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简介 1
第一章 纺织工业和织物 1
1.2 纺织工业的主要部门 2
1.2-1 纤维 2
1.2-2 纱 2
1.2-3 织物 2
1.2-4 染色和印花 3
1.2-5 整理 3
1.3 成衣市场的计书 3
1.4 一般纺织产品的适用范围 4
1.4-1 成衣方面 5
1.4-2 家庭室内装饰品方面 6
1.4-3 工业用方面 6
1.5-1 织布厂家 7
1.5 织物的主要供应厂商 7
1.5-2 织物加工厂商 8
1.5-3 织物的二级供应商 9
1.5-4 批发商 9
第二章 纺织用纤维 10
2.1 定义 10
2.2 来源 10
2.2-1 天然纤维 10
2.2-2 人造纤维 11
2.3 纤维的长度 12
2.3-1 天然纤维 12
2.3-2 人造纤维 12
2.4 纤维的形状和表面 13
2.5 纤维的性质 13
2.5-2 吸湿性 14
2.5-1 抗磨损性 14
2.5-3 化学作用 15
2.5-4 覆盖性 16
2.5-5 弹性 16
2.5-6 环境情形 16
2.5-7 可挠性 16
2.5-8 手感 17
2.5-9 光泽 17
2.5-10 起毛球 17
2.5-11 线头毛球 18
2.5-12 回弹性 18
2.5-13 比重 18
2.5-14 静电 18
2.5-15 强度 19
2.5-16 热塑性 19
2.6-1 天然纤纤维 20
2.6 纤维的分类 20
2.6-2 人造纤维 26
2.6-3 其它的人造纤维 35
第三章 纱线及缝纫线 42
3.1 简介 42
3.2 机纺纱及长丝纱 42
3.2-1 鉴别机纺纱和长纤维 43
3.2-2 单纤纱和复纤纱 44
3.2-3 机纺纱与长纤纱性质之比较 44
3.2-4 机纺纱和长纤纱的应用 48
3.2-5 纱的捻数 48
3.2-6 梳棉纱和精梳纱 50
3.2-7 短亚麻纱和长亚麻纱 51
3.2-8 粗纺毛纱和精纺毛纱 51
3.2-9 单纱及股线 53
3.3-1 花式纱 54
3.3 特种型式的纱 54
3.3-2 弹力纱(宽紧纱) 56
3.3-3 变形纱线 58
3.3-4 高膨松纱 62
3.3-5 开端式OE机纺纱 62
3.3-6 雪尼尔纱 63
3.4 起球 63
3.5 混纺纱及混合纱 64
3.6 纱的号数(支数)系统 65
3.6-1 丹尼系统 66
3.6-2 支数系统 66
3.6-3 德士系统 69
3.7-4 线的号数 70
3.7-3 线的整理 70
3.7-2 线的型态 70
3.7-1 用于线的纤维 70
3.7 缝纫线 70
3.7-5 在选择纱线时重要的因素 73
3.7-6 接缝外观给予线重要的因素 74
第四章 梭织物 76
4.1 简介 76
4.2 梭织物的制造 76
4.2-1 织布机 76
4.2-2 织机的运动 79
4.2-3 织机的产量 80
4.3 布边 80
4.4 经纱及纬纱 82
4.4-1 鉴定 82
4.5 布面及背面 83
4.5-1 差异的原因 83
4.6 上端及下端 84
4.6-1 差异的原因 85
4.7 织物之浮纹组织 85
4.8 组织设计 86
4.9 基本组织 87
4.9-1 平纹组织 87
4.9-2 平纹组织的变化组织 89
4.9-3 斜纹组织 92
4.9-4 锻纹组织 95
4.10 采用那一种织法可以获得最强的织物 97
4.11 特殊组织 98
4.11-1 纱罗组织 98
4.11-2 起毛组织 99
4.11-3 剪断起毛纱 100
4.11-4 未剪断起毛织物 103
4.11-5 织物设计的重要 103
4.12 颜色及组织的影响 106
4.13 织物颜色效果的分析 107
4.14 织物性质的测定之一:每吋的纱数 107
4.14-1 決定每吋的根数 108
4.15 影响织物成本的因素 111
4.15-1 纤维含量 111
4.15-2 纱的种别 111
4.15-3 结构 112
4.15-4 附加说明 112
4.16 织物的缺点 112
4.16-1 关于纱方面者 113
4.16-2 发生于经方向上之缺点 113
4.16-3 发生在纬方向上之缺点 114
4.17 问题 114
第五章 针织物 119
5.1 针织工业 119
5.2 重要的针织名词 120
5.3 圈距针的类型 124
5.4 针织物的种类 126
5.4-1 纬编织物 126
5.4-2 经编织物 127
5.5 纬编织物的分类 127
5.5-1 平针织物 128
5.5-2 罗纹针织物 128
5.5-3 双反面针织物 129
5.6 纬编织物的设计 131
5.6-1 色纱之处理 131
5.6-2 改变织物组织 131
5.6-3 电子及电脑控制系统 132
5.7 重要的特别纬编织物 133
5.7-1 双面针织物 133
5.7-3 高毛绒针织物 134
5.7-2 贴身针织物 134
5.7-4 毛圈针织物 135
5.7-5 丝绒针织物 135
5.7-6 双罗纹针织物 135
5.8 经编织物 136
5.8-1 经编织物的鉴定 136
5.8-2 经编织物之分类 136
5.8-3 特利可得织物 136
5.8-4 拉斜尔织物 139
5.9 针织物与梭织物扼要不同点 141
5.10 针织物性质的织物构造效应 141
5.11 针织物的瑕疵 142
第六章 纺织浸染(染色)工程 144
6.1 前言 144
6.3 染色配方和配色调 145
6.2 染色坚牢度 145
6.3-1 异色性 148
6.4 传统染色或浸染 148
6.4-1 染料的分类 149
6.4-2 染色工程 149
6.5 特殊染色效应 154
6.5-1 交染色 154
6.5-2 混染 155
6.5-3 异色调效果 155
6.6 颜料染色 155
6.7 纺前染色 156
第七章 纺织印染工程 158
7.1 前言 158
7.2 印染方法 158
7.2-1 辊筒印染法 159
7.2-2 网版印染工程 161
7.2-3 热转移印花 164
7.3 印花布的染色坚牢度 167
7.4 湿乾显色法与湿罩印法或湿显色法的效应 168
7.5 印花布的配色和异色性 168
7.6 印染的方式 169
7.6-1 直接印染 169
7.6-2 消色印花 169
7.6-3 防遏印染 170
7.6-4 颜料印染 171
7.6-5 满地印花或底色印花 172
7.6-6 纤毛印染(植毛印花) 172
7.6-7 植毛 173
7.6-8 经轴印染 173
7.6-9 烧印 173
7.7 工程印染织物 174
7.6-10 双面印花织物 174
第八章 织物整理 176
8.1 引言 176
8.2 整理的分类 177
8.3 前处理工程 177
8.4 树脂 179
8.5 重要的织物整理 180
8.5-1 静电防止整理 180
8.5-2 防腐整理 181
8.5-3 滚筒压光 182
8.5-4 防绉整理 185
8.5-5 防捻整理 186
8.5-6 缩呢 187
8.5-7 丝光加工 187
8.5-9 揉毛加工 188
8.5-8 防蛀加工 188
8.5-10 细绉布(泡泡纱) 189
8.5-11 永久定型加工 189
8.5-12 去污处理 194
8.5-13 剪毛工程 195
8.5-14 防缩整理 195
8.5-15 防水及防污整理 198
8.5-16 防水织物 201
8.6 织物整理的缺点 201
第九章 织物测试 204
9.1 织物性能测试 204
9.2 测试的组织 205
9.3 实验室测试和使用者的关系 206
9.4 织物尺寸和构造性质 207
9.5-2 燃烧法——辨别纤维种类 209
9.5-1 简介 209
9.5 纺织纤维的辨认 209
9.5-3 其他纤维鉴别试验 216
9.6 织物染色牢度之性质 224
9.6-1 简介 224
9.6-2 耐烟熏色牢度(气体褪色) 225
9.6-3 耐摩擦色牢度(磨损法決定染色牢度) 227
9.6-4 染色乾洗牢度 230
9.6-5 耐起霜色牢度的测定 230
9.6-6 耐光色牢度 231
9.6-7 耐汗坚牢度 233
9.6-8 耐洗色牢度 235
9.7 其他相关特性 239
9.7-1 简介 239
9.7-2 耐磨牢度 239
9.7-3 尺寸改变 240
9.7-4 织物强力 244
9.7-5 燃烧性 249
9.7-6 永久定型性 250
9.7-7 毛球性 251
9.7-8 硬挺性 254
9.7-9 弹性织织物(Elastic Fabrics)拉伸测试 256
9.7-10 防皱性 257
9.7-11 纱线扭变 260
9.8 性能标准及其应用 263
第十章 织物重量及品质 268
10.1 织物重量表示法 268
10.1-1 织物重量公式 269
10.1-2 织物重量公式的使用 270
10.1-3 织物成本值 274
10.1-4 织物重量的估算 278
10.2 织物品质的分级 278