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从“理想国”到“第二等好的国家”——柏拉图的政体学说 26
第一节 《理想国》中的政体思想 27
第四节 对柏拉图政体思想的总体评价 28
第二节 《政治家》中的政体思想 42
第三节 《法律篇》中的政体思想 50
第二章 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 62
第一节 政体及其相关概念 64
第二节 政体的种类 70
第三节 政体评价与政体选择 80
第四节 政体变革与政体救治 87
第五节 政体与法治 93
第三章 以美德为基础的君主制——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学说 102
第一节 神学政治论 104
第二节 政体形式的产生及其目的 106
第三节 政体论中的神学法治观 112
第四节 对阿奎那政体学说的评价 118
第四章 “从理性到经验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基雅弗利的政体学说 120
第一节 论人性:马基雅弗利国家政体学说的理论基础 120
第二节 论君主:马基雅弗利的君主专制思想 124
第三节 论共和国:马基雅弗利的共和思想 132
第五章 立法机关是给予国家以形态、生命和统一的灵魂——洛克的政体学说 138
第一节 洛克政体学说的理论基础 139
第二节 洛克的政体学说 145
第三节 洛克政体学说评价 153
第六章 法治与权利制衡——孟德斯鸠的政体学说 159
第一节 政体的分类 162
第二节 政体的原则及政体原则的腐化 167
第三节 孟德斯鸠对各种政体优劣之评价 171
第四节 政体与政治自由的关系 177
第五节 政体与法律的关系 190
第七章 主权者与社会契约——卢梭的政体学说 199
第一节 卢梭论政体、主权者和国家、公意及其他 200
第二节 卢梭对于政体的分类及论述 206
第三节 卢梭关于政体的适宜和及解体的理论 221
第四节 卢梭政体理论的前提及其评价 225
第八章 《独立宣言》作者的宣言——杰弗逊的政体学说 230
第一节 杰弗逊政体学说的理论基础 231
第二节 杰弗逊政体学说的主要内容 234
第九章 联邦共和国——美国联邦党人的政体学说 242
第一节 联邦党人政体学说的思想基础 244
第二节 联邦党人政体学说的主要内容 245
第十章 论代议制政府——密尔的政体学说 258
第一节 关于政府形式的选择 259
第二节 论代议制政府 262
第三节 议会的职能 265
第四节 论个人代表制 269
第五节 论复数投票权 272
第十一章 从巴黎公社到苏维埃共和国——马克思和列宁的政体学说 275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体思想 275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政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292
第十二章 权能分治与五权宪法——孙中山的政体学说 302
第一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政体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302
第二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政体学说的历史演进 307
第三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政体学说的基本内容 318
第四节 对孙中山五权宪法政体学说的评价 345
第十三章 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的政体学说 350
第一节 “工农共和国”方案及其政体思想 351
第二节 抗战时期“联合专政”的共和国方案及其政体思想 360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联合专政”政体思想在过渡时期的继续与发展 37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政体理论的提出 379
主要参考文献 390
后记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