完善城市体系 347
五、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 350
六、以人为本,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 351
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352
八、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353
九、调整城市政府职能,加强城市的经济管理 353
十、加强城市研究,正确评价城市发展水平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