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章 地球概况 4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及起源 4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
二、太阳系及地球的起源 5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5
一、地球的外圈 5
二、地球的内圈 8
第三节 地球的几种物理性质 9
一、密度 9
二、压力 9
三、重力 10
四、放射性 10
五、温度 11
六、磁性 12
第二章 地质作用 13
第一节 地质作用的能源 13
一、内能 13
二、外能 14
第二节 地质作用 14
一、内力地质作用 15
二、外力地质作用 24
第三章 矿物与岩石 34
第一节 矿物 34
一、矿物的基本知识 34
二、一些常见矿物的鉴定 38
第二节 岩石 43
一、岩浆岩 43
二、沉积岩 46
三、变质岩 51
第一节 地质构造变动的概念及地质构造类型 53
第四章 地质构造 53
一、产状要素的概念 54
二、产状要素的测量 54
第二节 产状要素的测量 54
第三节 地质构造 56
一、褶曲 56
二、裂隙 59
三、断层 60
第五章 地史 65
第一节 地质年代及地层单位的概念 66
第二节 地质年代表 68
第三节 研究地史的基本方法 68
一、化石及其地史意义 68
二、地层及其地史意义 74
三、接触关系及其地史意义 77
一、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 80
第六章 水文地质 80
第一节 地下水的分类 80
二、按埋藏条件分类 82
第二节 岩石的给水度及渗透系数 85
一、给水度 85
二、渗透系数 85
第三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86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86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87
第四节 渗透基本定律 90
一、线性渗透定律(达尔西定律) 90
二、非线性渗透公式 92
第五节 地下水向水井的流量 92
一、潜水完整井涌水量的计算 92
二、承压水完整井涌水量的计算 93
一、水文地质比拟法 94
第六节 矿坑涌水量预测 94
二、解析法 95
第七章 工程地质 97
第一节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97
一、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 97
二、土的物理性质 103
三、土的水理性质 106
四、土的力学性质 109
五、土体的概念 112
第二节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113
一、岩石的几种水理性质 113
二、岩石的变形性质 114
三、岩石的强度特性 116
四、岩体 120
二、斜坡破坏问题 122
一、地面建筑的场地选择 122
第三节 与岩体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122
三、巷道围岩稳定性问题 126
第八章 煤和煤系 131
第一节 煤的化学组成、工艺性质及分类 131
一、煤的化学组成 131
二、煤质指标 131
三、中国煤的分类 133
四、各类煤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用途 135
五、煤的综合利用及对工业用煤的要求 136
六、煤的物理性质 139
七、煤岩常识 141
第二节 成煤原始物质及其转化 143
一、成煤原始物质 143
二、高等植物遗体转变成泥炭--泥炭化作用 144
第三节 成煤的先决条件 147
一、植物条件 147
三、低等植物遗体转化成腐泥--腐泥化作用 147
二、气候条件 148
三、地壳运动条件 150
四、沼泽条件 152
第四节 煤系的形成 154
一、近海型煤系的形成 155
二、内陆型煤系的形成 157
第五节 煤系的后斯改造及构造形态 158
一、以褶皱为主的改造 159
二、以断层为主的改造 160
三、多种因素的改造 161
第六节 煤化作用与风化作用 162
一、煤化作用 162
二、煤的风化作用 167
第七节 煤层 168
一、富煤地段的形成机理 168
二、煤层厚度变化及缺失的原因 175
第九章 地质制图及储量计算 181
第一节 地质图及地形地质图 181
一、地质图 181
二、地形地质图 182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及勘探线剖面图 184
一、地质剖面图 184
二、勘探线剖面图及其编制方法 185
第三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其编制方法 187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基本画法 187
二、断层面等高线图及其编制方法 189
三、受断层切割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绘制 189
第四节 直线内插法 191
第五节 储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191
一、煤炭储量的基本概念 191
二、储量计算 193
主要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