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周而复 1
第一编 中国书法艺术技法 1
第一章 选帖 1
一、入帖和出帖 1
二、怎样选帖 2
三、颜、柳、欧、赵四家书法特点的剖析 4
四、其他可供临习的碑帖 40
第二章 姿势和执笔 41
一、写字的基本姿势 41
二、执笔法 42
三、关于指书 46
四、关于硬笔书法 46
一、关于笔法和结构的关系 48
第三章 笔法 48
二、关于“永”字八法 49
三、关于提按和回锋 52
四、篆、隶、楷、行、草书体的基本笔法介绍 53
第四章 结构 104
一、字体结构分类 104
二、结体三十六法 108
三、结体、章法的规律 112
第五章 临帖 114
一、钩摹和影格 114
二、对临、背临、意临 115
三、临帖中要注意的问题 118
四、关于笔味和刀味 120
第六章 布局格式 121
一、古代书法作品中的分行布白 121
二、常用的几种格式 122
第七章 工具和材料 126
一、笔 127
二、墨 129
三、纸 130
四、砚 132
五、其它辅助工具 133
第二编 中国书法艺术史 134
第八章 书法的起源 134
一、文字的产生 134
二、象形文字 135
三、汉字与书法艺术 141
第九章 商、周、秦书法 142
一、商、周、秦书法概述 142
二、甲骨文书法 143
三、商、周、战国的金文书法 145
四、石鼓文书法 148
五、秦统一文字与秦书八体 151
第十章 汉代书法 156
一、两汉书法概述 156
二、汉初对隶书的推行与隶书的独立和定型 157
三、东汉碑刻书法 160
四、书体的草化和楷化 166
五、汉代的篆书 169
六、汉代主要书法家评介 170
第十一章 三国、西晋书法 173
一、三国、西晋书法概述 173
二、三国、西晋碑刻书法 175
三、三国、西晋的楷、行、草书 180
四、三国、西晋主要书法家评介 181
一、东晋、南北朝书法概述 187
第十二章 东晋、南北朝书法 187
二、东晋、南北朝主要碑志、题记书法 192
三、东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书法家评介 201
第十三章 隋、唐书法 214
一、隋、唐书法概述 214
二、隋、唐主要书法家评介 220
第十四章 五代、宋书法 234
一、五代、宋书法概述 234
二、五代、宋主要书法家评介 240
第十五章 元代书法 254
一、元代书法概述 254
二、元代主要书法家评介 256
一、明代书法概述 264
第十六章 明代书法 264
二、明代主要书法家评介 267
第十七章 清代书法 280
一、清代书法概述 280
二、清代主要书法家评介 283
第十八章 民国书法 293
一、民国书法概述 293
二、民国时期主要书法家评介 295
第三编 中国书法艺术理论 314
第十九章 论书法艺术的性质 314
一、书法艺术创作对象及汉字的特点 314
二、书法是抽象造型艺术 316
三、书法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317
第二十章 论书法的本体特征 318
四、书法艺术和书写内容的关系 318
一、书法的第一特征是汉字 319
二、书法的第二特征其形式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 320
三、书法的第三特征是以单纯的形式表现丰富的状物抒情的内容 323
四、书法的第四特征是工具、材料的特殊性能 324
第二十一章 论书法艺术的风格 324
一、书法艺术风格 325
二、书法艺术风格一定程度受书体用途制约 326
三、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26
四、书法艺术风格的时代性和继承性 327
第二十二章 论书法艺术的欣赏 330
一、提高书法艺术欣赏水平的重要性 330
二、书法艺术欣赏的特殊性 331
三、书法作品的情态、气韵、骨力、形体 332
第二十三章 略谈书学理论著作的发展 335
一、丰富的传统书学理论著作 336
二、专门书学理论著作的出现 337
三、两晋、南北朝书学理论著作为书学理论发展打下了基础 338
四、唐代是书学理论著作的全面发展时期 339
五、宋代的书学理论著作 340
六、元、明有关书史和书学丛辑 341
七、清代书学理论丛辑和有关金石学著作的新发展 342
八、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传统书学理论 344
第四编 刻印 346
第二十四章 印章发展概述 346
第二十五章 印章的刻制及工具材料 374
一、印章的刻制 374
二、刻印工具和材料 380
附图版61幅 383
后记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