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
第一编 导论 4
第一章 历代哲人关于人类“三大问题”的答案 4
第一节 人与自然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4
一、天人合一论 4
二、主宰征服论 10
三、协调发展论 12
第二节 人与人应有什么样的关系 15
一、抽象“仁爱”说 15
二、单纯功利说 18
三、爱中求美说 23
一、寡欲养性观 24
第三节 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24
二、纵欲享乐观 30
三、身心和谐观 31
第二章 人类针对“三大问题”的社会实践 36
第一节 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实践 36
一、农业时代:人顺天 36
二、工业时代:人制天 39
三、信息时代:人和天 44
第二节 针对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实践 50
一、农业时代:人相斥 51
二、工业时代:人相轻 56
三、信息时代:人相爱 59
一、农业时代:认命 65
第三节 针对人自身关系的社会实践 65
二、工业时代:逆命 70
三、信息时代:适命 73
第三章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佳欲求与最佳选择 79
第一节 文化与绿色文化,美学与绿色美学 79
一、文化与绿色文化 80
二、美学与绿色美学 82
三、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 84
第二节 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的基本思想 87
一、美化两个世界 87
二、追求三大和谐 91
三、走绿色道路,奔红色目标 103
第三节 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全球的希望 107
一、“三个文明”建设高度协同的奏鸣曲 108
二、驶向低熵模式人类社会的航标 111
三、挽救地球、挽救人类的诺亚方舟 113
第二编 人与自然的和谐 118
第四章 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 118
第一节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与人工自然的出现 118
一、劳动·语言·意识 118
二、信息·价值·控制 121
三、天然自然的人工化 123
第二节 人工自然的利人效能 126
一、增益作用 126
二、消费功能 127
三、审美效应 128
第三节 人工自然的异化及其扬弃 132
一、异化状态 133
二、美的呼唤,时代的谐音 136
三、“扬弃”方略 139
第五章 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142
第一节 形式的统一性 143
一、空间的对称与变化 143
二、尺度的大小与比例 146
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50
第二节 作用的互利性 153
一、宜人结构的相容共生 153
二、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 155
三、熵产生最小原则 157
第三节 意蕴的相洽性 159
一、义蕴的彼此相通 159
二、氛围的相互烘托 161
三、意象的圆满规整 162
第六章 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165
第一节 人与天然自然的有机整体性 166
一、人为自然立法 166
二、人守自然之法 174
三、天人互动协同 187
第二节 人与天然自然的综合进化 191
一、生态系统的稳态变迁 191
二、生态变迁的美学要求与评价 194
三、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 197
第三节 “天——地——人”系统的内在秩序化 198
一、要素比例的协调性 198
二、物能循环的低耗性 206
三、信息交流的合目的性 208
第三编 人与人的和谐 212
第七章 人际和谐 212
第一节 人际和谐的特质 212
一、和人愿望 213
二、人格共鸣 215
三、矛盾消融 217
第二节 人际心灵的和谐 220
一、心灵的窗口 220
二、情感的火花 223
三、理性的魅力 225
第三节 人际行为的和谐 227
一、行为运动形态与规律 227
二、交往文明与艺术 230
三、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233
第八章 个群和谐 237
第一节 人生不能无群 237
一、群体是孕育个体类本质的摇篮 237
二、群体环境差异对个性发展的深刻影响 239
三、个群关系的多样性 241
第二节 群体系统效应 242
一、能绩整体效应 242
二、领袖光环效应 244
三、驱动诱导效应 246
第三节 个群和谐机理 247
一、个体的群体意识 247
二、群体对个体的激励 250
三、个群和谐五字诀 254
第九章 群间和谐 257
第一节 邻里和睦 257
一、远亲弱毗邻 257
二、善邻之中道 259
三、相帮与互让 262
一、协作就是力量 265
第二节 单位协作 265
二、竞争乃协作之火苗 267
三、社会整体效应 270
第三节 民族团结 271
一、文化当容融 272
二、情感宜沟通 275
三、经济应互助 278
第四节 世界安荣 280
一、时代的呐喊 281
二、必须的原则 283
三、实现的条件 286
一、人体外表的协调匀称 291
第一节 人体结构的外部健美 291
第四编 人自身的和谐 291
第十章 生理和谐 291
二、外习射御,内节嗜欲 295
三、优生·营养·锻炼 301
第二节 人体结构的内部平衡 307
一、生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07
二、调理阴阳,导引吐纳 309
三、清静无为,随缘顺事 310
第三节 人体潜能的开发运用 313
一、人体的高度协同与特导功能 313
二、中国气功 315
三、印度瑜珈 318
一、知情意各自的旋律 322
第十一章 心理和谐 322
第一节 知情意的“交响乐” 322
二、知情意的交叉作用 327
三、知情意的循环增强 329
第二节 真善美的一体化 331
一、真善美各守其度 331
二、真善美相互包容 334
三、真善美格调有别 338
第三节 “无有潜”的和合 340
一、无意识的随机性和可解析性 340
二、有意识与潜意识的一体两态性 343
三、无意识的外显及其与有意识、潜意识的耦合 345
一、人体是精神的物质本体 348
第一节 精神与人体 348
第十二章 身心和谐 348
二、精神对人体状态的制约与调控 350
三、人体与精神的平衡相济 352
第二节 心灵与手巧 354
一、心灵构造美 354
二、手巧表现美 356
三、“心灵——手巧”信息反馈回路与美的创造 358
第三节 人性与兽性 360
一、人性对兽性的外在约束 360
二、兽性的抗争和渲泄 362
三、人性对兽性的内在化解 364
第十三章 低熵模式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369
第五编 绿色世界的前景 369
第一节 低熵模式的生产方式 370
一、生态农业模式 370
二、生态工业模式 378
三、生态人口模式 390
第二节 低熵模式的生活方式 394
一、适度的消费规模 394
二、合理的消费结构 401
三、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 404
第三节 低熵社会的生存发展观 409
一、持续发展观 410
二、生态价值观 411
三、地球道德观 413
第十四章 爱心普被的“地球村” 415
一、人情化的居住环境 416
第一节 致爱的生存空间 416
二、人道化的工作环境 420
三、人性化的社会服务设施 423
第二节 倡爱的社会意识 427
一、自主自为的个体意识 427
二、平等互助的群体意识 432
三、共存共荣的人类意识 437
第三节 践爱的社会制度 440
一、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 440
二、共创共享的经济制度 444
三、扬善求美的文化制度 450
第一节 修身文化的交合趋势 458
第十五章 修身养性的“大文化” 458
一、中医理论与西医技术贯通 459
二、美育理论与优生技术璧合 461
三、饮食文化与气功文化联姻 463
第二节 养性文化的融汇走向 465
一、儒、道、释多家握手 465
二、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合流 466
三、心理学——养性文化体系的太阳 468
第三节 修身养性的高技术化 470
一、借助生物工程修身养性 470
二、运用信息技术养性修身 473
三、高技术——修身养性“大文化”的尖兵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